《《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案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菊花)一、引言1.1背景介绍:1.1.1古诗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1.1.2本次教学选取了两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和菊花,旨在通过解读这两首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理解其中的意境和哲理。1.1.3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二、知识点讲解2.1诗歌手法:2.1.1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形成鲜明的形象和意境。2.1.2拟人: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2.1.3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2.1.4结构布局:诗歌的结构布局对表达诗意起到
2、关键作用,包括起承转合等手法。三、教学内容3.1江畔独步寻花:3.1.1诗歌背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3.1.2诗歌内容:描绘了诗人在江畔寻找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3.1.3重点词句:例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等,通过解读这些词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3.2菊花:3.2.1诗歌背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描写菊花的花诗。3.2.2诗歌内容: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3.2.3重点词句:例如“秋丛绕舍似陶家”、“不是花中偏爱菊”等,通过解读这些词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四、教学目标4.1知识
3、与技能:4.1.1能够理解并背诵两首古诗。4.1.2能够分析并解读诗中的意象和哲理。4.1.3能够运用所学的手法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4.2过程与方法:4.2.1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4.2.2通过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4.2.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4.3.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感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诗歌中的意象和哲理的理解。5.1.2诗歌手法的运用和分析。5.1.3诗歌的背诵和默
4、写。5.2教学重点:5.2.1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解读。5.2.2诗歌语言的品味和欣赏。5.2.3诗歌创作的练习和指导。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学课件:6.1.1制作包含两首古诗的文本、插图、动画等元素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6.1.2课件中应包含诗歌的全文、重点词句的标注、诗歌手法的解释等。6.1.3课件应具有互动性,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和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2参考资料:6.2.1提供相关的古诗阅读材料,包括其他杜甫和元稹的诗作,以及其他描写春天和花卉的诗歌。6.2.2资料中可以包含对诗人背景的介绍、诗歌的注释和解释等。6.2.3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5、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通过展示课件中的插图,引起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兴趣。7.1.2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7.1.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意象和哲理。7.2诗歌讲解:7.2.1逐句讲解诗歌内容,解释重点词句的含义。7.2.2分析诗歌手法,如比喻、拟人、借景抒情等,引导学生理解其作用和效果。7.2.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7.3诗歌欣赏与创作:7.3.1让学生欣赏其他描写春天和花卉的诗歌,拓宽他们的视野。7.3.2指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7.3.3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互相评价和
6、交流,提高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八、板书设计8.1诗歌结构:8.1.1在黑板上用框架图或流程图的形式,展示两首诗歌的结构布局。8.1.2突出诗歌的起承转合等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8.2诗歌意象:8.2.1用关键词或图像的方式,板书诗歌中的重要意象。8.2.2标注意象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帮助学生解读诗歌的意境和情感。8.2.3通过板书,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九、作业设计9.1写作练习:9.1.1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手法,创作一首描写自然景物或花卉的诗歌。9.1.2作业应包括诗歌的全文、意象的描绘、情感的表达等要素。9.1.3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力求创新,提高写作能力和表
7、达能力。9.2阅读与思考:9.2.1要求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古诗,深入了解古诗的艺术特点和审美追求。9.2.3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对诗歌的内容、形式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效果评估:10.1.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10.1.2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创作作品,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运用能力。10.1.3听取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教学的效果和不足之处。10.2教学改进:10.2.1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10.2.2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辅导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10.2.3不断更新教
8、学资源,引入更多的古诗作品和相关的教学材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10.3拓展延伸:10.3.1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文学活动,如诗歌朗诵、写作比赛等,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10.3.2引导学生进行古诗研究,深入了解古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10.3.3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经典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和审美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具与学具准备1.1课件制作:1.1.1注意课件的互动性设计,如设置问题和小游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1.1.2确保课件中的诗歌全文、重点词句和诗歌手法解释等内容准确无误。1.1.3课件插图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二、教学过程2
9、.1导入新课:2.1.1通过展示插图,激发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兴趣,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2.1.2朗读诗歌,注意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2.1.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意象和哲理,激活学生的思维。2.2诗歌讲解:2.2.1在讲解诗歌内容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诗歌。2.2.2分析诗歌手法时,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详细解释,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学会运用。2.2.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三、板书设计3.1诗歌结构:3.1.1用框架图或流程图的形式展示诗歌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3.1.2突出诗歌的起承转合等
10、手法,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诗歌的结构特点。3.2诗歌意象:3.2.1用关键词或图像的方式标注意象,帮助学生解读诗歌的意境和情感。3.2.2注意意象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3.2.3通过板书,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四、作业设计4.1写作练习:4.1.1布置具有针对性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手法进行创作。4.1.2作业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创新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创作出有个性的诗歌。4.1.3作业反馈要及时,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指导和改进建议。4.2阅读与思考:4.2.1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古诗,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11、2.3引导学生进行古诗研究,深入了解古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五、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5.1教学效果评估:5.1.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运用能力。5.1.2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创作作品,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运用能力。5.1.3听取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教学的效果和不足之处。5.2教学改进:5.2.1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5.2.2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辅导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5.2.3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引入更多的古诗作品和相关的教学材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5.3拓展延伸:5.3.1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文学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5.3.2引导学生进行古诗研究,深入了解古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5.3.3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经典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