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docx(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2、背诵古诗。 重点: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爱春天吗?春天万物醒悟,充溢朝气与活力,很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你们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今日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二、初读古诗 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状况。 (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验了安史之乱的动荡担心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静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颂,鸟儿的叫
2、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日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留意把字音读准,做到字字洪亮,字正腔圆。 点评:读得声音洪亮。 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 3、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留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 做记号。 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一起试着读一读。 4、光把字音读谁,句子断对,还远远不够,要想把诗读出它的韵味来,必需要理解古诗。回忆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 (板书: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查注释,补省略,换词序,了解背景,联系上下文)
3、 三、自学理解古诗 1、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大家,四人小组之间利用这些方法,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不懂的? (评: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去理解,) 预设:东:向东。 倚:靠,拂面而来。 懒困:懒洋洋的。 换词序:倚春风:怎样靠春风呢?能靠住吗?我们知道古人为了押韵,经常颠倒词序,我们只要交换一下两个词的位置就行了,春风倚。春风拂面而来。 补省略:春光懒困:明媚的春光里,人懒洋洋的。 一簇:一丛,形容花开得茂密。 可:原委,究竟。 2、研读可爱深红爱浅红? 师:可是原委的意思。 这是一个问句,作者在问谁?联系上下文(课题)问自己,他是怎样问的?爱,就是喜爱人,宠爱。这一句用自己的话说:原委是
4、喜爱深红的还是喜爱 师:让我们看看图,用补省略的方法,想象一下诗人眼中的桃花? 这深红的桃花像 。这 浅红的像。 请生填。指名读。 3、指导读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师:假如你是诗人,当你在春风中困意来时,全身懒洋洋,看到这大片艳丽漂亮的桃花,你会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 指导读出一种惊喜。 (2)走近些,看看深红的桃花如火,多明丽,很美,再看这粉红的像天上的朝霞,粉嫩嫩的,也很漂亮,原委是深红的漂亮,还是粉红的美呢?作者这时问自己:指可爱深红爱浅红?读出疑问的语气。 (指名问:你能说清晰吗?),是啊,作者也说不清,原委是深红的漂亮还是粉红的美。它们在诗人的眼里都很
5、漂亮。用一个确定的说法就是 (3)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感受一下桃花的漂亮。 四、说诗意 1、古诗学到这,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呢? 2、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那么诗中有哪些景物呢? 前两句写的是什么?后两句又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读读这首诗。 4、今日我们跟随杜甫一起看到了春天桃花盛开的美景,其实还有许多描写桃花的诗,有爱好的同学下课后可以找一找,做一下积累。 5、完成课堂作业。 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6、、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说明诗句。 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沟通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出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
7、酷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 五、布置作业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4、利用学校内艺景点资源引导学生创作 二、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具支配:录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很多古诗,谁来背一首,指名学生背诵。本课我们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师板出课题,学生挤读。 2、释题;题目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不行的话,请看诗后注释,指名学生说说诗题意思。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
8、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 2、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指名读这一句 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写出了黄回娘家花的多?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精读其次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由娇莺恰恰啼。 指名读这一句 问:黄四娘家的花许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如何知道的? 想家:假如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望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品尝、赏析;你最喜爱诗中的哪句或哪词?说为什么? 5、感情朗读古诗 (三)迁移、应用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出了春天草长莺飞,生气勃勃的景象,写得妙极了,同学们,看看窗外的植物园,想想我们漂亮的校内,你能
9、将本诗换何字变成你的吗? 学生的诗: 植物园独步寻花 植物园内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由娇莺恰恰啼 学校独步寻花 杨园小学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花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由娇莺恰恰啼 尚湖独步寻花 尚湖公园花满蹊 四、作业 抄写古诗 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花多 留连戏蝶时时舞花美 自由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教材理解 一. 文章概述 江畔独步寻花写的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独自闲逛成都锦江江畔,观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人景象。 二. 分析理解 古诗虽离我们较远,但假如驾驭了肯定的学习方法,也是不难理解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学习: (
10、1)读诗句,弄懂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联系所查资料和上下诗句理解难句,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反复吟诵、背诵,加深理解。 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有几个生字、新词,通过预习查字典已经初步驾驭了它们的意思: 江畔:江边。 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漫步,一边赏花。 蹊:小路。 留连:舍不得离开。 恰恰:形容声音和谐好听。 下面请你连起来说说句意。 1.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句诗的意思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 2.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由娇莺恰恰啼。 这句诗的意思是:戏闹的蝴蝶恋恋不舍地回旋飘
11、舞,逍遥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宛转动人。 你知道诗人所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吗?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诗人所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读了这首诗,眼前仿佛出现了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漂亮而自由、欢快的景象。 假如你就是诗人,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闲逛在江畔,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有什么感受? 你可能特别喜爱这漂亮的景象,肯定会沉醉其中,细细欣赏。 但是你知道诗人杜甫吗? 杜甫是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之为诗圣。他的诗敢于大胆揭露社会冲突,批判统治者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怜悯,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安史之乱后,杜甫弃官住在了成都的浣花溪边的草堂。这首诗就是写草堂旁边的邻居黄四娘家的春天景象。 所以这首诗也表达了
12、诗人对和平安静生活的酷爱,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全诗描写动静相应,绘声绘色,意境非常美丽。 作业指导 江畔独步寻花描写了哪些景物? 江畔独步寻花主要写了春天花枝繁茂、蝴蝶飘舞、黄莺歌颂。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4、利用学校内艺景点资源引导学生创作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具支配: 录音 四、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花多 留连戏蝶时时舞 花美 自由娇莺恰恰啼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3、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很多古诗,谁来背一首,指名学生背诵。本课我们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师板出课题,学生挤读。 2、释题;题目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不行的话,请看诗后注释,指名学生说说诗题意思。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 2、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指名读这一句 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写出了黄回娘家花的多?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3、精读其次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由娇莺恰恰啼。 指名读这一句 问:黄四娘家的花许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如何知道的? 想家:假如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望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
14、些什么?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品尝、赏析;你最喜爱诗中的哪句或哪词?说为什么? 5、感情朗读古诗 (三)迁移、应用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出了春天草长莺飞,生气勃勃的景象,写得妙极了,同学们,看看窗外的植物园,想想我们漂亮的校内,你能将本诗换何字变成你的吗? 学生的诗: 植物园独步寻花 植物园内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由娇莺恰恰啼 学校独步寻花 杨园小学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花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由娇莺恰恰啼 尚湖独步寻花 尚湖公园花满蹊 四、作业 抄写古诗 简评:在学生充分诵读诗句,深化地体会诗句的意境后,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内艺景点,资源,进行简洁仿写诗句。 三下
15、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等词的意思。3.背诵这首诗。4.利用学校内艺景点资源引导学生创作。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启发谈话:我们学过很多古诗,谁来背一首,指名学生背诵。本课我们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师板出课题,学生挤读。2.释题:题目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2.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1)指名读这一句(2)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写
16、出了黄四娘家花的多?(3)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3.精读其次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由娇莺恰恰啼。(1)指名读这一句(2)问:黄四娘家的花许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如何知道的?(3)想家:假如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望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4)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4.品尝、赏析;你最喜爱诗中的哪句或哪词?说为什么?5.感情朗读古诗。三、迁移、应用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出了春天草长莺飞,生气勃勃的景象,写得妙极了,同学们,看看窗外的植物园,想想我们漂亮的校内,你能将本诗换何字变成你的吗?四、作业抄写古诗。 简评:在学生充分诵读诗句,深化地体会诗句的意境后,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内艺景点,
17、资源,进行简洁仿写诗句。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3、能说明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2课时。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相识5个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打算:本课
18、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 寻 隐 者 遇 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找寻,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索。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 二、自学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相识的生字,读一读。 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读诗句,认生字 1检查课文朗读状况。留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
19、。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 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相机识字:松、童。) (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识字:师 (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 相机识字:言 采 药 深 (4)朗读课文。 四、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老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悲观)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 五、识字、写字指导 松:用学过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记字形。组词:松树、放松。 童:上下结构。
20、上面是立,下面是里。这个字横画多,但长短不一。首横最短,次横最长,最终一横又比它上面一横长些。组词训练:童话、儿童、童年。 言:发言、说话的意思。首横最长,中间两短横。 师:左边是一短竖和一撇右边是横下一个巾。组词:师父、老师。 采:上面是爪字头,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树,手伸到树上表示采摘的动作。第一笔为平撇,下面的三笔间隔要匀。 深: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写成穴宝盖儿。组词巩固 :深山、深海、深浅。 六、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其次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读卡片(包括相识的字并用要求会的字口头组词。 2读拼音填空(先独立完成再当堂订正)略 二、朗读、背诵课文 1个别、集体等多形式朗读。
21、 2练习背诵。指导:诗从问了童子后,童子先后告知他师父采药,接着告知诗人,师父就在这座山里,不过山高云深,我不知他在何处。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巩固练习 1口头选词填空。 师父 童子 诗人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2完成课后练习3。 3填空,再读一读。 网易消遣新闻 一、创设情景,激发爱好 教学前,我运用多媒体制作出以前所学过的一些古诗的画面,让学生观图吟颂其诗句,谁背得多,谁最棒。精致的图画一下子就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我适时启发学生你是怎样学会这些古诗的?让学生回忆,总结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进入下一阶段。 二、读写结合,扩展思维
22、 读写结合是本课重点环节,我做了如下支配: 读:范读、初读、细读、赏读、诵读。 写:写字词意、画简笔画、默写古诗。 (一)范读:我出示古诗插图,配着优扬的轻音乐范读古诗。 (二)初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画出难点字,要求读准字音,再由我简介诗人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然后把难点字词写一写。 (三)细读:学生读通每行诗句,并借助字典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真正含义,协作画面绽开想象,串说句意。 (四)赏读:学生读通整首古诗,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串说诗意。 (五)诵读:在优扬的轻音乐声中,学生闭上眼睛背诵整首古诗,接着想象其诗景,结合诗意,把自己所想到的情景用简笔画板书在黑板上,最终再次伴着轻音乐默写古
23、诗。 三、剧本表演,感悟诗意 到此环节,学生已完成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但是老师要留意提高学生接着学习,主动发展的实力,在学生吟颂、板画、默写的基础上,又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将整首诗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上台表演,这样发挥他们相互合作、协作的精神。在探讨、表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诗意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在各小组汇报表演后留意从学生的评价中引导全班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人当时起伏的心情。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单一的学问注入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爱好,老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联想与想象,分析与综合思维等活动的主动性,依据教学目的要求,设计好教学活动,使学生学得开心,记得坚固,得到全面发展。 3、教学目标 1、相识6个
24、生字,会写6个字。 2、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妙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育想象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4、培育学生阅读故事的爱好和实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酷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打算:诵诗爱诗 1、挖掘积累:小挚友,周老师每次走过你们的教室的时候,总发觉你们的黑板上写着一首古诗,是不是始终在进行着古诗的背诵活动,那我们确定会背很多适拢敢獍炎约鹤钕不兜囊皇资掣蠹姨浚该乘校?br评价:背的不错,谁情愿比他的声音更洪亮。 你背的是哪一首?对,咱们背诗还要记住诗的名字。 瞧,摇头晃脑背得真投入。 2、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很多
25、古诗,从朗朗的背诗声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酷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日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这座宝库,去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二、整体感受:勾画牧童轮廓。 1、老师板书课题:所见。谁情愿把诗的题目读给大家听听。 这个生字的音读得真准,是平舌音,请你带大家读读。有谁能为所找个挚友? 释题:见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所望见的。 2、告知学生:这首诗是清代大诗人袁枚写的,诗里写的内容都是诗人袁枚亲眼所望见的。(出示袁枚及诗) 3、自由读读诗,看看袁枚都望见了什么?圈出没学过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生自由读) 谁会读?(请两个)正音。请你读给同桌听一听,读错的字帮忙
26、订正一下,读的好的,请你送上你的掌声激励一下。都会读了,那我们一齐读。 (随机进行正音和生字的认读。蝉、振、声、意、欲这几个字稍难读,留意这些字的发音。蝉:是什么?什么季节会叫个不停?闭:谁能为他找个挚友?立:说反义词,做动作。) 4、离开了古诗,生字宝宝你还相识吗?(出示生字认读做小老师读) 有谁情愿为其中的一个生字宝宝找个挚友呀?(生字组词) 怎么样的孩子叫牧童?(放牛的) 5、看生字宝宝又回到了古诗中,可是拼音娃娃不见了,谁还会读?(指名读齐读) 6、大家读的真好。学习古诗呀,朗读是一个好方法,那我们就进行一次朗读竞赛好不好?请四个小组每组举荐一个小挚友,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好。其他同学
27、请竖起你的神耳朵,评评谁最棒!(朗读评价) 7、现在我们再换一种方式,男女生比着读。(老师来评价,竖大拇指) 8、看到你们读的这么好,我也加入好不好?你们帮助我一起读。(齐读) 三、情景悟意:感受捕蝉意趣。 1、情景导入: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漫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课件演示:牧童骑黄牛的情景。)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详细说生动。(评价:你的话说的真完整。你说的真美,也像一位小诗人。你可真会视察。) 2、是呀,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多么自由呀,他看到蓝蓝的天、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就唱起歌来了。(播放音乐,学生跟着做律动操)他的歌声怎么样?(你的声音
28、也很洪亮) 3、袁枚看到这么活泼可爱的牧童,听到这么响亮好听的歌声,脱口就吟出两行诗。 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谁来读读这两行诗?(2个) 4、我们不仅要会读诗,还要知道他的意思。,想想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呀?然后跟同桌沟通一下。 5、谁明白了,来说一说。(学生沟通,补充) 6、谁能欢乐地读读这两句诗?(指名齐读) 7、我们的小挚友真了不得,再读读,这两句中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看谁最能会问题。提出来,请大家帮忙。 重点理解振、林樾。 林樾: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四周的树怎么样?(林樾就是茂密的树林) 振:听,牧童的声音怎么样?这么洪亮的声音传遍了树林,林子里的鸟都听得到他的声音。(回荡) 8、
29、多么欢乐、活泼的小牧童呀!我们再来读一读。 9、他正唱得兴奋呢,突然听到了(放蝉鸣声)于是,他就(想象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学生揣测牧童下牛、闭口、捕蝉的情景。 (老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获知了的打算。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假如你是可爱的牧童你会怎么做呢?请一个小挚友来表演(老师配音:小牧童正唱着歌,突然听到知了的叫声,他立刻闭上嘴巴,跳下牛背,站在树下,屏住呼吸,踮起脚尖,轻一点,扑上去,抓住了吗?) 10、袁枚看
30、到这个情景,立刻又吟出了后两行诗出示: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指名读,正音,齐读。 11、同桌读读这两行诗,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呀? 12、汇报沟通。随机朗读指导 13、还有不懂的吗?,大胆地问。重点理解意欲。闭口立用动作演示。 闭口立:谁情愿帮助他?能不能用动作来表演一下? 12、牧童很想捕到蝉,他的动作、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该怎么读好这两句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加动作读齐读 13、袁枚看到此情此景,回到家里,立刻拿出纸和笔,写下了这首所见。齐读。 四、表演朗读,探寻诵背乐趣。 1、小挚友,我的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喜爱这首诗吗?你最喜爱什么?(牧童、知了是呀,袁枚真是个有心人,把自己望见的
31、写下来就是一首好诗。我们也日记也要像他一样,把自己望见的,听见的写下来就行了) 2、你们真能干,又会学习,又会提问。想不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诗配音朗读) 3、听着我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那就请你也做一回大诗人,用你的方式,可以是读,也可以是背,也可以是表演读来把你的所见表达出来吧。 5、学生展示齐背 6、是呀,诗人们之所以成为大诗人,就是因为他们很细心,把所见的刚好写下来,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所见,看看这位大诗人写的内容是什么时候的所见?在哪里写的?齐读题目。再读诗望见了什么? (指名读沟通所见齐读) 五、复习生字,写字指导。 1、你们学得真好,虽然只上了一节课,但老师
32、已经喜爱上你们了。我要把好吃、的水果送给你们,看谁能接住。出示带苹果的生字,学生认读。 2、别焦急,我这儿还有很多,只要你能把两个生字宝宝写美丽,看他们停在田字格里,谁相识他们?要想把这两个字写美丽,要留意些什么?细致视察,谁情愿给大家提示一下。 3、老师范写。学生写字。互评。 六、课后作业。 1、背诵所见 把所见编成一个故事演给家长看,争取得一个小演员的称号。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酷爱,对安静生活的憧憬。 二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出示两首诗歌。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
33、响。 返景入森林, 复照青苔上。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自由读两首诗,要求把字音读正确。 (四)指名朗读课文,结合正音。 (五)简介作者。 (六)比照译文,学生尝试理解诗意。 (七)检查诗意理解状况。 1 字词。 空山 但 人语 返景 深林 复照 朝 辞 白帝 轻舟 万重山 2每句话的意思。 (八)感受诗情。 1鹿柴写的是哪里的景色?这里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 3作者在早发白帝城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感情?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九)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十)尝试背诵。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
34、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两首诗描绘的情景。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春天田园风光的美妙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妙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境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构建阅读话题。 1、引导学生谈谈春天的美景。 2、学生沟通描写春天的古诗。 3、引出诗题,介绍作者。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 1、学生自读。 2、老师检查,正音。 3、出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4、指导书写。 你认为
35、其中的哪个字最难写?应留意什么? 老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反复朗读,正确连贯认读。 三、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1、分小组探讨。 2、汇报,你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重点理解:草长莺飞、拂、堤、醉春烟、纸鸢 3、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 4、集体沟通。 5、再读全诗,读出感情。 四、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1、自读诗句,再现画面,练说。 2、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 3、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验?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背诵全诗。 五、 拓展练习。 把村居这首诗描写的内容改编成一个小故事,添加到自己的成长档案袋里。 其次课时 一、复习。 1、背诵村居。 2、说说诗意。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
36、店。 1、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2、同桌探讨题目意思。 3、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1)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边读边想,做上记号。 (3)小组沟通,解决问题。 4、集体沟通。 (1)指名读,正音。 (2)理解词语:篱落、疏疏、径、树头、未成阴、急走 (3)点名逐句理解诗意。 (4)看图连说诗意。 (5)再读诗歌,读出感情。 5、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1)自读,体会诗歌描绘的景色。 (2)理解飞入菜花无处寻。 (3)联系生活实际,沟通自己的感悟。 三、课后拓展练习。 依据宿新市徐公店的诗意,画一幅春景图,向班级墙报投稿。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背诵古
37、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相识本课的十三个认读字和六个会写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两首古诗。 3学习古诗春晓,感悟意境,练习背诵。 二、教具打算 生字卡片,词卡,录音机,磁带。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爱好,谈话引入 1学习了前面的几篇课文,同学们觉得春天怎么样? 2古时候的人们也很喜爱春天,他们写了许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两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看一看书,谁能读精确? 板书:春晓村居(区分“春、村”的读音)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同桌之间相互
38、认读。 2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3沟通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1)加笔画、加偏旁组字。 自一首十一古古一居亡一忙因一烟口一知 (2)换笔画,换部分组字。 读一诗对一树一村睡一眠闪一问一间一闻屋一居 醒一醉亲一童外一处岁一多放一散 4读词语巩固读音。 两首古诗冬眠到处见闻乡村居住烟花童话漫步 (三)正确流利的读古诗 1自由读。 2同桌互读,能背的可以背给同学听。 3自愿到前面读或背,让大家观赏。 (四)重点理解春晓,感悟意境,: 1很多同学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春晓这首诗了;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唐代诗人:孟浩然) 2再谈谈这首诗,说说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依据学生质疑 可适当引导: (1)晓:是天刚亮的时候。“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2)眠:就是睡觉的意思。 (3)闻:就是听的意思。 (4)啼:就是叫的意思。 3请学生们看着课文中的图画,听老师范读古诗,听听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字音拖长了。 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2)老师描述,引领大家读。 老师:在春天里睡觉真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