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实施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实施指南.docx(2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录1总则12术语33基本规定51 .1一般规定53 .2施工管理64 .3施工准备75 .4工程实施83 .5质量保证84 .6成品保护95 .7质量记录106 .8安全、环保、节能措施114综合管线134.1 一般规定134.2 施工准备134.3 管路安装144.4 线缆敷设164.6 自检自验175综合布线系统185. 1施工准备186. 2线缆敷设与设备安装197. 3质量控制217.4 通道测试217.5 自检自验255 .6质量t己录276信息网络系统286.1施工准备306 .2设备及软件安装327 .3质量控制358 .4系统调试376. 5自检自验477. 6质量记录487
2、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547.1 施工准备54设备安装547.2 质量控制577.3 系统调试577.4 自检自验588会议系统618.1 施工准备648.2 设备安装658.3 质量控制748.4 系统调试768.5 自检自验808.6 6质量记录829广播系统838.7 1施工准备839.2 设备安装8410信息设施系统8610.1 一般规定8610.2 设备安装8710.3 3质量控制9710.4 系统调试IoO10.5 自检自验210. 6质量记录12011信息化应用系统12110.1 一般规定12110.2 施工准备12110.3 硬件和软件安装12310.4 质量控制12510.5
3、 系统调试12611. 6自检自验12911.7质量记录1301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3112. 1施工准备13112.2设备安装1321.1 3质量控制14112.4 系统调试14212.5 5自检自验15812.6 6质量记录164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6513.1 施工准备16513.2 设备安装166113.3 质量控制16613.4 系统调试16713. 5自检自验16712.7 6质量记录16814安全防范系统施工16912.8 1施工准备16914.2 设备安装16914.3 质量控制17214.4 系统调试17314.5 自检自验17514.6 质量记录17615智能化集成系统1
4、7715.1 施工准备17715.2 硬件和软件安装18615.3 质量控制18915.4 系统调试19115.5 5自检自验19615.6 6质量记录19716防雷与接地19916.1 设备安装19916.2 质量控制20616.3 系统调试20717机房工程施工20917.1施工准备20917.2设备安装20917.4系统调试21117.6质量记录212附录A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213附录B检测记录21931总则【概述】规范的第1章总则,通常从整体上叙述有关本规范编制与实施的几个基本问题。主要内容为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各项规定的严格程度,以及执行本标准与执行其他标准规范之间的关系等
5、基本事项。本规范为了加强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而编制,目的在于规范智能建筑类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使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本规范规定了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全国各地的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都应遵守。本规范与其他相关规范的关系遵循协调一致、互相补充的原则,在施工和验收中均应执行。【条文】1.0.1为了加强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保证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可靠、经济合理、管理高效,制定本规范。【要点说明】标准规范通常在第一条阐述制定本标准规范的目的,以便使人们了解其意义、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是要求
6、智能建筑类施工企业加强和规范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保证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本规范是智能建筑相关设计标准的延续,是智能建筑工程相关质量验收规范的细化、扩展或补充。同时,也是对全国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进行规范和统一施工质量要求。制定的依据包括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管理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等。二十多年来,随着智能建筑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我国已经制定了几十项有关智能建筑系统(子系统)的设计、技术以及工程质量验收等标准,但是一直缺少针对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规范,致使智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工程质量不高,严重制约着智能建筑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考虑到我
7、国智能建筑的规模、应用水平以及普及程度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制定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国家标准是十分必要的。【条文】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要点说明】本条界定规范的适用范围。任何一本规范均有其适用范围,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适用。我们学习和执行一部规范,首先应了解它的适用范围。本规范强调的适用范围是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智能建筑工程的深化设计、管线敷设、设备安装与调试以及系统试运行等内容。这里所说的适用范围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明本规范的应用对象,即包含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智能建筑工程项目,既包含民用建筑智能化设施建设,也包含工业建筑智能化设施建设
8、;二是指本规范适用于智能建筑的哪些建设阶段,即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深化设计、管线敷设、设备安装与调试以及系统试运行等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应注意,由于考虑到现阶段我国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大部分深化设计工作是由智能建筑类企业完成的,所以将深化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纳入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条文】L03本规范应与国家现行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
9、6配套使用。【要点说明】阐述本规范与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的关系。这种关系遵守协调一致、互相补充的原则,即无论是本规范还是其他相关规范,在工程实施中都应遵守,不得违反,不能顾此失彼。实际上,在编制本规范的过程中,充分注意到本规范与现行相关规范、标准在内容上的一致性,在要求上是一致的,在逻辑关系上是统一的。【条文】1.0.4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要点说明】对于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另外,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通知(建标2008182号)的要求,当本规范中涉及的内容在有关的标准、规定中已有规定
10、时,引用这些标准、规范来代替详细规定,且未重复被引用标准、规定中相关条文的内容。52术语【概述】本章重点给出了13个术语解释,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本规范内容。对本规范中出现的其他专用名词或术语除应熟悉其含义外,还应了解与之相关标准、规范中的解释。本章术语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文件,并参考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GB/T6583一1994等资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定义的。这些术语,一部分是出于本规范自身的需要,从质量管理的角度赋予其含义,但也有一些术语,是引用其他标准中已经定义的术语,但其含义按照本规范的需要作了表达上的适当修改,原则上是统一的。所以,本规范的术语虽然主要作用是供本规范使用,但由于智能建筑工
11、程系列规范之间的有机联系,故本规范的术语,对智能建筑相关的其他规范也适用。规范中的术语,是为了满足该规范在表达上的需要,或为了帮助使用者方便、准确地理解和执行规范而列出的。为了方便使用,以及适应加入WTO的需要,本规范对列出的每一个术语都给出了相应的英文术语描述.应注意,本规范中给出的英文术语是推荐性的,不一定是国际上的标准术语,只能作为参考。如果在使用中发生理解上的争议,应以规范中的中文解释为准。多数术语的定义在规范的正文中已经叙述清楚,不再赘述,在此,仅对在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加以简要介绍。【条文】2.0.1深化设计DeepeningDesign在方案设计、技术设计的基
12、础上进行施工方案细化,并绘制施工图的过程。【要点说明】一般来讲,在工程的招投标阶段,参与投标的单位不大可能做出详细的工程图设计文件。投标人大多是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一个方案设计文件,技术标书不是很详细。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方案设计已可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二是在现今建筑工程市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投标人中标的几率很低,针对某一个工程来说,大多数投标人不可能在中标希望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投入太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制作技术标书和绘制施工图。同时,对于大多数投标单位来讲,对每个投标的工程项目都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从人力、财力上讲也是困难的。但是方案设计文件还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这就需要中标单位在施工前,对原
13、方案设计文件进行细化,形成施工图文件,即深化设计文件,方可照图施工。不进行工程图设计是不能进行施工的,并且其设计深度必须符合和满足施工要求。深化设计必须由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完成。考虑到国内智能建筑行业的现状,一般的设计工作既可以由独立的设计单位承担,也可以由具有设计资质的智能建筑类企业负责完成。【条文】2.0.2综合管线ComprehensivePipeline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基础平台,是各子系统建设和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通道,也是为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提供所需的公共管道。【要点说明】建筑智能化系统庞杂,且子系统较多。多年来,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对于管线的布排一直没有严格的统一要求,致使多数智能建筑
14、的管线系统杂乱无章,造成施工困难:故障频发,维护成本太大,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提出综合管线的概念,目的在于:一是在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将各个子系统管线做统一设计、科学布排。做到有序施工、合理施工、科学施工。二是加强与其他专业配合,分析和会签建筑条件和各专业施工内容,合理分配建筑管线井道或通道,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混乱。【条文】2.0.10自检自验testby施工方对检验项目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要点说明】自检自验是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自检自验,就是要求企业或项目部组织本企业或该项目工程技术管理或质检人员对承接的工
15、程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阶段或工艺过程进行有效的自行检查、自行检验的过程。自检自验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是为了顺利通过工程验收做好准备。自检自验是施工企业的自主行为。自检自验应分系统、分阶段进行,每个子系统的各个阶段均应自检自验。建议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的顺序进行自检自验。3基本规定【概述】本章分为8节,分别是一般规定、施工管理、施工准备、工程实施、质量保证、成品保护、质量记录和安全、环保、节能措施。本规范各子系统施工过程中的共性部分放在本章,在执行其他各章规定时应参照本章的规定。施工管理只是对一些关键的地方作了一些规范,在执行本章
16、规定时应参照执行国家其他相关规范,特别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o本规范在此作出施工管理的规范,主要考虑是引起施工单位对施工管理的高度重视。施工质量与安全不仅与技术有关,还与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施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质量、进度、费用和施工安全。施工管理应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应注重预控和过程控制。施工单位应建立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管理制度,用制度去管理人和事。同时,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让施工人员自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施工管理的内容有:施工现场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
17、安全管理。施工准备对整个施工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施工准备包含技术准备、材料设备准备、机具、仪器与人力准备和施工环境应达到的要求。工程实施主要查看各系统的施工规定。质量保证包含材料、器具、设备进场质量检测;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安装质量保证;各子系统安装质量的检测;智能建筑工程的检测;软件产品质量检查。成品保护,除要保护本专业的成品,还应对其他专业的产品进行保护。3.1一般规定【条文】3.1.1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前,应在方案设计、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并绘制施工图。【要点说明】设计单位出的设计方案往往比较原则,以此方案进行施工比较困难。因此,施工
18、单位应对方案设计、技术设计进行施工方案细化,并绘制施工图。深化设计可以由设计单位做,也可由具有设计资质的施工单位完成。【条文】3.1.2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单位承担。【要点说明】智能建筑工程具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和非常高的安全要求,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是很难做好工程的。因此,对施工单位提出适当的资质要求是必需的。3.2施工管理【条文】3.2.1施工现场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之间,建筑智能化专业与建筑工程各专业之间,应进行协调配合,并应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2智能建筑工程的实施应全程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理;3未经监理工程师确
19、认,不得实施隐蔽作业。隐蔽工程的过程检查记录,应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表。【要点说明】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安全,所以必须强化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第3.2.1条主要对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第一点,强调了各专业、各系统间要相互协调和配合。各专业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一是指结构、设备、电气、装修等专业与建筑智能化工程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二是强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技术及管理人员应积极无功地了解其他专业的技术需求与工程条件及情况及时沟通并解决相互关联的技术问题,同时在施工进度安排上达成一致。第二点,强调了整个施工过程都必须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理。主要包括施工图的
20、审查、器材进场报验、施工过程、组织验收等各个阶段,均应接受管理工程师的技术监督与管理。第三点,强调了如何进行隐蔽工程的施工。【条文】3.2.2施工技术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技术负责人的主持下,项目部应建立适应本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制度;2技术交底资料和记录应由资料员进行收集、整理并保存;3当需设计变更时,应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共同协商,并应按要求填写设计变更表审核确认后,方可实施。【要点说明】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施工单位要建立适合自己的管理制度。本条对施工技术交底制度作了规定,并确定技术交底制度的资料应有专人负责收集和保存。设计变更应慎重,当必须进行
21、变更时,应符合规定的程序。【条文】3.2.3施工质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确定质量目标;2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程序。【要点说明】施工单位施工前,应确定施工质量应达到的目标,并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注重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条文】3.2.4施工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建立安全管理机构;2应符合国家及相关行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3应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4作业前应对班组进行安全生产交底。【要点说明】施工安全,是施工中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都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各施工单位应认真执行和实施。本条要求各施工单位应建立本单位的
22、安全管理机构,应有专人负责安全生产;还应建立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关键工序还应编写安全生产方案。同时应充分重视安全生产交底工作,相关资料要妥善保存。3.3施工准备【条文】3.3.1技术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应进行深化设计,并完成施工图绘制工作;2施工图应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会审会签;3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应按审批的施工图等设计文件实施;4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并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5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包括熟悉施工图、施工方案及有关资料等技术交底工作。【要点说明】施工前应做一系列技术准备工作,包括深化设计、图纸会审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
23、前,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很重要,其中包括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本条对技术准备作了相应的规定。施工单位应充分重视施工图的绘制工作,这是保证照图施工”和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基本条件之一。施工图应在对方案设计、工程条件与其他专业工程技术要求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完成,并应征求相关专业人员的意见。【条文】3.3.2材料设备准备除应符合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第3.2节、第3.3.4条、第3.3.5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材料、设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说明书等;进口产品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
24、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2检查线缆、设备的品牌、产地、型号、规格、数量及外观,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表无损伤,填写进场检验记录,并封存线缆、器件样品;3有源设备应通电检查,确认设备正常。【要点说明】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对材料设备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要求,本条只作了一些补充规定。【条文】3.3.3机具、仪器与人力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工具齐备、完好,电动工具应进行绝缘检查;2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应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进行标定;3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要点说明】施工机具、测量仪器应在施工前做好准备并认真检查
25、。施工机具有问题,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很多施工单位对施工机具的重视不够。测量仪器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规定。施工前应检查施工人员的上岗证,杜绝无证上岗。无证上岗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工程质量也难以保障。【条文】3.3.4施工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做好智能建筑工程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通风与7空调,、建筑电气和电梯等专业的工序交接和接口确认;2施工现场应具备满足正常施工所需的用水、用电条件;3施工用电应有安全保护装置,接地可靠,并应符合安全用电接地标准;4建筑物防雷与接地施工基本完成。【要点说明】施工前应检查是否具备了施工条件。如果不具备施工条件,强行进行施工,容易
26、引发事故,也影响工程质量。本条特别强调了施工用电的安全。由于智能建筑工程主要都是电子产品,特别容易受雷电影响,故建筑物防雷接地做好后才能进场施工。【条文】3.3.5本规范各类系统的施工准备均应符合本规范第3.3节的规定。【要点说明】各类系统施工准备不完全相同,本节归纳了各系统施工准备中相同的部分。对于各系统还需作一些特殊的准备,将在各系统中作进一步的规定。3.4工程实施【条文】3.4.1采用现场观察、抽查测试等方法,根据施工图等工程设计文件对工程设备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和观感质量验收。检验批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4.0.5和5.0.5条的规定进行划分
27、。检验时应按附录中相应规定填写质量验收记录,并应妥善保管。【要点说明】现场检查和验收应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进行,记录应妥善保管。【条文】3.4.2智能建筑工程各子系统工程的线槽及线缆敷设路径应一致,各子系统的线槽、线缆宜同步敷设,线缆应按规定留出余量,并应对线缆末端作好密封防潮等保护措施。【要点说明】各子系统的线槽及线缆应统筹安排敷设,可以避免混乱并节省材料。第四章对此有具体规定。【条文】3.4.3线槽、线缆应标识明确。【要点说明】应注重标识的建立。3.5质量保证【条文】3.5.1材料、器具、设备进场质量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28、50339-2003第3.2.1条和第3.2.2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照合同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进行的进场验收,应有书面记录和参加人签字,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验收人员确认;2应对材料、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数量及产地等进行检查复核;3主要设备、材料应有生产厂家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性能的检测报告;4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并应由生产厂家出具相应检测报告。【要点说明】材料设备进场应进行质量检测,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本条第一款界定了检查范围,第二款主要确定了检测程序,第三款确定了检测内容。【条文】3.5.2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安装质量保证除应符合
29、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3.0.1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调试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资格或专项资格;2作业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并持有上岗证;3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应具有在有效期内的检验、校验合格证。【要点说明】为保证施工质量,本条对施工人员、所使用的仪器仪表提出了要求。【条文】3.5.3各子系统安装质量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子系统的安装质量检测应执行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2施工单位在安装完成后,应对系统进行自检,自检时应对检测项目逐项检测并做好记录。【要点说明】很多子系统都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所以各子系统进行安装质量检测时应执行相关标准。自检很
30、重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自检记录要妥善保管。【条文】3.5.4智能建筑工程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子系统的接口的质量应按下列要求检查:D所有接口必须由接口供应商提交接口规范和接口测试大纲;2)接口规范和接口测试大纲宜在合同签订时由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参与审定;3)施工单位应根据测试大纲予以实施,并应保证系统接口的安装质量。2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依据合同技术文件、设计文件和本规范的相应规定,制订系统检测方案。3系统检测的结论与处理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第3.4.4条的规定。4检测记录应按本规范附录B填写。【要点说明】整个智能建筑工程的检
31、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条对检测的手段、方法提出了要求。第一强调要检查各子系统接口质量,特别提出施工单位参与审定接口规范和接口测试大纲,使施工单位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施工质量。第二强调要制定检测方案,完整的检测方案是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第三强调检测结果的处理,对不合格项应进行整改,整改后应加倍抽检。本规范附录有完整的检测记录表,应按表认真填写并妥善保管。【条文】3.5.5软件产品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核查使用许可证及使用范围;2用户应用软件,设计的软件组态及接口软件等,应进行功能测试和系统测试,并应提供包括程序结构说明、安装调试说明、使用和维护说明书等完整文档。【要点说明】本条对软件
32、产品质量检查提出了要求。3. 6成品保护【条文】3.6.1针对不同子系统设备的特点,应制订成品保护措施。【要点说明】不同的子系统,其成品、半成品的形式及保护方法不同,应根据其特点妥善安排保护。同时还应注意对其他专业的成品进行保护。【条文】3.6.2对现场安装完成的设备,应采取包裹、遮盖、隔离等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应避免碰撞及损坏。【要点说明】安装完成的设备,应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条文】3.6.3在施工现场存放的设备,应采取防尘、防潮、防碰、防砸、防压及防盗等措施。【要点说明】现场设备很容易受损,应尽量提供保护。【条文】3.6.4施工过程中,遇有雷电、阴雨、潮湿天气或者长时间停用设备
33、时,应关闭设备电源总闸。【要点说明】较长时间不用的设备,应采取断电措施,特别是雷雨天气,设备要防雷击。【条文】3.6.5软件和系统配置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更改软件和系统的配置应做好记录;2在调试过程中应每天对软件进行备份,备份内容应包括系统软件、数据库、配置参数、系统镜像;3备份文件应保存在独立的存储设备上;4系统设备的登录密码应有专人管理,不得泄露;5计算机无人操作时应锁定。【要点说明】本条对软件和系统配置的保护提出了要求。3.7质量记录【条文】3.7.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表A.0.1填写。【条文】3.7.2设备、材料
34、进场检验记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表B.0.1填写。【条文】3.7.3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表B.0.2填写。【条文】3.7.4更改审核记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表B.0.3填写。【条文】3.7.5工程安装质量及观感质量验收记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表B.0.4填写。【条文】3.7.6设备开箱检验记录应填写本规范表A.0.1。【条文】3.7.7设计变更记录应填写本规范表A.0.2。【条文】3.7.8工程洽商记录应填写本
35、规范表A.0.3。【条文】3.7.9图纸会审记录应填写本规范表A.0.4。,【条文】3.7.10智能建筑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检测记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表C.0.1填写。【条文】3.7.11子系统检测记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9GB503392003表C.0.2填写。【条文】3.7.12强制措施条文检测记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表C.0.3填写。【条文】3.7.13系统(分部)工程检测记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表C.0.4填写。【条文】3.7.14预检记
36、录应填写本规范表B.0.1。【条文】3.7.15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填写本规范表B.0.2。【条文】3.7.16系统调试记录应填写本规范表B.0.3。【条文】3.7.17本规范各类系统的质量记录均应符合本规范第3.7节的规定。【要点说明】质量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施工资料。本规范引用了大量的其他国家标准的质量记录,使本规范与其他规范有机衔接,最大可能为施工单位提供方便。同时,针对智能建筑工程的特点,也补充了一些质量记录表。3.8安全、环保、节能措施【条文】3.8.1安全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及施工期间应进行安全交底;2施工现场用电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
37、执行;3采用光功率计测量光缆,不应用肉眼直接观测;4登高作业,脚手架和梯子应安全可靠,梯子应有防滑措施,不得两人同梯作业;5遇有大风或强雷雨天气,不得进行户外高空安装作业;6进入施工现场,应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7施工现场应注意防火,并应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8在安装、清洁有源设备前,应先将设备断电,不得用液体、潮湿的布料清洗或擦拭带电设备;9设备应放置稳固,并应防止水或湿气进入有源硬件设备机壳;10确认工作电压同有源设备额定电压一致;U硬件设备工作时不得打开外壳;12在更换插接板时宜使用防静电手套;13应避免践踏和拉拽电源线。【要点说明】本规范对施工安全作出很多规定,施工安全一定
38、放在首位考虑,出了安全事故是方方面面都不能接受的事情。所以预防安全事故非常重要。本条对施工安全提出了要求,各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条文】3.8.2环保措施除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场垃圾和废料应堆放在指定地点,及时清运或回收,不得随意抛撒;2现场施工机具噪声应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噪声;3应采取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污染。【要点说明】国家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污染环境的单位处理也很严厉。故各施工单位应切实执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同时在细节上采取措施,避免污染环境。【条文】3.8.3节能措施应符合下列
39、规定:1应节约用料、降低消耗、提高宏观节能意识;2应选用节能型照明灯具、降低照明电耗、提高照明质量;3应对施工用电动工具及时维护、检修、保养及更新置换,并应及时清除系统故障,降低能耗。【要点说明】节能是国家战略。本条对节能措施提出了要求,各施工单位应主动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从各方面考虑节能,不要仅局限本条规定。4综合管线【概述】综合管线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基础平台,它是直接关系到各子系统建设和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通道,主要为计算机通信、语音通信(电话)、卫星及有线电视、安防系统、一卡通、大屏幕显示等系统提供所需的公共管道。综合管线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性能。在设计时各系统应
40、统一考虑,科学规划、设计和布排。4. 1一般规定【条文】4.1.1电力线缆和信号线缆严禁在同一线管内敷设。【要点说明】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电力线路与信号线路可能造成短接形成回路,会危及人员或设备安全:二是电力线路可能会对信号线路造成电磁干扰,使得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所以该强制性条文为保障人员以及系统的安全,避免电力线路的电磁场对信号线路的干扰,以保障信号线路正常工作。【条文】4.1.2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要点说明】本规范第5章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了规定,综合布线系统线缆有其特殊要求,必须按第5章执行。4.2施工准备【条文】4.2.1施工前应将各系统
41、的桥架、线管进行综合布置、安排,经深化设计后应绘制智能化系统施工图,并应经会审批准。【要点说明】设计文件和技术方案是所有工程均应遵守的基本要求。对智能化各子系统的桥架、线管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置,根据深化设计要求,绘制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图,并经业主、监理、设计及施工各方共同会审批准后实施。【条文】4.2.2施工单位应配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设计单位完成各专业综合管路布排设计。【要点说明】公共部位强/弱电线管、桥架、消防管、水管、风管等各种管线复杂,涉及的专业较多,建筑智能化专业应在施工前配合总包单位进行统一布置,减少管线布排混乱现象。【条文】4.2.3材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桥架、线管、线缆规格
42、和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2桥架、线管部件应齐全,表面光滑、涂层完整、无锈蚀。3金属导管应无裂纹、毛刺、飞边、沙眼、气泡等缺陷,且壁厚应均匀、管口应平整;绝缘导管及配件应完好、表面应有阻燃标记。4线缆宜进行通、断及线间绝缘的检查。*【要点说明】材料的进场验收是把好工程质量关的重要环节,进场验收首先是感观质量检查验收,通过目视和简单的尺量、称重、敲击等方法对品种、规格、外观和尺寸等进行检查。其次是质量证明文件的检查,主要检查质量合格证、检测报告等,这些质量证明文件应纳入工程技术档案。检验工作应有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参加,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检验结论要有书面记录。对线缆进行
43、通断及线间绝缘检查的目的是为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保证施工质量。4.3管路安装【条文】4.3.1桥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桥架切割和钻孔断面处,应采取防腐措施;2桥架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应安装齐备,紧固件的螺母应在桥架外侧,桥架接口应平直、严密,盖板应齐全、平整;3桥架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设置补偿装置,保护地线和桥架内线缆应留补偿余量;4桥架与盒、箱、柜等连接处应采用抱脚或翻边连接,并应用螺丝固定,末端应封堵;5水平桥架底部与地面距离不宜小于2.2m,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O.3m,与梁的距离不宜小于0.05m,桥架与电力电缆间距不宜小于
44、0.5m;6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其最小净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第12.2.1条中表12.2.1-2的规定;7敷设在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桥架及管路孔洞,应有防火封堵;8弯头、三通等配件,宜采用桥架生产厂家制作的成品,不宜在现场加工制作。【要点说明】本条是桥架安装的基本要求:1.桥架切割和钻孔后会破坏原有保护涂层,所以需要进行防腐处理。3 .直线敷设的桥架,要考虑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膨胀或收缩,所以要装补偿的伸缩节,以免产生过大的引力而破坏桥架本体。建筑物变形缝处的桥架补偿装置是为了防止建筑物沉降、发生位移时,切断桥架和线缆的措施,以
45、保证系统安全可靠。6 .与管道的最小净距如表4.3.1-1所示。表4.3.1-1管道类别平行净距(m)交叉净距(m)一般工艺管道0.40.3易燃易爆气体管道0.50.5热力管道有保温层0.50.3无保温层1.00.57 .根据防火需要提出应做好防火隔堵措施,保证安全。8 .在现场制作弯头、三通等配件过程中会破坏桥架原有的保护涂层,在施工现场弯通一般采用直线段桥架制作,水平弯、垂直弯通处为90直角弯,在线缆较多时会造成线缆弯曲半径不符合要求、弯通处桥架盖板盖不上。【条文】4.3.2支吊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吊架安装直线段间距宜为L52.0m,同一直线段上的支吊架间距应均匀;2在桥架端口、分支
46、、转弯处不大于0.5m内,应安装支吊架;3支吊架应平直且无明显扭曲,焊接应牢固且无显著变形、焊缝应均匀平整,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4支吊架采用膨胀螺栓连接固定应紧固,且应配装弹簧垫圈;5支吊架应做防腐处理;6采用圆钢作为吊架时,桥架转弯处及直线段每隔30m应安装防晃支架。【要点说明】本条主要参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第12章,电缆桥架安装,桥架的长度一般为2ml节,必须保证每个桥架都有独立的支架固定,在直线段、转弯处,支吊架一般采用通丝吊杆或角钢制作。圆钢支架在长距离时易晃动,采用角钢制作吊架,可以起到稳固的作用。【条文】4.3.3线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管敷设应保持管内清洁干燥,管口应有保护措施和进行封堵处理;2明配线管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3明配线管应设管卡固定,管卡应安装牢固;管卡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D在终端、弯头中点处的15O5OOmm范围内应设管卡;2)在距离盒、箱、柜等边缘的15050Omm范围内应设管卡;3)在中间直线段应均匀设置管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中表14.2.6的规定。4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