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介绍.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介绍.pptx(2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ufn)介介绍绍第一页,共218页。规范规范(gufn)编制依据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zhfng)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2号一、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第二页,共218页。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zhfng)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第668号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的公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的公告告现批准现批准(pzhn)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为国家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标准,编号为GB50606-2010,自,自2011年年2月月1日起日起实施。其中,第实施。其中,第4.1.1、8.2.5(10)、9.2.1
2、(3)、9.3.1(2)条条(款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版社出版发行。二二一一年七月十五日年七月十五日第三页,共218页。机构机构(jgu)n n主编(zhbin)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n n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四页,共218页。机构机构(jgu)n n主编单位:n n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n n国华国际工程承包(chngbo)公司n n协调:n n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第五页,共218页。编制编制(binzh)过程过程n n会
3、议纪要1n n会议纪要2n n会议纪要3第六页,共218页。规范规范(gufn)组成组成n n本规范共分17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综合管线、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会议系统、广播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监控(jinkn)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防雷与接地和机房工程等。第七页,共218页。规范规范(gufn)所处位置所处位置n n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与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和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有机(yuj)衔接,使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建筑
4、工程标准体系。第八页,共218页。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正文正文(zhngwn)介绍介绍第九页,共218页。1总总则则n n1.0.11.0.1为了加强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保证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为了加强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保证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可靠、经济合理、管理高效,制定本规范。量,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可靠、经济合理、管理高效,制定本规范。n n1.0.2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n n1.0.31.0.3本规范应与国家本规
5、范应与国家(guji)(guji)现行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现行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GB/T50314503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GB50300、智能建筑工程、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GB5033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GB/T5032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GB/T5037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验收规范GB50303GB5030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6、JGJ46JGJ46配套配套使用。使用。n n1.0.41.0.4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guji)(guji)现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行有关标准的规定。n n第十页,共218页。2术术语语n n共13条第十一页,共218页。3基本基本(jbn)规定规定n n3.1一般规定n n3.1.1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前,应在方案设计、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jnxng)深化设计,并绘制施工图。n n3.1.2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单位承担。第十二页,共218页。要点要点(yodin)n n深化设计
7、:深化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进行设计,并且深化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工程实施(shsh)的要求n n相应资质等级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第十三页,共218页。3基本基本(jbn)规定规定n n3.23.2施工管理施工管理n n3.2.13.2.1施工现场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现场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之间,建筑智能化专业与建筑工程各专业之间,应进行协调配合,并应保证施工进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之间,建筑智能化专业与建筑工程各专业之间,应进行协调配合,并应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度和质量;n n22智能建筑工程的实施应全程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理;智能建筑工程的实施应
8、全程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理;n n33未经监理工程师确认,不得实施隐蔽作业。隐蔽工程的过程检查记录,应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并填未经监理工程师确认,不得实施隐蔽作业。隐蔽工程的过程检查记录,应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表。写隐蔽工程验收表。n n3.2.23.2.2施工技术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技术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在技术负责人的主持下在技术负责人的主持下,项目部应建立适应项目部应建立适应(shyng)(shyng)本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本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制度;n n22技术交底资料和记录应由资料员进行收集、整理并保存;技术交底资料和记录应由资料员进行收集、整理
9、并保存;n n33当需设计变更时,应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共同协商,并应按要求填写设计变当需设计变更时,应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共同协商,并应按要求填写设计变更表审核确认后,方可实施。更表审核确认后,方可实施。n n3.2.33.2.3施工质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质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应确定质量目标;应确定质量目标;n n22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程序。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程序。n n3.2.43.2.4施工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应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应建立安全管理机构;n n22应符合
10、国家及相关行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应符合国家及相关行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n n33应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应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n n44作业前应对班组进行安全生产交底。作业前应对班组进行安全生产交底。第十四页,共218页。要点要点(yodin)n n应遵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应遵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GB/T50326的相关规定。的相关规定。n n本条本条(bntio)(bntio)第第1 1款,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的实施是依附于建筑物款,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的实施是依附于建筑物本体实现的,并且有些智能化子系统之间以及智能化子系统与建本体实现的,并且有些智能
11、化子系统之间以及智能化子系统与建筑设备等专业相关联,所以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之间,建筑智能筑设备等专业相关联,所以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之间,建筑智能化专业与建筑工程各专业之间,应进行协调配合,特别是各专业化专业与建筑工程各专业之间,应进行协调配合,特别是各专业接口与界面的合理划分,是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接口与界面的合理划分,是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S1S1n n本条本条(bntio)(bntio)第第2 2、第、第3 3款,强调了在智能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款,强调了在智能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包括深化设计、管线敷设、设备安装与调试、系统检测、检验与包括深化设计、管线敷设
12、、设备安装与调试、系统检测、检验与验收以及试运行等阶段,应全程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与管理。验收以及试运行等阶段,应全程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与管理。第十五页,共218页。3基本基本(jbn)规定规定n n3.3.13.3.1技术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技术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施工前,应进行深化设计,并完成施工图;施工前,应进行深化设计,并完成施工图;n n22施工图应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会审会签;施工图应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会审会签;n n33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应按审批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应按审批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n n44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
13、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并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并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n n55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包括熟悉施工图、施工方案及有关资料等技术交底工作。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包括熟悉施工图、施工方案及有关资料等技术交底工作。n n3.3.23.3.2材料设备准备除应符合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材料设备准备除应符合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GB50339-2003第第3.23.2节、第节、第3.3.43.3.4条、第条、第3.3.53.3.5条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材料
14、、设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说明书等;进口产品应提供原产地材料、设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说明书等;进口产品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证明和商检证明、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n n22检查线缆、设备的品牌、产地、型号、规格、数量及外观,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表无损检查线缆、设备的品牌、产地、型号、规格、数量及外观,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表无损伤,填写进场检验记录,并封存相关线缆、器件样品;伤,填
15、写进场检验记录,并封存相关线缆、器件样品;n n33有源设备应通电检查,确认设备正常。有源设备应通电检查,确认设备正常。n n3.3.33.3.3机具、仪器与人力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机具、仪器与人力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安装工具齐备、完好,电动工具应进行绝缘检查;安装工具齐备、完好,电动工具应进行绝缘检查;n n22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应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进行标定;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应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进行标定;n n33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n n3.3.43.3.4施工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应做好智能建
16、筑工程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给水应做好智能建筑工程与建筑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给水(jshu)(jshu)排水及采暖、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和电梯排水及采暖、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和电梯等专业的工序交接和接口确认;等专业的工序交接和接口确认;n n22施工现场应具备满足正常施工所需的用水、用电条件;施工现场应具备满足正常施工所需的用水、用电条件;n n33施工用电应有安全保护装置,接地可靠,并应符合安全用电接地标准;施工用电应有安全保护装置,接地可靠,并应符合安全用电接地标准;n n44建筑物防雷与接地施工基本完成。建筑物防雷与接地施工基本完成。n n3.3.53.3.5本规范各类系统的
17、施工准备均应符合本规范第本规范各类系统的施工准备均应符合本规范第3.33.3节的规定。节的规定。第十六页,共218页。要点要点(yodin)n n 本条规定了施工前应作的一些技术准备本条规定了施工前应作的一些技术准备,各系统还有各系统还有一些特殊一些特殊(tsh)(tsh)的准备在各自章节里规定。第的准备在各自章节里规定。第1 1款要款要求进行深化设计求进行深化设计,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应联合将设计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应联合将设计变为能操作的施工图纸。变为能操作的施工图纸。n n本条规定的是通常的材料、设备准备,特殊本条规定的是通常的材料、设备准备,特殊(tsh)(tsh)要求在各系统中作规定。要
18、求在各系统中作规定。n n施工中机具使用很多,第施工中机具使用很多,第1 1款要求注意使用安全。测款要求注意使用安全。测量仪器的使用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施工人员的素质量仪器的使用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施工人员的素质对工程质量影响非常大,要求上岗前一定要作相应的对工程质量影响非常大,要求上岗前一定要作相应的培训。培训。n n本条提出施工应具备的一些条件,如各系统有特殊本条提出施工应具备的一些条件,如各系统有特殊(tsh)(tsh)要求,将在相应的章节里提出要求。要求,将在相应的章节里提出要求。第十七页,共218页。3基本基本(jbn)规定规定n n3.43.4工程实施工程实施n n3.4.13.4
19、.1采用现场观察、抽查测试等方法,根据施工图采用现场观察、抽查测试等方法,根据施工图对工程设备对工程设备(shbi)(shbi)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和观感质量验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和观感质量验收。检验批应按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收。检验批应按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一标准GB50300-2001GB50300-2001第第4.0.54.0.5和和5.0.55.0.5条的规定进行条的规定进行划分。检验时应按附录中相应规定填写质量验收记录,划分。检验时应按附录中相应规定填写质量验收记录,并应妥善保管。并应妥善保管。n n3.4.23.4.2智能建筑工程各子系统工程的线槽及线缆敷设智能建
20、筑工程各子系统工程的线槽及线缆敷设路径应一致,各子系统的线槽、线缆宜同步敷设,线路径应一致,各子系统的线槽、线缆宜同步敷设,线缆应按规定留出余量,并应对线缆末端作好密封防潮缆应按规定留出余量,并应对线缆末端作好密封防潮等保护措施。等保护措施。n n3.4.33.4.3线槽、线缆应标识明确。线槽、线缆应标识明确。第十八页,共218页。3基本基本(jbn)规定规定n n3.53.5质量保证质量保证n n3.5.13.5.1材料、器具、设备进场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材料、器具、设备进场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的产品应包括智能建筑工程各子系统中使用的材料、硬件设备、软件产需
21、要进行质量检查的产品应包括智能建筑工程各子系统中使用的材料、硬件设备、软件产品和工程中应用的各种系统接口;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或实品和工程中应用的各种系统接口;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或实施生产施生产(shngchn)(shngchn)许可证和上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进行产品质量检查,未列入的产品也许可证和上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进行产品质量检查,未列入的产品也应按规定程序通过产品质量检测后方可使用;应按规定程序通过产品质量检测后方可使用;n n22材料及主要设备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材料及主要设备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 1)按照合同文件和工
22、程设计文件进行的进场验收,应有书面记录和参加人签字,并应经监理)按照合同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进行的进场验收,应有书面记录和参加人签字,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验收人员确认;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验收人员确认;n n2 2)应对材料、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数量及产地等进行检查复核;)应对材料、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数量及产地等进行检查复核;n n3 3)主要设备、材料应有生产)主要设备、材料应有生产(shngchn)(shngchn)厂家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性能的检测报告。厂家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性能的检测报告。n n33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并应由生产设备及
23、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并应由生产(shngchn)(shngchn)厂家出具相应检测报告。厂家出具相应检测报告。n n3.5.23.5.2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安装质量保证除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统安装质量保证除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GB50300-2001第第3.0.13.0.1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安装、调试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资格或专项资格;安装、调试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资格或专项资格;n n22作业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并持有上岗证;作业人员
24、应经培训合格并持有上岗证;n n33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应具有在有效期内的检验、校验合格证。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应具有在有效期内的检验、校验合格证。第十九页,共218页。3基本基本(jbn)规定规定n n3.5.33.5.3各子系统安装质量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各子系统安装质量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各子系统的安装质量检测应执行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各子系统的安装质量检测应执行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n n22施工单位施工单位(dnwi)(dnwi)在安装完成后,应对系统进行自检,自检时应对检测项目逐项检测并做好记录。在安装完成后,应对系统进行自检,自检时应对检测项目逐项检测并做好记录。n n3
25、.5.43.5.4智能建筑工程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智能建筑工程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各子系统的接口的质量应按下列要求检查:各子系统的接口的质量应按下列要求检查:n n1 1)所有接口必须由接口供应商提交接口规范和接口测试大纲;)所有接口必须由接口供应商提交接口规范和接口测试大纲;n n2)2)接口规范和接口测试大纲宜在合同签订时由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接口规范和接口测试大纲宜在合同签订时由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dnwi)(dnwi)参与审定;参与审定;n n3)3)施工单位施工单位(dnwi)(dnwi)应根据测试大纲予以实施,并应保证系统接口的安装质量。应根据测试大纲予以实施,并应
26、保证系统接口的安装质量。n n22施工单位施工单位(dnwi)(dnwi)应组织有关人员依据合同技术文件、设计文件和本规范的相应规定,制定系统应组织有关人员依据合同技术文件、设计文件和本规范的相应规定,制定系统检测方案。检测方案。n n33系统检测的结论与处理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系统检测的结论与处理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 1)检测结论应分为合格和不合格;)检测结论应分为合格和不合格;n n2 2)主控项目有一项不合格,则该系统检测不合格;)主控项目有一项不合格,则该系统检测不合格;n n3 3)系统检测不合格应限期整改并重新检测,重新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加倍;系统检测合格,但对尚)系统检测不
27、合格应限期整改并重新检测,重新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加倍;系统检测合格,但对尚存在不合格项,应进行整改,并应在竣工验收时提交整改合格结果作出报告;存在不合格项,应进行整改,并应在竣工验收时提交整改合格结果作出报告;n n44检测记录应按本规范附录填写。检测记录应按本规范附录填写。n n3.5.53.5.5软件产品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软件产品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应核查使用许可证及使用范围;应核查使用许可证及使用范围;n n22用户应用软件,设计的软件组态及接口软件等,应进行功能测试和系统测试,并应提供包括程序用户应用软件,设计的软件组态及接口软件等,应进行功能测试和系统测试,并应提供
28、包括程序结构说明、安装调试说明、使用和维护说明书等的完整文档。结构说明、安装调试说明、使用和维护说明书等的完整文档。第二十页,共218页。要点要点(yodin)n n本条对材料、器具、设备进场提出要求,只有材料、器具、设备质量有保障,施工质量才有本条对材料、器具、设备进场提出要求,只有材料、器具、设备质量有保障,施工质量才有保障。其中检验报告及认证证书是国家法定机构颁发的,产品的检查涉及各种国家现行产品保障。其中检验报告及认证证书是国家法定机构颁发的,产品的检查涉及各种国家现行产品标准;本条内容规定供需双方有特殊要求时,也可按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标准;本条内容规定供需双方有特殊要
29、求时,也可按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查。智能建筑中的产品很多是以系统集成的方式用于工程中,有时需用仿真系统等复杂设备查。智能建筑中的产品很多是以系统集成的方式用于工程中,有时需用仿真系统等复杂设备进行检测,这种检测对保证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必要时,应对生产厂或系统承包商提出进行检测,这种检测对保证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必要时,应对生产厂或系统承包商提出工厂检测和第三方检测的要求。工厂检测和第三方检测的要求。n n硬件设备的可靠性检测需要长时间的统计数据,现场只能对产品可靠性进行有限度的检测和硬件设备的可靠性检测需要长时间的统计数据,现场只能对产品可靠性进行有限度的检测和分析,因此,
30、重要设备的可靠性检测需进行第三方检测,并参考设备生产厂商提供可靠性检分析,因此,重要设备的可靠性检测需进行第三方检测,并参考设备生产厂商提供可靠性检测报告。测报告。n n软件分为商业化软件、用户应用软件和自编软件三类,需提出不同的检测和验收要求。系统软件分为商业化软件、用户应用软件和自编软件三类,需提出不同的检测和验收要求。系统接口是智能建筑工程中出现问题最多的环节,也是智能建筑中涉及到的最不规范的部分,本接口是智能建筑工程中出现问题最多的环节,也是智能建筑中涉及到的最不规范的部分,本条对接口的检测验收程序和要求做了专门规定。条对接口的检测验收程序和要求做了专门规定。n n3.5.43.5.4
31、检验批的合格质量主要取决于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验结果。主控项目是对检验检验批的合格质量主要取决于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验结果。主控项目是对检验批的基本质量起决定性影响的检验项目,因此必须全部符合有关专业工程验收规范的规定。批的基本质量起决定性影响的检验项目,因此必须全部符合有关专业工程验收规范的规定。n n3.5.53.5.5软件产品质量检查还应和相应软件产品质量检查还应和相应(xingyng)(xingyng)系统的软件检查配合使用。系统的软件检查配合使用。第二十一页,共218页。3基本基本(jbn)规定规定n n3.63.6成品保护成品保护n n3.6.13.6.1针对不同子系统设备
32、的特点,应制定成品保护措施。针对不同子系统设备的特点,应制定成品保护措施。n n3.6.23.6.2对现场安装完成的设备,应采取包裹、遮盖、隔离等必要的防护措对现场安装完成的设备,应采取包裹、遮盖、隔离等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应避免碰撞及损坏。施,并应避免碰撞及损坏。n n3.6.33.6.3在施工现场存放的设备,应采取防尘、防潮、防碰、防砸、防压及在施工现场存放的设备,应采取防尘、防潮、防碰、防砸、防压及防盗等措施。防盗等措施。n n3.6.43.6.4施工过程中,遇有雷电、阴雨、潮湿天气或者长时间停用设备时,施工过程中,遇有雷电、阴雨、潮湿天气或者长时间停用设备时,应关闭设备电源总闸。应关闭设
33、备电源总闸。n n3.6.53.6.5软件和系统配置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软件和系统配置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 1更改软件和系统的配置应做好记录;更改软件和系统的配置应做好记录;n n22在调试过程中应每天对软件进行在调试过程中应每天对软件进行(jnxng)(jnxng)备份,备份内容应包括系统备份,备份内容应包括系统软件、数据库、配置参数、系统镜像;软件、数据库、配置参数、系统镜像;n n33备份文件应保存在独立的存储设备上;备份文件应保存在独立的存储设备上;n n4 4系统设备的登录密码应有专人管理,不得泄露;系统设备的登录密码应有专人管理,不得泄露;n n55计算机无人操作时应锁
34、定。计算机无人操作时应锁定。第二十二页,共218页。3基本基本(jbn)规定规定n n3.73.7质量记录质量记录n n3.7.13.7.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应填写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应填写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质量验收规范(gufn)(gufn)GB50339-2003GB50339-2003中的表中的表A.0.1A.0.1。n n3.7.23.7.2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应填写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应填写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量验收规范(gufn)(gufn)GB50339-2003GB50339-2003中表中表B.
35、0.1B.0.1。n n3.7.33.7.3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应填写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应填写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范(gufn)(gufn)GB50339-2003GB50339-2003中表中表B.0.2B.0.2。n n3.7.43.7.4更改审核记录应填写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更改审核记录应填写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ufn)(gufn)GB50339-2003GB50339-2003中表中表B.0.3B.0.3。n n3.7.53.7.5工程安装质量及观感质量验收记录应填写国家标准智能建工程安装质量及观感质量验收记录应填写国家标
36、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ufn)(gufn)GB50339-2003GB50339-2003中表中表B.0.4B.0.4。第二十三页,共218页。3基本基本(jbn)规定规定n n3.83.8安全、环保、节能措施安全、环保、节能措施n n3.8.13.8.1安全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安全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施工前及施工期间应进行安全交底;施工前及施工期间应进行安全交底;n n22施工现场用电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用电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JGJ46的有关规的有关规定执行;定执行;n n33采用光功率计
37、测量光缆采用光功率计测量光缆,不应用肉眼直接观测;不应用肉眼直接观测;n n44登高作业,脚手架和梯子应安全可靠,梯子应有防滑措施,不得两人同梯作业;登高作业,脚手架和梯子应安全可靠,梯子应有防滑措施,不得两人同梯作业;n n55遇有大风或强雷雨天气,不得进行户外高空安装作业;遇有大风或强雷雨天气,不得进行户外高空安装作业;n n66进入施工现场,应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进入施工现场,应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n n77施工现场应注意防火,并应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施工现场应注意防火,并应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n n88在安装、清洁有源设备前,应先将设备断电,不得用液体、
38、潮湿的布料清洗或擦拭带在安装、清洁有源设备前,应先将设备断电,不得用液体、潮湿的布料清洗或擦拭带电设备;电设备;n n99设备应放置稳固,并应防止水或湿气进入有源硬件设备机壳;设备应放置稳固,并应防止水或湿气进入有源硬件设备机壳;n n1010确认工作电压同有源设备额定确认工作电压同有源设备额定(dng)(dng)电压一致;电压一致;n n1111硬件设备工作时不得打开外壳;硬件设备工作时不得打开外壳;n n1212在更换插接板时宜使用防静电手套;在更换插接板时宜使用防静电手套;n n1313应避免践踏和拉拽电源线。应避免践踏和拉拽电源线。第二十四页,共218页。3基本基本(jbn)规定规定n
39、 n3.8.23.8.2环保措施除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环保措施除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标准JGJ146JGJ146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现场垃圾和废料现场垃圾和废料(filio)(filio)应堆放在指定地点,及时清运或回应堆放在指定地点,及时清运或回收,不得随意抛撒;收,不得随意抛撒;n n22现场施工机具噪声应采取相应措施现场施工机具噪声应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噪声;最大限度降低噪声;n n33应采取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污染。应采取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污染。n n3.8.33.8.
40、3节能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节能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应节约用料、降低消耗、提高宏观节能意识;应节约用料、降低消耗、提高宏观节能意识;n n22应选用节能型照明灯具、降低照明电耗、提高照明质量;应选用节能型照明灯具、降低照明电耗、提高照明质量;n n33应对施工用电动工具及时维护、检修、保养及更新置换,并应对施工用电动工具及时维护、检修、保养及更新置换,并应及时清除系统故障,降低能耗。应及时清除系统故障,降低能耗。第二十五页,共218页。要点要点(yodin)n n智能建筑施工安全非常重要,除应遵守本条规定外,还应遵守相应法规的规定。n n智能建筑施工中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条对环保作
41、了一些通常的规定,各系统施工中还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安排。n n节能是科学发展(fzhn)的要求。不要仅限于本条规定,应从各项安排中注意节能。第二十六页,共218页。4综合综合(zngh)管线管线n n4.1一般规定n n4.1.1电力线缆和信号线缆严禁在同一线管内敷设(fsh)。n n4.1.2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第二十七页,共218页。要点要点(yodin)n n一是电力线路与信号线路可能造成短接形一是电力线路与信号线路可能造成短接形成回路,会危及人员或设备安全;二是电成回路,会危及人员或设备安全;二是电力线路可能会对信号线路造成电磁干扰,力线路可能会对信号线路造
42、成电磁干扰,使得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所以使得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所以(suy)为保为保障人员以及系统的安全,避免电力线路的障人员以及系统的安全,避免电力线路的电磁场对信号线路的干扰,以保障信号线电磁场对信号线路的干扰,以保障信号线路正常工作,特将本条设为强制性条款。路正常工作,特将本条设为强制性条款。第二十八页,共218页。4综合综合(zngh)管线管线n n4.24.2施工准备施工准备n n4.2.14.2.1施工前应将各系统的桥架、线管进行综合布置、安排,经深化施工前应将各系统的桥架、线管进行综合布置、安排,经深化设计后应绘制智能化系统施工图,并应经会审批准。设计后应绘制智能化系统施工图,并应
43、经会审批准。n n4.2.24.2.2施工单位应配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设计单位完成各专业综合管施工单位应配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设计单位完成各专业综合管路布排设计。路布排设计。n n4.2.34.2.3材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材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桥架、线管、线缆规格和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桥架、线管、线缆规格和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检测报告。n n22桥架、线管部件应齐全,表面光滑、涂层完整、无锈蚀。桥架、线管部件应齐全,表面光滑、涂层完整、无锈蚀。n n33金属导管金属导管(dogun)(dogun)应无裂纹、毛刺、飞边、沙眼、气泡等缺陷,应
44、无裂纹、毛刺、飞边、沙眼、气泡等缺陷,且壁厚应均匀、管口应平整;绝缘导管且壁厚应均匀、管口应平整;绝缘导管(dogun)(dogun)及配件应完好、表及配件应完好、表面应有阻燃标记。面应有阻燃标记。n n44线缆宜进行通、断及线间的绝缘检查。线缆宜进行通、断及线间的绝缘检查。第二十九页,共218页。要点要点(yodin)n n桥架安装中的弯头、三通等配件,宜采用桥架专业生产厂家制作的合格成品。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自制配件很可能达不到桥架安装质量要求。n n目前普遍采用内膨胀与通丝安装吊架。安装防晃动支架,可避免桥架晃动,消除不安全(nqun)因素。n n当线路较长或弯曲较多,应加装拉线盒(箱)
45、或加大管径,便于线缆布放。镀锌钢管严禁熔焊,否则会破坏镀锌层。第三十页,共218页。4综合综合(zngh)管线管线n n4.34.3管路安装管路安装n n4.3.14.3.1桥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桥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桥架切割和钻孔断面处,应采取防腐措施;桥架切割和钻孔断面处,应采取防腐措施;n n22桥架应平整,无扭曲桥架应平整,无扭曲(niq)(niq)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应安装齐备,紧固件的螺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应安装齐备,紧固件的螺母应在桥架外侧,桥架接口应平直、严密,盖板应齐全、平整;母应在桥架外侧,桥架接口应平直、严密,盖板应齐全、平整;n n33桥架经过
46、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设置补偿装置,保桥架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设置补偿装置,保护地线和桥架内线缆应留补偿余量;护地线和桥架内线缆应留补偿余量;n n44桥架与盒、箱、柜等连接处应采用抱脚或翻边连接,并应用螺丝固定,末端应封堵;桥架与盒、箱、柜等连接处应采用抱脚或翻边连接,并应用螺丝固定,末端应封堵;n n55水平桥架底部与地面距离不宜小于水平桥架底部与地面距离不宜小于2.2m2.2m,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0.3m0.3m,与梁的距离不宜,与梁的距离不宜小于小于0.05m0.05m,桥架与电力电缆间距不宜小于,桥架与
47、电力电缆间距不宜小于0.5m0.5m;n n66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其最小净距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其最小净距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验收规范GB50303-2002GB50303-2002第第12.2.112.2.1条中表条中表12.2.1-212.2.1-2的规定;的规定;n n77敷设在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桥架及管路孔洞,应有防火封堵;敷设在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桥架及管路孔洞,应有防火封堵;n n88弯头、三通等配件,宜采用桥架生产厂家制作的成品,不宜在现场加工制作。弯头、三通等配件,宜采用桥架生产厂家制作的成
48、品,不宜在现场加工制作。第三十一页,共218页。4综合综合(zngh)管线管线n n4.3.24.3.2支吊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支吊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支吊架安装直线段间距支吊架安装直线段间距(jinj)(jinj)宜为宜为1.5m1.5m2m2m,同一直线,同一直线段上的支吊架间距段上的支吊架间距(jinj)(jinj)应均匀;应均匀;n n22在桥架端口、分支、转弯处不大于在桥架端口、分支、转弯处不大于0.5m0.5m内,应安装支吊架;内,应安装支吊架;n n33支吊架应平直且无明显扭曲,焊接应牢固且无显著变形、支吊架应平直且无明显扭曲,焊接应牢固且无显著变形、焊缝应均匀平整
49、,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焊缝应均匀平整,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n n44支吊架采用膨胀螺栓连接固定应紧固,且应配装弹簧垫圈;支吊架采用膨胀螺栓连接固定应紧固,且应配装弹簧垫圈;n n55支吊架应做防腐处理;支吊架应做防腐处理;n n66采用圆钢作为吊架时,桥架转弯处及直线段每隔采用圆钢作为吊架时,桥架转弯处及直线段每隔30m30m应安应安装防晃支架。装防晃支架。第三十二页,共218页。4综合综合(zngh)管线管线n n4.3.34.3.3线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线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1导管敷设应保持管内清洁干燥,管口应有保护措施和进行封堵处理;导管敷设应保持管内清洁干燥,管口应有保
50、护措施和进行封堵处理;n n22明配线管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明配线管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n n33明配线管应设管卡固定,管卡应安装牢固;管卡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明配线管应设管卡固定,管卡应安装牢固;管卡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n n1 1)在终端、弯头中点处的)在终端、弯头中点处的150mm150mm500mm500mm范围内应设管卡;范围内应设管卡;n n2 2)在距离盒、箱、柜等边缘的)在距离盒、箱、柜等边缘的150mm150mm500mm500mm范围内应设管卡;范围内应设管卡;n n3)3)在中间直线段应均匀设置管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在中间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