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溪竖灯茶传承与变迁研究-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犀溪竖灯茶传承与变迁研究-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摘 要元宵竖灯茶风俗是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犀溪镇北浦村内特有的一种风俗,其不仅在全国,就是在全世界,也是现存唯一成体系的竖灯茶风俗。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对犀溪镇北浦村竖灯茶进行深入地调查分析,研究其传承与变迁。研究认为,竖灯茶的习俗在经历萌芽起源、早期发展、“破旧立新”、拓展思路、商业化等发展阶段后,逐步走出了竖灯茶习俗传承与商业经营相结合的新路。而在此过程中,竖灯茶习俗也发生了从原生态民俗到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商业化运营和发展的较大变迁,同时竖灯茶习俗的社会功能也发生了从敬神祈福到文化传承、发展的变化。由保守到开放,竖灯茶的传承主体由叶氏宗族精英也逐渐转化为了社会各界精英。关键词:犀
2、溪竖灯茶;文化遗产保护AbstractLantern Festival vertical light tea custom is a unique custom in Beipu village, Xixi Town, Shouning County,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 It is not only in the country, but also in the world, and is the only existing system of vertical light tea custom.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3、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 makes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vertical lamp tea in Beipu village, Xixi Town, and studies its inheritance and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 custom of vertical light tea has experienced the stages of germination, ear
4、ly development, old and new, ideas expanding, commercialization and so on,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a new way of combining the custom inheritance and commercial management of vertical light tea. In this process, the inheritance form of vertical lamp tea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natural inheritance,
5、 custom inheritance to heritag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integration with commerci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social function of vertical lamp tea custom has also changed from worshiping gods and praying for blessings to cultural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From conservative to o
6、pen, the inheriting subject of vertical lamp tea is gradually transformed from ye clan elite to social elit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Key words: Xi xi vertical Lamp Tea;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目 录1 前言12 研究对象与方法12.1 研究对象12.2 研究方法12.2.1 文献资料法12.2.2 田野调查法12.2.3 影像观察法23 竖灯茶发展与变迁23.1 犀溪竖灯茶起源23.2 竖
7、灯茶的早期发展23.3 竖灯茶发展高潮33.4 竖灯茶步入商业化之路64 犀溪竖灯茶目前存在的困境74.1 后备人才不足74.2 政府部门不够重视84.3 忽略文化品牌发展95 竖灯茶可持续发展对策95.1 建设和发展研究队伍95.2 政府发挥导向作用105.3 利用新媒体发展文化品牌106 结束语11犀溪竖灯茶传承与变迁研究1 前言元宵竖灯茶风俗早前时候是作为北浦叶氏族人内部专有的一种节日风俗存在,后来随着外姓人数的增多,逐渐传到外姓,他们也模仿着办了。竖灯茶本质上是一种共庆添丁喜庆的风俗。亲朋好友们为了对上一年添了新丁的家庭表示祝福,在元宵节将要来临的前一天,自发地去挖来连根粗壮的毛竹。挂
8、灯七盏,竖在添丁家人的门前点七昼日,而东家为了表示答谢,也会设茶点酒肴,盛情款待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作为一种活态的民俗传承,如何保护和发展竖灯茶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竖灯茶进行调查和研究、整理,探究竖灯茶的发展演变过程,寻找在现代社会传承与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对当地的文化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犀溪北浦竖灯茶为研究对象。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寿宁图书馆和中国知网(CNKI)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民族体育、民俗文化保护、竖灯茶等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期刊资料50篇,硕士论文 20篇;从寿宁县文体局、竖灯茶传承人收集相关视
9、频4部, 相关照片76张;查阅犀溪叶氏族谱,北浦叶氏今昔北浦春秋;认真阅读了寿宁县志及体育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发掘与传承方面的论著,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储备了充足的理论知识。2.2.2 田野调查法为撰写好本论文,笔者富有针对性地开展了2次田野调查。第1次田野调查时间为 2019年8月7日至8月9日,为期2天,主要是实地考察,收集、整理、资料,并对当地的竖灯茶负责人进行访谈,调查发现竖灯茶习俗主要是围绕生小孩的家庭且有了一整套成规模的流程,举办的习俗基本以这个流程为主;第2次田野调查时间为2020 年3月13日至2020年3月15日共3天,主要考察竖灯茶的制作技艺,了解竖灯茶传承权力和义务等相关情
10、况,此次对于竖灯茶习俗的各流程进行了更细致的了解,把每个流程的时间进行划分。2.2.3 影像观察法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扰了笔者的田野调查计划。原计划于2020年2月7日至2020年2月9日到犀溪对“竖灯茶”习俗进行实地观察摄影的决定取消,改为观看近三年以来当地居民拍摄的灯会过程,并在网上搜索犀溪竖灯茶的视频。影像观察法对于深入了解竖灯节习俗也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3 犀溪竖灯茶发展与变迁3.1 犀溪竖灯茶起源民间传说,竖灯茶源自清代寿宁第一进士叶有挺。叶有挺,寿宁犀溪人,在清顺治七年(1657年)1,历经艰辛、五次上京会试,终于在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康熙帝
11、惊叹他的勇气和毅力,特邀他在皇宫与众新科才子共度元宵佳节,席间康熙帝出了个哑谜,让伺臣发给每人一张白纸,然后伺臣双手叉腰,整冠衣带,亮亮做威,便径直站在康熙侧位,众人见了都莫名其妙,唯有叶有挺当即要领笔墨挥笔写了“束带立于朝”意为康熙皇帝亲民勤政,国家将中兴,由此博得皇帝欢,金銮殿上亲口封允北浦叶族可与皇帝同庆元宵,可模仿皇宫元宵节竖竹挂灯舞龙舞狮办茶宴。后来发展成为犀溪(北浦)村内叶氏竖灯茶。叶有挺确有其人,并也中过进士,这在寿宁县志等历史资料中有明确的记载,而这段故事有一些杜撰的成分。但大部分都说明了一些事实,如竖灯茶源远流长、举办于元宵时候等。总而言之,“灯”和“丁”二字在闽南语中的发音
12、近乎相同,因此竖灯就有了求子添丁的意义。竖灯茶之所以能够在北浦兴起和发展,或许和这有关,因为北浦叶氏族人家族观念深厚,为使家族世代繁衍,因而特别注重这风俗。3.2 竖灯茶的早期发展叶氏宗族的人明白想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仅靠个人是不行的,因此为争取到叶氏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环境,就需要不断的传承与强化宗族观念,所以竖灯茶成了最好的载体。在过去,当地的一般人家,家庭经济困难,竖灯费用虽不是很昂贵,但也是支付不起。因为历史上犀溪山地广阔,山高林密,整体可用耕地面积较少。虽有一条河流贯穿整个城镇,但是距离可用耕地较远,不易灌溉,因此资源稀缺。所以即使一年新添数十位男孩,全村举办竖灯茶的也只有五六家,而且形式
13、较为单一,大部分的家庭都不能举行竖灯仪式。虽然不能举行竖灯仪式,不过家家却都会办茶水宴来对前来道贺的朋友表示感谢,除此之外,添丁的家庭还会来到临水宫,上香、燃烛,以答谢陈十四奶娘赐子,并祈平安、健康、来年风调雨顺等事,社主坛也会去。于是,这两个地方当夜烛火就有了不同的意义。由此衍生了与竖灯有关的另外一种风俗:拔烛,即到下半夜时,常会有热心的人将拔下原先的烛火,换上新的。将旧的、有着吉祥意味的送到已婚未育的人家。一面表示祝福早上贵子,一面还燃起鞭炮表示热闹。而接受祝福的人自然也不能无动于衷,便要盛情款待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犀溪叶氏宗族也出了许多的人才,例如教育先驱叶森等人,他们创办学校,兴起
14、教育。他们的出现让犀溪的发展慢慢得到改善,经济好转。于是慢慢地叶氏族人家家户户都开始举办竖灯茶,还加入了当地的一些民俗体育项目,使得竖灯茶风俗更加丰满,有血有肉了。3.3竖灯茶发展高潮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更多的新事物出现,人们的思想慢慢开放更新。竖灯茶的习俗活动也发生了些变化,并且进过叶氏宗族的逐步发展,竖灯茶文化也更加丰富起来,还为北浦民间体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例如舞龙舞狮的发展。同时民间体育的发展又让叶氏宗族的秩序得到维持,叶氏宗族的文化得到更多样化的传承。每年的竖灯茶都是在元宵佳节举办的,因此元宵节也成了在北浦人民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它为叶氏族人更好地传承文化,为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5、人丁兴旺进行祈福。原本竖灯茶只有北浦存仅有,后来逐渐传自外族和外姓。由此竖灯茶有了两个阶段变化。一是竖灯茶文化习俗的一些变革,二是竖灯茶形成固定发展流程。在第一个阶段,竖灯茶开始传播到外姓当中,也要归功于一个人,就是的清雍正十一年(1733)的进士韦基烈,他外祖母的家乡在犀溪,因而了解竖灯茶,后来他这风俗带出了北浦,传到了今寿宁县清源村,当时称为南门坑底的地方。于是在南门坑底,每年元宵节竖灯茶活动也兴盛起来,只是为图方便,取其意去其形,答谢款待的规模较小而已。经过这个阶段之后,竖灯茶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广大,同时节俗的内容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如在北浦叶氏今昔4中就记载着这么一个事情:竖灯茶的茶宴在送
16、走最后一批的客人后,一般都是下半夜,东家便请扛竹、竖灯和相帮(方言:相邻亲友的意思)的亲友,与亲房长辈、族中名人一起来圆灯。原先的圆灯是不需备酒。后来,在民国六年(1917)时,孙作棋的父辈在为他的圆灯时,他的一个伯父是位廪生,坐在末座以自己是自家人为借口端了酒壶,来敬所有人。虽然当时他用酒来敬所有人是无心之举,但大家都喜庆添丁,觉得用酒文化来表达感谢之意也十分不错,于是也就顺从了这个建议。从此开了先例,之后的竖灯茶圆灯就有酒了。又如在早期中国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早期竖灯茶的时候妇女是不允许在元宵当天参加活动的,是由主人家第二天中午再摆一道宴席请全村的妇女,且如果主人家生女孩是不举办竖灯茶
17、的。不过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只要家中有添丁增口,这里的人们无一不办“竖灯茶”,所有人都在同一天节庆,第二天的妇女活动也就取消了,只是在犀溪生女孩的人家举办竖灯茶还主要是亲朋好友前来祝贺,没有像男孩那样大办宴席。又如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由于社会的发展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叶氏宗族人们为了更加安全,七宝灯笼内的蜡烛也就被电灯取代了。到了第二阶段(主要指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随着竖灯茶习俗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节俗原来内容的基础上不断丰富,逐步形成了固定了流程。大体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为准备阶段,分毛竹、做宝灯、摆茶桌等三个流程;后半部分是竖灯
18、茶的主体部分,可以分为“竖灯、邀客”“赛炮、品茶”“舞龙舞狮”“拔烛”等四个流程。经过这样的划分之后,竖灯茶节俗活动内容更加的层次了;同时体验的内容更加丰富了,因而也更易于与现代旅游和商业相结合。准备阶段的选毛竹环节和竖灯茶原有的节俗内容并无不同。还是在元宵节前夕,到山上选取毛竹一对,一株连根带枝带叶,扛回家中,另一株则送到临水宫(也称大王庙)。这个过程中要尽量选成长了三到五年的老毛竹,它象征的是主人家开枝散叶,人口兴旺。而在做宝灯(从选好的竹梢需要往下依次挂上七盏大红灯笼)环节时,人们做灯笼的手段更加多样了和图案、色彩等更加丰富了。“蝴蝶”“鲤鱼”“寿桃”“橘子”,灯笼的形态千变万化。且通常
19、而言,悬挂在最高处的二盏是寄寓“吉庆有余”之意的“桔”灯或“鱼”灯。摆茶桌环节从当日下午开始。相比于从前,现在的茶桌变成了三张连桌子,在摆茶桌时中间那一张桌子还要铺上一层红纸,桌上的水果、蔬肉,琳琅满目,显得更加“奢华”得多,也更加喜庆得多了。在竖灯茶的主体部分,改变最大的是添加了“赛炮、品茶”“舞龙舞狮”等环节,使得节俗更加丰满了。同时在各个环节的组织上也更加的现代化,更加的丰富。竖灯、邀客环节是没有发生变化的,仍然在早上八九点的时间在添丁的家门前竖上准备好的竖灯“竖灯茶”活动就开始了。儿童们对这个活动最为期待,也来的最早,因为孩子表示喜庆,主人们看到孩子也特别开心,会给他们分发糖果。在孩子
20、们之后,后面来的主要是亲朋好友进来喝茶道贺,在客人离开时,都会说“明年再来吃”,预祝来年再添丁,这环节一直会持续到下午三点。当然这个只是前戏。正式的品“竖灯茶”活动则要到晚饭后才开始了,那时贺客全都涌入,不管同宗异族或亲疏远近。慢慢的为了让这个习俗更加红火,便在中午三四点钟加入了赛炮、品茶环节;所有登门贺喜的人都会在主人家门前燃放烟火表示祝贺,恭候门前的主人也会燃起烟花爆竹热情接应。“赛炮”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在这之后,便是客人进宅、主人款待了。这个环节基本会延续到晚上一两点,有的甚者还会到第二天早上。 随着更多的文化活动被人们挖掘出来,犀溪人们就想着有更加热闹的节庆活动来庆祝这一习俗,
21、于是就有了舞龙舞狮环节;从早上十点到半夜十二点,早已准备好的几十位叶氏宗族年轻人就会分批拿起舞龙舞狮在北浦村道上进行表演庆祝,充分展示出当地的叶氏青年热情好客、积极向上。晚上六七点时刻在这热情洋溢的氛围中舞龙耍狮与旁边宾客赛炮的映衬下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来年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晚上拔烛环节还如之前那般,“拔烛”的风俗没有多大的改变,拔烛自然还是为了祈佑新生命的降生。竖灯茶从共庆到同祈,表达了人们生命至上的自然观念和其中深厚的人文关怀。“拔烛” 不同于“竖灯”,“拔烛”往往只有比较熟悉的亲朋好友会前来预祝新喜,“竖灯”是不论外姓人还是本姓人或者是外地人都可以前来祝贺。图1制作七宝灯 图
22、2茶宴图3竖灯 图4拔炷图5赛炮 图6舞龙舞狮3.4竖灯茶步入商业化之路近些年犀溪竖灯茶也逐渐往商业化的方向开始发展,为什么往商业化方向发展呢?2004年9月24日,顺应民意,经过调研、座谈、起草、修改等环节,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明确了政府对于文化遗产的各项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大力推进商业化。在2006年,为了进一步做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政府又出台了福建省“十一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重要文件,进一步地细化各项措施。宁德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挖掘、整理、保护闽东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确立了6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为竖灯茶的商业化发展
23、提供基础。其次,由于福建旅游市场的成熟稳定,寿宁县及犀溪镇两级多年来致力打造犀溪特色休闲游。而有着1100多年悠久历史的西浦村,它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其中的缪氏血缘古村落,无论是人文还是地理的角度,都颇有特色。另外,这里人杰地灵,古今人才辈出,既有竖灯茶文化等民间文化宝藏,又有廊桥水乡等自然风光,还有北路戏文化、状元故里等多处人文景点。近年来,围绕犀溪镇将西浦村,寿宁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支持力度,把它列为重点建设项目,高品位打造,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资金对这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进行包装,目前而言,这个基础设施不断升级,游客获得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商业业态也逐步优势,获得长足发展。20
24、16年,西浦漂流景区成为了“闽东生态第一漂”;而景区内的叶有挺进士隐居地、梦龙文化长廊、沿途摩崖石刻等文化景观也获得了不小的知名度。由此而言,北浦村周边的文化资源丰厚,完全可以与之形成互动,换言之,竖灯茶完全可以融入其中,打造成为一个犀溪镇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从而完成商业化发展的华丽转身之变。“逛乡村、观故里、赏灯茶”,成为北浦竖灯茶走入商业化道路并越走越顺的一个良好选择。到目前为止竖灯茶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体系,北浦叶氏族人专门设置了一个叶氏秘书委员,选举出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来负责帮助北浦村民竖灯茶的策划与组织,并定期的组织和讨论竖灯茶传承与发展问题,还在腾讯基金上申请了“竖灯茶传承与保
25、护”的捐助活动,每个竖灯茶的活动都有相关的人进行负责。竖灯茶并没有传承人的位置,因为北浦竖灯茶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风俗。只要是在正月十五前出生的孩子,该主人家第二年的元宵节就会举办竖灯茶,所以现在就设置了一个叶氏秘书委员会帮忙组织与策划来代替传承人的位置。如今,在商业化发展的帮助下,犀溪元宵“竖灯茶”习俗进过三百多年的风雨侵袭不仅历久不衰,而且越办越具规模。最鼎盛时期是在2008年,犀溪村有48户添丁人家举办了“竖灯茶”。在2013年元宵节,犀溪村民自发捐资成功举办了以“竖灯茶”为主题的大型民俗文化节。那年元宵,各界人士趋之若鹜,万人空巷。从主办方获悉,本届活动,村民捐资高达27万多元,共接待
26、各地来宾24000多人,真可谓盛况空前,这在寿宁乃至闽东地区堪称前所未有。让村民们对与自己的文化有了更强大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并且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的发展,地方政府也为推进竖灯茶的传承提供了助力。在2018年将竖灯茶确立为宁德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 犀溪竖灯茶目前存在的困境4.1 后备人才不足随着社会的越来越发展,生产力的逐步提升,犀溪也逐渐走向富裕,在新的生活背景之下,竖灯茶的原始意义很难再原封不动的保存下去,特别是90、00后的崛起,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不同的环境下,对于竖灯茶的了解很少。现在真正了解竖灯茶民俗文化的是生活在北浦村内的各个角落的老人,有可能是一个坐在巷口的年迈
27、老妪,也有可能是地里种菜的老人;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犀溪镇北浦村中大多的年轻人为了生计都外出务工,也没有相对应的教育措施对于竖灯茶的深刻内涵讲解,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竖灯茶表示不理解。 这其中缘由,总结起来主要有三条,一是时代的发展使竖灯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根基农村宗族制度;二是现代商业社会及其新理念的冲击,人们对于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观念日益淡薄;三是年轻人的成长,他们生活在物质比较丰富的年代,接收着新式的教育,对于竖灯茶的内涵把握得不是很深刻,也不是完全能了解这其中的为何之故。由于以上几个原因,竖灯茶缺乏与民俗文化接触相近的人,或者是真正承载着竖灯茶民俗文化的后备人才。4.2 政府部门
28、不够重视首先,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而且落地执行的立足稍显不足。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出台,但对于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实际需要而言,还显得不够详细,还需要另外出台相关的进一步的实施细则作为补充。另外,随着人们对于知识产权越来越关注,我国需要在“非遗”知识产权上下更大更大工夫,遗憾的是,目前而言,只有了“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知识产权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这一条规定。想要竖灯茶更好的发展需要其发展出特有的知识产权,然而政府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于知识产权能够有效的维护,这也影响了竖灯茶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其次,在政府有关部门中,存在着保护意识不强、责任感缺失和专业管理能力缺
29、乏等问题,这就造成了政府没能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块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就拿竖灯茶保护传承而言,当地政府没有进行过专业系统的学习,也没有更多吸纳当地专家,造成了外行领导内行的尴尬局面。最后,财政投入不足,对项目的扶持力度不够,在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管上也存在一些漏洞,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有力的监督,导致了没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不是最理想。因此可以说,一方面是政府对于竖灯茶文化扶持资金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经费用途不透明,无监管,政府拨款资金并没有公开与众,这些对于竖灯茶的发展具有消极作用。4.3 忽略文化品牌发展随着国家加大农村改革,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迅速,社会各族开始相互交流,社会精
30、英不断涌现,竖灯茶也开始向外发展的阶段,传统民俗活动逐渐从宗族活动成为当地经济的特色文化产业,政府、企业成为竖灯茶传承的一个重要推手,民俗体育活动传承的主体由叶氏宗族精英逐渐转化到社会各氏精英。这些都为竖灯茶的商业化之路、品牌化之路铺就了一定的基础,但离把竖灯茶打造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还差不少。现在一说起竖灯茶,人们想到的,它还是一个地方性民俗活动。带有浓郁的地方风味,不是大家都愿意去践行的一个活动,只有等到它如舞狮、划龙船那般为世人所知,才能算是一个知名的品牌。当然,由于先天的原因,它也不可能和舞狮、划龙船一模一样,但至少这是一个方向。就目前而言,竖灯茶的品牌价值有待提升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31、一是知名度只限于地方性;二是未能为地方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没能成为一个大的文化IP;三是商业化之路不够成熟,在竖灯节给地方经济带来的收入中,目前主要还是以基金、募捐等公益性为主,和旅游业的结合不够紧密,也没能利用文创思路好好发展。5 竖灯茶可持续发展对策5.1 建设和发展研究队伍时代的迅速发展对于竖灯茶的民俗文化造成冲击,但同样的飞速发展的社会也会给竖灯茶带来帮助。目前竖灯茶民俗文化的后备人才在逐渐的减少,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建设和发展民俗文化的研究队伍,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有很多。首先,由于现代年轻人对竖灯茶文化的不了解,我建议利用学校资源,在小学、中学、高中甚至大学各年级教育都开设民俗文化课程,再
32、配以专题知识讲座和播放相关音像制品,对各级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在教材的编订和民俗文化课程的开设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如竖灯茶文化就可以加入一些民俗的优良特征。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民俗文化进而增加民俗自豪感,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接受民俗文化。当然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有社会教育也同样有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来进行民俗文化保护宣传,这其中包括媒体广告、专家讲座、参观旅游等等,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民俗文化的氛围。这样就可以无形之中增加竖灯茶文化的队伍。其次,建造竖灯茶文化研究中心,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竖灯茶文化研究人才不被埋没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们来参与竖灯茶的研究队伍。同时想方法让研究中心与当地的
33、旅游业结合起来,打造出文化+旅游的竖灯茶文化中心,借助这个机会来让外出务工的青年人回村建设,让竖灯茶文化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5.2 政府发挥导向作用第一, 针对非遗类民间艺术产业的特点出台专项税收政策,减免有关税费。政府有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到非遗类民间艺术产业的特点,从扶持保护以及让其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制定出专项税收政策,给予其税收的优惠和减免,帮助其更好地生存发展。第二, 积极参与我国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民俗文化保护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拥有雄厚实力的政府对民俗文化进行帮助,加大对竖灯茶习俗文化保护的投入,调动可以调动的力量对竖灯茶文化保护进行支撑。此外,政府可以
34、采用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法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民俗文化的保护过程中。第三, 政府要建立有关部门在非遗保护资金和文化产业引导专项资金使用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有力的监督。可以专门树立一个民间竖灯茶文化小组,秉持公正、公开的方式对资金使用方面进行监管。 最后,政府部门在对于竖灯茶保护和文化决策上应当认真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避免政策无法落地。5.3 利用新媒体发展文化品牌目前想要发展文化品牌的最好方式就是利用新媒体进行数字化发展,新媒体平台宣传形式多样。通过新媒体发展竖灯茶文化可有一下三种形式。一是以纪录片的形式。现在越来越多的文化、传承都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在电视、网络电视上。例如: 中央电视台制
35、作的 舌尖上的中国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统民俗,2015 年公布的指尖上的传承就是专门记录已经列为非文化遗产的民俗艺术之作。把竖灯茶传承的文化方式,制作流程等以纪录片的形式给表现出来,相信可以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二是利用短视频的方式。让举办竖灯茶的家庭、有到竖灯茶习俗的参与者、参观者和消费者以短视频的形式,特别用是最近相当火的抖音、快手、直播等。将他们看到的竖灯茶文化过程记录下来并上传到这些平台上,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这些民俗文化。这样既可以参与竖灯茶活动,还可以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同时还可以通过视频与更多的人进行互动聊天增加了趣味性,如此一来让竖灯茶更加有吸引力了。三是打造新媒体宣传平台,例如
36、:微信公众号、微博或者官方网站,打造出集合竖灯茶文化的可观赏性、趣味性,以及传承教育、商业合作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宣传平台,让更多的人们进行关注。总而言之,竖灯茶文化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发挥出其特有的魅力。让新媒体不断推动竖灯茶“走出去”,参加全省、全国甚至全球的平台活动,不断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建设一个强大的民俗文化IP,进行可持续文化发展。6 结束语竖灯茶文化是北浦人民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是他们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它从无到有,由传统走向革新,历经三百多年。它经受住了时间的流逝,文化的考验。如今民俗文化的国家认同和文化市场的产业化必然让竖灯茶走向更加繁荣,探究竖灯茶的发展历程,探寻它的变迁过程,无
37、论它如何变化其实都是特定文化环境下的必然产物。趁此机会我们需要继续加大挖掘竖灯茶文化内涵,在不改变其内核的前提下,尽可能融入更多的新元素、新内涵,以让其顺应时代的发展进入更多人的眼界,继续繁荣发展下去,这就是我们要不断努力的地方。参考文献1宁德市志寿宁县志-民俗篇寿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M.厦门:鹭江出版社,2016.6.2刘鑫.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俗体育的传承研究-以来凤县大岩板村地龙灯活动为例J.辽宁体育科技.2019,21(2):94-98.3王振亮,陈上越,郭学松.霍童线狮的变迁与传承研究N.2015.3.4北浦叶氏今昔-竖灯茶篇北浦叶氏宗祠管理委员会编M.宁德北浦叶氏宗祠管理委员会
38、编,2006.08.5黄明礼.民俗体育文化探索以福建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10(27):152-153.6涂传飞.近10年中国民俗体育文化研究述评J.江西财经大学.2019,06(08):50-60.7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1998 综合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79-80.8林玉份.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鼓凉伞的体育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10.9康军标.乡村旅游融入民俗体育研究J.农业经济.2018,10(09):99-101.10耿铭阁.我国民俗体育传承研究述评D.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17.12.15 致 谢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这是一个结束,但也是另一个的开始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说来辛苦,也是收获满满。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也是思绪万千,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让我一个对论文完全懵懵懂懂状态走向了能够基本懂得论文的框架和要求,导师不辞辛苦的教导我们。在此,我由衷的将我的敬意与赞美献给我的导师。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