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八模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7054604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八模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北省黄冈八模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八模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八模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北省黄冈八模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着眼于考察集体性的文学观念。若说研究个体的文学理论是求异,那么研究集体认问则是求同。集体认同不是代表个人,而是大多数人,包括社会各阶层的观念,是一个时代甚至一种文化的集体特质。“认同”是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命题的一个关键词。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并不以系统理论形态出现,一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重复的话题、习语,所反映的不是个人或某一时段的观点,而是一种历代积淀的集体意识。认同形式是与理论形态相对而言的,两者虽无法

2、截然分开,但又有明显差异。如果说理论是理性的,那么认同则是感性的。认同往往是一种话题,表达或清晰或含混的感觉或观念。集体认同不是从事实中推导出来的,而是对众多事实所作的有倾向性的选择。选择的可能是事实,不过是选择者所喜欢的部分事实。有些集体认同甚至可以改写历史与事实。简言之,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要表达的并非事实,不是逻辑推理,也可能没有体系性、理论性。它表达的是中国人所宗奉和追求的文学信仰,是中国古人大致相同的认识与评价,是集体的文化记忆。认同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所以,对于中国古代的集体认同,更重要的是把它们放到当时的文化语境里去理解,而非简单判断其真假对错。举例而言,“诗能穷人”与“诗

3、能达人”。“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在中国古代是同时存在、各有事实依据的诗学论题,都具有真实性与合理性,但在长期的诗学接受史上,多数人还是选择“诗能穷人”“穷而后工”之说,而相对立的表述则被渐渐遗忘成遮蔽。对于“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的选择与接受,是一种基于传统诗学观念与价值判断之上的集体认同。韩愈有“不平则鸣”之说,后人往往以“不平”为处于逆境或不公平待遇。其实不平所指甚广,钱锤书说过:“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不平则鸣是指处于不平常、不平静之境,总会出现一些“善鸣”的人。但历来对于“不平则鸣”往往是一种有所偏重的接

4、受,即倾向把“不平”理解为不公平或逆境。这种选择性的接受是一种集体认同。它与倾向于选择“穷而后工”“诗能穷人”的认同是出于相同的集体心理,都认为好作品是反映恶苦生活的,而写作者则应经过困苦和磨难才能成为杰出诗人,这些当然也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这种集体认同,反映出中国古人对诗歌与诗人的集体理想,对诗人的想象与期待及对诗歌的价值判断:诗是一种承载苦难,超越功利的高尚的精神寄托。在古代中国,“诗人”是一个被赋予悲剧色彩的崇高名称,它必须面对苦难和命运的挑战,承受生活与心灵的双重痛苦,须有所担当和牺牲。这正是基于中国古人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而建构的诗人的“宿命”,其本质正是古人对于文学使命的一种积极

5、期待。集体认同包括“反向认同”,即在批评某事物背后寄寓其正面理想。对于文人的贬责也是中国文学集体反向认同的典例。在中国古代语境中,“诗人”与“文人”既有关联又有差别。“诗人”往往带有悲剧性,受到同情和尊重,而“文人”则普遍受到贬责和卑视。请如“文人无行”“文人相轻”等就是这类代代相传的集体话语。文人自身也对文人持否定态度,南朝范晔“常耻作文士”,而且也“无意于文名”。但古代也有很多为“文人”辩护的情况。如刘勰就对“文人无行”之说予以反驳(文心雕龙程器)。宋人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既列“文人相轻”之目,又列“文人相推”之典。但在长期的接受过程中,对文人群体污名化的倾向却受到中国古人的普遍认同,甚至

6、成为至今流行的成语俗话。在“文人”话题中所表现出的焦虑,潜藏了古人的社会价值观与文学价值观。所有对文人的批评或文人的自我否定都是基于一个参照系,一个隐在的标准和理想。古代文人是从早期士人发展、分化而来的,“士”在古代是一个有崇高意义的词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所谓传统士人就是文人的参照系,古人以士人为理想人格,用士人的标准来衡量文人和自我期许。但古人对于文人及其文章的批评并非仅是世俗的蔑视,其实还包含对文人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人格的期待,以及对文人积极用世、对文章经世致用的期待。古人对于文人的批判其实是出于理想而对文人

7、表达一种期待和文人对于建功立业的自我期待,这是一种特殊的“反向认同”。集体认同是对诸多事实的选择与取舍,集体认同所表达的,并非真实的历史事实,不是统计学上的真实,而是一种对于诗人与文人的期待,表达的是一种文学信仰与理想。(摘编自吴承学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集体认同不是基于完全事实的逻辑推理,因而所得出的并非科学结论,只是主观层面上的一种价值判断。B.“这些当然也是事实”中的“这些”,指好作品是反映悲苦生活的,作者必须经过苦难才能成为杰出诗人。C.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并不以系统理论形态出现,而是以群体性文化记忆的形式存在。D.

8、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是古人对中国文学完全相同的认识与评价的表达,并对后代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人的污名化倾向受到中国古人的认同,如“文人相轻”等贬义成语甚至流传至今,这说明人们有些观念的形成是基于沿袭。B.以反向认同的形式,把“士人”作为参照要求“文人”,体现了古人对文人的期待以及文人自我期许方面积极的价值取向。C.从第二段的内容可以看出,某些观点或评价一旦成为时代、社会的主流观念,它就有可能会改变人们的历史认知、事实认定。D.古人由于受部分事实蒙蔽,在是非判断上出现偏差,因面在“穷面后工”与“达而后工”这两种同时存在的观念中选择了前者。3

9、下列选项的内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的韩愈“不平则鸣”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A.曹丕典论论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B.身处盛世有所作为面扬名后世,如周代的周公;身处乱世周游列国面一鸣惊人,如周朝的孔子及其门徒。C.贾谊过秦论:“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D.司马迁报任安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面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4今年暑期档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全国各大影院热映,影片中可爱萌化的少年杜甫形象引发大众热议。请结合材料对引发热议的原因做

10、简要分析。(4分)5假如要编写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读物供青年学生阅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69题。女人的白夜铁凝我坐在窗前看窗外的窗,窗外的窗子静静地看我。在白夜里我才知道,我看世界时,世界也在看我。奥斯陆的白夜银白银白。夜最深时也能辨清对面窗子窗帘的颜色。那亚麻色的窗帘夜夜从不关闭,我才知道对面这老式房子并非一幢公寓。我依然认定对面的窗子便是娜斯全卡的家,这少女的外婆正用别针把外孙女和自己别在一起。可娜斯金卡还是有办法逃走,于是,彼得堡朦胧、湿润的白夜里便有了娜斯全卡和她的爱情故事。这是

11、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十几年前它就给了我那样美好的心境。当我在黑夜里梦见白夜时,那白夜就是娜斯金卡纯净的脸。十几年过去,我看见了真正的白夜。如今我置身奥斯陆的白夜中,又听见了另一个白夜的故事。六月二十三日,是北欧的仲夏夜狂欢节。这天白夜最长,人们在黄昏相聚海边,点起篝火,彻夜欢歌。古时这节日却是以拿女人祭神为内容的。小镇上的人们在海边燃起火堆,将一个被镇长认定为有罪的女人扔进火里,烧死她以换取整个小镇的清白。女人们惧怕这白夜的来临,惧怕自己被镇长选中,于是加倍地小心做人。可是,每一年的仲夏夜,火堆里仍然要投入一个女人。女人们仍然要在这里战栗着狂欢。多少多少年后,当又一个仲夏夜来临,又一个女人就

12、要被扔进火里时,一个聪明,勇敢的女人决意夺曰女人的命运。她站出来质问镇长,同他有什么证据证明那将被烧的女人有罪。镇长也很聪明,说:可以将这女人装进麻袋,绑好投入池塘。假如她飘在水面,说明她是清白的;假如她況了下去,便是罪恶深重。人们雀跃着涌向池塘,去观察这种验证。自然,镇长选中的女人永远是沉下去的。这种验证的方式不过是使用来祭神的女人在大的折磨前又加一层水的折磨。多少多少年后,仲夏夜狂欢的篝火里不再投入女人,时代终于使活人换成了草人。草人敷衍了神灵,草人使女人松了一口气。仲夏夜可爱了,篝火旁响起了没有战栗的歌声。可那草人的样子是男草人还是女草人?我一直想问问讲故事的人。当我在一个白夜从易卜生的

13、故乡希思乘车返回奥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色松涛的山谷中,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这关门声曾经响彻了全世界,如今在这明如白昼的夜色里,它格外的清晰、真切,就像是回答着古时那个镇长的暴虐。于是,世界上那么多的女人被吸引到斯堪的纳维亚率岛来了,人们称这些人为作家。于是,第二届国际女作家书展在娜拉的故乡开幕了。今年的六月二十三日,参加书展的全体女作家聚会在英格亚德海湾,燃起篝火,共度狂欢之夜。于是,奥斯陆慷慨地将今年的仲夏夜献给了更多的女人,女人在今夜决定一切,享受一切,统治一切。这里有梦中有过的美妙意境,这里有我们不曾有过的梦。英格亚德海湾的松树绿得年轻,海水蓝

14、得响亮。橘红色的太阳在深夜十一点的海面半浸着身体,久久不愿沉没,就像在倾听芬兰女作家正在演唱的那粗犷、幽默的无字歌。在她家乡的山谷里,当人们彼此相隔很远劳动时,就靠这无字的歌声沟通着心灵,传递着彼此的消息。一个弹着吉他的女歌手也在唱。歌声就像她那白布衬衫和褪尽颜色的牛仔裤,平底鞋一样简洁。朴素,却叫听的人要哭。她尽心尽意地向海倾诉着她的灵魂,这种倾诉感曾经离我们多么的遥远。一个头戴花环的少女从我身边过去,手里还有鲜花。夕阳照耀着她唇边细密的金色茸毛,她是多么年轻啊。一个双耳坠着大虾的女人迎着我过来,那多起须毛的大虾,那一身黑色衣裙使她显得气度不凡,就像对于统治海有着悄悄的欲望。英格亚德海湾温柔

15、着人心,人人都有不少的梦。白夜包孕着它们,它们离你很近。人总是要有一点梦的。梦想、梦话、梦境美梦、酣梦,哪怕是蚕梦、玄梦、荒唐梦,或者一枕黄梁之后的惊醒。没了梦,日子便少了滋味;有了梦,人便有了第二组生活。第二组生活使你获得双倍的时间、双倍的勇气,你的生命长了。也许你会为了一个梦去追寻终生。纵然一路荆棘,一路坎坷,你无所顾忌。朝霞续着晚霞灿烂了天空,白夜尽了。白夜使那么多那么多女人在斯堪的纳维亚丰岛相聚,白昼使那么多那么多女人各奔东西。人们回到自己的土地上,为了人类不再有仲夏夜那般的需梦,为了人类能够有仲夏夜那般的关梦,努力向生活奉献着自己。当娜拉出走的关门声呼地将你惊醒,当你从梦中醒来开始向

16、生活奉献时,那梦才会变得真实。“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你不觉得那如昼的白夜原本就是一个梦吗?(有删改)注:娜拉:易卜生的话剧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她是一位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倾向,勇于反抗男权主义和不合理的社会观念,争取妇女解放的觉醒女性形象。仲夏夜:指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仲夏夜之梦,主要情节是雅典两对贵族青年男女夜入仙林,仙王令侍者向男子眼中滴花汁,致使他们错认爱人。经过种种离奇的误会和曲折,他们最后有幸被解除魔法,两对男女都收获了爱情。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年少时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时心境平静而美好,很喜欢女主人公娜斯金卡,欣赏娜斯金卡对爱

17、的追求。B.作者以“可那草人的样子是男草人还是女草人”发间,实质上是对女子权利在如今时代是否得到真正的维护的质问。C.娜拉出走的故事传遍全世界,第二届国际女作家书展选择在娜拉的故乡开幕,这体现了娜拉形象的影响之大。D.作者结尾说“为了人类能够有仲夏夜那般的美梦”,是在期许人们能够像仲夏夜之梦的结局那样有情人终成吞属。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多运用想象,如对沿途森林里、山谷中响若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的描述,艺术感染力强,能引发读者对女性遭际进行思考。B.“海水蓝得响亮”运用通感手法,太阳在海面“半浸着身体”运用比喻手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谊染了狂欢之夜景色的

18、美好。C.文中从视觉或听觉的角度刻画了英格亚德海湾的四个女人,表现了狂欢之夜现场的欢快气氛,凸显了当今女性生活的变化。D.文章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如“没了梦,日子便少了滋味”这一段,通过议论为文章增添了思辨色彩。8文中用不少篇幅叙写古时小镇白夜的故事,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图?请简要分析。(4分)9文章以“女人的白夜”为题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苏秦)游燕,岁余而后得见。说燕文侯曰:“燕地方二千馀里,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无过

19、燕者。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秦赵相毙,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且夫秦之攻燕也,逾云中、九原,过代、上谷,弥地数千里,虽得燕城,秦计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赵之攻燕也发兴号今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众军于东垣矣。度滹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距国都矣。故曰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是故原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文候曰:“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于是资苏秦车马全帛以至赵。(节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材料二人有恶苏秦于燕王

20、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延,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谓燕王曰 “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咒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苏秦曰:“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餐,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 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扬燕 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哉

21、?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节选自战国策)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旬,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今赵之A攻B燕C也D发兴E号令F不至G十日H而数十万之I众军J于东垣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佃作,是指从事农业、从事耕作。古文中与之意义相近的词语还有耕耘、稼穑、拽耙扶犁等。B. 从亲,即合纵相亲,指六国合纵结盟、共同抗秦的策略,与屈原列传中“齐与

22、楚从亲”相同。C. 素餐,与汉语成语“尸位素餐”中“素餐”一致,其中“素”指“空,有名尤实或有实尤名”。D. “所以自为也”中“所以”一词的理解与师说中“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苏秦在游说燕文侯时,巧用假设和对比法清楚地分析了燕国当时面临的周边形势,并且最终凭借自己的一番言辞成功说服燕文侯与赵国结盟。B. 苏秦指出赵国是燕国的地理屏障,燕国得益千赵国而免除了战乱,秦国不会明计攻燕但难 免暗中用计,联赵抗秦才是燕国长治久安的战略大计。C. 文本二中苏秦举尾生、伯夷和曾参的例子,是为了向燕王表明自己如果像他们

23、一样,就不会来帮助他,因为信用和道德不是用来帮助他人的。D. 苏秦认为国家之间的政治活动不能用普通的仁义道德来评价,“三王代兴,五霸迭盛”,是因为他们讲策略、知变通,不拘小信。13. 把文中画横线的旬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尤过千此者。(4分)(2) 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尤旭尺之功,而足下迎臣千郊,显臣千廷。(4分)14. 有人说,大凡有成就的纵横家,绝不只是因其能言善辩,定还有其他过人之处。请结合材料, 概括苏秦的“其他过人之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唐)方于举目

24、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凉月照窗妓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首联诗人举目所及皆异地之景,引发思乡之情,“举目”“思量”是诗人由表及里的自我写照,抬手低眉间有着深深的感伤。B. 第二联诗人写景寄情,以鹤、蝉自况,说自己空有才学,不能凌云展翅,占枝高鸣,却落得个 异地依人、他乡为客的境地。C. 泛觞是古时一种宴饮游戏。高朋满座,诗人置身千这热烈的气氛之中,也完全从孤独失落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变得洒脱了。D. 尾联诗人将仕途多阻、身处异乡的隐痛和盘托出,未旬以“身旅羁”

25、与首旬的“非我有”相照应,又回扣诗题“旅次”二字。16. 唐代张为在诗人主客图中以“清奇”二字评价方诗,“清”指清丽的风格,“奇”指奇巧的手法。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三)名篇名旬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旬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的思想在论语十二章中表述为:“ , 。” (2) 京剧传统剧目四郎探母中“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浅水龙被困沙滩”的唱词,唱 出了陶渊明笔下“ , ”的心境。(3) 学校里的历史爱好者成立了“鉴之”社团。有同学说,这个名字暗含了“以史为鉴”之意,出自杜牧的“ , ”。

26、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拾级而上登上古都“中心”,精巧的斗拱、华丽的彩绘引人驻足。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馆长王磊介绍,经历多年岁月凤霜,钟鼓楼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助其“延年益寿”不可“大动干戈”。王磊说:“以彩绘保护为例,我们近些年只对其做过一次清洁工作。修旧如旧 存其原貌,才是最终目的。”“70克黄全可以做什么?除了制成全条首饰,也可锻造成约3800张全箔,层层贴附在钟楼的宝顶之上,在日月风光中 。”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业务部负责人张清三向中新社记者“解密”。鼓楼在钟楼西北侧,古时,它们共同担负着报时报警和发布启闭

27、城门信号的职责。随着时代变迁,“ ”之声渐息,但钟鼓楼下,车水马龙之景依旧。“钟鼓楼就像生活中的影子,走哪都绕不开。”离开家乡二十四年,从事中日文化交流的西安人刘剑说,钟鼓楼见证了自己与祖辈的血脉相连,也联结着游子对故土的牵挂。他感叹,在钟鼓楼的“影子”中,寄托着浓浓乡愁。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钟鼓楼和我的生活密不可分,走哪我都忘不掉”,表达效果不如原文,试分析。(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这个夏天,最火的美食是什么?非生腌莫属。生腌能火起来,其中很大原因是因为食客追求新鲜,

28、不论是食材还是吃法,这种新潮的美食无疑成了很多年轻人追捧。但美食的背后藏有种种隐患。 ,淡水鱼里的肝吸虫、海鱼里的异尖线虫,是国内最常见的寄生虫。海水鱼中的寄生虫以线虫为主,其幼虫可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各部位,可能引起恶心、腹痛、呕吐等。淡水鱼中常见的肝吸虫等,较易在人体内存活,生吃凤险很大。此外, ,如副溶血性弧茵,又叫肠炎弧茵,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会感朵海鲜的细茵,甲壳类、贝壳类和鱼类都会携带这种病茵,如果食用加热不完全的海鲜,很容易感朵副溶血性弧茵,从而发生腹泻。每年夏天,都会有一些人因为食用海鲜不当而腹泻就医,严重的甚至住进医院。除了外地游客水土不服的情况,如果是吃了没做熟的海鲜拉肚子, 。尤

29、其是不新鲜的海鲜,细茵会大量繁殖,在繁殖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毒素,再加上没有完全做熟,很容易出现腹泻、细茵性胃肠炎等症状。因而,业内人士提醒,在选择吃生腌的餐厅时也应当注意核实其生产许可证中是否包含相应类目。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旬,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22. 火遍全网的“生腌“存在食品安全风险,请阅读材料内容给消费者提出两条建议。(4分)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曾国藩讲书法,“凡大家名

30、家之作,必有一种面貌、一种神态与他人迥不相同”。书法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知道字怎么写;第二层是精熟;第三层就是出自家风貌随便写个字让人一看,人家就知道是谁写的,那就成家了。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是第几层境界?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上“生涯规划”的主题班会上陈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语文模拟一参考答案1.D(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D.“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是古人对中国文学完全相同的认识与 评价的表达”说法有误,原文说“它表达的是中国人所宗奉 和追求的文学信仰,是中国古

31、人大致相同的认识与评价, 是集体的文化记忆。”选项改变了范围。)2.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的能力。D.“受部分事实蒙蔽,在是非判断上存在偏差,因而 ”说法有误,原文说“对千中国古代的集体认同 而非简单判断其真假对错”,“选择的可能是事实,不过是选择者所喜欢的部分事实”,说明对“部分事实”的认定及对“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的选择是一种主观选择而非遭受蒙蔽的客观结果。)3.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 项不能支撑,相关文本强调的是会盟而谋弱秦的各诸侯国统治阶层在上位者的人格风范及礼贤敬士的举措,尤关其自身的“善鸣”。)4. 示例:杜甫在大众的心中是忧国忧民、老成持重

32、的形象。(形象答出“面对苦难和命运的挑战,承受生活与心灵的双重痛苦, 须有所担当和牺牲”也算对。)对成年杜甫形象认知上的这一 集体认同,导致大众对可爱萌化的幼年杜甫的形象产生异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认为“在古代中国,诗人是一个被赋予悲剧色彩的崇高名称,它 必须面对苦难和命运的挑战,承受生活与心灵的双重痛苦,须 有所担当和牺牲”,而杜甫在大众的心中是忧国忧民、老成持重的形象,这是一种集体认同;而电影长安三万里却塑造了 可爱萌化的少年杜甫形象,对成年杜甫形象认知上的集体认 同,导致大众对可爱萌化的幼年杜甫的形象产生异议。5. 示例:尊重历史沿袭、大众公认的关千中国文

33、学集体认同的主流观念。借鉴历史研究发现的真实史料、文献资料。( 或提供当时的文化语境。)补充非主流的观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 能力。由“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并不以系统理论形 态出现,一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重复的话题、习语, 所反映的不是个人或某一时段的观点,而是一种历代积淀的集 体意识”可知,尊重历史沿衾、大众公认的关于中国文学集体认 同的主流观念;由“集体认同不是从事实中推导出来的 也可能没有体系性、理论性”“认同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所 以,对于中国古代的集体认同,更重要的是把它们放到当时的文 化语境里去理解,而非简单判断其真假

34、对错”可知,借鉴历史研 究发现的真实史料、文献资料;由“集体认同包括反向认同,即在批评某事物背后寄寓其正面理想”可知,补充非主流的观点。6.D(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D.“是在期许人们能够像(仲夏夜之梦的结局那样有情人终成眷属”错误。分析文中的“人们回到自己的土地上,为了人类不再有仲 夏夜那般的眼梦,为了人类能够有仲夏夜那般的美梦,努 力向生活奉献着自己”可知,作者表达的是对人们努力追 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期望,并非期许“有情人终成眷属”。)7.B(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B.“太阳在海面半浸着身体运用比喻手法”错误。此处把太阳当做人来写,属千比拟修辞中的拟人。)8.示例:写

35、这个故事是为了反映过去女性的不幸遭遇,表明现实的残酷。写这个故事是为了与后面第二届国际女作家书展的内容形成对比,凸显女性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写这个故事也是为了充实文东内容,增强文东的可读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从“如今我 置身奥斯陆的白夜中 烧死她以换取整个小镇的清白”“一个聪明、勇敢的女人决意夺回女人的命运 这种验证的方式不过是使用来祭神的女人在火的折磨前又加一层水的折磨”可 知,这个故事讲的是古时小镇上以女人祭神,女人们都很恐惧, 有一个女人勇敢地反抗,结果却更加悲惨。写这个故事是为了 反映过去女性的不幸遭遇,表明现实的残酷。从“多少多少年 后 共度狂欢之夜”可知,

36、写这个故事是为了与后面第二届国际女作家书展上女性的美丽、幸福的内容形成对比,凸显女 性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十几年过去 我一直想问问讲故事的人”可知,从阅读效果的角度去思考,写这个故事也是为 了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可读性。9.示例:“女人的白夜”概括了文东的主要内容,点明了写作的对象“女人”和场景“白夜”。“女人的白夜”是全文的线索,串起全文丰富的材料,使材料“形散神聚”。“女人的白夜”意蕴丰富,有利千揭示文东的主旨,这里的“白夜”既指自然现象的 白夜,更指女性权利的白夜,告诉女性应该不断追求美好生活。“女人的白夜”是一种诗意化表述,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本题考查

37、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从文 章内容的角度看,阅读文章可以发现,文章既有小说、戏剧的故 事,也有听来的故事,还有现实中的狂欢之夜,这所有的材料都 与“女人的白夜”有关,因此,“女人的白夜”概括了文章的主要 内容,点明了写作的对象“女人”和场景“白夜”。从文章结构的 角度看,“女人”和“白夜”点明了写作对象及场景,是全文的线 索,将全文的材料串联起来,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从揭示主题的角度看,“女人的白夜”意蕴丰富,有利于揭示文 章的主旨,文章通过讲述“白夜”里发生的故事,发出了“真正的 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的慨叹,所以标题中的“白夜” 不仅指自然现象的白夜,更指女

38、性权利的白夜,这样的白夜就 像是一场梦,女性应该不断追求美好生活,所以标题有利于揭 示文章的主旨。从标题本身来讲,“女人的白夜”是一种诗意化 表述,蕴含丰富的诗意,非常耐人寻味,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 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0. DFH(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旬的能力。“燕”作“攻”的宾语,“也”是旬末语气词,在 D 处断开;“号令”是“发兴” 的宾语,承前省略了主语“赵”,在 F 处断开;“十日”作“至”的宾语,在 H 处断开。)11.D(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及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B.正确。旬意:因此希望大王与赵国合纵相亲。齐 国与楚国合纵相

39、亲。C.正 确。旬意:不吃白食。空占着职位不做事,白吃饭。D.错误。两处“所以”都是“用来”的意思。旬意:都是用来自我完善。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12.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项“秦国不会明计攻燕但难免暗中用计错误,原文为“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秦国不能侵害燕的道理很明显了,选项曲解文意。)13. 示例:(1)不担心百里以内的祸患却重视千里以外的敌人,再没有超过比这更错误的策略了。(2)我本是东周的一个平庸之人,当初见大王时没有半点儿功劳,但大王到郊外去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地位显赫。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忧:担忧。重:

40、重视。过:超过。(2)鄙:平庸。迎臣于郊: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于郊迎臣”。显:使 显赫。14. 示例:高度自信:面对上位者不卑不亢。务实积极:重功利而不重清名,积极进取,不拘千小节小信。机智灵敏:拥有高识远谋,对天下形势认识清晰,对自身处境触觉敏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今臣为足下使, 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使臣信 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 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可知,苏秦直接指出燕 王疏远自己的原因,并说明自己和燕王不同的地方,态度

41、平和,据 此概括出,高度自信:面对上位者不卑不亢。结合“且夫信行者,所 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 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可概括出,务 实积极:重功利而不重清名,积极进取,不拘于小节小信。结合“秦 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外“今臣为足下 使,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三王 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可概括出,机智灵敏:拥有高识远谋, 对天下形势认识清晰,对自身处境触觉敏锐。参考译文:材料一苏秦游历到燕国,经过一年多才见到燕文侯。苏秦游说燕文侯道:“燕国国土纵横两千多里,即使人民不耕种田地, 单是

42、枣栗的收入也就够富了。这真是天然的府库啊 能够安居乐业,没有战事,看不到军队覆灭、将领被杀的情景,没有谁比得 上燕国。大王知道原因吗?燕国不被敌人侵犯的原因,是因为赵国在燕国的南面迟蔽着。秦国和赵国发动五次战争,秦国胜了两 次而赵国胜了三次。秦赵两国相互杀伤(彼此削弱),而大王可以 凭借整个燕国的势力,在后边牵制着他们,这就是燕国不受敌人 侵犯的原因。况且秦国要攻打燕国,就要穿越云中和九原,穿过 代郡和上谷,远离几千里,即使攻克了燕国的城池,秦国也考虑到 没法守住它。秦国不能侵害燕的道理很明显了。如今赵国要攻 打燕国,只要发出号令,不到十天,几十万大军就会挺进到东垣驻 扎了,再渡过痒泡,涉过易

43、水,用不了四五天的时间,就到燕国的 都城了。所以说秦国攻打燕国,是在千里以外打仗;赵国攻打燕 国,是在百里以内作战。不担心百里以内的祸患却重视千里以外 的敌人,再没有超过比这更错误的策略了。因此希望大王与赵国 合纵相亲,把各国联成一体,那么燕国一定不会有所忧虑了。”燕文侯说:“你一定打算要用合纵的策略使燕国获得安定,我愿把国家交给你安排。于是就赞助苏秦车马钱财到赵国。材料二有人在燕王面前毁谤苏秦说:“苏秦是天下最不讲信义的人,大王以万乘之尊却非常谦恭地对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但这是向天下人显示了自己与小人为伍啊。”苏秦从齐国归来,燕王竟然不给他预备住处。苏秦对燕王说:“我本是东周的一个平庸之人

44、,当初见大王时没有半点儿功劳,但大王到郊外去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地位显赫。现在我替您出使齐国,在功劳方面使处在危亡之中的燕国存活了下来,可是您却不再信任我,一定是有人说我不守信义,在大王面前中伤我。假使我像尾生那样讲信用,像伯夷那样廉洁,像曾参那样孝顺,具有这三种天下公认的高尚操行,来为大王效命,是不是可以呢?燕王说:“当然可以。苏秦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也就不会来为大王服务了。苏秦说:“臣要像曾参一样孝顺,就不能离开父毋在外面歇宿 一夜,您又怎么能让他到齐国去呢?像伯夷那样廉洁,不吃白食, 认为周武王不义,不做他的臣下,又拒不接受孤竹国的君位,饿死 在首阳山上,廉洁到这种程度,又怎么肯步行几

45、千里,而为弱小燕 国的垂危君主服务呢?如果臣有尾生的信用,和女子约会在桥下,那女子没来,直到水淹上身也不离开,最终抱着桥柱被淹死。讲信义到这种地步,怎么肯到齐国去宣扬燕、秦的威力,并取得巨 大的功绩呢?再说讲信义道德的人,都是用来自我完善,不是用来帮助他人的。所以这都是满足现状的办法,而不是谋求进取的 途径。再说,三王交替兴起,五霸相继兴盛,他们都不满足现状。我的志趣本来就不和您相同。大王是满足现状的君主,而我是谋 求进取的臣子,这就是因为忠信而得罪于君主的原因啊。”15.C(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也完全从孤独失落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变得洒脱了错误。从“倦和“迟这两个字可

46、知,诗人并未从孤独失落的情绪中解脱出来。)16.示例:意象的选择、意境的创设体现“清”选用“鹤”“蝉“凉月”“澄泉”等意象,描绘了清秀风雅的画面,营造出清丽脱俗的意境风格。情感表达上追求清远闲适的人生境界。诗人倦于人世浮沉,牵挂故园,尾联更是传达了对江南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侧面反映了诗人渴望恬静安宁的心态。炼字追求“奇”。“投”“曳”“迟”等词的选择独具匠心。比如,“泛觞迟”的“迟”字,点出诗人对着泉流中慢慢流动的酒杯呆坐出神的情态。造境手法平中见“奇”。颔联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写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叫着飞过别枝,绘声绘色,传神逼真,使读者身临其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和艺

47、术手法的能力。领联“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和“凉月”“澄泉”,以飞翔的鹤、清啼的蝉、清凉的月、澄澈的泉,描绘了清秀风雅的画面,营造出清丽脱俗的意境风格。尾联“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可知,诗人仕路坎坷迟迟不能平步青云去梦回江南半生漂泊此身仍旅羁,从侧面反映了诗人渴望恬静安宁的心态。颈联“澄泉绕石泛觞迟”“泛觞”是一种游戏,古时候,园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沟中,宴会时,把酒杯放置水面,任其漂浮,飘到谁的面前,就该谁饮酒。饮宴游戏,高朋满座。诗人置身于这热烈气氛之中,却神游于此情此景之外他对着那在水池中慢慢流动的酒杯采采地出神,显出一幅寡言少欢的神态,“泛觞迟”的“迟”字,既写景

48、,又抒情。从写景角度而言,领联写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对蝉声的描写更有独到之处,是蝉在飞行过程中的叫声,不仅蝉有动势,而且声有特色:诗人捕捉的是将止而未止的蝉声,这种鸣叫有独特的声响和音色,视听结合,能诱发读者的想象。17.(1)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2)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8.示例:熠熠生辉晨钟暮鼓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依据“锻造成约3800张金箔,层层贴附在钟楼的宝顶之上在日月风光中”推断原文意思是金箔在日月风光中散发光芒,故可填写“熠熠生辉”。熠熠生辉:光彩闪耀的样子。第二空:依据“古时,它们共同担负着报时、报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