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挖空训练-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文言文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桓晋文之事》挖空训练-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文言文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必修下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齐桓晋文之事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L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齐宣王问日:“齐桓、晋文之事可得(能够、可以)闻乎?”孟子对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不得已),则王(wdng)(行王 道以统一天下)乎?”日:“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日:“保民(安民,养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日:“可日:“何由知吾可也?”日:“臣闻之胡屹(he)日: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日:牛何之(到哪里去?之,往)?对 日:将以衅(xin)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作“衅钟”)。,王日:舍(释
2、放)之!吾不 忍其毂棘(hii si)(形容恐惧战栗的样子),若无罪而就(走向)死地。,对日:然则废衅钟与?日:何可废 也?以羊易(替换)之。不识有诸?” *日:“有之。”日:“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吝惜,舍不得)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日:“然,诚(的确)有百姓者。齐国虽褊(bian)小(狭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毅棘,若无罪而就死地, 故以羊易之也。”日:“王无异(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wii)(疑问代词,怎么、 哪里)知之?王若隐(痛惜,哀怜)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区别)焉?” 王笑日:“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
3、谓我爱也J日:“无伤也,是(这,指以羊易牛)乃仁术(仁道,行仁政的方式)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 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厨房)也。” 王说(同“悦”,高兴),日:“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can du6)(揣测)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 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日:“有复(禀报)于王者日:吾力足以举百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视 力)足以察秋毫之末(鸟兽秋天所生的细毛的尖端),而不见舆薪(整车的柴火)。则王许(认可)之乎?” 日:“否。”“今恩足以
4、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偏偏、去Q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 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表示被动)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日:“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怎么、用什么)异?”* 日:“挟太山以超北海,语(y0 (告诉)人日: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按摩肢体。枝,同“肢”, 肢体),语人日: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 之类也。老(敬爱)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同“型”, 典范、榜样)于寡妻(正妻),至于兄弟,以御(治理)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
5、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 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 何与?权(称量),然后知轻重;度(du6)(丈量),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王兴甲兵,危士臣(危害将士),构怨(结怨)于诸侯,然后快(痛快)于心 与?”王日:“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J日:“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日:“为肥甘(指美味的食物)不足于口与?轻暖(指轻软暖和的衣服)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指绚丽的颜 色。采,同“彩”)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pion bi)(君主左右受宠爱的
6、人)不足使令于前与? *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日:“否,吾不为是也J日:“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开辟)土地,朝秦楚,莅(统治)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如此)所为,求 若所欲,犹缘(攀缘)木而求鱼也。”王日:“若是其甚与?”日:“殆(恐怕,可能)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 灾。”日:“可得闻与?”日:“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日:“楚人胜J日:“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集聚,这里*指总计面积)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he)(同“盍”,何不)亦反其本(指
7、仁政王道)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同“途”,道路),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奔走求告)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惜(hUn)(不明事理,糊涂),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聪慧),请尝 试(试行)之J曰:“无恒产(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而有恒心者,惟士(这里指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为能。若 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放纵)辟(不正)邪侈(过度),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处罚) 之,是罔民(陷害百姓。罔,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
8、为也?是故明君制(规 定)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xi)(养活)妻子,乐岁(丰年)终身饱,凶年(荒年)免于死亡;然后驱 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容易)O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 *死亡。此惟(只是)救死而恐不赡(足),奚(何)暇治(讲求)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 桑,五十者可以衣(yi)(穿)帛矣;鸡、豚、狗、彘(zhi)(猪)之畜,无失其时(季节。这里指家禽家畜生长繁殖的时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指适宜种植、收获庄稼的时节),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之教,申
9、(申诫,告诫)之以孝悌(ti)(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之义,颁(同“斑”)白者不负戴(用头顶着物件)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 有也。”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译文: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译文: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译文:【答案】(1)使老百姓生活安定,行王道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够阻挡了。我不是吝啬自己的钱财才用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二、重点梳理强化记忆12。个实词积累、识记例句词义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爱其子,择!)硒教
10、之(师说)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啬、舍不得答案吝疼爱爱护喜爱、喜欢若例句其若是,孰能御之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答案像如此如果 你、你们 比得上相当、差不多 如果 用于句首以引起下文,至于徒例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资治通鉴) 答
11、案 门徒,弟子 同类的人 囚徒,服役的人 徒然,白白地只,仅仅通假字1 .为长者折枝(同“肢”,肢体)2 .刑于寡妻(同“型”,做榜样)3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同“彩”) *4 .盖亦反其本矣(同“盍”,何不)5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同“途”,道路)6 .是罔民也(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7 .皴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同斑”)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名词作动词刑于寡妻(做榜样)是罔民也(张网捕捉,比喻陷害)树之以桑(种)权,然后知轻重(称重)度,然后知长短(丈量)动词的使动用法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使听到) *危士臣(使受到危害)朝秦楚(使朝见)文化常识(1)为记述孟子言行的著作,由孟子
12、及其弟子编成。该书详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谨庠序之教 庠序:古代的,后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史记儒林列传:“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答案(1)孟子(2)地方学校 三拓展训练走进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 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 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
13、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邹子之属。(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 列传)孟子见梁惠王,王日:“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日:“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日:何以利吾国?大夫日:何以利吾家? 土、庶人日: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 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展。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日仁义而已矣,何必日利? ”梁惠王日:“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 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日
14、:“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 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 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日: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第1、5章)丙孟子尝有言矣:“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其无欲为穿客之心,而义不可胜 用也。”故日: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计。呜呼,此其所 以为孟子欤!后之观孟子者,无观之他,亦观诸此而已矣。(节选自苏轼孟轲论)【注 比:替。耨(n6u):锄草。梃:棍
15、棒。穿客(yii):穿墙(偷盗)。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答案B解析 “不能用”的主语是“宣王”,“适梁”的主语是“孟子”,因此应在“不能用”后断开,排除A、 C两项。“不果所言”中的“果”作动词,意思是“认为有成效”,故“所言”作“果”的宾语,
16、应在 其后断开;人名前后一般停顿,虚词“则”前一般停顿,排除D项。故选B。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合从连衡:战国时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的谋略,称为“合纵”;秦国联合一些诸侯进攻另外一些诸侯国的 谋略,称为“连横”。从,同“纵”;衡,同“横”。B.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按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所以后世以 “万乘”称天子。C.孝悌忠信:儒家八德中的内容。儒家八德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儒家倡导的做人 的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孝悌”指的是对父母要孝顺。D.仁义: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
17、。备受孟子推崇,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 答案c解析 “孝悌指的是对父母要孝顺”错。“孝”是指孝顺父母,“悌”是指友爱兄弟。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而孟子对此是深 恶痛绝的,因此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B.孟子面对梁惠王利国的急切心态,先表明自己施行仁义的观点,然后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施行仁义的意 义,最后指出施行仁义的具体措施。C.孟子批评那些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 丧地于秦” “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D.苏轼认为孟子推崇的仁义之
18、道,并不神秘高深,而只是从最粗浅的办法做起,不害人、不偷盗而已。因 此孟子的观点不是靠空虚的道理来支撑,而是更简洁明了,易懂易行。答案c解析 “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错。孟子并未直接地批评,而是从施行仁政就会让百姓主动归顺,不必引 起战争的角度来委婉告知梁惠王。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庵。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译文: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译文:答案(1)如果以道义为后却以利益为先,那他们不争夺是不会满足的。没有讲求仁的人却抛弃自己父母的, 也没有讲求义的人却轻慢自己君王的。(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完全洗刷此恨,要怎么
19、办才好呢?解析(1)“苟”,如果;“后”“先”,意动用法,把放在后面,把放在前面;“媵”,满足; “遗”,抛弃;“亲”,父母;第二个“义”,名词作动词,讲求义;“而”,却;第二个“后”,活用为动词,轻慢、瞧不起。“耻”,意动用法,把当作耻辱;“愿”,愿意;“比”,替、为;“一全、都;“洒”,洗 刷;“如之何”,对这怎样做(力、),“之”代指上面“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之事。5 .梁惠王想洗雪耻辱,向孟子询问对策。孟子给出的建议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答案 孟子建议梁惠王对百姓施行仁政,在物质生产方面,省刑罚、薄赋税、深耕易耨;在教育方面,要 修养孝悌忠信的品德。解析 从“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
20、罚,薄税敛,深耕易耨”中得出,在物质生产方面,应该提升百姓的生 活水平。从“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得出在教育方面,要修养 孝悌忠信的品德。【参考译文】甲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 于是到了梁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 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 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
21、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 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 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在他之后,出现了学者邹子等人。乙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一定要说到利呢?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大王说:怎样有 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 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 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
22、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 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千 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以道义为后却以利益为先,那他们 不争夺是不会满足的。没有讲求仁的人却抛弃自己父母的,也没有讲求义的人却轻慢自己君王的。大王只 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谈利呢? 梁惠王说:“晋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等到传到 我手中,东边被齐国打败,我的长子也牺牲在这里;西边又割给秦国七百里地;南边又被楚国欺侮。对此 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完全洗刷此恨,要怎么办才
23、好呢? ”孟子回答道:“百里地方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 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 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棍棒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他们(秦、楚)常年夺 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 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请大王不 要怀疑! ”丙孟子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能够怀着一颗没有私欲、不去害人的善良之心,这个世道上的仁德就可以 用不完了。每个人都能够怀着一颗没有私欲和不会穿墙偷盗之心,世间的义也就用不完了。” 所以说: 孟子的道理开始于非常粗浅的常识,而在精密之处又达到极点。充满天地之间,传播于四海之内外,而毫 厘之间的细微事物都有所论述。啊!这正是他成为亚圣孟子的原因!后世研究孟子的人,不研究其他的方 面,也必须重视这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