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 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当人类向着他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他已写
2、下了令 人痛心的破坏大自然的记录一一在西部平原对野牛的屠杀,猎商对海 鸟的残害。现在我们正在增加一种新型的破坏一一由于化学杀虫剂不 加区别地向大地喷洒,致使鸟类、哺乳动物、鱼类,事实上使各种类 型的野生物直接受害。现场的野生物专家当然最有资格发现和解释野 生物的损失,而专门研究昆虫的昆虫学家却看不清这一问题,他们并 不期望看到他们的控制计划所造成的不好的影响。形成我们自己见解的最好方法是查阅一些主要的控制计划,并向 那些对使用化学药物没有偏见的见证人请教,当毒药水像雨一样从天 空进入到野生物界后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情况。对于养鸟人,对于为自 己花园里的鸟儿感到欢乐的郊外居民、渔夫来说,对一个地区的
3、野生 物造成破坏的任何因素都必将剥夺他们享受欢乐的合法权利。虽然一 些鸟类、哺乳动物和鱼类在一次喷药之后仍能重新发展起来,不过, 这样的重新发展并非那么容易。喷药一般都是反复进行的,在这种喷 药中很难会留下漏洞以便野生物得到恢复的机会。喷药的结果毒化了 环境,这是一个致死的陷阱,在这个陷阱中不仅仅原来的生物死去了, 而且那些移居进来的也遭到同样的下场。喷洒的面积愈大,危险性就 愈严重,因为安全的绿洲已不复存在了。1959年的秋天,密执安州东南部的两万七千多英亩的土地接受C.孟郊的五言诗兼有汉代及南朝一些作品的风格并自成特色,而 他那些感伤自己遭遇的诗歌艺术价值却不高,读后令人不欢畅。D.李翱极
4、力举荐孟郊,在给张仆射的举荐信中,他赞扬孟郊的诗 歌成就,介绍其品性与处境,希望张仆射能加以任用,以尽其才。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县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2)郊穷饿不得安养其亲,周天下无所遇。14 .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孟郊仕途不顺的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杏花(节选)韩愈居邻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曲江满园不可到,看此宁 避雨与风。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岂如此树一来玩,若 在京国情何穷今旦胡为忽惆怅,万片飘泊随西东。明年更发应更好, 道人莫忘邻家翁。【注】此诗约于元和元
5、年(806),韩愈在江陵贬居之时所作。 曲江:长安胜地。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点出了杏花所处之地,次句“能白红”写出了杏花红白相 间、鲜艳明媚的色彩。B.诗人明知满园杏花的曲江因路途遥远而难以到达,但仍表示要 不避风雨前去观赏。C.本诗以“浮花浪蕊”衬杏花,琵琶行中以“山歌村笛”衬琵 琶曲,二者都是以宾衬主的手法。D.诗歌最后两句,诗人遥想来年杏花应该盛开,叮嘱寺中的人一 定不要忘记相告。16 .古寺中的两株杏花是本诗的核心意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 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
6、分。(6分)(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从“,”两句可以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怨恨和非议早有预料。(2)黄庭坚登快阁中,“, ”两句写诗人登快阁亭所览的阔大幽远的景色,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3)语文课上,徐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借代手法,然后他从高中 教材的唐宋诗词中举例来解释,他举道:“, 二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820题。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只把养花当做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 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 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花虽然多,但 是没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
7、活,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 奋斗的花草。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任其自生自灭,大 半还是会死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心它们。花草养 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啊!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 们受我的照顾,是否会感谢我;我可得感谢它们。在我工作的时候, 我总是写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 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 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 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 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
8、吗赶到昙花一现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 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花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棵,就赠给朋友们一 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欢喜。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 .请围绕第一段中“我只把养花当做一种乐趣,分别用一个偏 正短语概括第二、三段的主要内容。(4分)2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成“每逢夏日,小院则繁花似 锦,芳草蔓延,小猫则远离地面,悠游屋上,表达效果不如原句,请简要分析。(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共2小题,io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2122题。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南洋鲫鱼等。罗非鱼虽然体型与鲫鱼相 似,食
9、性和鲫鱼一样,属,因为罗非鱼属于鳏形目鱼类,而鲫鱼则属 于鲤形目于杂食性鱼类,A 鱼类。罗非鱼的适应能力很强。它们虽然是一种淡水鱼,却可以在低盐 的水域中生存,因此可以成为盐碱地综合种养的养殖对象,让“农业 荒漠”变成“鱼米之乡二罗非鱼能够适应低氧的环境,适合规模化 养殖。B_,在人工饲养下很少生病。饲养成本低、生长速度快、食用 方便等特点,让其成为非常受欢迎的经济鱼类。罗非鱼引入我国后, 逐渐成为我国养殖量最大的外来鱼类,按产量计算排在雏、螺、鲤、 鲫、草鱼之后,位居外来淡水养殖鱼类的第一名。1990年以来, 我国已成为罗非鱼养殖产量世界上最多的国家,近年来产量维持在 每年160万吨以上,在
10、国际水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带动了大量相关从业人员致富和行业发展。罗非鱼等外来水生动 物对于我国渔业增产、渔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由此可见,我们应该科学看待外来生物,不必谈“外” 色变,不应否定外来生物的积极作用。2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 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22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 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以上材料引发了
11、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 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5 题。当人类向着他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他已写下了令 人痛心的破坏大自然的记录一一在西部平原对野牛的屠杀,猎商对海 鸟的残害。现在我们正在增加一种新型的破坏一一由于化学杀虫剂不 加区别地向大地喷洒,致使鸟类、哺乳动物、鱼类,事实上使各种类 型的野生物直接受害。现场的野生物专家当然最有资格发现和解释野 生物的损失,而专门研究昆虫的昆虫学家却看不清这一问题,他们并 不期望看到他们的控制计划所造成的不好的影响。形成我们自己见解的最好方法是查阅一些主要的控制计划,并向 那些对使用化学药物没有偏见的见证人请教,当毒药水像雨一样从天 空进入到野生物界后究竟发生
13、了些什么情况。对于养鸟人,对于为自 己花园里的鸟儿感到欢乐的郊外居民、渔夫来说,对一个地区的野生 物造成破坏的任何因素都必将剥夺他们享受欢乐的合法权利。虽然一 些鸟类、哺乳动物和鱼类在一次喷药之后仍能重新发展起来,不过, 这样的重新发展并非那么容易。喷药一般都是反复进行的,在这种喷 药中很难会留下漏洞以便野生物得到恢复的机会。喷药的结果毒化了 环境,这是一个致死的陷阱,在这个陷阱中不仅仅原来的生物死去了, 而且那些移居进来的也遭到同样的下场。喷洒的面积愈大,危险性就 愈严重,因为安全的绿洲已不复存在了。1959年的秋天,密执安州东南部的两万七千多英亩的土地接受 了空中的化学药物的高剂量喷洒。此
14、计划是由密执安州的农业部和美 国国家农业部联合进行的,它所宣称的目的是控制日本甲虫。日本甲虫是一种意外进口到美国来的昆虫。在甲虫定居时间最长 的东部地区,一直在努力实行自然控制,正如许多记录所证实的那样, 甲虫已被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数量内。但中西部各州却已掀起了一场攻 击,由于使用了最危险的化学药物,结果使大批人群、家禽和所有野 生物中毒。当化学药物渗入土壤后,中毒甲虫的幼蛆爬到地面后死去,这对 于吃昆虫的鸟儿是很有吸引力的。在洒药后两个星期内,鸟类在数量 上明显受到影响,褐色长尾鲨鸟、燕八哥、白头翁和雉实际上全部被 消灭了。在哺乳动物中,田鼠实际上已绝灭,发现它们的残体呈现出 中毒暴死的特征。
15、在萨尔顿,连家禽都在扑灭昆虫的运动中被杀死了。东部各州的运气好,它们在人工合成杀虫剂发明之前遭到甲虫的 入侵,它们采用了对其他生物没有危害的手段控制住了日本甲虫。在 甲虫进入美国的最初十多年时间内,甲虫由于失去了在它的故乡约束 它增长的限制因素而迅速地发展起来。但是到了 1945年,在甲虫蔓 延所及的大部分区域,它已变成一种不大重要的害虫了,这主要是由 于从远东进口而来的寄生虫和使甲虫机体致命的疾病作用的结果。在1920到1933年间,在对日本甲虫的出生地进行了广泛辛勤调 查后,从东方国家进口了 34种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其中有五 种已在美国东部定居,最有效和分布最广的是来自朝鲜和中国的一
16、种 寄生性黄蜂。在大约25年期间,此种蜂群按照州与联邦机构的联合 计划被引进到东部14个州。黄蜂在这个区域已广泛地定居下来。一种细菌性疾病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这种疾病影响到甲虫科, 而日本甲虫就属于此科一一金龟子科。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菌一一 它不侵害其他类型的昆虫,对于蚯蚓、温血动物和植物均无害。这种 疾病的袍子存在于土壤中。当抱子被觅食的甲虫幼蛆吞食后,它们就 会在幼蛆的血液里惊人地繁殖起来,致使虫蛆变成变态白色,因此俗 称为“牛奶病”。为什么东部的这些经验不能在目前正狂热地对甲虫进行化学之 战的中西部各州试行呢有人告诉我们,用牛奶病泡子进行接种“太 昂贵” 了。这一“太昂贵”的评价是根
17、据什么计算方法而得到的呢显 然不是根据如同萨尔顿的喷洒计划所造成的那种全面毁灭的真正代 价估计的。这个评价同样未考虑这一事实一一用袍子接种仅需一次就 行,第一次费用也是唯一的费用。也有人告诉我们,牛奶病抱子不能在甲虫分布较少的区域使用, 因为只有在土壤中已经有大量甲虫幼蛆存在的地方,牛奶病抱子才能 定居。这种说法也值得打个问号,已发现引起牛奶病的细菌至少可以 对40种甲虫起作用。这些甲虫分布很广泛,即使在日本甲虫数量很 少或完全不存在的地方,该细菌也完全可能传播甲虫疾病。而且,由 于抱子在土壤中有长期生存的能力,它们甚至可以在虫蛆完全不存在 的情况下继续存在,等待时机发展。那些不计代价而希望立
18、即取到结果的人将毫无疑问地继续使用 化学药物来消灭甲虫,他们愿意反复操作和花钱,以便化学药物控制 昆虫的工作长存。而那些愿意等待一两个季度而获得一个完满结果的 人将转向牛奶病,他们将会得到一个对甲虫的彻底控制,这个控制将 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失效。像伊利诺斯州东部喷洒农药这样的事情提出了一个不仅是科学 上的,而且也是道义上的问题。这个问题即是,任何文明是否能够对 生命发动一场无情的战争而不毁掉自己,同时也不失却文明的应有尊 严。由于竟能默认对活生生的生命采取这样使其受害的行动,作为人 类,我们中间有哪一个不曾降低我们做人的身份呢(摘编自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
19、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对野牛、海鸟等动物的大肆捕杀,与使用化学杀虫剂不加 区分地喷洒,本质上都属于破坏大自然的恶劣行为。8. “大面积”和“反复”进行化学药物喷洒是鸟类、鱼类和哺乳 动物失去恢复机会、难以重新发展起来的重要因素。C.美国大部分区域早在1945年时就有效控制了日本甲虫,然而 密执安州东南部却并未吸取经验,反而改用化学药物治理虫害。D.引起“牛奶病”的细菌在对甲虫科昆虫起作用时,并不侵害更 广泛的生物,因此在防治日本甲虫方面既有效又安全。2 .依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野生物专家能够认识到化学杀虫剂对野生物造成的伤害,而昆 虫学家却由于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
20、,对此很难看清。B.化学药物毒化了环境,这使得区域内许多原生生物遭受灭绝性 伤害,即使是移居进来的生物也不能幸免。C.作为外来物种,日本甲虫在进入美国的最初阶段曾迅速发展, 如果人类不加干预,这一物种可能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很大损害。D.在美国东部地区使用自然控制法治理日本甲虫时,化学杀虫剂 尚未发明,否则这些地区也可能会使用化学药剂来治理虫害。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客观了解喷洒毒药水对养鸟人、渔夫等人群的影响,作者 表示应向“没有偏见的见证人请教,这体现出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B.在控制日本甲虫上,相比于密执安州的化学药物高剂量喷洒, 美国东部地区引进寄
21、生性黄蜂的做法灭虫速度更快,效果更彻底。C.文章由科学讲到道义,并使用了 “战争”一词,意在表明人类 滥用化学药剂造成的影响已不单是科学上的事,更是生命道义问题。D.雷切尔卡逊写作本书,旨在否定化学药物对消灭甲虫的作用, 希望人们走出认知误区,采用能够真正控制住甲虫的自然控制法。4 .在控制日本甲虫的方法上,美国中西部地区没有采用牛奶病抱 子接种法,请简要概括其主要考虑的因素。(4分)5 .某中学“自然卫士”社团拟向同学们推荐此文,请从内容、写 作特点和阅读价值三个方面,帮助该社团写出推荐理由。(6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
22、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 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 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答题时 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内容,选择一处,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写推荐理由的能力。解答时,要审准题意, 锁定有效信息材料;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 归纳作答。【解答】(1) C. “美国大部分区域早在1945年时就有效控制了
23、日本甲虫错误,原文说“但是到了 1945年,在甲虫蔓延所及的大部 分区域,它已变成一种不大重要的害虫了”,“大部分区域”是就甲 虫蔓延所及”而言的,不是“美国大部分区域;故选C。(2)A. “昆虫学家却由于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对此很难看清” 错误,由第一段“他们并不期望看到他们的控制计划所造成的不好的 影响可知,昆虫学家们是主观上回避这一问题,而非专业知识水平 限制。故选Ao(3) A. “为了客观了解喷洒毒药水对养鸟人、渔夫等人群的影 响”错误,向“没有偏见的见证人请教,是为了客观地了解喷洒毒 药水给野生物的危害。B. “灭虫速度更快”说法于文无据,文中没有对二者的灭虫速度 进行比较。C.正
24、确。D. “旨在否定化学药物对消灭甲虫的作用错误,作者并非否定 化学药物的杀虫作用,而是指出这种做法对环境的危害;此项所说只 是针对本文这单篇文章,而不是寂静的春天整本书要表达的内容。故选C。(4)由“有人告诉我们,用牛奶病抱子进行接种太昂贵了” 可知,考虑经济成本,认为这种方法成本过高。由“也有人告诉我们,牛奶病抱子不能在甲虫分布较少的区域使 用,因为只有在土壤中已经有大量甲虫幼蛆存在的地方,牛奶病抱子 才能定居可知,考虑适用范围,认为牛奶病胞子适用区域有限。由“那些不计代价而希望立即取到结果的人将毫无疑问地继续使 用化学药物来消灭甲虫,他们愿意反复操作和花钱,以便化学药物控 制昆虫的工作长
25、存。而那些愿意等待一两个季度而获得一个完满结果 的人将转向牛奶病,他们将会得到一个对甲虫的彻底控制,这个控制 将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失效”可知,考虑时效性,认为这种方法不能立 即见效。(5)内容方面:由“现在我们正在增加一种新型的破坏一一由 于化学杀虫剂不加区别地向大地喷洒,致使鸟类、哺乳动物、鱼类, 事实上使各种类型的野生物直接受害可知,此文主要讲述了化学杀 虫剂对生态系统的严重危害。写作特点方面:由“在甲虫进入美国的最初十多年时间内,甲虫 由于失去了在它的故乡约束它增长的限制因素而迅速地发展起来。但 是到了 1945年,在甲虫蔓延所及的大部分区域,它已变成一种不大 重要的害虫了,这主要是由于从
26、远东进口而来的寄生虫和使甲虫机体 致命的疾病作用的结果”“在1920到1933年间,在对日本甲虫的出 生地进行了广泛辛勤调查后,在大约25年期间,此种蜂群按照 州与联邦机构的联合计划被引进到东部14个州。黄蜂在这个区域已 广泛地定居下来”等可知,文章以科学观察和事实为基础,对比鲜明, 见解犀利,文笔生动而严肃。阅读价值方面:由“喷药的结果毒化了环境,这是一个致死的陷 阱,在这个陷阱中不仅仅原来的生物死去了,而且那些移居进来的也 遭到同样的下场。喷洒的面积愈大,危险性就愈严重,因为安全的绿 洲已不复存在了 ”“像伊利诺斯州东部喷洒农药这样的事情提出了一 个不仅是科学上的由于竟能默认对活生生的生命
27、采取这样使其 受害的行动,作为人类,我们中间有哪一个不曾降低我们做人的身份 呢”等可知,全文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充溢着敬畏生命 的人文情怀,能够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使读者深刻认识到人类对自 然界的责任与道义。答案:(1) C(2) A(3) C(4) 考虑经济成本,认为这种方法成本过高。考虑适用范 围,认为牛奶病泡子适用区域有限。考虑时效性,认为这种方法不 能立即见效。(5) 内容:此文主要讲述了化学杀虫剂对生态系统的严重危害。写作特点:文章以科学观察和事实为基础,对比鲜明,见解犀 利,文笔生动而严肃。阅读价值:全文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充溢着敬畏 生命的人文情怀,能够唤起人
28、们的环保意识,使读者深刻认识到人类 对自然界的责任与道义。(二)现代文阅读n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69题。父亲买新皮鞋回来的时候巴金月接连着月,年跟随着年,像打秋千一样地翻过去,就这样经过 了许多个年头。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孩子,如今我是中年人了。从那时到现在我已经忘记了许多的事情,只有一张面孔还留下来, 这是父亲的面孔。那是一张温和的瘦脸,有一头浓黑的短发。父亲是 爱我的,他从没有对我发过脾气。那个时候在我们家里日子过得相当 愉快。可渐渐地父亲变得忧郁、阴沉了。他每天晚上都会出去,常常回 来得很迟。父亲为什么每天晚上都要出去我不知道。我只看见父亲 的颤骨渐渐高起来,脸
29、色渐渐黑起来;母亲也是。一天晚上,父亲回来得比较早,脸上闪着一对血红的眼睛。他对 母亲说:“你马上打发林儿去睡罢。母亲顺从地答应。外面响起叩门声。母亲躲在房门内看外面,我也把脸紧贴在板壁 上。父亲开了门引进来两个人:一个是穿旧西装的瘦汉子;一个是紫 色面膛、身材高大的人,手里提个大藤包。父亲关上门问:“没有遇见别的人吧”“没有,我们在路上很小心。穿西装的说。“重要的东西都在这里。“紫面膛把藤包放在桌子下面郑重地 说。三个人俯在桌上低声谈论着什么事情。父亲送走客人,母亲马上 走出去,胆怯地问:“他们是什么人了空中的化学药物的高剂量喷洒。此计划是由密执安州的农业部和美 国国家农业部联合进行的,它所
30、宣称的目的是控制日本甲虫。日本甲虫是一种意外进口到美国来的昆虫。在甲虫定居时间最长 的东部地区,一直在努力实行自然控制,正如许多记录所证实的那样, 甲虫已被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数量内。但中西部各州却已掀起了一场攻 击,由于使用了最危险的化学药物,结果使大批人群、家禽和所有野 生物中毒。当化学药物渗入土壤后,中毒甲虫的幼蛆爬到地面后死去,这对 于吃昆虫的鸟儿是很有吸引力的。在洒药后两个星期内,鸟类在数量 上明显受到影响,褐色长尾鲨鸟、燕八哥、白头翁和雉实际上全部被 消灭了。在哺乳动物中,田鼠实际上已绝灭,发现它们的残体呈现出 中毒暴死的特征。在萨尔顿,连家禽都在扑灭昆虫的运动中被杀死了。东部各州的运
31、气好,它们在人工合成杀虫剂发明之前遭到甲虫的 入侵,它们采用了对其他生物没有危害的手段控制住了日本甲虫。在 甲虫进入美国的最初十多年时间内,甲虫由于失去了在它的故乡约束 它增长的限制因素而迅速地发展起来。但是到了 1945年,在甲虫蔓 延所及的大部分区域,它已变成一种不大重要的害虫了,这主要是由 于从远东进口而来的寄生虫和使甲虫机体致命的疾病作用的结果。在1920到1933年间,在对日本甲虫的出生地进行了广泛辛勤调 查后,从东方国家进口了 34种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其中有五 种已在美国东部定居,最有效和分布最广的是来自朝鲜和中国的一种 寄生性黄蜂。在大约25年期间,此种蜂群按照州与联邦机构
32、的联合 计划被引进到东部14个州。黄蜂在这个区域已广泛地定居下来。一种细菌性疾病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这种疾病影响到甲虫科, 而日本甲虫就属于此科一一金龟子科。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菌一一 它不侵害其他类型的昆虫,对于蚯蚓、温血动物和植物均无害。这种 疾病的泡子存在于土壤中。当抱子被觅食的甲虫幼蛆吞食后,它们就 会在幼蛆的血液里惊人地繁殖起来,致使虫蛆变成变态白色,因此俗 称为“牛奶病”。为什么东部的这些经验不能在目前正狂热地对甲虫进行化学之 战的中西部各州试行呢有人告诉我们,用牛奶病泡子进行接种“太”公司的同事,谈生意上的事情。”“我知道你们干的是什么事情。你不为你自己打算,你也应当爱 惜林儿
33、母亲差不多要哭了。“轻声点,轻声点! ”父亲受窘似的接连说。过了半晌,父亲抬 起头来对母亲说:“我希望你理解我,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的 一个,公道是要实现的他站起来替母亲揩了眼泪。父亲依旧早晚出去,母亲依旧做着针线等候他回家。母亲允许了 我一件事情:在我八岁的生日,给我买一双新皮鞋。一个傍晚,有人来找父亲。我认识那个客人,高大的身材和紫色 的面膛。他站在门角在父亲耳边说了几句话,父亲的脸色就变了。晚上我在被窝里听见父亲和母亲搬东西的声音,说是要搬家。好 好的为什么突然要搬家呢第二天父亲早早地押了行李去了。后来我同母亲也坐上黄包车走 To车子在一条窄巷里停了下来,母亲去敲那两扇油漆的大门。母
34、亲 告诉我,这是父亲一位同事的家。母亲比从前更瘦了,我时常看见她一个人在房里流泪。过了好几 天,一个晚上父亲忽然回来了,湿得像一只落汤鸡。“你你弄成了这 个样子”母亲放下针线吃惊地说。“这几天外面狗咬得厉害,我简直不敢回家,怕连累你们。父 亲那样大的人会怕狗真想不到!母亲起初不说话,默默垂泪,忽然迸出哭声说:“你从此就都改 了罢,这几个月来我每天每夜都替你担着心。”母亲的声音很低,但 是我知道她哭了。“为了众人就顾不得我自己,我做的全是为了公道。父亲叹一 口气,望着母亲,“我对不起你们,请你原谅我”父亲这个晚上没有走,此后他一连在家里住了几天,我觉得我又 找回那个爱我的父亲了。于是我的生日就到
35、了。那天早晨父亲出去的时候,母亲嘱咐他,要他一定把新皮鞋给我 买来。他回答说不会忘记。一个下午过去了,父亲的影子也没有看见。吃完晚饭,父亲依旧 不回来。母亲安慰我说明天早早起来就有新皮鞋穿。我刚刚睡好,就被一阵打门声惊醒。我看见母亲去开了门,那个 紫面膛走进来,低声对母亲说了几句话。母亲就匆忙掩上门跟着他出 去了。我心里跳得很厉害,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要的新皮鞋始终没有买来,而且以后我也永远没有看见父亲的 面孔了。母亲也不再提起父亲的事情。是母亲把我养育成人的。为了我,母亲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辛苦。 我刚结婚,母亲就永远离开了我。在她的遗物里面我无意间发现一张 旧报纸,上面登着父亲的消息和
36、照片,从那里我才知道父亲的最后归 宿。以上的话是写给你看的,祥,我的孩子,今天是你的八岁生日, 我没有给你买回来许你的一双新皮鞋。祥,孩子,你今天失望了,你不曾得到你梦想的新皮鞋。想见你 含了眼泪纠缠着母亲的样子,我差不多也要流泪了。二十多年前的情 景就突然在我的眼前出现了。祥,孩子,你绝不会知道,二十多年前在这个家里也有一个八岁 的孩子寂寞地度过他的生日,那个孩子就是你的父亲。那一天,我也 曾像你今天这样焦急地盼望新皮鞋。不幸的是,新皮鞋不来,我的父 亲也就在那天消失了。这也许是一个悲剧罢:当我写上面的文章,也就是在回忆里找寻 我父亲的面影的时候,我常常觉得我是借用你的笔来写我自己。我的父亲
37、说过:“为了公道,把最宝贵的东西也贡献了出来。我 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的一个。现在又轮到我来重说他的话了。 这“为了公道就像是一种遗传病,我祖父为了这个病死了,我父亲 为了这个病死了。孩子,我也许还要把它传给你,而且你也许还会传 下去。祥,孩子,我不知道你到什么时候才能够了解我,像我如今了解 我父亲那样,但是我担心我已经没有充分的时间等待了。我现在写下 这些话,希望将来你可以从我的遗物里面找到它,它会作为我的遗言, 告诉你关于我的一切。现在我的话快写完了。周围是静悄悄的,你也许在梦里会看见父 亲买了新皮鞋回来罢。历史似乎是循环的,但是,孩子,我们应该把 历史改造了。孩子,去罢,你长大起来,你
38、去,去把历史改造过来。用你曾祖 的血,用你祖父的血,用你父亲的血,用你自己的血去改造历史罢。1933年秋在北平(有删改)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我为了让孩子祥能更快地理解自己,减轻孩子感情上的痛 苦,鼓励他走上革命道路,所以给他留下这篇回忆和遗书。B.当有革命同志要到家来谈事情时,父亲便让母亲打发“我”去 睡觉,这既出于父亲不想让儿子担惊受怕,也出于革命的秘密性质。C.对于父亲所从事的革命工作,“我的母亲时而顺从配合,时而 哭泣反对,真实表现出一个普通家庭妇女对待革命动摇不定的态度。D. “我”的父亲与党费中的黄新有相似之处,父亲为公道 而献身和黄新为掩护
39、同志而牺牲,都是坚定革命信仰的体现。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以打秋千比喻年月的流逝,接着交代我已由孩子成 长为中年人,这样的开篇使后文的故事讲述具有回忆特征。8 .父亲的神情变得忧郁、阴沉,母亲时常偷偷地流泪,以及无缘 无故地搬家,侧面体现了当时革命斗争形势的复杂与危险。C.两代革命人都答应自己孩子八岁生日时给孩子买一双皮鞋,并 且都没有买成,这样的情节安排,用以强化故事的内涵。D.文本第一部分是以孩子的眼睛看父亲,第二部分则是以父亲的 眼光看孩子,叙述视角由有限转为全知,增强了小说的内在张力和深 度。9 .文本第一部分在故事的讲述中大量穿插“我”的
40、心理活动,这 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10 文本第二部分是“我”给儿子祥留下的遗书,有人评价它“诗 情与理性相交融,请联系文本简要分析。(6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答题时要读懂题干中的问题,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内容,结合具体内容 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 要抓准题干中的问题,要结合文章相应的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 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心理的作用理解和分析能力。 答题时要通读全文,找出关于人物心理的描写,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 作用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1、答题时 要抓准题干中的问题,要结合文章相应的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 析。【解答】(1) C. “对待革命动摇不定的态度”错误,母亲的态度 是担惊受怕,是对亲人的担心牵挂,而不是“动摇不定”。故选:Co(2) D. “叙述视角由有限转为全知”错误,虽然随着“我”人到 中年,了解了当年父亲的革命事业,并把革命的事情以遗书的方式告 诉了孩子祥,但这并不意味着小说的叙述视角变为全知,整个小说一 直是以有限视角在进行叙述,没有发生变化。故选:Do(3)如开头写“可渐渐地父亲变得忧郁、阴沉了。他每天晚 上都会出去,常常回来得很迟。父亲为什么每天晚上都要出去?我不 知道。我只看见父亲的颤骨渐渐高起来,脸色
42、渐渐黑起来;母亲也是“ “晚上我在被窝里听见父亲和母亲搬东西的声音,说是要搬家。好好 的为什么突然要搬家呢?用儿童的困惑和不理解来反衬成人世界, 强化父母亲为革命而付出的艰辛。再如”为了众人就顾不得我自己,我做的全是为了公道。父 亲叹一 口气,望着母亲,对不起你们,请你原谅我父亲这 个晚上没有走,此后他一连在家里住了几天,我觉得我又找回那个爱 我的父亲了。于是我的生日就到了 “过了半晌,父亲抬起头来对母 亲说:我希望你理解我,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的一个,公道 是要实现的他站起来替母亲揩了眼泪”,刻画了父亲丰富立体 的形象。父亲既是一个爱“我的人,也是一个勇于为革命献出生命 的人。(4)“现
43、在我的话快写完了。周围是静悄悄的,你也许在梦 里会看见父亲买了新皮鞋回来罢。历史似乎是循环的,但是,孩子, 我们应该把历史改造了 ”“孩子,去罢,你长大起来,你去,去把历 史改造过来。用你曾祖的血,用你祖父的血,用你父亲的血,用你自 己的血去改造历史罢”这一部分既表达了深沉婉转的爱子之情,又含 有一个革命者英勇无畏、献身革命的精神,充满着悲壮的诗情。“我的父亲说过:为了公道,把最宝贵的东西也贡献了出来。 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的一个。现在又轮到我来重说他的话了。 这为了公道就像是一种遗传病,我祖父为了这个病死了,我父亲 为了这个病死了。孩子,我也许还要把它传给你,而且你也许还会传 下去”,遗
44、书向儿子传达了自己对革命的思考,表明中国历史必须改 造的革命历史观,闪耀着理性的光芒。“祥,孩子,你今天失望了,你不曾得到你梦想的新皮鞋。想 见你含了眼泪纠缠着母亲的样子,我差不多也要流泪了。二十多年前 的情景就突然在我的眼前出现了 “祥,孩子,你绝不会知道,二十 多年前在这个家里也有一个八岁的孩子寂寞地度过他的生日,那个孩 子就是你的父亲。那一天,我也曾像你今天这样焦急地盼望新皮鞋。 不幸的是,新皮鞋不来,我的父亲也就在那天消失了”,爱子深情的 表达和对革命事业的理性思考相结合,使得这篇遗书既充满感情的力 量,又展示出思想的深度,呈现出独特美感。答案:(1) C(2) D(3)用儿童的困惑和
45、不理解来反衬成人世界,强化父母亲为 革命而付出的艰辛。刻画了父亲丰富立体的形象。父亲既是一个爱 “我”的人,也是一个勇于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人。(4)这一部分既表达了深沉婉转的爱子之情,又含有一个革 命者英勇无畏、献身革命的精神,充满着悲壮的诗情。遗书向儿子 传达了自己对革命的思考,表明中国历史必须改造的革命历史观,闪 耀着理性的光芒。爱子深情的表达和对革命事业的理性思考相结合, 使得这篇遗书既充满感情的力量,又展示出思想的深度,呈现出独特 美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014题。材料一:孟郊,字东野,洛阳人。初隐嵩少,称处士。性
46、介,不谐合。韩 愈一见为忘形交,与唱和于诗酒间。贞元十二年李程榜进士,时年五 十矣。调漂阳尉。县有投金源、平陵城,林薄蓊翳,下有积水。郊间 往坐水傍,命酒挥琴,裴回赋诗终日,而曹务多废。县令白府,以假 尉代之,分其半俸。辞官家居。李翱分司洛中日与谈宴荐于兴元节度 使郑余庆遂奏为参谋。卒,余庆给钱数万营葬,仍赡其妻子者累年。 张籍谥为贞曜先生,门人远赴心丧。郊拙于生事,一贫彻骨,裘褐悬 结,未尝俯眉为可怜之色,然好义者更遗之。工诗,大有理致,韩吏 部极称之。其诗多伤不遇,年迈家空,思苦奇涩,读之每令人不欢。 其初登第,吟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时议者亦 见其气度窘促,卒漂沦薄宦,
47、诗谶信有之矣。有咸池集十卷,行 于世。(节选自唐才子传)材料二:兹有平昌孟郊,贞士也,伏闻执事旧知之。郊为五言诗,自前汉 李都尉、苏属国及建安诸子、南朝二谢,郊能兼其体而有之。李观荐 郊于梁肃补阙书曰:“郊之五言,其有高处,在古无上,其有平处, 下顾二谢。”韩愈送郊诗曰:“作诗三百首,窗默咸池音。彼二子皆 知言者,岂欺天下之人哉郊穷饿不得安养其亲,周天下无所遇。作 诗曰:“食荒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阂,谁谓天地宽”其穷 也甚矣。凡贤人奇士,皆自有所负,不苟合于世。是以虽见之,难得 而知也。故见贤而能知,知而能用,用而能尽其才,而不容谗人之所 间者,天下一人而已矣。(节选自李翱荐所知于徐州
48、张仆射书)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 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李翱分司A洛中B日C与谈D宴E荐于兴元F节度使G郑余庆H 遂奏为参谋。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A.可怜,指值得怜悯,与孔雀东南飞“可怜体无比中的可 怜”词义不相同。B.韩吏部,此处是以官职名指称韩愈,材料二中苏属国的称谓 方式与此相同。C.漂沦薄宦的薄,与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中的 “薄”意思相同。D.执事,指办事官员,代指对方,以示尊敬,与“敢以烦执事” 的“执事”用法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郊曾经隐居嵩山一带,以处士自称;韩愈对孟郊的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