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10练辽夏金元的统治.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946840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10练辽夏金元的统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10练辽夏金元的统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10练辽夏金元的统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小练第10练辽夏金元的统治.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0练辽夏金元的统治1.E2023 重庆南开中学高三阶段考辽国统治者认为“君四方者,多二帝(即炎黄二帝) 子孙考之宇文周之书,辽本炎帝之后”。夏主元昊认为党项族与汉族都是五帝的后 代。金熙宗曾“亲祭孔子庙,北面再拜”。这些认识或举措旨在()A.强化其政权的正统性合法性B.认同华夏民族共同体的观念C.维护“华夷之辨”的传统观念D.推动游牧民族的封建化进程2 . 2023 山东潍坊二模神册六年(921年),耶律阿保机对大臣道:“凡国家庶务, 钳细各殊,若宪度不明,则何以为治?群下亦何由知禁”,于是命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 汉人则断以律令。这一举措()A.打破了农耕和游牧文明的隔阂8 .基于辽境

2、内政治经济不平衡C.反映了儒家成为治国指导思想D.旨在完善辽朝法律制度建设9 .宋神宗对辽和西夏的评价为:“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 唐,最为强盛。”这反映出辽和西夏()A.军事实力远超前代B.统治方式更加成熟C.文明程度高于中原D.对外政策趋于防守10 据金史记载,1153年,金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到了中都燕京(今北京),迁都之后 的二十多年间,女真族逐渐改变旧俗,在日常饮食、音乐等方面“皆习汉风”。金朝改革旧 俗的根本原因是()A.适应迁都后国家管理的需要11 旧俗损害了统治者的利益C.完全接受汉族文化的价值观D.金统治者深感旧俗的弊端5. 2023 辽宁高三三模金朝初年实行

3、带有氏族残余的贵族会议制度。金熙宗即位后 进行了改革,在中央设置三省六部制,将原女真、辽和宋的官职依照新制统一换授,实行封 国制度,规定百官的仪制与服色,史称“天眷新制”。据此可知,“天眷新制”()A.促使金朝步入文明时代B.利于少数民族封建化C.旨在消除贵族制度残余D.实现了金朝长治久安6. 大定二十三年,(金统治下)共有猛安202,谋克1 878,共有61. 562 5万户,615.863 6万口。其中迁居中原民户约400万口。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A.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袭扰B.民族交融与人口迁徙密切关联C.猛安谋克基本沿袭唐宋制度D.猛安谋克制度加速金政权腐化7. 2023 北京海淀

4、区高三二模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任命右丞相、 左丞相、平章政事等官员。首席的右丞相是忽必烈的外甥,还掌握着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 中书省的其他重要职务由蒙古、畏吾儿、契丹贵族和汉人谋臣担任,他们大多出自忽必烈的 怯薛(侍卫)。以上材料说明()A.地方军事力量膨胀削弱中央集权制度B.忽必烈改革遭到蒙古权贵的激烈反抗C.中枢机构的官员主要出身于科举考试D.元朝政治体制兼有中原和蒙古二重性8. 2023 天津市河西区二模元政府特设站户,每站平均约200户,全国站户在30 万户以上。站户固定在驿站上,耕地四顷以下者不输租税,但这些田地不能卖给非站户。驿 站上的一切交通工具和使臣饮食供应,大

5、部分由站户负担。由此可见,元代()A.重视维护国家的统一局面B.着力减轻农民经济负担C.保护小农对土地的所有权1).积极加强对外经济交往9.2023 天津河北区高三二模蒙古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实行“四等人 制”,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元朝这一政策使得()A.汉人与南人的地位提高B.游牧文明获得较快发展C.社会阶级矛盾直接加剧D.文化心理认同难以形成10. 2023 海南模拟元朝的军种有蒙古军探马赤军(成员以蒙古人与色目人为主)、汉 军(成员为北方汉人、契丹人、女真人)和新附军(成员为被俘和投降的南宋军人)。蒙古军探 马赤军大量驻扎在内地,不少汉军和新附军则被发往漠北、

6、新疆等地。这一措施()A.推动了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B.旨在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C.加强了地方行省的军事实力D.阻碍了内地社会的正常发展第10练辽夏金元的统治1. A据本题材料得出主要结论:材料中三位少数民族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或认为是炎 黄之子孙,或崇孔祭孔,归根结底,是基于强化其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的考量,A项正确; 认同民族共同体的观念,也是服务于强化其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的现实需要,排除B项; “华夷之辨”强调区辨华夏与蛮夷,材料中的认识或举措与“华夷之辨”的传统观念是根本 背离的,排除C项;材料中的认识或举措,有利于其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但这不是其要旨, 排除D项。故选A项。2. B根据

7、材料“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定 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是指适用于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法律,“汉人则断以律令” 是指用汉族的成文法令,以统治汉人,由此可知契丹统治者实行“蕃汉分治”政策,这一举 措主要基于辽境内政治经济不平衡,B项正确;材料所述措施适应了当时辽朝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不能打破农耕和游牧文明的隔阂,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契丹统治者实行的 “蕃汉分治”的措施,没有涉及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所述辽朝统治者的措施主 要是为加强统治需要,完善辽朝法律制度建设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3. B根据材料“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

8、,最为强盛” 可知,宋神宗的意思是辽和西夏兼有农牧两种经济,与汉、唐时期仅有单一游牧经济的北方 民族政权相比,更加难以对付,反映出辽和西夏统治方式更加成熟,B项正确;宋神宗的话 反映出这一时期辽和西夏民族政权兼顾游牧、农耕,没有强调辽、西夏军事实力,A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辽和西夏是少数民族政权,其文明程度不如中原地区,因此“文明程度 高于中原”的表述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辽和西夏统治方式更加成熟, 没有体现其对外政策情况,无法得出其对外政策趋于防守的结论,D项错误。4. A根据材料“据金史记载,1153年,金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到了中都燕京(今北 京),迁都之后的二十多年

9、间,女真族逐渐改变旧俗,在日常饮食、音乐等方面皆习汉风” 可得出,金朝迁都后,统治中心南移至汉地,为适应先进的农耕文明,金朝推行汉化政策, 便于国家管理,所以,金朝改革旧俗的根本原因是“适应迁都后国家管理的需要”,故A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旧俗损害了统治者的利益”,B项错误;“完全接受汉族文化的价 值观”说法太过绝对,C项错误;“金统治者深感旧俗的弊端”不是根本原因,D项错误。5. B据材料“金熙宗即位后进行了改革,在中央设置三省六部制,将原女真、辽和宋 的官职依照新制统一换授,实行封国制度”,可以看出金朝通过学习汉制,促进了本民族的 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

10、汉制的学习,无法得出金朝 步入文明时代,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制度改革与原有贵族制度残余之间的关系, 排除C项;“实现了 ”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6. B根据材料可知,金统治下的人口大量迁移至中原地区,这说明民族交融与人口迁 徙有密切联系,B项正确;金统治下的人口迁移至中原是随着金朝的政治形势发展而出现, 不是由于其受到北方游牧民族袭扰导致,排除A项;猛安谋克制度是女真人的传统制度,排 除C项;猛安谋克制度是金朝建立的重要制度保障,排除I)项。7. D根据材料“首席的右丞相是忽必烈的外甥,还掌握着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中书 省的其他重要职务由蒙古、畏吾儿、契丹贵族和汉人谋臣担任,他

11、们大多出自忽必烈的怯薛 (侍卫)。”可知元朝政治体制一方面采行了中原传统王朝的多种制度,但另一方面又保存了 不少蒙古旧制,较为生硬地混合了蒙古旧制和汉制,具有镶嵌复合的特点,故元朝政治体制 兼有中原和蒙古二重性,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军事力量的对抗,排除A项;材 料未涉及蒙古权贵对忽必烈改革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中枢机构的官员主要出身于 科举考试,排除C项。故选D项。8. A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建立驿站制度,遍设驿站和站户,意在保障交通和使臣往来, 进而巩固封建大一统局面,A项正确;部分小农“不输租税”,但要负担“一切交通工具和 使臣饮食供应”,经济负担并未减轻,排除B项;元朝禁止

12、站户将土地卖给非站户,是为了 加强对站户的控制,限制了其对土地处置的权利,排除C项;站户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一统国 家内政管理的需要,排除D项。9. D据所学可以,元朝“四等人制”造成了各民族间的等级差别,容易激化民族矛盾, 不利于文化心理认同的形成,D项正确;元朝时期,汉人与南人的地位最低,并没有提高, 排除A项;“四等人制”与游牧文明快速发展没有直接关系,且民族矛盾加剧不利于地区发 展,排除B项;“四等人制”会直接加剧民族矛盾,间接加剧社会阶级矛盾,排除C项。故 选D项。10. A根据材料“蒙古军探马赤军大量驻扎在内地,不少汉军和新附军则被发往漠北、 新疆等地”可知,这一措施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A项正确;旨在加强对边疆地区的 控制与材料“蒙古军探马赤军大量驻扎在内地”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民族融合, 并没有涉及地方行省的军事实力是否加强,排除C项;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内地社会的正常 发展,排除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