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病房感染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718577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病房感染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病房感染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病房感染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病房感染管理制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病房感染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戒指、耳环、注意个人卫生,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进入隔离室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 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2 .医务人员在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前,应用肥皂(洗手液)和流 动水洗手;进行各种操作后,应进行手卫生;连续进行检查、治疗和 护理患者时,每接触一个患者后都应洗手或者卫生手消毒。(卫生手 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勺Ocfu/cnf,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 菌落总数应W5cfii/c m2)3 .做好病人的卫生宣传,利用宣传栏、小册子积极宣传防护及消 毒隔离知识,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减少陪护,防止交叉感染。二、环

2、境、医疗用品清洁消毒1 .病室每天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采用湿式 清洁,当遇明显污染时,随时去污与消毒,采用mg/1有效氯的含 氯消毒液擦拭,作用mino2 .病室空气消毒机进行动态(范本)消毒,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 次;处置室,换药室,医生办公室,护士站应整洁无尘,每周5s 一 次,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一次。3 .处置室、办公室、病室、走廊、洗手间拖布专用,标识清晰, 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4 .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 清洁.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后采用mg / 1有效氯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min后清洗、干燥备用。听诊器

3、可在清洁后6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 回收清洗、高压灭菌;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 冰箱定期清洁。2 .应保持沐浴间清洁。沐浴水温控制在38-41 ,防止烫伤。3 .沐浴用品,如沐浴液、洗发液和爽身粉等,取用时应采用非接 触式。4 .新生儿使用的眼药水、药膏均一婴一用。2022年病房护理责任及制度规定烧伤病房特点是:病人来势急,病情重,变化多而迅猛,病程 长。于是烧伤护理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护理质量的好坏 除与护理专业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关外还与责任心有关。为了规范烧伤 病房的护理工作,特制定本管理规定,请悉遵照执行。一、管理要求1 .外科病

4、房内附设的烧伤病房,可根据病人多少,病情轻重,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分若干护理小组,由组长统一计划安排工作。专设 的烧伤病房,如设一张床位,应配备一名护士,一名卫生员,要求 人员安排机动灵便,必须重视大面积烧伤病人,也不可忽视小面积烧 伤病人的治疗和护理。2 .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及各项规章制度。3 .时常进行医德和护士素质教育,树立爱护病人的观点,注意做 好残伤病人的心理护理,尽量解除病人的身体和精神痛苦。4 .烧伤病房在人力配备上要适当考虑知识水平、体质、技术能力 等。二、业务管理要求1 .要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使之熟练地掌握各个阶段的护理 特点,如休刻期护理、感染期护理、切痂期护理、植

5、皮手术先后护 理。止匕外,还要掌握创面护理办法,如暴露疗法、包扎疗法等。2 .烧伤病人的痛苦重、病程长、治疗处理多,因此,要求护士素 质好,操作轻柔,态度温和,并掌握病人的思想情绪和心理变化,做 好精心护理。3 .要有完善、性能良好的抢救设备。4 .物资配备应齐全,要有计划地安排和准备器材,保持充裕的储 备量,特殊是无菌被服和敷料包等,以保证成批烧伤病人的抢救。5 .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常规,以降低病房交叉感染率。6 .要认真做好病人的饮食管理,保证病人必要的营养摄入量。用酒精擦拭消毒。体温计用mg / 1有效氧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 毒min后清洗、干燥备用,并每日更换消毒液。三、处置室、换药室

6、消毒隔离制度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以清晰设流动洗手 设施(洗手设施与床位数比例不低于1: 2)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 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 .医疗卫生用品应去除外包装视无菌程度按区域安放,避免保存 过程中再度污染。无菌物品按灭菌时间先后使用,超期物品及时处 理。4 .抽取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有效期2h)及各种溶媒(有效期 24h)须注明开启时问,5 .消毒剂、棉签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用于皮肤消毒的消毒剂应 每周更换二次(每周一,周四)。无菌棉球、纱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 不得超过24ho6 .无菌持物钳高压灭菌干缸保存,每4h更换一次,注明开启时 间,

7、容器标明灭菌日期及有效期。无菌物品打包(盒、罐)后,24h内 使用。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4h。7 .特殊感染伤口如、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者病 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 应当使用双层封装.按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不应超过包装物或者容 器的2/3,达到3/4进行有效封口。8 .被肮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污染的诊疗器械, 应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9 .不耐高温的如氧气湿化瓶、引流瓶等,在清洁后.采用mg/1 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min后清洗、干燥备用。10 .建立每日清洁消毒制度,每日采用mg/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 擦拭各种物体表面及台

8、面。地面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如有污染可视 污染程度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11 .用过的输血袋及时返回输血科,保存24h。12 .处置室工作人员应掌握消毒药剂使用浓度(每ml 一片健之 素)、监测方法及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方法,并做好登记。13 .空气每日按规定消毒,做好消毒时间累计记录,注意观察机器 工作状态及消毒效果。14 .卫生要求: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Siocfu / cm。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应cfli /皿(min .直径9cm平皿)I类环境区域: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应S4cfii /皿(min),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W5cfu / cm2HI、IV类环 境区域

9、: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应0%输/皿(min),物体表面和医务人 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SiocfU / cm2四、病房消毒隔离1 .患者的隔离要求: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窒 安置;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同距 离宜大于m;病情较重的患者宜单人间安置。设立隔离标志,普通 诊疗用品,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应专用。隔离方式及隔离标 识:肝炎、梅毒、艾滋病(接触隔离,蓝色标识)。2 .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 住院时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患者的被芯、枕 芯、褥子、痫床隔帘、床垫等,应定期清洗与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更

10、换、清洗与消毒。特殊感染患者(如艾滋病)的织物应装入双层黄色 袋内扎实口,与洗衣班联系,做好特殊标记送去洗衣班。禁止在病房 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被服。3 .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巾,床头柜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采用 mg/1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min后清洗、干燥备用。患 者出院、转科或者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4.病房内用品如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等表面,每日清洁擦拭二 次。遇污染应及时清洁与消毒,采用mg/1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 拭。第二篇:病房感染管理制度病房感染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 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

11、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 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 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拂拭一次。5、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一次,枕芯、棉褥、床垫定 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并装入红色塑料袋,禁止 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物品。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 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者死亡后,床单位须进行终末消毒处 理。7、弯盘、体温计等用后即将消毒处理。8、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清洁与消毒管理。9、一次性餐具、

12、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洁。10、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 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11、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12、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标记 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13、垃圾置塑料袋内,送定点站处理。第三篇: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制度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制度一、新生儿病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 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wei)险。二、新生儿病室应当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 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wei)险。三、

13、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 次,每次一分钟。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设备。新生儿病室 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四、新生儿病室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 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针对 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 当即将住手接收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五、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1定,不得重复使用。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

14、换清洗消毒, 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 末消毒。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 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者微波消毒;奶瓶 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者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 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 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六、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

15、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 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者消毒。七、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 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八、发现特殊或者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 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2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 消毒,不得交叉使用。九、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先后均应当认真实施手卫生。诊疗和护 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 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 作结束后应当即将脱掉手套并洗手。十、新生儿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

16、条 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院感科年月日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布局流程管理1 .应设普通病室、隔离病室、沐浴间、配奶间、奶具清洗问(区)、 治疗室及处置室等。各室分开设置,洁污分开,各类物品消毒符合 消毒技术规范要求。2 .新生儿病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一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 米。二、人员管理1 .工作人员管理。工作人员凡有传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皮肤 化脓性疾等暂停与新生儿接触。严格限制进入新生儿病房人员,进入 新生儿病房须更换清洁、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诊疗操作时戴口罩、 帽子,必要时戴手套。禁止未穿工作服随意进入新生儿病室。2 .探视人员管理。新生儿室不设陪护、谢绝探视。确因病情

17、特殊 需要家属进入探视者应严格按要求更衣、戴口罩、换专用鞋并洗手后 方可进入。患流行性感冒或者皮肤化脓性疾病者谢绝探视。三、环境管理1 .室内温度保持在22-26C(足月新生儿22-26,早产儿24- 28),湿度保持在%-%o42 .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定时使用动态(范本)空气消 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每天检查消毒器的运行状况,定期对消毒器进行 清洁、维护并记录。43 桌面等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每日擦拭,有血液等污染时 含氯消毒剂进行局部消毒,作用一分钟,再用清洁水擦拭干 净。44 地面每天湿式清扫,保持清洁无尘。有血液等污染时mg/1含 氯消毒剂进行局部消毒,作用一分钟,再用清水擦拭干

18、净。所有墙 面、角落及天花板至少每月清扫一次,保持清洁无尘。45 新生儿室应尽可能减少物品摆放,物品的摆放按照无菌、清 洁、污染有序分开。四、手卫生管理1 .新生儿病房入口处、病室、治疗室、配奶间、沐浴间、处置室 等应配置专用的洗手设施或者快速手消毒剂。2 .凡进入新生儿病房及进行各种操作先后洗手或者手消毒。五、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管理1 .凡进入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2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3 .氧气湿化瓶、呼吸机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4 .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 连续使用暖箱

19、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5 .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 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 等。6 .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更换,污染后 随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终末消毒。六、各项诊疗护理操作管理1 .医务人员在实施各项诊疗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实 施标准预防。2 .每日医生查房应先查新生儿室患儿再查普通患儿。3 .每日各项操作应先由早产婴开始,隔离患儿最后接受诊疗。接 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污染操作时戴手套,操作后应 即将脱掉手套并洗手。4 .传染性疾病新生儿应尽快转分院治疗院,特殊感染的新生儿应 收住隔离室,与正常新生儿隔离,病室或者床边应悬挂隔离标识,物 品专用,用后严格消毒。七、配奶与沐浴管理1.配奶间、奶具清洗间分开设置,保持环境清洁;患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