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 在运用知识独立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3. 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会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进行简算。教学难点: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会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进行简算。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1. 小数加法师:观察图片,从图中
2、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蓓蓓满月时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0.1米。生2:蓓蓓过百天的体长是0.98米。比满月时增加了0.22米。生3:蓓蓓出生时身高0.78米,满月时身高0.81米,百天时比满月时多0.16米。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生2:“蓓蓓”百天时的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设计意图:本环节由情境引入、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二、合作探索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生:可以先算满月时的体长0.980.220.
3、76(米),出生时的体长0.760.10.66(米)。师:按照这个思路,还能怎样列式?生:还可以列综合算式:0.980.220.1,竖式计算。(学生边讲,教师边课件讲解)师:综合算式还可以脱式计算,你会做吗?生:0.980.220.10.760.10.66(米)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1:还可以这样想,先计算“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比出生时的体长增加的部分0.220.10.32(米),出生时的体长0.980.320.66(米)。生2:这种方法也可以列综合算式0.98(0.220.1),进行竖式计算(学生边讲,课件边展示)生3:也可以脱式计算0.98(0.220.1)0.980.320.66(米)师:
4、这里需要注意在有小括号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格式。如果用竖式来计算小数连减,要注意什么呢? 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请学生来介绍竖式连减的方法,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亲自动手、合作交流提升认识。师:“蓓蓓”百天时的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师:可以怎样计算?生1:可以分步计算,百天时的身高0.810.160.97(米),出生时的体长0.970.780.19(米)生2:列综合算式0.810.160.78,竖式计算。生3:也能脱式计算0.810.160.780.970.780.19(米)师:你会计
5、算7.653.726.356.28吗?生1:7.653.726.356.2811.376.356.2817.726.2824生2:7.653.726.356.28(7.656.35)(3.726.28)141024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律也适用于小数加法。设计意图:本环节使学生知道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能更简便地解决小数加法的计算。三、巩固练习1. 计算下面各题。设计意图:本题使学生巩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以及进一步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应用在小数加法中。2. 马的身高是多少?3. 解决问题。设计意图:第2、3题是关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解决问题的题目,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全班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 课堂小结师:说一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生: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