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模拟真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模拟真题三.docx(1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模拟真题三张磊上小学六年级时,父母因为感情不和而离婚,张磊一直和爸爸生活在一起。爸爸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为人较认真,对于张磊的管教特别严格,除了在学校的时间以外,不得随意外出。爸爸要求张磊每天在家中完成一些课外的学习课程(江南博哥),不得偷懒和贪玩,一旦发现他不认真,就会严厉批评张磊。近期,爸爸发现张磊越来越沉默,很少与他讲话,放学回来就躲在自己的卧室里,虽然是在看书,但是更像是在发呆。老师也向张磊的爸爸反映,张磊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在课堂上听讲不认真,发言也不积极,对于老师的批评也只是听着,既不辩解也不接受。张磊的爸爸看着越来越内向的张磊,内心很是焦急,但又无可奈何,于是
2、找到社会工作者刘洁,希望她能够帮助张磊。1请结合本案例分析一下张磊面临着哪些困境。2针对张磊所面临的困境,刘洁应采用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正确答案:1张磊面临以下困境:(1)父母离婚后,家庭不完整,这给张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他缺少正常的家庭温暖,缺少母爱。(2)爸爸对于张磊的管教过于严厉,除了正常的学校学习外,还有额外的学习课程,完成不好会遭受爸爸的批评。(3)由于爸爸的管教,张磊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适应能力较弱。(4)因为老师的批评,张磊会产生挫折感,这对于张磊的心理发展很不利。2刘洁应采用的介入策略包括:(1)与张磊建立信任的关系,与他进行沟通,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3、,帮助他重新认识父母及学校老师的做法。(2)教授张磊与人沟通的技巧,鼓励他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建立健康的学习环境。(3)与张磊的爸爸进行沟通,教授他正确的教育方式,促进父子之问的沟通,帮其建立正常的家庭交往关系,让张磊感受到家庭的温暖。(4)与张磊的老师进行沟通,请老师理解和关心张磊,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齐蕊,女,23岁,幼年时因一场高烧而双耳失聪,父亲又去世得早,她由母亲拉扯成人。两年前,齐蕊在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她很珍惜这份工作,每天早早去上班。不过,前段时间,母亲发现齐蕊出现了种种抑郁症状,并悄悄辞去了工作。母亲不知女儿在外面发生了什么事,看女儿整天不说话,把自己关在
4、屋里,她内心很着急,无奈中,她向社会工作者求助。1请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上述案例。2请为社会工作者设计简单的工作介入目标。 正确答案:1.(1)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社会工作实务活动涉及的四个系统,分别为:微观系统,是个体所在和所创造的周围环境,包括人在其中的人际关系活动形态与角色扮演;中观系统,是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其间发生的互动影响个体的发展;外部系统,是非直接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条件,也指两个以上关联的情境,其在同一个间接的外在情境中发生关联,如父母的收入等;宏观系统,指所有的其他环境,它们在一个更大的层次上发生关联。(2)上述案例中涉及的三个系统分别为:微观系统,即齐蕊的个人系统
5、,包括齐蕊的家庭,朋友,同事;中观系统,是对齐蕊有影响的群体之间的互动,包括齐蕊家庭与工作单位及朋友群体的互动;外部系统,分析齐蕊的的工作单位、所在社区等;宏观系统,即齐蕊所生活的社会环境。2.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将系统理论的抽象性与社会工作实务的要求和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强调社会工作的实务目标是使个人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社会工作将其实务焦点放在如下方面:一是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二是增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三是消除环境中阻碍人们成长和发展的因素;四是增加社会资源,促使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社会工作者可以将工作目标设计为:(1)通过促进
6、齐蕊个人的成长,增强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逆力;(2)通过各种方法治愈齐蕊的抑郁症,消除其病理阻碍,鼓励其重回工作岗位;(3)通过联系各子系统,帮助齐蕊及其家庭发掘各方资源,满足生活需求,营造一个有利于齐蕊家庭发展的外部环境。江超在某中学读高三,他的父母都是机关干部,从小家庭生活就非常优越。由于只有这么一个儿子,父母对江超特别的宠爱,同时对他的期望也很高,这让江超感到心理压力非常大。高考时特别希望自己能够考好,却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影响了发挥,没有考入父母所期望的学校。父母对江超很失望,严厉地指责了他,江超也很自责,觉得自己特别没用,辜负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情绪低落的江超对于学习失去了信心,既不去
7、已被录取的院校就读,也不想复读,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不与他人来往。江超的父母看到儿子现在的状况非常着急,但又无能为力,于是向社会工作者小青求助。通过小青与江超的几次沟通后,江超的情绪逐渐好转,并且决定继续复读一年,努力考入自己及父母所期望的院校。看到江超又恢复了以往的自信,父母特别高兴,感谢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了江超的问题。1本案例至此是否就可以进入结案阶段?2结案时服务对象通常会有何反应?3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处理服务对象对于结案时的反应? 正确答案:1一般情况下,结案是当介入计划已经完成,介入目标已经实现,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
8、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在本案例中,服务对象是江超,所以江超的父母认为问题已经解决并不能作为结案的判断标准,社会工作者还是应该尊重服务对象江超的意见。如果经过评估后,社会工作者和江超都认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双方才可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2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包括:(1)结案时服务对象的正面情绪反应,包括对获得成长与成功的欣喜,对整个工作过程带给他们新认识的肯定,感觉视野开阔了,对与社会工作者关系的满意,对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充满感激,对未来充满信心等。(2)结案时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包括:1)否认不愿承认已到结案期,
9、避免讨论关于结案的话题。表现为不准时与社会工作者见面、心不在焉等。2)倒退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以此拖延结案的到来。3)依赖对社会工作者过分依靠。4)抱怨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意。5)愤怒表现为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批评、攻击和挑战其他人。6)讨价还价当发现没有可能阻止结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寻找理由延长服务期限,有时还表现出倒退行为,很多已经解决的问题又出现等。7)忧郁当所有延长结案时间的努力都无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虑。3社会工作者处理服务对象结案反应的具体方法包括:(1)与服务对象一道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情况。在结案前与服务对象回顾一下个案、小组、家庭,或者社区
10、工作的过程,以确定结案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2)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社会工作者要鼓励服务对象公开讨论结案,并告诉他们结案可能使他们感到难以接受。社会工作者要以同感的态度向服务对象传达愿意与他们讨论他们的反应,理解他们的心情等信息,以减少负面情绪。(3)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服务对象要学会自立,给服务对象以心理支持,告诉他们在有需要时社会工作者将继续提供帮助。(4)社会工作者也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预防问题的产生,继续提供一些服务,并为服务对象提供能够对他们有帮助的资源系统的支持,待稳定了服务对象的改变成果时,才最后结束专业
11、助人关系。(5)必要时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分享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面向未来。A社区发生了几起虐待儿童事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邀进驻该社区开展儿童保护服务。社会工作者通过入户走访,了解是否存在育儿行为不当,儿童照料缺失,家庭经济困难以及家庭关系紧张等情况,采用“红(高风险)一黄(中风险)绿(低风险)”三色法对不同家庭进行标识:针对存在风险的家庭,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上门了解近况;在社区张贴海报,宣传儿童保护知识;为存在不当育儿行为的家长开展亲职教育服务。小江是高风险家庭的儿童,自从母亲去世后,他经常遭到父亲酒后殴打。某日,社区志愿者向社会工作者报告,小江又被父亲
12、打了,这次情况特别严重,他被打得意识不清。社会工作者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小江家中,拨打“120”并护送他去医院紧急救治。1.分析社会工作者在本案例中开展了哪些方面的预防服务?2.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还应采取哪些危机干预措施? 正确答案:1. 预防服务是指儿童社会工作者在儿童所在的社区环境中,对社区和家庭尤其是后者存在的儿童侵害风险进行发现、监测和干预的专业活动。这些风险主要包括因儿童自身状况给父母亲职的挑战、家庭贫困、家庭人际关系尤其是父母关系紧张、父母育儿行为不当、父母照料缺失等。预防服务即为能够及时发现上述不利于儿童安全、健康成长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者改善风险状况,保障儿童的安全
13、,促进其健康成长而开展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在本案例中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预防服务:(1)社区动员和教育,在社区张贴海报,宣传儿童保护知识;(2)分类分级,采用“红(高风险)一黄(中风险)一绿(低风险)”三色法对不同家庭进行标识;(3)儿童风险的识别,针对存在风险的家庭,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上门了解近况;(4)监测和干预,为存在不当育儿行为的家长开展亲职教育服务。2.在儿童暴力事件处于危险的紧急情况时,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危机进行处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这些措施主要包括报警求助、伤情处理、紧急庇护和协助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等。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还应采取的危机干预措施包括:(1)报警求助。社会工作者
14、还应报警,防止事态升级。(2)伤情处理。社会工作者已经拨打“120”并护送小江去医院紧急救治。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应协助小江进行伤情鉴定,固定证据。(3)紧急庇护。在小江得到一定治疗后,社会工作者还应将小江紧急转介到当地设立的家庭暴力受害人庇护或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保证小江的安全,使其免费获得一定期限的住所和生活照顾。(4)协助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社会工作者还应协助小江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预防家庭暴力的再次发生。某地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方式推动当地儿童青少年发展。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家校社”联动的理念设计相应服务,通过与学校合作组织儿童运动会,倡导增加儿童户外运动以
15、增强提质;通过与社区合作开展社区儿童互助小组,建立起朋辈支持网络,并分享互助带来的成长经历和感受;通过与家庭合作开展儿童“防性侵”小组,提升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自卫能力;通过与三方合作开展亲子暑期夏令营,增加儿童之间、亲子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亲子关系等。在此项目成果评估中,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现不少儿童仍然存在不敢与人交往、遇到问题躲避退缩、缺乏自我效能感、家长过高期望给其造成巨大压力等问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决定继续联合“家校社”三方一起开展儿童抗逆力培养的后续服务项目。1.结合案例,说明儿童娱乐与休闲的需要所具有的功能。2.从抗逆力培养角度,说明该机构在外在保护环境方面设计哪些
16、项目目标? 正确答案:1.儿童娱乐与休闲的需要所具有的功能如下:(1)强壮身体的功能,案例中提到“通过与学校合作组织儿童运动会,倡导增加儿童户外运动以增强提质”;(2)获得同伴认同,得到自我实现的功能,案例中提到“通过与社区合作开展儿童朋辈互助小组,建立起朋辈支持网络,分享互助带来的成长经历和感受;”(3)培养能力的功能,案例中提到“通过与家庭合作开展儿防性侵小组,提升儿童自我保护意识”;(4)增进人际关系和改善社交技能,凝聚家庭等功能,案例中提到“通过与三方合作开展亲子暑期夏令营,增加儿童之间、亲子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亲子关系等”2.从抗逆力培养角度,该机构在外在保护环境方
17、面设计的项目目标如下:(1)建立正面连接关系,帮助青少年建立起跟父母、同学、老师之间的积极关怀的正面连接关系;(2)创造支持的环境,链接一切可以动员的环境资源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支持;(3)合理期望,帮助老师和家长为儿童青少年设定合理可实现的期望,避免过高期望;(4)界定清晰的规范,帮助儿童青少年树立规范意识,并帮助他们设定基本的生活规范,形成是非观念的界限;(5)社会参与,创造有意义的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机会,并在其中发挥作用。小明今年10岁,一年前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离家不知所踪,小明与70岁的爷爷相依为命。社会工作者小顾通过家庭走访和查阅资料了解到。小明因目睹了父亲的车祸惨状,常常半夜惊醒,
18、有时会突然大声尖叫,并伴有攻击性行为,为补贴家用,爷爷捡拾废品,家中和楼道堆满杂物,小明身上总有异味,爷爷年事已高,对小明的照顾越来越力不从心;小明常常逃学,整日在外游荡,考试成绩差,经常遭到爷爷打骂。为回应小明的多元化需求,小顾采用个案管理的方法,与小明和爷爷多次沟通,共同制定整套服务计划,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开展服务:联系儿童医院的心理治疗师对小明的创伤后症状开展游戏辅导;推荐小明参加社区四点半课堂;动员社区志愿者为小明和爷爷提供生活照料;通过慈善总会对接爱心企业,为小明申请到一笔救助金,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小顾对上述服务进行了持续追踪和监督。1.分析案例中小明的需要。2.分析社会工作者小
19、顾在上述工作中遵循了哪些个案管理原则? 正确答案:1.小明的需要包括:1)生存的需要。由“为补贴家用,爷爷捡拾废品,家中和楼道堆满杂物,小明身上总有异味,爷爷年事已高,对小明的照顾越来越力不从心”可知,小明基本生活照料缺乏。2)发展的需要。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小明获得幸福童年生活与休闲娱乐,以及良好教育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3)受保护的需要。由“常常半夜惊醒,有时会突然大声尖叫,并伴有攻击性行为,经常遭到爷爷打骂”可知小明需要得到一定的保护。4)社会化的需要。由“小明常常逃学,整日在外游荡。”可知小明需要基本生活技能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品德养成,适应社会规范。2.小顾遵循了如下个案管理原则(一)服
20、务对象参与个案管理强调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包括需求的评估、包裹式服务的规划与组织等,都是由双方共同作决定。小顾在工作中与小明和爷爷多次沟通,共同制订整套服务计划,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开展服务。(二)服务评估评估是个案管理的核心任务,包括服务对象的需求、生理状况、社会环境、非正式网络,甚至个人偏好。小顾为了回应小明多元化的需求,采用个案管理的方法,遵循了服务评估原则。(三)服务协调服务协调体现为强调社会工作者需要协调各方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全人”的服务,并不局限对服务对象的特殊需要提供直接服务。小顾“与小明和爷爷多次沟通,共同制订整套服务计划,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开展服务”遵循服务协调原则
21、。(四)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即社会工作者要尽可能掌握有助于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各方面资源,并加以整合运用。小顾“联系儿童医院的心理治疗师对小明的创伤后症状开展游戏辅导,动员社区志愿者为小明和爷爷提供生活照料;通过慈善总会对接爱心企业,为小明申请到一笔救助金”,联系了多个部门,体现出资源整合的原则。(五)包裹式服务与专业合作小顾“联系儿童医院的心理治疗师对小明的创伤后症状开展游戏辅导;推荐小明参加社区四点半课堂;动员社区志愿者为小明和爷爷提供生活照料;通过慈善总会对接爱心企业,为小明申请到一笔救助金,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体现出包裹式服务与专业合作的原则。(六)服务监督评估和监督是个案管理中的重要组
22、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所提供服务能够达到服务对象认可的标准。小顾对上述服务进行了持续追踪和监督,体现出服务监督的原则。社会工作者小华在一个高端社区从事儿童与家庭服务。小华在工作中发现,很多家庭在儿童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与个人发展,也影响着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为了帮助这些儿童家庭,小华陆续开展了以下活动:通过开展家庭自助小组和亲子互动团队等活动,指导家长如何更好地履行父母职责;以夫妻双方个人身心素养的成长为基础,开展两性关系和家庭关系课堂,提升夫妻双方的能力;通过对问题家庭进行治疗和指导,改善家庭成员的关系,恢复家庭的正常功能;通过开展“家庭嘉年华”“趣味运动会”
23、等活动,消除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和隔阂,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许多儿童家庭有了较大的改善。于是,社会工作者小华准备结案,为打消诸多家庭的疑虑,小华积极帮助家庭巩固已经取得的改变,并决定开展跟进服务。1.结合案例,说明社会工作者开展了哪些服务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2.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跟进并帮助家庭巩固已经取得的改变? 正确答案:1.社会工作者开展的服务如下:(1)亲职辅导。案例中提到“通过开展家庭自助小组和亲子互动团队等活动,指导家长如何更好地履行父母职责”;(2)婚姻辅导。案例中提到“以夫妻双方个人身心素养的成长为基础,开展两性关系和家庭关系课堂,提升夫妻双方
24、的能力”;(3)家庭辅导。案例中提到“通过对问题家庭进行治疗和指导,改善家庭成员的关系,恢复家庭的正常功能”;(4)亲子关系辅导。案例中提到“通过开展“家庭嘉年华”“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消除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和隔阂,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支持”。2.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通过以下举措跟进并巩固已经取得的改变:(1)回顾工作过程,帮助家庭回顾整个服务过程,明确各个家庭改善的地方;(2)强化已有的改变,进一步强化家庭中父母和儿童的改变和成长,巩固其所发生的改变;(3)表达积极鼓励与支持,小华对每个家庭的能力表示了肯定,并表示会进一步的跟进服务,如果遇到问题,还可以及时跟社会工作者保持联络;(4)社会
25、工作者可通过多种跟进措施,进一步评估并巩固家庭的改变情况,如电话跟进、个别家庭的跟进、集体跟进、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的跟进等。晓东,男,8岁,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贵州某小山村。晓东的父母为改善家庭经济情况在晓东3岁时外出打工,至今未回家一次,晓东对父母的印象并不深刻。农村社会工作者小刘在社区调研中发现,晓东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虽然有了上学的钱,但是爷爷奶奶都没有文化,不能为晓东学习进行辅导;爷爷奶奶年纪也大了,在日常生活照料方面大都需要依靠邻里和亲戚帮忙;晓东放学后也很少出去玩耍,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在家里写完作业就帮着爷爷奶奶做点农活;由于与外界接触比较少,晓东至今仍然不太能够很好地与人交流和表达
26、自己,面对陌生人表现出恐惧和拘谨,有比较严重的社交障碍。另外,加之,前几天村里有孩子游泳时溺亡,爷爷奶奶对晓东管的更严格,不让他离家一步。社会工作者小刘还注意到,在村里像晓东这样的情况不少,计划为他们开展相应的社会工作服务促进其更好的成长和发展。1.结合案例,说明类似晓东这样的服务对象面临哪些需求?2.结合案例,说明社会工作者应该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角度开展哪些服务帮助这些儿童。 正确答案:1.类似晓东这样的服务对象面临需求如下:(1)生存的需要,案例中提到“在日常生活照料方面大都需要依靠邻里和亲戚帮忙”说明留守儿童面临生命的存在的需要;(2)发展的需求,案例中提到“爷爷奶奶都没有文化,不
27、能为晓东学习进行辅导”说明其面临良好的受教育的机会需要;案例中提到“晓东放学后也很少出去玩耍,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在家里写完作业就帮着爷爷奶奶做点农活”说明其具有充足的娱乐与休闲的需要;(3)受保护的需要,案例中提到“前几天村里有孩子游泳时溺亡”说明农村的生活环境不够,需要保障其免遭忽视;(4)社会化的需要,社会需要包含学习生活技能、形成自我观念、形成良好品德,案例中提到“晓东至今仍然不太能够很好地与人交流和表达自己,面对陌生人表现出恐惧和拘谨,有比较严重的社交障碍”说明其生活技能缺乏。2.社会工作者应该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角度开展哪些服务帮助这些儿童。(1)个人角度:教授其学习生活技能;缓
28、解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产生的孤独感;开展学业辅导、安全教育等;出现不良行为的进行行为和心理矫正。(2)家庭角度:提升其监护人的监护能力;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提升经济能力;保持与父母的联系,满足其家庭温暖的需求。(3)社区角度:营造关怀留守儿童的社区环境;保障留守儿童生活环境的安全性;在社区开展留守儿童课余托管服务。(4)社会角度:进行留守儿童的问题研究工作,倡导国家政策的改良和完善,让社会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群体;营造关怀关爱的社会环境。赵刚与徐慧是大学同学,毕业后赵刚考上了公务员,徐慧当了老师,结婚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女儿欢欢,欢欢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一转眼女儿到了上学的年龄,学校老师也夸赞欢欢学习努力、
29、性格乖巧。正当他们憧憬美好未来人生的时候,不料徐慧在体检时被查出宫颈癌,夫妻俩竭尽努力四处求医,但两年后徐慧还是撒手人寰。赵刚强忍悲痛与女儿相依为命,周围不少人给他介绍女朋友,他都拒绝见面,其实他内心担心的是女儿的幸福人生。同单位的李丽一直对赵刚有好感,赵刚妻子在世时她就对赵刚表达过爱慕但被赵刚严词拒绝。徐慧去世后,李丽想方设法接近赵刚,在赵刚出差或忙于工作的时候帮助他接送欢欢,慢慢地,赵刚由感激开始接受李丽的示好。李丽终于向赵刚明确表态,希望做他的生活伴侣。赵刚提出有关女儿的顾虑,李丽表示一定会对欢欢好。不久两人登记结婚,后来生一个男孩乐乐。自从有了乐乐,李丽对欢欢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把欢欢看
30、成是乐乐得到爸爸全部爱的障碍。赵刚在家时,李丽装出对欢欢好,只要赵刚不在家,李丽就折磨欢欢。赵刚职位提升后更忙,无暇照顾女儿,李丽常常把欢欢锁在家里不准外出,干很重的活,有时不给欢欢吃饭,而且经常拧、打、掐欢欢,拿欢欢出气,还恐吓欢欢不许告诉爸爸,否则会更折磨她。有一次,赵刚出差,乐乐摔倒了,李丽就把责任怪罪在欢欢身上,把她锁在半地下室里,欢欢三天没吃没喝,邻居家的小孩到地下室外玩耍,听到欢欢敲窗求救,发现了被关的欢欢。1欢欢的哪些需要被剥夺了?2作为社会工作者,你如何遵循危机介入的原则进行危机介入? 正确答案:1从儿童社会工作的角度,儿童有四个方面的需要必须被关注,即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
31、受保护的需要和社会化的需要。本案例中欢欢的这四种需要都不同程度地被剥夺了。(1)儿童生存的需要包括获得基本生活照料、养育照料和可获得的最高水平健康医疗照料。本案例中欢欢的父亲无暇照顾女儿,继母经常不让欢欢吃饭,把欢欢关在地下窒三天没有吃喝。(2)儿童发展的需要也被称为儿童的成长需要,是指儿童为了身心发展需要获得的关爱、教育和引导。本案例中的欢欢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和适当的教育,没有良好的亲子沟通,更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反而处于被压迫的境况中。(3)儿童受保护的需要也被称为儿童的免遭伤害需要,本案例中欢欢受到父亲的忽视以及继母的虐待和伤害,经常被继母打骂、逼迫做重活等。(4)儿童的社会化需要是
32、指儿童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技能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步。本案例中,继母不让欢欢出门,剥夺其和朋辈群体交往的机会等。2遵循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应对欢欢进行如下的介入:(1)及时处理。由于危机的意外性强、造成的危害性大,而且时间有限,需要社会工作者及时接案、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对象及周围他人的伤害。本案例中应立即解救欢欢,社会工作者可以报警,与公安人员一起把欢欢从地下室里解救出来,做适当的安置。(2)限定目标。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本案例中危机介入的目标应首先集中在对欢欢的解救与安置上。(3)输入希望。危机发生之
33、后,服务对象通常处于迷茫、无助、失望的状态中,所以在危机中帮助服务对象的有效方法是给服务对象输入新的希望,让服务对象重新找回行动的动力。本案例中的欢欢由于一个人在黑暗的地下室关了三天而没有饮食,造成了生理和心理的极大伤害,内心产生恐惧、绝望的感受,此时社会工作者应告诉欢欢悲剧结束了,有人在帮助她、支持她。(4)提供支持。对欢欢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走出阴影;对继母进行介入,调整认知,矫正行为,引导其认识自己的恶劣行为,看其悔改态度决定是否进行刑事介入;与父亲沟通,引导其认识到自己的失职和正确处理夫妻关系。(5)恢复自尊。危机的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身心的混乱,使服务对象的自尊感下降。在对欢欢的辅导
34、中注意引导欢欢认识到被虐不是自己的错,不是自己不好,帮助欢欢增强自信、重视自己、尊重自己。(6)培养自主能力。危机是否能够解决最终取决于服务对象是否能够增强自主能力。虽然服务对象在危机中自主能力有所下降,但社会工作者不能认为服务对象缺乏自主能力。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帮助欢欢学会勇敢和自我保护,对欺凌学会抗争。小刚今年刚上小学四年级,爸爸妈妈都是初中毕业,文化水平不高,经营一家杂货店,平时很忙。他们虽然在学习上无法给予小刚太多辅导,但对小刚的成绩要求很严格,每次考试后都要询问小刚的排名。小刚很听话也很努力,成绩一直比较优异,每天放学回到家自己写作业,也不用父母多操心。但是最近小刚的成绩下滑很厉
35、害,放学回家的时间也比之前晚,引起了父母的关注。父母发现小刚放学后不是先回家,而是钻进一家游戏厅去打游戏。一次,父亲在游戏厅把小刚抓了个正着,回家一顿暴打,警告小刚不准再进游戏厅。刚开始几天小刚按时回家写作业,也没再进游戏厅。但是没过多久,小刚看见周围的小伙伴都偷偷地去游戏厅,自己也忍不住想进去,犹豫再三后,他还是跟小伙伴们又一起去玩游戏了,但是每次玩的时间不敢太长,怕被父母发现。后来小刚越来越沉迷于游戏,上课也总想着游戏的内容,在时间上已经无法把控自己,经不住诱惑的小刚开始频繁出入游戏厅,成绩变得更差了。于是又被父亲从游戏厅抓回家一顿打。对于小刚这种屡教不改的行为,他的父母很是生气和失望,觉
36、得小刚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开始不给小刚零花钱,想以此来遏制小刚玩游戏,但是没有任何正面效果,反而起了很大的副作用,小刚比之前更加狂热地玩游戏,完全不害怕父母的责骂。小刚的父母对此很无奈,却也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对小刚沉迷游戏的行为无能为力,来机构求助。1如果你是儿童社会工作者,接到小刚这个案例,你将如何帮助小刚?2作为儿童社会工作者,在做儿童社会工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1如果我是儿童社会工作者,接到小刚这个案例,我将开始如下的工作:(1)与小刚的妈妈进行接案面谈,通过主动介绍自己、沟通(注意事实性沟通与治疗性沟通)、倾听等技巧界定问题;澄清彼此的角色期望和责任;激励并促进妈妈进入服
37、务对象的角色;促进和诱导妈妈停止对孩子的体罚做法。(2)通过家庭走访、家庭观察、与小刚聊天、玩游戏等方法了解小刚的家庭结构及成员之间的关系,了解小刚的成长史、小刚的性情与行为表现、小刚的生活习惯及其与家人的互动方式。(3)与学校的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小刚在班级中的行为表现、老师们对小刚的印象及评价;通过面谈与小刚建立初步的关系,了解小刚与同学、朋友间的关系。(4)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小刚制订辅导计划,确定辅导的目标:减少小刚玩游戏的不良行为,提高小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抑制小刚的游戏成瘾行为;教导小刚社交技巧,引导小刚多与人交流,将注意力从电子游戏中转移出来;通过其他游戏方式提高小刚对学习的
38、兴趣,培养小刚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与父母的沟通与交往能力,增进亲子关系。(5)建议家长改进教育方法,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亲子交流和沟通,多给孩子温暖,对于小刚的偏差行为给予正确的引导,杜绝打骂孩子的行为发生;与学校的老师取得联系,及时纠正小刚的不良行为倾向;搭建学校和家长双向配合的桥梁,加大监督力度,减少小刚和其他小伙伴们在游戏厅玩游戏的机会。(6)通过基线测量、行为量表、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结果评估。直到小刚稳定进入正常的学校生活,不再迷恋电子游戏,亲子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小刚的父母消除了困扰等,进行结案。2儿童社会工作者在做儿童社会工作时应该注
39、意以下几点:(1)儿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儿童权利,它意味着儿童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实务的过程中需要将儿童权利与一般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进行有机结合,以儿童为中心,以满足儿童需要、促进儿童权利的实现为最高指导原则。(2)要认识到儿童是有权利受到全方位的爱护和关怀的。儿童除了生理的需要外,还有很强的心理需要;儿童自身问题的形成受外界影响程度相对较高;儿童问题的解决更多的要靠他人帮助而不是儿童自己。(3)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与儿童成长相关的知识,它们是做好儿童社会工作的保证。(4)儿童社会工作者要把握好与儿童案主间的关系,要处理好和其他为儿童提供服务的专业人士间的关系。小锦,男,7岁。小锦3岁的时候在家
40、附近走失,被人贩子拐卖到了一个偏僻的农村。小锦的父母从来没有放弃找寻的希望,几年来一直奔波于全国各地寻找小锦。在各方的努力下,他们终于在失散4年后找到了小锦,并把他从收养他的农村家庭接回了城市的家。回到城市后,小锦对城市生活环境出现了各种不适应,与自己的亲生父母在感情上也很疏离,一句爸爸妈妈都叫不出口,平日里基本不开口和父母说话,甚至很排斥现在的家庭,总想回到那个收养他的家庭去。小锦的父母尝试各种方法跟小锦消除情感隔阂,他们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周末带他去游乐场玩,跟他讲述3岁前发生的趣事,尽管他们一直努力尝试和小锦重新建立感情,但是收效甚微。因为害怕小锦再次走失,小锦的父母每天坚持接送他
41、上下学,几乎不让小锦单独和其他小朋友在社区一起玩耍,为做到更好地陪伴小锦,弥补错过的那些成长时光,他的妈妈甚至辞去了工作,专职在家照顾他。但是小锦自回城以后一直闷闷不乐,总是很沉默,也不愿与人交往,对陌生人总是很不信任,极度缺乏安全感。1从上述案例中分析小锦现在的需要。2从上述案例中分析小锦的个人及环境资源。3针对小锦目前的状况,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正确答案:1分析上述案例,小锦现在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的需要。儿童的发展需要也被称为儿童的成长需要,是指儿童为了身心发展需要获得的关爱、教育和引导。案例中小锦在3岁时走失,被拐卖到了农村,从小就缺失亲生父母的爱,也缺
42、乏良好的家庭生活和适当管教,导致回到原生家庭后难以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2)受保护的需要。儿童受保护的需要也被称为儿童的免遭伤害需要,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在身心两方面得到安全保障,不受到任何人为的伤害。案例中小锦3岁时走失、被人贩子拐卖,身心都受到极大的伤害,导致对陌生人总是很不信任,极度缺乏安全感,不愿与人交往。(3)游戏的需要。儿童需要游戏是由其天性决定的,儿童在游戏中获得身体的成长,并通过游戏学会与人相处,逐渐认识和了解社会。案例中的小锦整天由父母陪同,几乎不能单独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4)社会化的需要。儿童的社会化是儿童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技能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第一
43、步。这个过程离不开社会群体、集体、个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人主动积极地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本案例中,小锦几乎不能单独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平日里基本不开口和父母说话,总是很沉默,阻碍了小锦社会化需要的发展。2从上述案例中分析小锦的个人及环境资源:(1)小锦的个人资源:身体健康,与同龄孩子相比有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体验过不同家庭、城市和乡村不同的生活。(2)小锦的环境资源:首先是亲生父母对小锦深深的爱,特别是为了弥补错过的那些成长时光,妈妈甚至辞去了工作,专职在家照顾小锦;其次是农村收养家庭的资源,如果处理得好,小锦可以同时得到两个家庭的爱护;同学是小锦朝夕相处的伙伴,老师也是有
44、力的支持资源。3针对小锦目前的状况,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策略主要有:(1)直接对小锦介入:通过游戏进行心理辅导,调整小锦的心理状态,降低小锦对原生家庭的排斥感和对城市的不适应感,增强小锦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增强小锦对人的信任,提升安全感。(2)直接对小锦父母介入:调整小锦父母的认知,使其认识到对待小锦不能操之过急,要多给小锦一些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慢慢培养感情基础,放手让小锦独立地去完成一些事情,让他单独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增强小锦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教授小锦父母亲子沟通方法,例如如何与小锦在游戏中建立信任关系,促进亲子沟通。(3)与小锦学校的老师取得联系,让老师们在学校给予小锦更多支持和
45、鼓励,帮助小锦尽快地融入学校生活中。(4)如果有可能,开设一个由类似适应不良问题的孩子组成的小组,进行团体辅导。(5)如果有可能,建立与收养家庭的连接,得到收养父母的支持,可以把农村收养家庭作为小锦成长的体验基地,也可以从中培养小锦感恩的情操。思思,女童,2岁6个月,父母均为医务工作者。母亲是医生,经常做手术,所以回家没有固定的时间。父亲为医院电脑操作员,所以能按时回家。思思三个月就断了奶,因为母亲工作繁忙,和母亲沟通时间较少。思思主要是由保姆带大的。和其他孩子相比,思思不合群,而且不爱吃饭,睡觉没有规律,经常哭闹。请你以儿童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运用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简要分析思思面临的问题,并提
46、出社会工作者介入的策略。 正确答案:1儿童的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生存的问题、发展的问题、被保护的问题等。思思2岁,这一年龄段属于幼儿期,这一阶段幼儿的问题是婴儿期的儿童会有分离焦虑,处于儿童早期的儿童会出现恐惧;害怕环境中出现陌生物体或新事物或新面孔;害怕黑暗;害怕睡觉。外界环境影响的作用逐渐显现,一些个体开始出现行为及心理偏差,比如过度依赖、说谎、攻击性行为等。这一阶段的主要资源是父母和家庭。父母的资源包括他们对儿童的接纳能力及感受,以及他们在儿童发展上的知识。2社会工作者介入策略针对思思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介入:(1)和思思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两岁半的儿童已具有简单的思
47、维方式和能够进行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对她进行支持、鼓励。(2)向思思的父母介绍儿童发展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给予思思充足的爱,为思思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3)鉴于思思母亲工作繁忙,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角色模仿等方式给她介绍多种和孩子沟通的方法,增强母女关系,让思思感受到母亲对她的爱,减少焦虑。(4)可以联系幼儿教育机构,让思思通过亲子课程增加亲子互动的机会,并且培养思思和伙伴互动的机会,学会和伙伴相处。(5)对保姆进行辅导。因为思思还没有上幼儿园,所以对于看护她的保姆进行幼儿知识辅导。(6)可以让思思接触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朋友。通过朋辈群体的影响使思思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晓东(化名),男,8岁,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生活在贵州的某小山村,父母为了使晓东能够上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