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及其变化(实验1~2)--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拓展含答案.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6635517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及其变化(实验1~2)--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拓展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物质及其变化(实验1~2)--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拓展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及其变化(实验1~2)--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拓展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及其变化(实验1~2)--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拓展含答案.pdf(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专题 物质及其变化(实验12)实验1胶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2物质的导电性实验实验1胶体的制备与性质1.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1)步骤:在小烧杯中加入4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2)原理:FeCl3+3H2OFe(OH)3(胶体)+3HCl。(3)注意事项:2.2.氢氧化铁胶体的性质(1)实验操作与现象条件暗处试剂CuSO4溶液Fe(OH)3胶体操作分别用激光笔照射这两种液体,在与光线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现象无现象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物质及其变化(实验12)-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拓展2(

2、2)丁达尔效应定义:当光束通过胶体时,胶体中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原理: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即光波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分散传播。应用: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如可利用丁达尔效应检验Fe(OH)3胶体的生成。拓展一: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优化途径探究拓展一: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优化途径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向40mL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FeCl3溶液(浓度约为30%)迅速出现制备 Fe(OH)3胶体提供 OH-的物质可以是 H2O 或NaOH,控制反应条件即可制得2向40mL蒸馏水中滴入5滴10%FeCl3溶液,然后滴入1滴10%NaOH清液,边滴边搅

3、拌迅速出现3加热40mL饱和FeCl3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拓展二:氯化铁溶液的净水拓展二:氯化铁溶液的净水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向试管中加入泥水,充分摇荡后静置,2分钟、5分钟后观察现象并记录2分钟时,悬浊物逐渐下沉,5分钟时,溶液呈泥黄色铁盐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粒子表面积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聚沉,使水澄清,达到净水的作用2向试管中加入等量泥水,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充分摇荡后静置,2分钟、5分钟后观察现象并记录2分钟时,逐渐产生沉淀物,溶液不断变澄清,5分钟时,试管底有大量沉淀物,上层溶液变澄清3拓展三:氢氧化铁胶体的提纯拓展三:氢氧化铁胶体的提纯1.1.渗析

4、原理:利用半透膜能透过小分子和小离子,但不能透过胶体粒子的性质从溶胶中除掉作为杂质的小分子或离子的过程。2.2.实验结论:胶体可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溶液可通过滤纸和半透膜,取少量烧杯中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1 1(202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模拟预测)实验室制备 Agl 胶体的操作方法如下:向10mL0.001mol L-1KI 溶液中逐滴加入 0.001mol L-1AgNO3,溶液,并不断振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制备Agl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KI+AgNO3=AgI+KNO3B.AgI胶体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大于100nmC.利用丁达尔效应

5、可以区分AgI胶体和AgNO3溶液D.采用过滤操作可以除去AgI胶体中的少量KI杂质2 2(2023辽宁校联考模拟预测)胶体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Liepatoff 规则:胶核总是选择性地吸附与其本身组成相似的离子形成胶粒)。硅胶溶液组成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胶粒中表面离子数目一定大于束缚反离子B.SiO2-3与硅胶溶液胶核组成相似C.1molNa2SiO3和足量盐酸反应得到硅胶粒子数约为6.021023D.硅胶溶液的胶团中n SiO2-32n H+1(2023浙江校联考一模)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4A.蒸馏水B.硫酸铜溶液C.淀粉溶液D.Fe(OH)3胶体2(2023山

6、东菏泽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校考三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抗击新冠肺炎症情中,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直径约为80100nm,扩散到空气中可形成气溶胶B.医院常用95%的酒精消毒C.“84消毒液”是杀灭“新冠病毒”的药物之一,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D.高温杀灭“新冠病毒”,其原理是破坏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使其变性3(2023山东济南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检测气溶胶中的冠状病毒B.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均为液态C.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易造成钢笔

7、堵塞D.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具有丁达尔效应4(2023江西赣州统考二模)厉害了,我的国 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国近五年来在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开发新材料、开发5G技术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华为5G手机搭载智能7nm制程SOC“麒麟980”芯片,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B.“天宫课堂”实验中,乙酸钠过饱和溶液结晶形成温热“冰球”,该过程发生吸热反应C.火星车的热控材料纳米气凝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华龙一号”核电项目中核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23592U与23892U互为同位素5(2023山东临沂统考二模)实验室提供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烧杯、量筒、玻璃棒、胶

8、头滴管、分液漏斗(非玻璃仪器任选),选用上述仪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B.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D.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6(2023云南保山中学月考)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硅酸胶体的制备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甲将1%硅酸钠溶液滴入沸水,冷却后用激光笔进行照射无明显现象,未出现“光亮的通路”乙向1%硅酸钠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缓慢滴入稀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后停止滴加,用激光笔进行照射出现“光亮的通路”丙向1%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的稀盐酸,最后用激光笔进行照射未出现“光亮的通路”,溶液5中出现浑浊已知:硅酸钠 Na2SiO3溶

9、液呈碱性;常温下硅酸 H2SiO3的溶解度为510-5g(100g水)试回答下列问题:(1)成功制备硅酸胶体的是同学。(2)形成硅酸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3)根据三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可得,成功制备硅酸胶体的关键在于(填标号)A.硅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B.稀盐酸的加入量C.激光笔进行照射D.加入酚酞溶液(4)丙同学制备实验中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5)若要提纯硅酸胶体,下列装置中可用的是(填选项字母)。A.B.C.(6)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系的是(填标号)。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B.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C.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D.用石膏或盐

10、卤点制豆腐实验2物质的导电性实验1.1.实验步骤: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干燥的NaCl固体、硝酸钾固体和蒸馏水,连接所示装置,将石墨电6极依次放入三个烧杯中,分别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取上述烧杯中的NaCl固体、硝酸钾固体各少许,分别加入另外两个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溶液,将石墨电极依次放入NaCl溶液,硝酸钾溶液中,分别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2.2.实验结论:(1)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和蒸馏水不导电。(2)氯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导电。(3)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是电解质,在水的作用下,发生了电离过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3.3.注意事项:蒸馏水是

11、弱电解质,在目前的实验精度下,无法测量出蒸馏水导电,如果选用灵敏电流计,而不是用灯泡,水的导电性是可能会被测出来的。拓展一: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的关系拓展一: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的关系实验操作灯泡变化实验结论向烧杯中加入Ba OH2粉末灯泡不亮Ba OH2粉末不能导电;Ba OH2溶液能导电,加入稀硫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加入Na2SO4溶液,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导电性变化不大向中加入蒸馏水灯泡变亮向中逐滴滴加0.1molL-1硫酸溶液亮 暗溶液1 熄灭溶液2 亮溶液3向中逐滴滴加0.1molL-1Na2SO4溶液灯泡不熄灭拓展二: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测定拓展二:电解质溶液导电

12、性的测定1.1.导电性的基本原理:导电性的基本原理是离子在电场中的迁移,即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着电场方向移动。在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向阴极迁移,负离子向阳极迁移,形成离子电流。离子电流的大小与离子的浓度和迁移率有关。2.2.测定导电性的方法(1)电导率测定法:电导率是导电性的度量单位,通常用电导仪进行测量。电导仪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率来间接测定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迁移率。电导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离7子与电极之间的电流通过性质来测量电导率。(2)电阻率测定法:电阻率是导电性的倒数,表示电解质溶液阻碍电流通过的能力。电阻率的测量可以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中的电阻来进行。电阻率的计算公

13、式为=R A/l,其中为电阻率,R为电阻,A为电极面积,l为电解质溶液的长度。3.3.影响导电性的因素(1)浓度: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强。这是因为离子浓度的增加会增加离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增加电导率。(2)温度:温度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有显著影响。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离子的迁移率增加,导电性也随之增强。(3)溶剂:溶剂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也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极性溶剂对离子的溶解能力更强,离子的迁移率也更高,导电性较好。4.4.实验操作(1)准备电导仪和电解质溶液。(2)将电解质溶液注入电导仪中,并确保电解质溶液与电极充分接触。(3)打开电导仪,进行校准,使其读数为

14、零。(4)测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记录电导仪的读数。(5)根据电导仪的读数,可以计算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1 1(2023上上海黄浦高三卢湾高级中学校考期中)向滴有酚酞的含0.001mol Ba OH2的溶液中,匀速滴入NaHSO4溶液,电导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同时产生蓝色沉淀B.电导率最低点时,加入NaHSO4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C.0t1电导率逐渐减小,因为发生Ba2+2OH-+2H+SO2-4=BaSO4+2H2OD.t1时,沉淀量达到最大,t2时,溶液为中性82 2(2022广东深圳统考二模)某学习小组在

15、实验室进行了有关碘化铅(PbI2)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I.制备PbI2的悬浊液(1)KI溶液和Pb(NO3)2溶液反应,会产生金黄色的PbI2沉淀,形成美丽的“黄金雨”。KI溶液在空气中久置会变质,其原因是。生成PbI2的化学方程式为。充分反应后,经系列操作得到纯净的PbI2固体,向其中加入蒸馏水,得到PbI2悬浊液。II.探究浓度对PbI2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查阅资料】.温度一定时,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ii.26.5时,PbI2饱和溶液的电导率为368Scm-1。(2)稀释对PbI2溶解平衡的影响26.5时,向PbI2悬浊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通过图

16、甲所示装置测定电导率,并得到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实验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为。由电导率变化曲线可知:实验中通过仪器X加入蒸馏水的方式是(填标号)。A.连续逐滴加入B.分三次快速放入C.一次性快速放入曲线图中,段(用字母表示,任写一段)表示PbI2固体的溶解达到平衡状态:cd段溶液的电导率逐渐增大的原因是导致了溶液中离子浓度不断增大。(3)c(KI)对PbI2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26.5时,将PbI2悬浊液静置后,取200mL上层清液c(I-)=2.510-3molL-1于烧杯中,另取蒸馏水于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进行对比实验,再分别向其中加入1molL-1KI溶液。实验数据记录如表:KI溶液累

17、计加入量/mL电导率/(Scm-1)9PbI2饱和溶液蒸馏水036840.50A1B11.00A2B2上述实验过程中,增大PbI2饱和溶液中I-的浓度,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利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时,所取蒸馏水的体积为mL。表格数据A2-A1B2-B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说明增大KI的浓度,PbI2沉淀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1(2023上广东深圳高三翠园中学校考期中)图a、b、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的微观示意图(X、Y均表示石墨电极,且与直流电源连接方式相同,表示水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说明氯化钠固体含有Na+和Cl-,接通电源后能导电B.图b说明

18、只有在通电后,才能发生NaCl=Na+Cl-C.图c能证明在某些条件下,氯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电解质D.图c可判断水合离子中,H和O原子的朝向受离子所带电荷种类的影响2(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分别测定不同浓度NaCl溶液、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电导率()数值,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如下表。溶液0.020.010.0050.01:0.020.005:0.01NaCl溶液48392478125251.2%50.5%HCl溶液109585593279751.0%50.0%CH3COOH溶液26718212668.2%69.2%已知:0.02代表0.02molL-1溶液的电导率数值;其他条件相同

19、时,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仅由0.02的数据不能说明三种电解质的强弱10B.表中数据不能说明同等条件下H+与Na+的导电能力强弱C.比值数据能说明CH3COOH存在电离平衡D.CH3COOH溶液的数据能说明溶液越稀,CH3COOH的电离程度越大3(2022河北模拟预测)某化学小组利用DIS技术对0.1006molL-1醋酸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电导率测定,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0.1006molL-1醋酸溶液用到部分仪器是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容量瓶B.298K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670C.温度高于298K,电离平衡常数降低的原因是醋酸

20、电离过程的焓变Hc CH3COOHC.c点溶液中,c NH+4c Cl-+c CH3COO-D.d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c点5(2021广东高考真题)含氯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1774年,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11成分是MnO2)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气体。1810年,戴维确认这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并命名为chlorine(中文命名“氯气”)。(1)实验室沿用舍勒的方法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室制取干燥Cl2时,净化与收集Cl2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3)某氯水久置后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推测氯水中已分解。检验此久置氯水中Cl-存在的操作及现象是

21、。(4)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实验任务。通过测定溶液电导率,探究温度对AgCl溶解度的影响。查阅资料。电导率是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温度一定时,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5时,KspAgCl=1.810-10。提出猜想。猜想a:较高温度的AgCl饱和溶液的电导率较大。猜想b: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s 45s 35s 25。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取试样、(不同温度下配制的AgCl饱和溶液),在设定的测试温度下,进行表中实验13,记录数据。实验序号试样测试温度/电导率/S/cm1:25的AgCl饱和溶液2

22、5A12:35的AgCl饱和溶液35A23:45的AgCl饱和溶液45A3数据分析、交流讨论。25的AgCl饱和溶液中,c Cl-=mol/L。实验结果为A3A2A1。小组同学认为,此结果可以证明中的猜想a成立,但不足以证明猜想b成立。结合中信息,猜想b不足以成立的理由有。优化实验。小组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猜想b,在实验13的基础上完善方案,进行实验4和5。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实验序号试样测试温度/电导率/S/cm4B15B2实验总结。根据实验15的结果,并结合中信息,小组同学认为猜想b也成立。猜想b成立的判12断依据是。6(2022广东高考真题)食醋是烹饪美食的调味品,有效成分主要为醋酸(

23、用HAc表示)。HAc的应用与其电离平衡密切相关。25时,HAc的Ka=1.7510-5=10-4.76。(1)配制250mL0.1molL-1的HAc溶液,需5molL-1HAc溶液的体积为mL。(2)下列关于250mL容量瓶的操作,正确的是。(3)某小组研究25下HAc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提出假设。稀释HAc溶液或改变Ac-浓度,HAc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用浓度均为0.1molL-1的HAc和NaAc溶液,按下表配制总体积相同的系列溶液;测定 pH,记录数据。序号v HAc/mLv NaAc/mLV H2O/mLn NaAc:n HAcpH40.00/02.864.00/

24、36.0003.364.00ab3:44.534.004.0032.001:14.65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a=,b=。由实验和可知,稀释HAc溶液,电离平衡(填”正”或”逆”)向移动;结合表中数据,给出判断理由:。由实验VIII可知,增大Ac-浓度,HAc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实验结论假设成立。(4)小组分析上表数据发现:随着n NaAcn HAc的增加,c H+的值逐渐接近HAc的Ka。查阅资料获悉:一定条件下,按n NaAcn HAc=1配制的溶液中,c H+的值等于HAc的Ka。对比数据发现,实验VIII中pH=4.65与资料数据Ka=10-4.76存在一定差异;推测可能由物质浓度准确程

25、度不够引起,故先准确测定HAc溶液的浓度再验证。移取20.00mLHAc溶液,加入2滴酚酞溶液,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体积13为22.08mL,则该HAc溶液的浓度为molL-1。在答题卡虚线框中,画出上述过程的滴定曲线示意图并标注滴定终点。用上述HAc溶液和0.1000molL-1NaOH溶液,配制等物质的量的HAc与NaAc混合溶液,测定pH,结果与资料数据相符。(5)小组进一步提出:如果只有浓度均约为0.1molL-1的HAc和NaOH溶液,如何准确测定HAc的Ka?小组同学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中的内容。移取20.00mLHAc溶液,用NaOH溶

26、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V1mL,测得溶液的pH为4.76实验总结得到的结果与资料数据相符,方案可行。(6)根据Ka可以判断弱酸的酸性强弱。写出一种无机弱酸及其用途。1专题 物质及其变化(实验12)实验1胶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2物质的导电性实验实验1胶体的制备与性质1.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1)步骤:在小烧杯中加入4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2)原理:FeCl3+3H2OFe(OH)3(胶体)+3HCl。(3)注意事项:2.2.氢氧化铁胶体的性质(1)实验操作与现象条件暗处试剂CuS

27、O4溶液Fe(OH)3胶体操作分别用激光笔照射这两种液体,在与光线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现象无现象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2(2)丁达尔效应定义:当光束通过胶体时,胶体中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原理: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即光波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分散传播。应用: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如可利用丁达尔效应检验Fe(OH)3胶体的生成。拓展一: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优化途径探究拓展一: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优化途径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向40mL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FeCl3溶液(浓度约为30%)迅速出现制备 Fe(OH)3胶体提供 OH-的物质可以是 H2O 或

28、NaOH,控制反应条件即可制得2向40mL蒸馏水中滴入5滴10%FeCl3溶液,然后滴入1滴10%NaOH清液,边滴边搅拌迅速出现3加热40mL饱和FeCl3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拓展二:氯化铁溶液的净水拓展二:氯化铁溶液的净水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向试管中加入泥水,充分摇荡后静置,2分钟、5分钟后观察现象并记录2分钟时,悬浊物逐渐下沉,5分钟时,溶液呈泥黄色铁盐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粒子表面积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聚沉,使水澄清,达到净水的作用2向试管中加入等量泥水,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充分摇荡后静置,2分钟、5分钟后观察现象并记录2分钟时,逐渐产生沉淀物,溶液不

29、断变澄清,5分钟时,试管底有大量沉淀物,上层溶液变澄清3拓展三:氢氧化铁胶体的提纯拓展三:氢氧化铁胶体的提纯1.1.渗析原理:利用半透膜能透过小分子和小离子,但不能透过胶体粒子的性质从溶胶中除掉作为杂质的小分子或离子的过程。2.2.实验结论:胶体可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溶液可通过滤纸和半透膜,取少量烧杯中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1 1(202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模拟预测)实验室制备 Agl 胶体的操作方法如下:向10mL0.001mol L-1KI 溶液中逐滴加入 0.001mol L-1AgNO3,溶液,并不断振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制备

30、Agl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KI+AgNO3=AgI+KNO3B.AgI胶体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大于100nm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AgI胶体和AgNO3溶液D.采用过滤操作可以除去AgI胶体中的少量KI杂质【答案】C【详解】A制备AgI胶体的化学方程式:AgNO3+KI=AgI(胶体)+KNO3,不是生成沉淀,故A错误;B胶体的分散质颗粒直径处于1100nm之间,故B错误;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性质,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故C正确;D胶体和溶液中粒子均能通过滤纸,过滤操作不能除去杂质,而AgI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方法分离,故D错误;故选C。2 2(2023辽宁校联考模拟预

31、测)胶体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Liepatoff 规则:胶核总是选择性地吸附与其本身组成相似的离子形成胶粒)。硅胶溶液组成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4A.胶粒中表面离子数目一定大于束缚反离子B.SiO2-3与硅胶溶液胶核组成相似C.1molNa2SiO3和足量盐酸反应得到硅胶粒子数约为6.021023D.硅胶溶液的胶团中n SiO2-32n H+【答案】B【详解】A胶粒中SiO2-3带负电荷数大于H+带正电荷数,表面离子数不一定大于束缚反离子数,A错误;B由图示可知,胶核优先吸附SiO2-3,根据Liepatoff规则可得SiO2-3与硅胶溶液胶核组成相似,B正确;C许多分子聚集一起形成胶粒,

32、故形成胶粒数小于6.021023,C错误;D胶团不带电荷,胶团中阴离子为硅酸根离子,阳离子为氢离子,根据电荷守恒,n SiO2-3=2n H+,D错误;故答案选B。1(2023浙江校联考一模)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A.蒸馏水B.硫酸铜溶液C.淀粉溶液D.Fe(OH)3胶体【答案】B【详解】A蒸馏水是纯净物,不是分散系,没有丁达尔效应,故 A 不选;B硫酸铜溶液是分散系,但属于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 B 选;C淀粉是大分子,该分散系实际上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 C 不选;D氢氧化铁胶体是分散系,且有丁达尔效应,故 D不选;故选 B。2(2023山东菏泽山东省鄄城县第

33、一中学校考三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抗击新冠肺炎症情中,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直径约为80100nm,扩散到空气中可形成气溶胶B.医院常用95%的酒精消毒C.“84消毒液”是杀灭“新冠病毒”的药物之一,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D.高温杀灭“新冠病毒”,其原理是破坏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使其变性【答案】B【详解】A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新冠病毒直径约为80100nm,扩散到空气中可形成5气溶胶,A正确;B医院常用75%的酒精消毒,B错误;C“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

34、,能使蛋白质变性,是杀灭“新冠病毒”的药物之一,C正确;D高温使蛋白质变性,可以杀灭“新冠病毒”,D正确;故选B。3(2023山东济南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检测气溶胶中的冠状病毒B.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均为液态C.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易造成钢笔堵塞D.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具有丁达尔效应【答案】C【详解】A气溶胶中的冠状病毒不属于胶体,不能用丁达尔效应检测,故A错误;B悬浊液分散质为固体小颗粒,乳浊液分散质为液体小液滴,故B错误;C墨水是胶体,不同牌子的墨水可能胶粒带相反电荷,混合发生聚沉,造成钢笔堵塞,故C正确;D葡萄糖溶液属于溶液

35、,不是胶体,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答案选C。4(2023江西赣州统考二模)厉害了,我的国 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国近五年来在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开发新材料、开发5G技术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华为5G手机搭载智能7nm制程SOC“麒麟980”芯片,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B.“天宫课堂”实验中,乙酸钠过饱和溶液结晶形成温热“冰球”,该过程发生吸热反应C.火星车的热控材料纳米气凝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华龙一号”核电项目中核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23592U与23892U互为同位素【答案】B【详解】A晶体Si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采用

36、,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A正确;B乙酸钠在温度较高的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大,很容易形成过饱和溶液,暂时处于亚稳态,这种溶液里只要有一点的结晶和颗粒,就能打破它的亚稳态,迅速结晶的同时释放出大量热量,但没有发生吸热反应,B错误;C火星车的热控材料纳米气凝胶属于胶体,因此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正确;D23592U与23892U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因此二者互为同位素,D正确;故合理想象是B。65(2023山东临沂统考二模)实验室提供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非玻璃仪器任选),选用上述仪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B.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C

37、.制备氢氧化铁胶体D.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答案】A【详解】A用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操作环节有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和过滤,因此必须使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普通漏斗,故选A;B用分液法分离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故不选B;C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少量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透明红褐色,制得氢氧化铁胶体,需要的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故不选C;D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主要仪器有: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故不选D;选A。6(2023云南保山中学月考)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硅

38、酸胶体的制备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甲将1%硅酸钠溶液滴入沸水,冷却后用激光笔进行照射无明显现象,未出现“光亮的通路”乙向1%硅酸钠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缓慢滴入稀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后停止滴加,用激光笔进行照射出现“光亮的通路”丙向1%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的稀盐酸,最后用激光笔进行照射未出现“光亮的通路”,溶液中出现浑浊已知:硅酸钠 Na2SiO3溶液呈碱性;常温下硅酸 H2SiO3的溶解度为510-5g(100g水)试回答下列问题:(1)成功制备硅酸胶体的是同学。(2)形成硅酸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3)根据三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可得,成功制备硅酸胶体的关键在于(填标号)A.硅酸钠溶液的质量

39、分数B.稀盐酸的加入量C.激光笔进行照射D.加入酚酞溶液(4)丙同学制备实验中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5)若要提纯硅酸胶体,下列装置中可用的是(填选项字母)。7A.B.C.(6)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系的是(填标号)。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B.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C.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D.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答案】(1)乙(2)SiO2-3+2H+=H2SiO3(胶体)(3)B(4)SiO2-3+2H+=H2SiO3(5)C(6)ACD【详解】(1)乙同学用激光笔进行照射,出现“光亮的通路”,即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成功制备硅酸胶体的

40、是乙同学。(2)向1%硅酸钠溶液中缓慢滴入稀盐酸,可以形成胶体,形成硅酸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3+2H+=H2SiO3(胶体)。(3)根据三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可得,成功制备硅酸胶体的关键在于稀盐酸的加入量,故选B。(4)丙同学制备实验中,过量的盐酸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所以溶液出现浑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3+2H+=H2SiO3。(5)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可以透过半透膜,因此提纯硅酸胶体,可采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故选C。(6)A明矾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和胶体的性质有关,A选;B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出现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沉淀,与胶体无关

41、,B不选;C河水是胶体,遇海水发生胶体的聚沉,和胶体性质有关,C选;D豆浆是胶体,遇石膏或盐卤发生胶体的聚沉,和胶体性质有关,D选;故选ACD。实验2物质的导电性实验81.1.实验步骤: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干燥的NaCl固体、硝酸钾固体和蒸馏水,连接所示装置,将石墨电极依次放入三个烧杯中,分别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取上述烧杯中的NaCl固体、硝酸钾固体各少许,分别加入另外两个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溶液,将石墨电极依次放入NaCl溶液,硝酸钾溶液中,分别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2.2.实验结论:(1)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和蒸馏水不导电。(2)氯化钠溶液、硝

42、酸钾溶液导电。(3)氯化钠和硝酸钾都是电解质,在水的作用下,发生了电离过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3.3.注意事项:蒸馏水是弱电解质,在目前的实验精度下,无法测量出蒸馏水导电,如果选用灵敏电流计,而不是用灯泡,水的导电性是可能会被测出来的。拓展一: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的关系拓展一: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的关系实验操作灯泡变化实验结论向烧杯中加入Ba OH2粉末灯泡不亮Ba OH2粉末不能导电;Ba OH2溶液能导电,加入稀硫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加入Na2SO4溶液,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导电性变化不大向中加入蒸馏水灯泡变亮向中逐滴滴加0.1molL-1硫酸溶液亮 暗溶

43、液1 熄灭溶液2 亮溶液3向中逐滴滴加0.1molL-1Na2SO4溶液灯泡不熄灭拓展二: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测定拓展二: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测定1.1.导电性的基本原理:导电性的基本原理是离子在电场中的迁移,即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着电场方9向移动。在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向阴极迁移,负离子向阳极迁移,形成离子电流。离子电流的大小与离子的浓度和迁移率有关。2.2.测定导电性的方法(1)电导率测定法:电导率是导电性的度量单位,通常用电导仪进行测量。电导仪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率来间接测定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迁移率。电导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与电极之间的电流通过性质来测量电导率。(2)

44、电阻率测定法:电阻率是导电性的倒数,表示电解质溶液阻碍电流通过的能力。电阻率的测量可以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中的电阻来进行。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R A/l,其中为电阻率,R为电阻,A为电极面积,l为电解质溶液的长度。3.3.影响导电性的因素(1)浓度: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强。这是因为离子浓度的增加会增加离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增加电导率。(2)温度:温度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有显著影响。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离子的迁移率增加,导电性也随之增强。(3)溶剂:溶剂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也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极性溶剂对离子的溶解能力更强,离子的迁移率也更高,导电性较好。4.4.实验操

45、作(1)准备电导仪和电解质溶液。(2)将电解质溶液注入电导仪中,并确保电解质溶液与电极充分接触。(3)打开电导仪,进行校准,使其读数为零。(4)测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记录电导仪的读数。(5)根据电导仪的读数,可以计算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1 1(2023上上海黄浦高三卢湾高级中学校考期中)向滴有酚酞的含0.001mol Ba OH2的溶液中,匀速滴入NaHSO4溶液,电导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A.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同时产生蓝色沉淀B.电导率最低点时,加入NaHSO4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C.0t1电导率逐渐减小,因为发生Ba2+2O

46、H-+2H+SO2-4=BaSO4+2H2OD.t1时,沉淀量达到最大,t2时,溶液为中性【答案】BD【详解】A随着反应进行溶液逐渐由碱性变为中性再过度到酸性,因此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红色,生成的硫酸钡是白色沉淀,故A错误;B电导率最低的时候是被钡离子恰好完全被沉淀时,加入NaHSO4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故B正确;C0t1电导率逐渐减小,t1时电导率最小,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1:1反应,发生Ba2+OH-+H+SO2-4=BaSO4+H2O,故C错误;Dt2时,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1:2反应,发生Ba2+2OH-+2H+SO2-4=BaSO4+2H2O,沉淀达到最大,溶液显中性,故D正确;

47、故选BD。2 2(2022广东深圳统考二模)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进行了有关碘化铅(PbI2)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I.制备PbI2的悬浊液(1)KI溶液和Pb(NO3)2溶液反应,会产生金黄色的PbI2沉淀,形成美丽的“黄金雨”。KI溶液在空气中久置会变质,其原因是。生成PbI2的化学方程式为。充分反应后,经系列操作得到纯净的PbI2固体,向其中加入蒸馏水,得到PbI2悬浊液。II.探究浓度对PbI2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查阅资料】.温度一定时,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ii.26.5时,PbI2饱和溶液的电导率为368Scm-1。(2)稀释对PbI2溶解平衡的影响2

48、6.5时,向PbI2悬浊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通过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电导率,并得到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11实验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为。由电导率变化曲线可知:实验中通过仪器X加入蒸馏水的方式是(填标号)。A.连续逐滴加入B.分三次快速放入C.一次性快速放入曲线图中,段(用字母表示,任写一段)表示PbI2固体的溶解达到平衡状态:cd段溶液的电导率逐渐增大的原因是导致了溶液中离子浓度不断增大。(3)c(KI)对PbI2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26.5时,将PbI2悬浊液静置后,取200mL上层清液c(I-)=2.510-3molL-1于烧杯中,另取蒸馏水于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进行对比实验,再分别向

49、其中加入1molL-1KI溶液。实验数据记录如表:KI溶液累计加入量/mL电导率/(Scm-1)PbI2饱和溶液蒸馏水036840.50A1B11.00A2B2上述实验过程中,增大PbI2饱和溶液中I-的浓度,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利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时,所取蒸馏水的体积为mL。表格数据A2-A1B2-B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说明增大KI的浓度,PbI2沉淀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答案】(1)I-会被空气中的O2氧化;2KI+2Pb(NO3)2=PbI+2KNO3(2)酸式滴定管;B;ab或ba(答“de”“ed”“gh”“hg”“jk”“kj”均可);PbI2固体不断

50、溶解(3)产生金黄色沉淀(或“产生亮黄色沉淀”“产生黄色浑浊”);200;小于【详解】(1)I-具有较强还原性,会被空气中的O2氧化,导致KI溶液变质;根据题意KI和Pb(NO3)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PbI2沉淀,根据元素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为2KI+122Pb(NO3)2=PbI+2KNO3;(2)根据仪器X的结构特点可知其为酸式滴定管;由电导率变化曲线可知,电导率出现3次急剧的下降,说明蒸馏水是分三次快速放入,故选B;悬浊液导电是因为存在平衡PbI2Pb2+2I-,加水稀释后,离子浓度瞬间下降,电导率瞬间减小,之后反应正向移动,PbI2固体不断溶解,重新达到平衡,而PbI2饱和溶液中Pb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