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docx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96588901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的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青年初期 正确答案:B 【解析】少年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幼稚、半(江南博哥)成熟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春光明媚,心情愉快;秋高气爽,心旷神怡;夏日炎炎,心情烦躁;冬日阴冷,心情抑郁”所描述的是() A.心境 B.应激 C.情调 D.情感 正确答案:C 【解析】有些感觉使人愉快,有些感觉使人烦闷,这种伴随感知觉的过程产生的情绪体验称为感觉的情绪色调或情调。“点头微笑表示肯定,摇头皱眉

2、表示否定”体现了情绪情感的()功能。 A.感染 B.调节 C.替代 D.信号 正确答案:D 【解析】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通过表情可以推测一个人的情绪情感。“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这反映了() A.意志对认识的影响 B.情感对认识的依赖 C.意志对情感的作用 D.情感对意志的作用 正确答案:C 【解析】“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即意志对情绪情感的调节作用。“急中生智”所描述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正确答案:C 【解析】“急中生智”是在突发状态下产生的,当人们遇到突发情况

3、时,快速决定,做出智慧的反应,这是应激的过程。“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说明气质是不易改变的。 正确答案:【答案】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由于气质较多地受生物因素的制约,因此,气质变化较难、较慢。所以说气质的稳定性较强,不易改变。“千手观音”的形象运用了想象的哪种加工方式() A.和合 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正确答案:B 【解析】夸张是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和强调,使其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加浓等,如运用夸张方式创造出“千手观音”的形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的表现。 A.道德感 B.美

4、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正确答案:A 【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情绪情感具有()功能。 A.适应 B.动机 C.组织 D.健康 正确答案:D 【解析】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表现为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易感情用事”一般发生在()情绪状态下。 A.心境 B.紧张 C.激情 D.应激 正确答案:C 【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意识范围缩小,理解力降低,易感情用事。“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的是() A.心境 B.激情 C.应

5、激 D.热情 正确答案:A 【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这说的是()三者的关系。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个性特征 B.感知、情感和行动 C.认知、情感和意志 D.认识过程和意向过程 正确答案:C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习惯可以追溯到其人格发展阶段中培养()的时期。 A.羞耻感 B.内疚感 C.勤奋感 D.孤独感 正确答案:C 【解析】6-11岁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在这个时期,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任务。他们追求任务完成时获得的成就感及由此带来的长辈的认可和赞许。如果儿童在学

6、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常见的健康情绪调节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1)认知调节法;(2)合理宣泄法;(3)意志调节法;(4)转移注意法;(5)幽默法。戴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内容的人格测验时获得的分数与上一次不同。他所担心的是下列哪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内容()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正确答案:A 【解析】信度是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它以反复测验时能否提供相同的结果来说明。动物遇到危险时

7、,产生怕的呼救,体现了情绪情感的()功能。 A.适应 B.动机 C.组织 D.信号 正确答案:A 【解析】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人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时发出的大声呼救和恐惧的表情,是进化而来的适应性行为。对优美的自然风景的欣赏属于() 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激情 正确答案:A 【解析】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高兴时手舞足蹈,恐惧时手足无措的情绪表达方式是() A.面部表情 B.姿态表情 C.言语表情 D.语调表情 正确答案:B 【解析】人可以通过身体姿势表达情绪,题干的描述属于人的姿态表

8、情。根据我国心理学家对个体心理阶段的划分,少年期的年龄阶段是() A.6、7岁11、12岁 B.8、9岁11、12岁 C.14、15岁18、19岁 D.11、12岁14、15岁 正确答案:D 【解析】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简述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答案】 (1)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2)人的智力结构中

9、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3)七种智力分别是言语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视觉一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内省智力);(4)1999年,加德纳又提出了第八种智力,即认识自然智力,它是认识自然,并对我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简述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 正确答案: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生理自我(自我中心期)。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客观化时期)。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社会自

10、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主观自我时期)。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简述培养中学生的记忆能力的方法。 正确答案:【答案】 (1)教给学生基本的记忆策略。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阐述策略;组织策略;提取策略。 (2)重视对中学生记忆活动的指导。唤起记忆的愿望;增强记忆的信心;培养自我检查的习惯;讲究记忆卫生。 (3)合理组织学生复习。简述培养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方法。 正确答案:(1)正确认识情绪,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2)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充实和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康的情趣;(3)锻炼身体;(4)使自己永远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基调,培养幽默感;(5)培养高尚的道

11、德情操,培养中学生爱生活、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6)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正确答案:(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5)健康功能;(6)感染功能。此外,情绪和情感还具有强化功能、迁移功能、疏导功能和协调功能。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正确答案:【答案】 (1)区别:从需要的角度来看: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

12、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从表现形式来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2)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情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是在大量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通过情绪表达出来的。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但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也可产生不同的情绪表现。 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情绪也依赖于情感的变化。情绪受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情感的性质决定了在一定情境下情绪表现的形式。情绪发生过程中往往深

13、含着情感因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与情感相比,情绪侧重描述情感过程的外部表现及可测量的方面,而情感侧重表明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方面。简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正确答案:(1)创设思维氛围;(2)激发思维兴趣;(3)培养直觉思维;(4)训练发散思维;(5)发展逆向思维。简述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答案】 (1)“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维果茨基强调,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借助于语言等符号系统不断内化的结果。 (2)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内化说”。维果茨基强调环境和社会因素

14、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内化说是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3)最近发展区的概念。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4)在维果茨基看来,“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有两层含义: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简述学校教育对学龄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正确答案:【答案】 (I)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收系统的科

15、学知识,同时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学习可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坚持性、主动性等优良的人格特征;(2)校风和班风也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风和班风能促使学生养成积极性、独立性和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3)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也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格特征:(4)教师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人格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简述压力产生的来源。 正确答案:【答案】 (1)躯体性压力源,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 (2)心理性压力源,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3)社会性压力源,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

16、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 (4)文化性压力源,最常见的是文化迁移,即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到另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中,使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压力。简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正确答案:【答案】 (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改变。 (2)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力因文化的强弱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

17、力越大;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3)家庭因素。强调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间的差异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探讨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的影响。 (4)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在学龄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收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学习还可以形成与发展学生的坚持性、主动性等优良的人格特征。 (5)个人主观因素。社会上各种影响因素,首先要为个人所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才能推动他去思考与行动。另外,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人格特征形成的作用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日益增强。

18、简述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正确答案:(1)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简述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方法。 正确答案:【答案】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惯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此外,教师还

19、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简述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1)中学生记忆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不断提高,到16岁趋于成熟;(2)同一年龄的中学生,受所记材料的性质影响,记忆效果不一样;(3)中学生短时记忆的广度随年级增长而不断增大;(4)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效果都不断提高,但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5)中学生以理解记忆为主要记忆手段;(6)抽象记忆在中学阶段占了主导地位。简述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 正确答案:(1)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强度

20、的反应;(3)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4)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简述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1)中学生情绪非常丰富;(2)中学生的情绪反应强烈,易动感情;(3)情绪理解力增强,学会运用情绪表达规则;(4)能采用有效的情绪调节手段;(5)中学生情绪的延续性较长,心境化;(6)出现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7)中学生情绪变化的两极性。简述中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正确答案:(1)老师和家长要重视性教育,而且要把握好教育尺度气(2)进行爱情基础知识教育;(3)更新观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4)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处理性冲动、恰当地与异性交往;(5)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组织男

21、女学生共同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使他们与异性交往的需求在活动中得到满足。简述中学生注意品质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1)有意注意发展明显;(2)不论何种注意,都在逐步深化;(3)注意特征存在个体差异;(4)注意品质不断改善。简要说明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正确答案:【答案】 (1)性格和气质的联系如下:性格和气质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性格和气质互相渗透,彼此制约,两者相互影响。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气质影响到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了某种气质的色影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第二,气质影响到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气质影响性格形成的速度。性格对气质的影响表现在:性格可以

22、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2)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如下: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做到因材施教,这是因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正确答案:D 【解析】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往往又千差万别。这是心理发展差异性的典型体现,这些差异要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老师问小明:“你有哥哥吗?”他回答:“有,就是大明

23、。”但反过来问:“大明有弟弟么?”他回答:“没有。”说明儿童思维具有() A.泛灵性 B.不可逆性 C.直观性 D.抽象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思维的不可逆性指不能改变思维的方向。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阶段儿童还不能进行可逆性思维。美感属于()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激情 正确答案:B 【解析】美感是情感的一种。能力有高低之分,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说明人有()的差异。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个性倾向性 D.个性心理特征 正确答案:D情感的学习是指情感系统的习得,不包括() A.心境、激情和应激的调节 B.道德感的形成 C.理智感的形成 D.美感

24、的形成 正确答案:A 【解析】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形式。情感与情绪的特点不同,情感具有() A.情境性 B.持久性 C.外显性 D.表浅性 正确答案:B 【解析】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从表现形式来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情绪等同于情感。 正确答案:(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是有区别的,表现为:从需要的角度来看: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

25、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守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从表现形式来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D 【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不同的态度体验反映着客观事

26、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不同关系。情绪与情感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知 正确答案:A 【解析】情绪与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求知欲属于() A.美感 B.理智感 C.应激 D.道德感 正确答案:B 【解析】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求知欲是探求真理时表现的情感,因此属于理智感。人的喜、怒、哀、惧属于() A.心理特征 C.人格心理 B.心理过程 D.认知过程 正确答案:B 【解析】人的喜、怒、哀、惧是情绪情感过程,属于心理过程。人们对已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A.表象 B.想象 C.幻想 D.

27、印象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想象的概念。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 正确答案:(1)培养间接兴趣;(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4)重视集中注意的自我训练。事业心、自尊心属于() A.心境 B.理智感 C.美感 D.道德感 正确答案:D 【解析】道德感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思维越灵活,相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能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提出越多的合理假设。 正确答案:(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能否有效提出假设,受到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

28、,思维越灵活、知识经验越丰富,提出的假设就越多。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正确答案:C 【解析】“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有两层含义:(1)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2)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14、15岁25岁属于()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正确答案:C下列()反应是对挫折的积极应对。 A.升华

29、 B.投射 C.退行 D.幻想 正确答案:A 【解析】升华是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A.快乐 B.焦虑 C.悲哀 D.愤怒 正确答案:B 【解析】焦虑是由恐惧、内疚、痛苦、愤怒组成的复合情绪,而快乐、悲哀、恐惧和愤怒是基本情绪。下列对“关键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 D.在发展的关键期间,如果能

30、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 正确答案:B 【解析】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存在关键期,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种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但关键期并不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下列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发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B.教学内容应略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以更好地促进发展 D.教学应同时考虑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 正确答案:A 【解析】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水平

31、;另一种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只有走在现有发展水平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为A。下列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 B.心理防御机制均有助于适应挫折,化解困境 C.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具有二重性 D.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街、掩饰性防御、逃避性防御、攻击性防御五大类 正确答案:B下列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 A.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B.对祖国的热爱 C.助人为乐的幸福感 D.高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 正确答案:D 【解析】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可以由对事物

32、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从表现形式来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高考带来的喜悦由单纯的感知觉引起,体验强度大,带有冲动性,因此,D项属于情绪范畴。下列属于维果茨基的理论观点的是() A.自我同一性 B.图式 C.力比多 D.最近发展区 正确答案:D 【解析】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的观点;图式是皮亚杰的观点;力比多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的理论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主型教养方式的是() A.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经常提出明确的要求 B.倾向于拒绝和漠视

33、孩子 C.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 D.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自己的一切行为 正确答案:A 【解析】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中,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A项符合要求。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意志 B.能力 C.气质 D.兴趣 正确答案:A 【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因此,答案为A项。想象要处理的信息主要是什么类的() A.符号类 B.字词类 C.操作类 D.表象类 正确答案:D 【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小

34、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情感的() 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生理唤醒 D.认知活动 正确答案:C 【解析】小明即将进入考场,有点激动或者焦虑,这种情绪伴随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的生理变化,因此,属于生理唤醒。心理学是研究()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A.认知 B.情感 C.心理现象 D.心理特点 正确答案:C 【解析】品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指出: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期,学习外语应从10岁以前就开始,学习乐器在5岁左右开始为最佳。这些都说明了心理发展存在()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

35、性 D.互补性 正确答案:C 【解析】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题干描述的正是不同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故本题选C项。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正确答案:(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信度是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可信的测验未必有效,而有效测验必定可信。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

36、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正确答案:C 【解析】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所以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即为社会自我方面的自我意识。学生知识越多,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正确答案:【答案】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能力与知识、技能具有不同

37、的概括水平。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一定就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一般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是() A.幼儿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正确答案:B 【解析】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一个学生对另一个蛮横学生不满,但却在并无过错的弱小学生身上发泄不满。这种现象属于() A.压抑 B.投射 C.回归 D.置换 正确答案

38、:D 【解析】置换,又称转移或者移置,是指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迁怒”就是这个机制。依据人类社会活动的六种形态,()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不同的性格类型有不同的价值观。 A.霍兰德 B.桑代克 C.斯普兰格 D.奥尔波特 正确答案:C遗传素质决定智力发展的水平。 正确答案:(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有研究发现:遗传关系越密切,个体之间的智力越相似。但是,遗传只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使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多方面的共同作用。有爱或有恨

39、,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这说明情绪和情感() A.具有两极对立特性 B.具有不可调和的特性 C.其两极是不相容的 D.其两极是绝对对立的 正确答案:A 【解析】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和情感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和情感。在()阶段,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正确答案:C 【解析】青年初期相当于高中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年,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智力差异,教师应如何加以注意? 正

40、确答案:【答案】 (1)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智力发展水平较高、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应提供较难的学习任务,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创造各种条件发挥他们的才智;对智力发展较差的学生,要给他们更多的帮助,对作业进行具体的指导,使他们树立起信心;对那些智力水平不差,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主要从端正学习态度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不断完善其良好的个性品质。 (2)教师不应歧视在某些能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教师要树立一种观念,即任何儿童都有可能发展某种活动所需要的能力,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扬长避短,同时采取适当的方法使学生长善救失,人尽其才。 (3)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对于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应给予其机会,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来促进他们的特长进一步发展。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正确答案:【答案】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学习动机、人格特征乃至集体和教师等社会因素对学习成绩都有重大影响。心理学家对于IQ分数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统计分析,一致的结果是:IQ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其相关系数在小学阶段为0.6-0.7,在中学阶段为0.5-0.6,在大学阶段为0.4-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教师资格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