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灵昆南线标准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灵昆南线标准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温州市灵昆南线标准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0232号二一一年十二月11苍温州市灵昆南线标准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目 录1工程概况31.1 基本情况31.2 工程建设内容31.3 工程等级及标准32环境质量现状33污染源汇总44. 环境影响预测44.1 水文情势影响分析44.2 水环境影响分析44.3 水闸运行噪声影响分析44.4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分析64.5 工程运行管理环境影响分析64.6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64.7 征地拆迁安置影响分析64.8 渔港的影响评价64.9 跨海桥梁的影响评价64.10养殖塘的影响评价74.11 低潮高地的影响评价74.12 施
2、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74.13海岛影响分析84.14环境风险影响分析85环境保护措施与投资95.1 主要环保措施与对策95.2 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估算106. 公众参与117评价结论与建议117.1 建议与要求117.2 环评总结论111工程概况1.1 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温州市灵昆南线标准堤工程建设单位:温州港城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地点:瓯江口灵昆岛南岸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标准堤、交叉建筑物、堤内景观。工程占地:本工程永久占地面积为83.88hm2,其中工程区占地为83.61 hm2,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耕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移民安置0.27 hm2,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耕地。新增临时占地面积
3、为1.45hm2,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和养殖塘(即塘坑水面)。项目总投资:104654.07万元建设周期: 2011年12月正式开工,2014年11月结束,总工期36个月。1.2 工程建设内容本工程主要包括标准堤、交叉建筑物、堤内景观:(1)标准堤:堤线全长6.543km,西起披牌山,东至浅滩一期围涂工程南围堤。(2)交叉建筑物:桩号6+096处布置海思水闸一座,净宽6m(2孔3m),沿线设排水涵闸5座,净宽(1孔2m),桩号6+2006+543堤外侧设置灵昆渔船临时停泊点。(3)堤内景观:堤内侧布置3070m宽景观绿化带。1.3 工程等级及标准工程建筑物的级别为:主要建筑物标准堤、水闸为3级建
4、筑物,渔船临时停靠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临时排水箱涵、施工围堰等临时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防洪挡潮标准:标准堤挡潮设计标准为考虑瓯飞滩一期围垦工程建成条件下50年一遇高潮位遭遇50年一遇的风浪,按瓯飞滩二期围垦工程建成条件下100年一遇高潮位遭遇100年一遇的风浪校核。标准堤按允许部分越浪设计;海思水闸排涝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施工围堰按汛期10年一遇高潮位加安全加高设计。2环境质量现状该地区环境空气及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能够满足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但是工程附近河流及近岸海域水质较差,不能满足相应的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其中,工程附近河流主要超标项目为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BOD5、总磷及石油类。邻
5、近海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全部调查中均超出四类水质标准,均超过相应的环境功能区划标准。水质评价结果显示,一类功能区的化学需氧量与铅均超标,但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一类功能区的石油类小潮部分超出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但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大潮石油类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余水质指标均符合相应的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3污染源汇总污染物产生部位及产生量见表3.1-1。表3.1-1 施工期污染物产生情况汇总表分期类型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源强施工期废水施工废水废水量181m3/d泥沙3.62t/d冲洗废水废水量24m3/d石油类0.36kg/d泥沙19.2kg/d生活污水废水量33.8m3/d
6、COD10.14kg/dSS8.45kg/dBOD56.76kg/dNH3-N1.69kg/d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250kg/d大气污染源施工机械燃油废气SO2、NO2、TSP无组织排放施工扬尘TSP80100mg/m3噪声施工机械、材料运输等效声级80105dB水土保持弃渣钻渣及建筑垃圾17.91万m3灌注桩泥浆泥浆19.325万m3扰动地表、损坏植被等水土流失泥沙6.49万 t社会环境影响工程占地本工程总用地面积85.33hm2,包括耕地占用5.41 hm2,林地1.92 hm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7.31 hm2,工矿仓储用地0.29 hm2,住宅用地0.23 hm2,交通运输
7、用地0.11 hm2。施工车辆及机械交通干扰影响运行期水文情势主体工程防洪挡潮能力提高;洪水期内河水位有所降低水环境水文情势工程本身不排放污染物,洪水期减少污染物的入河量,对水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废水及固废管理人员24人生活垃圾24kg/d,污水排放量3.24m3/d噪声水闸运行、水流冲击等效声级5070 dB4. 环境影响预测4.1 水文情势影响分析(1)标准堤:标准堤防洪排涝标准提高至50年一遇高潮位遭遇50年一遇的风浪,大大提高了堤坝的防洪挡潮能力。(2)水闸:工程建成后,洪水期内河河水水位将有所降低,减少内涝灾害。枯、平水期,水闸将继续发挥蓄淡灌溉的作用,调度运行原则不变,枯、平水期水位与
8、现状相比基本不变。(3)渔船临时停泊点:渔港临时停泊点主要功能是为灵昆岛渔民提供渔船避风港,靠泊渔船均为20匹马力以下的小渔船,建设点为已存在的养殖塘隔梗上,新建部分仅为130m直立式护岸码头,仅占灵昆南岸线的2%,故对灵昆岛的水文情势影响很小。(4)冲淤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对原有堤线有一定的改动,较原有堤线更为顺直因此,项目的建设对瓯江南口的岸滩局部变化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外移的堤线基本建设在鱼、虾塘中,并不占用海域,且基本顺着原有岸线平顺布设,占用滩涂比例极低(0.6%),故对灵昆南岸岸滩变化的影响有限。4.2 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运营期本身不产生污染物,仅运行管理人员产生一定量的日常生
9、活污水及垃圾,经妥善处置后,工程运行期间对水环境基本不会造成影响。此外,工程建设可减少汛期因受淹区污物下泄污染瓯江水质的机率。工程建设运行后,将有利于当地水环境的改善。4.3 水闸运行噪声影响分析工程运行期的噪声影响主要集中在汛期。水闸开闸泄洪过程中,昼间5m处即可达到55dB(A)的标准要求。各噪声源与居民建筑物的距离均在180m以上,因此,总的来说,水闸运行噪声对灵昆岛居民基本无影响。4.4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分析标准堤建成后对潮间带生物的影响最大,生态损失量约为44.37t,经济损失约为35.4万元。调查过程中的生物种类均为常见的潮间带生物,在堤防外侧的潮间带生物群落将慢慢地恢复,总体来说
10、,不会对海域总体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4.5 工程运行管理环境影响分析工程建成后,设立工程管理所,管理人员共24人。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化粪池由环卫部门定期清掏,远期条件成熟时纳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统一清运。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得到妥善处置后,工程运营期间管理区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4.6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本工程建成后,将发挥防潮除涝等多重功能;防洪排涝标准大大提高,可减少洪灾涝灾损失,有利于堤后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促进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4.7 征地拆迁安置影响分析工程对永久占地及临时占地均予以货币方式进行
11、补偿;临时用地在完工后恢复原有状态,不会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拆迁安置采取就近安置方式,故只要建设单位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深入细微的工作,落实好拆迁补偿政策,将拆迁的货币补偿落实到位,征地拆迁安置不会对当地居民及环境带来不利影响。4.8 渔港的影响评价工程建设期间,超强台风等海洋灾害性气候发生时,对龙湾区渔民进港避风有一定的影响。工程进度安排中,渔港施工避开了台风等海洋灾害性气候,不会造成灾害气候发生时附近渔船无港可避,且拟建渔港与原有渔港距离并不远,比原有的渔港面积更大,容纳避风船只的数量更多,故对附近渔民有益无害。4.9 跨海桥梁的影响评价灵昆大桥位于标准堤工程起点附近(桩号0+27
12、5左右),该段堤线局部堤线内退,与大桥桥台相连。堤外侧镇压平台宽度较小,抛石量小,对灵昆大桥桥墩没有不良影响。南口大桥桥梁方面确保梁底至堤顶净高满足防汛通道要求,并避免桥墩布置于堤身设计断面以内,标准堤设计尽可能采用桩基框架结构形式,避免断面过大。与现状栈桥相交处标准堤延后施工,待栈桥两侧标准堤施工完毕后,搭设约50m左右新栈桥跨越一侧新堤与现状栈桥连接,拆除与标准堤相交段栈桥,实施标准堤。故,在与南口大桥建设与设计单位充分协调,贯彻以上措施,本工程对南口大桥基本无影响。4.10养殖塘的影响评价本工程抛石筑堤会引起施工区域附近一定范围内海水悬浮泥沙含量增加,对该部分的养殖塘产量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13、,此外工程建成后对该部分养殖塘的取排水造成影响。但是,最终根据主体设计及相关的规划,标准堤附近的大部分养殖塘最终规划为南堤内河,故总体来说,本工程对养殖塘影响较小。4.11 低潮高地的影响评价根据相关经验和资料,本工程建成后,会改变原先处于平衡状态的潮流、泥沙运动等,对对岸冲刷略有增加,对低潮高地略有影响,但是总体影响不大。4.12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对水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施工高峰期将产生砼浇筑作业排放废水量约181m3/d,汽车、机械设备维修冲洗废水排放量约24m3/d;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日常的盥洗、卫生废水及食堂污水等,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SS等,本工程施工高峰期生
14、活污水排放量为33.8m3/d。另外,若钻孔泥浆处置不当及围堰施工过程中都将引起下游河道水体中SS浓度增高,对水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2)对声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噪声主要为各种施工机械的运行噪声和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声源强度一般在80105dB(A)之间。根据施工噪声影响预测结果,昼间施工将对30m范围约33户居民产生较大影响,若夜间施工,将对200m范围约316户居民产生较大影响,影响范围广,受影响人群数量多。另外,施工噪声对工区施工人员的办公、生活及施工操作人员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将对行驶沿线居民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
15、物主要包括粉尘、施工机械尾气,废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SO2、NO2、TSP等。施工期间,工程附近50m以内的村庄居民(约56户居民)、运输道路沿线沿线居民、施工临时生活区和现场施工人员将受到大气污染物的影响,但其影响是暂时的,将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陆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建设造成的植被损失很小,地表及地下浅层的小型动物可能受到损失;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对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鱼类及潮间带生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但工程结束后大多将逐渐恢复,故工程尽管对海洋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5)施工固体废弃物:施工高峰期平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25
16、0kg;弃渣17.91万m3,均外运至灵昆岛半岛工程消纳。(6)施工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包括交通运输、道路路面及对沿途居民等方面。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的景观文物影响小。另外工程建设可为工程区周边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7)施工对过江管线的影响:工程在施工时如不对其加以保护,将对管线造成损害,影响其正常运营。在落实可研对过江管线防护措施及建议上,本项目施工对4条过江管线影响较小。4.13海岛影响分析本工程为堤防工程,挡潮标准为50年一遇(允许越浪),对提高灵昆岛及浅滩片防洪潮标准,保障岛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岛内生态资源、促进灵昆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故本工程虽然对
17、海岛的海洋生态资源如滩涂、海洋生物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从海岛的长远发展来看,总体对海岛是有利的。4.14环境风险影响分析本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包括风暴潮、溃堤和滑坡风险。风暴潮风险分析:对于风暴潮这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应充分认识风暴潮的危害,经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在台风季节做好防台抗台工作,避免期间施工,将施工期风暴潮的事故影响降到最低。溃堤、滑坡风险分析:工程附近海底地势平坦,无陡坡现象,地质结构引起的溃堤可能性不打,主要是风暴潮期间,加强堤坝施工管理。运营期间,如遇台风,会对管理区内的人员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巨浪袭击标准堤,可能导致堤身发生局部垮塌,甚至有可能造成溃堤、滑坡事故,严重威
18、胁堤内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堤内养殖区的水产品瞬间流失,养殖废水瞬间直接排入外海。5环境保护措施与投资5.1 主要环保措施与对策项目主要环保对策与措施详见表5.1-1。表5.1-1 主要环保措施与对策一览表序号主要项目环保措施与对策1水环境1.混凝土系统废水宜收集后集中处理,采取沉淀池处理的方法,将生产废水沉淀后,上清水回用于施工用水,并定期清理沉渣,沉渣弃入临时堆土场。2.汽车冲洗场和机械维修点可相邻布置,采用砼地面,四周设排水沟,在废水排放口下游设隔油沉砂池,并定期除油和清理沉渣,经处理达标后的废水可直接回用作施工用水,或道路洒水,不排入水体。3.施工生活污水中租用附近民房产生的生活污水
19、按照原有的生活污水系统处置;新建的临时生活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拟分类进行处理;在食堂污水排放口下游设置一个隔油池,用来除去部分浮油,出水与洗漱污水和生产废水混合处理。要求施工人员生活区配套建设厕所、化粪池等设施,厕所污水排入化粪池,熟化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或由附近农民用于肥田,化粪池出水不排入水体。5.在临时堆土场四周设临时排水沟,在排水沟入河前设置沉砂池,保证含泥水在沉砂池中的停留时间。6.为确保过江管线在本工程建设实施和运营过程中的畅通运行,在本工程实施前,建设单位设计的排污管线保护方案经排污管线维护单位审核同意后,再开始工程的建设,期间发生的费用应由工程建设单位支付。一旦因工程施工造
20、成排污管线意外损害,其责任及相应的经济损失应由建设单位承担。7.营运期,管理人员生活污水应排入化粪池,化粪池由环卫部门定期清掏,远期纳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统一清运。禁止向河道内排放污水、倾倒垃圾。2大气环境1.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使其排放的废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2.加强挖掘机、推土机等燃油设备和运输车辆的维护,保持其完好运行,使燃料充分燃烧。3.做好施工组织,加强车辆运输的合理调配,尽量压缩工区汽车数量与行车密度,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4.对砼拌和、水泥装卸等过程产生的粉尘污染,建议施工单位将拌和机等设置防尘罩,实施封闭或半封闭作业,并禁止
21、在大风天施工。5.运土车辆必须做到净车出场,在运输、装卸建筑材料尤其是泥沙时,应采用封闭车辆运输,严禁超载,对撒落泥土、物料应及时清扫;车辆途经村庄、施工临时生活区时降低车速,以减少行车扬尘。6.施工场地配备洒水车,对施工道路、物料堆场定期洒水抑尘。7.对易起尘的建筑材料加盖篷布或实行库内堆放,在堆场四周设置围栏。3声环境1.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和工艺,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合理配置施工机械,降低源强。2.工程附近居民较多,建议在施工场地边界设置2.02.5m高的隔声墙,要求禁止夜间(22:006:00)施工,必须连续作业的,应报环保部门审批,并公告居民。3.加强车辆管理,通过施工管理区、村庄时
22、减速行驶,禁鸣喇叭。4.加强劳动保护,高噪声环境的施工人员应佩戴防噪声耳塞、耳罩或防噪声头盔等保护设施。4固体废弃物1.弃渣17.91万m3,均外运至灵昆岛半岛工程消纳。此外,工程基础施工产生钻孔泥浆19.325万m3,应在工程区附近临时征地范围内开挖泥浆沉淀池进行固化处理,进行循环利用。2.施工期间生活区设置专门的垃圾桶,生活垃圾用垃圾箱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及时清运处理,禁止随意在工区内丢弃和堆置。3.工程运行期,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统一清运,禁止向河道丢弃垃圾。5生态环境1.加强施工组织与管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施工占地,减少对施工区域周围植被的破坏。2.对临时
23、性占地,应尽量缩短时间,及时恢复土地原有使用功能。3.在选择石料供应场(采石场)时,应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单位。4.施工过程中,应做好“三废”的治理工作。5.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理、监测工作,从水、声、气、生态等环境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理、监测。6社会环境1.施工前应提前发布告示,使得对公众生活、工作、学习带来的不便降低到最小程度。2.合理安排施工材料车辆运输,减轻对公路的交通压力;施工人员应文明作业,砂石料运输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及时清扫路面。3.在施工场地周围架设护栏,确保车辆和周边农居人身安全。7其它1.跨海桥梁:施工期间避免施工船舶与施工桥墩发生冲撞现象;暴雨期间,加固船链防止施工船
24、舶滑锚;在大雾天气,加强瞭望;台风期间,施工船只应进港避风,禁止停靠于桥墩周边。2.养殖塘:尽量利用低潮前后有利时段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以进一步减小悬浮泥沙对周边海域水质环境影响。同时建议将养殖塘的排水连通至水闸附近,方便排水。3.海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的规定,遵守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系统。4.环境风险:工程施工跨台汛期,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应与水文、气象、海洋、围涂等部门加强协作,及时了解有关台风的预报情况。同时,规划施工方法、进度安排应考虑台汛的影响。在工程运行时,对堤防进行定期观测,加强巡视检查;制定防汛抢险管理办法,并成立相应防汛抢险领
25、导小组。5.2 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估算本工程环境保护投资包括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监测、环境监理等费用,总计154.22万元,约占项目总投资的0.15%。6. 公众参与公众调查表明,大多数的团体单位和个人都了解或听说过本工程,全部的团体单位和大多数的个人都支持本工程建设,无反对本工程建设的意见,大部分被调查对象都认为本项目的建设利于提高防洪、挡潮、排涝标准,保障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安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在工程施工中建设单位应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将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环保公示期间,有关部门与单位没有接到周围群众、单位来信来电表示反对本项目的意见。7评价结论与建议7.1 建议与要求(1)建设
26、单位应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将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并协调好施工单位之间、各项工程进度之间的关系,使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能顺利实施。(2)本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应切实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和管理工作,认真落实施工期环保措施,并且将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内容纳入工程招标中。(3)建议闸前安装水面漂浮物机械收集装置,将收集的固体废弃物集中堆放,由环卫部门定期统一清运。(4)本工程运营期间的生活污水最终应结合灵昆岛的建设情况,实施纳管集中处理。(5)工程建设前,建设单位设计的排污管线保护方案需经排污管线维护单位审核同意。7.2 环评总结论本工程的实施将提高灵昆岛区域排涝能力,保障灵昆岛社会经济发展,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要求。工程建成后有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工程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既有显著有利的促进作用,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工程的负面影响主要存在于工程的施工期,但这些不利影响一般是局部或暂时的,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和采用适当的环保治理措施后,基本可以得到控制。因此,可以认为本工程的兴建,从长远、全局利益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是利多弊少。在全面落实本报告表所提出的各项环保管理、防治措施以及建议要求的基础上,本工程的建设从环保角度来讲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