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2019-06 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D 2019-06 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ocx(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2019-06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Technicalrequirementforengineeringgeologicalsurvey(150000)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9年1月目次前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24.1目的任务.24.2调查工作分类.34.3部署原则.34.4基本要求.35调查区工程地质复杂程度分类与工作量定额.55.1调查区工程地质复杂程度分类.55.2工作量定额.66设计书编制与审批.66.1编制依据.66.2工作准备.76.3编制要求.86.4审批与变更.87调查内容.87.1基
2、本调查内容.87.2特殊岩土地区专门调查.107.3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专门调查.127.4其他特殊工程地质问题调查.148技术方法.148.1遥感地质调查.148.2工程地质测绘.158.3地球物理勘查.168.4工程地质钻探.168.5山地工程.178.6原位测试.188.7室内试验.199综合评价.199.1工程地质概念模型.199.2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209.3工程地质分区评价.209.4工程活动适宜性分区评价.2010成果编制与验收.2110.1图件编制.2110.2报告编制.2210.3数据库建设.22I10.4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2210.5资料归档.23附录A(规范性附录)设计书
3、编制提纲及要求.24附录B(资料性附录)岩土体的野外鉴别方法.26附录C(规范性附录)各类调查观测记录表.28附录D(规范性附录)成果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51附录E(资料性附录)常用物探方法表.52附录F(资料性附录)室内土工试验项目、参数与工程应用.53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管理。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
4、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永双、石菊松、乐琪浪、谭成轩、王涛、马震、张茂省、姜月华、黄长生、郭长宝、陈彭、张艳玲等。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I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50000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工作流程、调查区工程地质复杂程度分类与工作量定额、调查内容、技术方法、综合评价和成果编制与验收等方面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1:50000工程地质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5、)适用于本标准。GB18306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50218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66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51044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CJ/J57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T151:50000活动断层探测DB/T531:50000活动断层填图DZ/T000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97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DZ/T0151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261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DZ
6、/T0282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DZ/T0283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DZ/T028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工程地质条件engineeringgeologicalconditions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条件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及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及天然建材等要素。3.2工程地质岩组engineeringgeologicalpetrofabric具有一定地质成因联系,岩体结构、强度、建造类型和工程地质特征相似的岩层(体)组合。3.3工程地质问题engineeringgeologicalpr
7、oblem威胁或影响人类工程活动安全或正常运营的地质问题。13.4工程活动适宜性engineeringactivitiessuitability基于对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地质灾害和生态因素的综合分析和评判,得出规划区工程活动在安全性、技术可行性、经济性、生态环境协调性等方面的适宜程度。3.5特殊性岩土体specialRock/soilmass具有特殊成分、结构、构造和特殊物理力学性质的岩体或土体。3.6不良地质作用adversegeologicalprocess对人类生命、财产及生态地质环境有不利影响的自然地质过程。3.7填图单元mappingunit能够以点
8、、线、面形式将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在图上表达的最小划分单位,如地层、岩体等划分成详略各不相同的岩性组合或岩性段。3.8工程地质概念模型conceptualengineeringgeologicalmodel把与工程经济活动相关的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作用等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集成和概化,可以用文字或概念模型图表示,是用于构建工程地质力学模型和进行数值、物理模拟的基本模式。3.9工程地质图engineeringgeologicalmap反映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地质评价分区的图件。4总则4.1目的任务4.1.1开展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
9、包括:a)为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土地利用规划和支撑“多规合一”提供区域性工程地质依据,并针对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b)为国家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安全运营,军民融合地质环境保障提供区域性工程地质资料,并针对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c)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应急救援提供区域性工程地质资料。d)为开展各类工程建设所需的更大比例尺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和专门性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研究提供区域性工程地质资料。e)按照需求,进行工程地质评价和工程活动适宜性区划。4.1.2为支撑工程地质调查评价目标,需要完成以下地质调查任务:a)调查区域地形
10、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及其工程性质、水文地质特征和不良地质作用等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对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划分工程地质岩组,提供各类岩组的主要物理力学建议参数。b)调查自然或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及其相互作用引发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类型、强度、分布和发展演化规律,评价其对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c)构建区域工程地质概念模型与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模型,应开展工程地质分区评价和工程经济活动适宜性评价,宜开展针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专项评价,提出支2撑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对策建议。d)建立1:50000工程地质空间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为城镇及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服务。4.2调查工作分
11、类4.2.1一般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地质灾害、不良地质作用和生态资源等。4.2.2特殊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岩溶地区、红层地区、软土地区、红黏土地区、膨胀土地区、黄土地区、冻土地区、盐渍土地区、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区、污染土地区和填土地区专门工程地质调查。4.2.3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活动断层和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岩溶塌陷及岩溶突水,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调查,采空区或采空地面塌陷,饱和土液化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专门性调查。4.3部署原则4.3.1优先在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区、重
12、大工程和基础设施等规划建设区,集中连片特困区城镇、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突出地区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部署开展1:50000工程地质调查工作。4.3.2区域控制、突出重点,查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突出具有区域性和共性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调查;突出制约工程经济活动的关键地段、关键工程地质问题的调查。4.3.3按照地质地貌单元、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和服务对象需求,进行工程经济活动适宜性评价。根据实际需要,也可按重点区段或行政区进行评价。4.3.4工程地质调查应以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在未开展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的地区,应充分利用1:20万或1:25万区域地质资料,按照工作区主要工程地质
13、问题的调查需求,参照DZ/T0001补充必要的构造和岩性地质调查工作。应按本规范要求进行1:50000工程地质测绘,并适当提高工作精度。4.3.5重视已有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已实施过1:50000或更高精度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或更高精度的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等调查工作的地区,应以编图研究为主,必要时部署补充性调查工作。4.4基本要求4.4.1部署单元根据调查目的、服务对象需求、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等综合考虑部署单元,可按流域部署或行政区部署。在调查区内,统筹规划,统一设计,分步实施,以标准图幅或工程经济活动重点区域为基本单元开展调查,可采用多幅联测,重点地区可采用更大比例尺。4.4.2
14、工作周期一个1:50000标准图幅原则上应不少于1年,同时宜兼顾服务对象的时效性要求适度调整。4.4.3勘查深度根据服务对象和解决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需求,结合调查区地质结构特征,采取不同的勘查深度。一般性勘查深度以40m80m为宜,应有少量深部控制孔,数量一般不宜超过总数的510,孔深以80m120m为宜,第四系覆盖厚度小于5m的地区,勘查深度以达到弱风化基岩为宜。4.4.4填图单元应在图面上清晰反映,基本填图单元包括地貌形态、构造、地层及工程地质岩组、特殊岩土体、单体地质灾害、典型地质现象和不良地质作用等。3第三阶段综合研究与成果编制样品测试分析与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工程地质概念模型与综合评价
15、综合工程地质图(1:50000)工程地质适宜性分区评价图综合工程地质图说明书工程地质调查成果报告成果应用转化及服务产品第二阶段野外调查填图单元、要素的定位、核实与编录、工程地质测绘、野外调查点定位与编录等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质钻探,山地工程,原位试验,岩土体样品取样和必要的监测、观测等野外工作。特殊岩土、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专项调查与现场研究。野外质量检查与验收实际材料图(1:50000)、野外数据编录表等4.4.5工作底图应采用1:25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工作手图,在没有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可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4.4.6工作流程包括调查准备、野外调查、综合研究与成果编制、成果评审
16、与资料汇交等4个阶段执行,以工程地质数据库建设为核心的工程地质调查信息系统与服务平台贯穿四个阶段的全过程,其工作流程见图1。第一阶段调查准备资料收集遥感解译野外踏勘和填图单元确定设计书编制与审批工工程地质草图(1:50000)程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辅助分析与制图模块工程地质调查信息系统与服务平台第四阶段成果评审与资料汇交图件及说明书验收意见成果报告评审验收意见空间数据库验收意见成果转化情况及服务产品图11:50000工程地质调查工作流程4.4.7区域及重点调查要求a)工程地质条件点、工程地质问题点、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作用的定位和描述。b)控制性区域工程地质剖面的实测、勘探剖面(钻探、物探等
17、)和野外调查路线的统筹部署。c)突出工程地质钻孔在地层划分、工程地质岩组划定和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获取等方面的作用。d)突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地域特色和工程经济活动需求。e)因地制宜统筹部署区域(1:50000以小比例尺)、1:50000工作区和重点地区(1:50000以大比例尺)不同比例尺、勘查深度和评价精度的调查研究工作。4等级复杂中等简单地层结构及土体性质大部分地区松散层厚度大于100m,地层结构复杂,特殊类土非常发育大部分地区松散层厚度介于50m100m之间,地层结构较复杂,特殊类土较发育大部分地区松散层厚度介于50m100m之间,地层结构简单,特殊类土不发育地质构造及地震地质背景调查区
18、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20g调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a0.15g调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05g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结构复杂,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影响很大含水层层数多但具有一定规律,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含水层空间分布比较稳定,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影响小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作用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作用危害严重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作用危害较大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作用危害小注1:每类工程地质条件中,复杂程度有一条符合条件者即可定为该等级;从复杂开始,向中等、简单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注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应按照现行GB
19、18306执行。等级复杂中等简单地形地貌极高山、高山,相对高度500m,坡面坡度一般25的山地中山、低山,200m相对高度500m,一般15坡面坡度25的山地高丘陵、低丘陵,一般坡面坡度15岩体结构层状碎屑岩体,层状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体,片状变质岩体,碎裂状构造岩体,碎裂状风化岩体层状碳酸盐岩体,层状变质岩体块状岩浆岩体4.4.8数据库建设工程地质调查应同步开展1:50000工程地质空间数据库建设,野外调查宜采用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基于空间数据信息的工程地质评价、制图输出和成果共享服务。4.4.9成果提交形式工程地质调查成果应按照标准图幅或工程经济活动重点区域为单元提交工程地质图、说明书和数据
20、库;按照确定的调查区范围提交综合调查评价成果报告及相应附图、附件和数据库。5调查区工程地质复杂程度分类与工作量定额5.1调查区工程地质复杂程度分类工程地质调查区应先按照地貌划分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两大类,再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为简单地区、中等复杂地区和复杂地区。a)平原盆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见表1。表1平原盆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b)山地丘陵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见表2。表2山地丘陵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2山地丘陵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续)等级复杂中等简单5地区类别遥感解译2(km)调查点(个)钻探原位测试(点或次)岩土样(组)物探(km)(个)(m)平原盆
21、地区复杂10060-804-6200-30030-4550-605-7中等10050-703-5150-25020-3040-504-6简单10040-602-4100-20015-2535-453-5山地丘陵区复杂10070-903-5120-20020-3040-604-6中等10060-802-480-16015-2030-453-5简单10050-701-340-12010-1520-302-4地质构造及地震地质背景调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20g调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a0.15g调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05g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作用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22、频发,工程地质问题危害严重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较频发,工程地质问题危害较大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不发育,工程地质问题危害小注1:每类工程地质条件中,复杂程度有一条符合条件者即可定为该等级;从复杂开始,向中等、简单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注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应按照现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23106)执行。5.2工作量定额主要工作量定额执行表3的规定。设计确定具体工作量时,应考虑下列因素:a)在没有开展区域地质调查的地区,应增加20%的地面调查工作量,用于区域地质调查;b)调查点露头不清楚时,应采用山地工程或浅钻、洛阳铲等予以揭露;c)图幅内每个控制性工程
23、地质剖面上,最少布设一个控制性勘探钻孔。经甄别,搜集的钻孔资料内容齐全、精度满足调查工作要求的已有工作量,可作为钻探定额的核定依据;条件适宜地区可部署静力触探,但工作量不超过钻探定额进尺的20%;d)物探根据场地适宜程度,可采用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和浅层地震;e)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地质问题类型多、危害严重的地区,应设置专项调查和专题研究,并增加2050%工作量和适当的工作手段;f)表3中的工作量定额,可根据不同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当综合分析判断能够满足评价要求时,可进行适当调整。表3每百平方千米主要工作量定额表6设计书编制与审批6.1编制依据编制设计书应依据下
24、列文件资料:g)项目任务书或委托函。6h)工程经济活动状况及需求。i)区域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等相关资料。j)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6.2工作准备6.2.1资料搜集6.2.1.1工程经济活动及规划资料包括:a)工作区内社会经济、城镇发展、土地利用、地下空间开发、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建设现状及规划资料,分析各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工程地质工作的需求。b)工程经济活动引发的场地稳定性问题和不良地质作用资料,例如修建水库引起的渗漏、塌岸、淤积、诱发地震,地下工程开发引起的围岩坍塌、冒顶、底鼓、坑道突水、及坑道破坏引起地面塌陷和建筑物变形,油气资源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地面沉陷等。分析各类问题的分布、形态、性
25、质、规模、强度、成因和演化及与工程经济活动的关系。c)工程经济活动引发的场地稳定性问题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措施、效果及经验。6.2.1.2气象水文资料包括:a)区内气象站(或水文系统)多年月降水量、蒸发量、相对湿度、气温、年无霜期及冻结深度等资料,其时间系列长度应与评价工作年份相适应。b)水系分布、河川流域面积,水库、湖泊的位置、面积、容积以及水库调蓄水位,水文站月平均流量、水位、含沙量等多年资料,引地表水灌区的分布范围、引灌水量,近岸海水最高、最低、平均水位等资料,区内若无水文站资料,应在工程地质测绘过程中实测。6.2.1.3区域地质资料包括:a)地层、岩相古地理、地质构造资料,区域地质调查
26、及地质研究成果。b)地貌图、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地质构造图、岩相古地理图、综合地层柱状图等。c)岩矿鉴定成果、岩土化学分析成果、地层测年成果等。d)控制性地质钻孔、矿产勘探钻孔资料。6.2.1.4工程地质调查、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包括:a)区域工程地质调查成果、工程地质勘查及有关工程地质研究成果。b)地形图、地质图、地貌图、工程地质区划图及典型工程地质剖面等。c)工程地质钻孔、岩土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数据等资料。d)重要建筑、基础设施岩土工程勘察资料。6.2.1.5水文地质资料包括:a)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及有关水文地质研究成果。b)水文地质图、地下水等水位(水压)线与埋藏深度图等。c)水文地质钻
27、孔、供水井、泉水等资料。d)地下水水质分析成果。e)抽水试验、物探测井、地下水动态监测等资料。6.2.1.6遥感地质与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包括:a)不同时相的航片与卫星图像及其解译成果。b)不同时相不同分辨率、不同类型的遥感数据。c)电法、磁法、电磁法、重力、地震等物探方法所获得的地区相关地球物理参数及其解释成果。6.2.1.7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作用资料包括:a)调查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和数据。b)工程建设和工程经济活动引起的水土环境污染、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等环境地质问题方面的相关资料。6.2.1.8资料综合分析要求包括:a)应对搜集的资
28、料进行整理,经甄别可靠的数据资料按照相关要求录入空间数据库。7b)应系统地开展资料二次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地貌类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等方面数据资料,明确需要解决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c)应在资料综合分析基础上合理部署工程地质调查工作。d)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工作区应进行预编图,将可借鉴、利用的前人成果勾绘到工作手图上。6.2.2野外踏勘6.2.2.1应在资料搜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野外踏勘工作。6.2.2.2了解研究区地层、构造、岩性、不良地质作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重点对典型地质剖面、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和工程规划建设区进行野外踏勘。6.2.2.3通过野外踏
29、勘应初步形成区域工程地质概念模型与工作部署思路,初步确定工程地质填图单元、填图要素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明确主要成果转化应用与服务产品。6.3编制要求设计书编写要求如下:a)编制设计书应在资料搜集整理和野外踏勘的基础上进行。b)专题研究和专项工作,应单独编制单项工作设计书。c)设计书应明确调查区的地质地貌类型、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及地质灾害研究程度、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与工程经济活动相关的工程地质问题,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主要成果转化应用与服务产品。d)设计书应明确工程地质填图单元和要素、测绘工程地质剖面的位置。e)设计书编写提纲及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f)设计附图及附件包括:地质工作程度图、
30、综合工程地质草图、工作部署图、典型工程地质钻孔设计图、可利用数据、资料清单,其他相关附图附表。6.4审批与变更应按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办理设计书审查和批准,并严格遵照执行。经审查批准的设计书,不得随意变更;因重要原因确需要调整或变更,应报请设计审查批准单位同意,并按要求办理变更手续。7调查内容7.1基本调查内容7.1.1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特征内容包括:a)应查明各种地貌成因、形态、规模及分布规律,分析其组合特征、过渡关系及其形成的时代,以及不同地形地貌对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b)应利用1:50000或更大比例尺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分析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参数,如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形切割深度等。c)应查
31、明第四纪不同成因类型或岩石地层单位的沉积物岩性、物质成分、沉积构造、厚度、岩相纵横变化及空间分布,探讨其形成时代和发展演化过程。7.1.2地质构造内容包括:a)应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遥感解译,查明区域构造格架和构造形迹,构造优势面及组合,主要构造运动期次和性质。b)应搜集区域断层活动性、活动强度和速率,以及区域地应力、区域地震活动、地震加速度或基本烈度资料,分析区域新构造运动、现今构造活动、地震活动以及区域地应力场特征。c)应查明主要地质构造,特别是活动构造类型、规模、性质、分布特征和活动性。d)应查明区域主要节理裂隙的成因类型、形态特征、产状、规模、密度和充填情况等。8调查时既要注意密度
32、较大的节理裂隙统计优势面,也要注意规模较大的地质优势面的产状及发育情况。7.1.3岩体工程地质特征内容包括:a)应查明地层产状、层序、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岩相特征及其接触关系,突出调查岩体工程地质特征,技术要求应参照DZ/T0097执行。b)沉积岩调查内容:岩性岩相变化特征,层理和层面构造特征,结核、化石及沉积韵律,岩层接触关系;碎屑岩成分、结构、胶结类型、胶结程度和胶结物成分: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成分,结晶特点、溶蚀现象及特殊构造;软弱岩层和泥化夹层的岩性、层位、厚度及空间分布等。c)岩浆岩调查内容:矿物成分及其共生组合关系,岩石结构、构造、原生节理特征,岩石风化的程度;侵入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和流面、流线构造特征,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析离体、捕虏体及蚀变带的特征;喷出岩的气孔状、流纹状和枕状构造特点,蚀变带、风化夹层、沉积岩夹层等发育特征,凝灰岩分布及泥化、风化特征等。d)变质岩调查内容:成因类型、变质程度、原岩的残留构造和变余结构特点,板理、片理、片麻理的发育特点及其与层理的关系,软弱层和岩脉的分布特点,岩石的风化程度等。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