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理解性默写 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理解性默写 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选择性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论语十二章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的句子是“ , ”。2.论语十二章中表现文采和质朴兼备才有人格魅力的两句是“ ,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 ”。4.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5.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 , ”。6.在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
2、,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7.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 , ”。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 , ”。9.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了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 ”,而能够持之以恒则是因为“ ”。1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 , ”。1
3、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 ”。13.“你宽容一点,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这句话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两句:“ , ”。14.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 ”。1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 ”。16.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和“ ”。1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
4、, ”,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1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 ?1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 ”解释了颜渊什么是“仁”的从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 ”的效果。20.论语泰伯中“ ”表明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而其原因是“ ”。21.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 , , ”,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大学之道1.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中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两句,与其中的“小学”相对的是“大学”。大学之道阐述了大学的“三纲”,即“ , , ”。2.大学之道中,写性情安和
5、才能够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够处事合宜的句子是“ , ”。3.大学之道中,写知道应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才能够做到心不妄动的句子是“ , ”。4.大学之道中,写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的句子是“ , ”。5.大学之道中,写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精详的句子是“ , ”。6.大学之道中,写明白了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的句子是“ , ”。7.大学之道中,用“ , ”两句,强调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8.大学之道论说的八目是“ ”。9.大学之道中,论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
6、的国家的句子是“ , ”。10.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 ”,修身的前提条件是“ ”。11.大学之道中,写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的句子是“ , ”。12.大学之道中,写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的句子是“ , ”。13.大学之道中,写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的句子是“ , ”。14.大学之道中的“ ”说明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 ”则说明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15.大学之道中,写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的句子是“ , ”。16.大学之道中,论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
7、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后意念才能真诚的句子是“ , ”。17.大学之道中,用“ , ”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安好的重要性。18.大学之道中,写修养品性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 , ”。19大学之道中,写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的句子是“ , ”。20.大学之道中,写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修养品性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的句子是“ , ”。21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 , , ”。老子四章1.了解别人很重要,认识自己更难能可贵,在老子四章中表达这一意思
8、的句子是“ , ”。2.老子四章中劝诫人不要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两句是“ , ”。3.我们常说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绸缪,在老子四章里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的句子是“ , ”。4.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时候失败了,即“ ”,如果能做到“ ”,就不会失败。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 , ”。6.老子认为,在最后关头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让事情失败的句子是:“ , ”。7.荀子在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老子中也有类似的表述:“ , ”,这些名言都启发我们做事要从点滴做起。8.老子以车轮为例,形
9、象说明“有”与“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9.老子以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的现象为例,说明解决问题要做到:“ , 。”10.在老子第三十三章中关于有志和长久的精彩论述是:“ , 。”11.自我夸耀常常只得一时风光,难以维持。老子中的“ , ”正好说明这个道理。1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用“ , ”来比喻急躁冒进,违背规律,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1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 “ , ”两句表明人的肉体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的精神可以永垂千古,那才是真正的长寿。 14.有所作为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超过了必要的限度,过于偏执,反而会失败,因而老子说:“ , 。” 15.
10、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 , ”的结论。16.老子中以大树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句子是“ , ”。17.老子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18.老子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其中“ , ”两句是对自我夸耀之人的劝谏。五石之瓠情景默写1.五石之瓠中,惠子描述大葫芦装上水后状态的句子是“ ”,描述大葫芦剖成瓢后状态的句子是“ ”。2.五石之瓠中,庄子讲述宋人所从事的职业的句子是“ , ”。 3.五石之瓠中,庄子认为使用
11、大葫芦的正确方法是“ ”。 4.庄子中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的句子是“ , 。 , ”。5.五石之瓠中“ , ”用瓠大无用形容庄子的理论虽然宏大,但实际上却毫无用处。6.惠子得到大瓠之种,栽培后得到一个大葫芦,他向庄子抱怨说“ , ”,来作瓢“ , ”。庄子对此的结论是“ ”。7.对于“不龟手之药者”,不同的人“所用之异”,一种是“ ”,一种是“ ”。8.庄子对惠子的评价是“ ”和“ ”。论语十二章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的句子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论语十二
12、章中表现文采和质朴兼备才有人格魅力的两句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克己复礼为仁”。4.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6.在论语十二章中,“朝闻道,夕死可矣”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7.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
13、章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9.论语十二章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了更强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吾止也”,而能够持之以恒则是因为“吾往也”。1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12.论语
14、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礼何”。13.“你宽容一点,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这句话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两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6.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仁以为已任”和“死而后已”。1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
15、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1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克己复礼为仁”解释了颜渊什么是“仁”的从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天下归仁焉”的效果。20.论语泰伯中“士不可以不弘毅”表明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而其原因是“任重而道远”。21.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大学之道1.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中有“小学而
16、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两句,与其中的“小学”相对的是“大学”。大学之道阐述了大学的“三纲”,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大学之道中,写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够处事合宜的句子是“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3.大学之道中,写知道应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才能够做到心不妄动的句子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4.大学之道中,写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的句子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5.大学之道中,写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精详的句子是“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6.大学之道中,写明白了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17、的句子是“知所先后,则近道矣”。7.大学之道中,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两句,强调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8.大学之道论说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9.大学之道中,论说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的句子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10.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先修其身”,修身的前提条件是“先正其心”。11.大学之道中,写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的句子是“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2.大学之道中,写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的句子是
18、“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13.大学之道中,写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的句子是“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14.大学之道中的“致知在格物”说明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物格而后知至”则说明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15.大学之道中,写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的句子是“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16.大学之道中,论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后意念才能真诚的句子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17.大学之道中,用“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安好的重要性。18.大学之道中,
19、写修养品性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19大学之道中,写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的句子是“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20.大学之道中,写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修养品性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的句子是“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21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老子四章1.了解别人很重要,认识自己更难能可贵,在老子四章中表达这一意思的句子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老子四章中劝诫人不要
20、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两句是:“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3.我们常说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绸缪,在老子四章里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的句子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4.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时候失败了,即“常于几成而败之”,如果能做到“慎终如始”,就不会失败。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老子认为,在最后关头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让事情失败的句子是:“慎终如始,则无败事”。7.荀子在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老子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些名言都启发
21、我们做事要从点滴做起。8.老子以车轮为例,形象说明“有”与“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9.老子以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的现象为例,说明解决问题要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10.在老子第三十三章中关于有志和长久的精彩论述是:“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11.自我夸耀常常只得一时风光,难以维持。老子中的“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正好说明这个道理。1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来比喻急躁冒进,违背规律,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1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两句表明人的肉体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的
22、精神可以永垂千古,那才是真正的长寿。 14.有所作为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超过了必要的限度,过于偏执,反而会失败,因而老子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15.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结论。16.老子中以大树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句子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17.老子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18.老子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其中“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两句是对自我夸耀
23、之人的劝谏。五石之瓠1.五石之瓠中,惠子描述大葫芦装上水后状态的句子是“其坚不能自举也”,描述大葫芦剖成瓢后状态的句子是“则瓠落无所容”。2.五石之瓠中,庄子讲述宋人所从事的职业的句子是“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3.五石之瓠中,庄子认为使用大葫芦的正确方法是“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4.庄子中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的句子是“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5.五石之瓠中“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用瓠大无用形容庄子的理论虽然宏大,但实际上却毫无用处。6.惠子得到大瓠之种,栽培后得到一个大葫芦,他向庄子抱怨说“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来作瓢“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庄子对此的结论是“夫子固拙于用大矣”。7.对于“不龟手之药者”,不同的人“所用之异”,一种是“或以封”,一种是“或不免于洴澼絖”。8.庄子对惠子的评价是“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和“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