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9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docx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96549114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9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9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9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9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时作业一、单选题,共12小题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C如图所示实验可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D实验室常采用加热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的影响C探究不同物质催化效果D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3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中充满氮气,试管中充满氧气,升温至40,仅观察到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实验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B由实验可推知着火点高低:红磷白磷C利用水浴控温可调节可燃物的着火点D两支试管内的白磷和红磷可回收再

2、利用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B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分解C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5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现象不相符合的是()ABCD实验 实验现象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燃烧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化向左推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活塞基本恢复原状实验结论燃烧需要氧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使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装置的气密性良好AABBCCDD6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

3、中,分别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7进行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比较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B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D比较二氧化锰与氧化铁的催化效果8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实验用品。以下实验都涉及了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都发生了化学变化B图甲、图乙、图丁所示实验中均发生了化合反应C上图所示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D上图所示实验中水都起到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9下

4、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区分硬水和软水B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D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10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70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11燃煤中含硫元素,直接燃烧产生SO2会污染大气,形成酸雨。利用SO2含量测定传感器,分别对空气中:(I)原煤直接燃烧后;(II)原煤中添加碳酸钙再燃烧;(III)原煤中添加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再燃烧,所排放的烟气中SO2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到SO2含量(ppm)与时间(

5、s) 的关系曲线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所称取的三份原煤质量应相等,但固体颗粒大小可不一致B将原煤和碳酸钙粉碎后混合均匀,可提高反应速率C将原煤加入碱石灰(5:1)后燃烧,SO2的峰值下降了4.9ppmD在其他条件下相同时,碱石灰较碳酸钙的脱硫效率更高12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B由乙图可知,白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D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13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1)做化学实验时常常有温馨提示,如: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以防止发生爆炸,需要在通风橱中进行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等,据此应

6、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_(填“B”“C”或“D”)归为一类,依据是 _。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氢气还原氧化铜燃烧条件的实验ABCD(2)化学反应C+CO22C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升高、有降低,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在此反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_,请写出在初中范围内,同一种元素在同一个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也有升高、有降低的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_。14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中,为了更好地吸收二氧化硫,可将水替换为_溶液;(填一种具体物质名称)(2)B实验中,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3)C实验中,玻璃棒不断

7、搅拌的目的是_;(4)D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15(1)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开始燃烧。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3)升温至260时,对比_实验现象,能证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实验过程中,欲使中的红磷燃烧,应进行的操作是_。16如图是关于探究燃烧条件的三个实验装置(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与甲图装置相比,乙图装置的优点是:_。17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相比,人类用火、防火的历史则更为久远。(1)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

8、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_和_,这是燃烧的_个条件之一。省油灯的原理是_。“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水分子受热分解b.水分子不断运动c.水分子间隔变大d.水分子数目减少(2)依据灭火原理,徽派防火墙如图2(又叫马头墙,能阻止火灾蔓延)的主要作用是_。参考答案1C2C3C4C5C6C7A8B9D10C11A12A13(1)BD 生成物污染空气 (2)二氧化碳 2H2O22H2O+O2 14氢氧化钠(合理给分) 乒乓球碎片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中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154P+5O22P2O5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燃烧,不燃烧 与氧气充分接触 清理覆盖在红磷上的沙子,使之与空气接触 16(1)4P+5O22P2O5 (2)减少污染(环保)17(1)炷 油 三 油燃烧放热,上层油温度升高,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蒸发,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bcd (2)隔离可燃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