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新荣昌工业环保有限公司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上传人:山*** 文档编号:96539780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849 大小:5.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肇庆市新荣昌工业环保有限公司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9页
肇庆市新荣昌工业环保有限公司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肇庆市新荣昌工业环保有限公司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肇庆市新荣昌工业环保有限公司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8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环评证 甲字第 2802 号肇庆市新荣昌工业环保有限公司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肇庆市新荣昌工业环保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14 年 4 月目 录前言 10.1 任务由来 10.2 环评工作程序 20.3 主要环评结论 21 总则 101.1 评价目的 101.2 评价原则 101.3 编制依据 111.4 评价区域环境功能区及执行环境质量标准 141.5 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231.6 环境因素分析 271.7 评价内容、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 271.8 评价范围 341.9 评价因子 361.10 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点 362 一期工

2、程工程概况及回顾性评价 432.1 一期工程概况 432.2 一期工程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432.3 一期工程平面布置与主要建构筑物 442.4 主要生产设备 482.5 原辅材料、产品及能源利用情况 482.6 公用工程 502.7 综合废水处理站 552.8 一期工程实际运行工况及实际处理量统计 552.9 工业危险废液无害化处理 562.10 废矿物油综合利用 652.11 废线路板、覆铜板及边角料综合利用 672.12 含铜蚀刻废液综合利用 69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2.13 重金属污泥湿法综合利用 712.14 重金属污泥火法综合利用 742.15 危险废物的收集和运输 782

3、.16 一期工程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情况 822.17 一期工程回顾性评价 983 二期工程概况及分析 1033.1 二期工程概况 1033.2 场地概况 1033.3 二期工程改扩建主要内容 1033.4 平面布置 1093.5 原辅材料、产品及能源利用情况 1123.6 危险废物的来源、运输及贮存 1153.7 公用辅助工程 1203.8 人员与工作制度 1273.9 危险废物处理工艺分析 1273.10 二期工程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1493.11 二期工程“ 以新带老” 改造内容 1714 区域环境概况 1764.1 自然环境概况 1764.2 社会经济环境 1774.3 项目周围污染源现状

4、1785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805.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805.2 无组织废气排放监测与评价 1895.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915.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015.5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045.6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075.7 河流底泥现状调查与评价 209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I5.8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2106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2146.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2146.2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2156.3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2186.4 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分析 2196.5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

5、析 2197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217.1 水环境影响评价 2217.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2277.3 营运期噪声影响评价 2607.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2637.5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2667.6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758 污染防治措施及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2818.1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818.2 水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838.3 声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958.4 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968.5 地下水污染防护措施 2978.6 项目环保投资 2979 环境风险分析 2999.1 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2999.2 环境风险识别

6、 3049.3 事故源项分析 3109.4 事故影响分析 3119.5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有效性分析 3129.6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3189.7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324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II10 项目建设的合法性与环境合理性分析 32610.1 项目与国家和广东省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32610.2 项目建设与各级环保规划相符性分析 32610.3 项目与白诸镇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 33210.4 二期工程处理规模合理性分析 33410.5 项目总体布局与区内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分析 33410.6 项目相关环境功能区相符性分析 33510.7 小结 33611 项目清洁生产分析3

7、3711.1 清洁生产概述 33711.2 促进清洁生产的意义和要求 33711.3 生产工艺分析 33811.4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33911.5 污染物产生指标 34111.6 与同类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对比分析 34311.7 环境管理要求 34312 公众参与分析 34712.1 公众参与的依据 34712.2 公众参与对象 34712.3 公众参与调查步骤和调查方式 34712.4 调查意见分析 37412.5 建设单位对公众意见的回应 39412.6 小结 39413 总量控制 39613.1 原则、 目的与意义 39613.2 改扩建前后“三本帐” 39613.3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及

8、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39714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控计划 39914.1 施工期环境管理 399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V14.2 营运期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40014.3 项目设施“三同时”验收 4061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40815.1 项目环保投资 40815.2 经济效益分析 40815.3 项目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40915.4 环境效益评价 41115.5 小结 41216 结论与建议 41316.1 项目选址及布局的环境可行性和合理性 41316.2 环境质量现状 41316.3 项目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 41416.4 污染防治措施 41616.5 清洁生产结论 41

9、716.6 总量控制结论 41816.7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结论 41816.8 公众参与调查 41816.9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41916.10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41916.11 建议 42016.12 评价结论 420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V前言0.1 任务由来肇庆市新荣昌工业环保有限公司位于肇庆高要市白诸镇廖甘村,地理位置见图 0.1- 1 。厂区总占地面积 208771m2 ,其中一期工程已建成,占地面积 67516m2 。该公 司是一家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编号:4412831231)和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编 号:44171104 ,处理废物种类为:HY01 覆铜板边

10、角料及残次品 2000 t/a)的企业, 现有项目(一期工程)收集处理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共计 5.7 万 t/a ,包括 6 个子项 目,即工业危险废液无害化处理、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废线路板及边角料综合利用、含铜蚀刻废液综合利用、重金属污泥湿法综合利用、重金属污泥火法综合利用。近年来肇庆市随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加快,危险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组成成 份也日趋复杂,对危险废物处理的需求越来越大。 目前,肇庆市新荣昌工业环保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不能满足行业市场需求。该公司拟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改扩建二期工程,二期工程新增危险废物收集 处理量为 2.3 万 t/a ,新建 3 个子项目,即新建溶剂废液综合

11、利用、含有色(贵)金 属废弃物综合利用、废弃包装物及容器综合利用,并对一期工程存在的环保问题进 行改造。3 个子项目均在厂区预留用地上建设。二期工程完成后,全厂年收集处理危险废物总规模达到 8 万 t/a。本项目通过对上述危险废物综合回收利用处理,可促进当地相关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当地环境质量的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 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 名录(环境保护部第 2 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该项目的建设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为此,肇庆市新荣昌工业环保有限公司委托广州市环境保广州

12、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1护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在详细了解 项目的内容、并对拟定厂址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实测有关的环境质量指标,按照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先后编制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报告书(送 审稿)和报告书(复核稿)。现根据 2011 年 10 月 28 日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专家咨 询意见、2012 年 6 月 1 日的专家评审意见和 2012 年 8 月 8 日的专家复核意见(见附 件),对报告书进行修改完善,编制了肇庆市新荣昌工业环保有限公司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0.2 环评工作程序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如下图 0.2

13、- 1 所示工作程序。0.3 主要环评结论0.3.1 扩建项目与国家固体废物处置规划的符合性分析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广东省产业政策的要求,属于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 危险废物处置规划的相关要求,符合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广佛肇经济圈、肇庆市 等各级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也符合白诸镇总体规划( 1997-2010)的相关要求, 项目建设范围位于高要市白诸镇规划工业用地范围内,项目用地性质属工业建设用 地;项目提出的处理处置规模较合理,通过采取妥善的污染防治措施,可实现废水、 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的达标排放,与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要求相符合。项目 厂区布局较合理,分区明确,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且易于

14、污染物的收集和处理; 项目场址远离居民区和地表水体。因此,该项目的选址布局具有环境可行性和合理性。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比例尺: 1 :500000图 0.1-1 项目所在地理位置示意图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30.3.2 扩建项目运行期间对环境的影响经大气环境预测可知,正常工况下,本项目所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经过扩散 后,均能满足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厂区排放的 SO2、NO2、PM10、HCl、硫酸雾、 氨等多种污染物在各敏感点的最大小时平均浓度或最大日均值叠加背景值后,均小于评价标准限值,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对各敏感点的大气影响不明显。综合本项目选址、厂区布置的特点及以上环保要求考

15、虑,本报告提出,本项目 的环境防护距离设定为:以项目危废处理区为边界 800 米包络范围。项目的卫生防 护距离、大气防护距离的防护距离均包络在内。根据本项目敏感点所在位置,所有 的敏感点均在设定的环境防护距离之外。在该距离内,有关部门不应规划建设住宅 等属对环境敏感的建筑物。因此,本项目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农用地、地表水体以及其他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合理。本工程在保证各项废气治理措施有效运转的条件下,工艺废气不会对环境空气 造成明显影响。为了有效保护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本项目建设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尽量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正常排放情况下,由于本项目的污水量很

16、小,经预测分析,污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小。虽然本项目事故排放情况下 COD 对河道 COD 的增值贡献不大,但是白诸河某 些断面的 COD 本底值比较高。因此,本项目在运行期间设立了事故应急池,污水处 理车间发生事故可以将不能处理的废水暂时存放。如果事故不能及时解决,应停止生产,以避免污水事故排放的发生。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4图 0.2-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项目开发建成后,主要设备噪声源若采取隔声、消声、吸声等措施,则厂界处 的噪声贡献值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3 类标准 要求,叠加现状监测值后的预测值也可符合声环境

17、3 类功能区的要求。因此,只要加强厂区内项目的规划布局,并对各类声源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将不会对周边的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5声环境质量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置,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均可卖给有关单位作为 原材料或送垃圾填埋场填埋,危险废物自身回收利用或外委相关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项目危险废物泄漏进入浅层地下水主要是通过废水储池发生废水的泄漏。本项 目原材料仓库、危废临时贮存设施、废水处理站、初期雨水池、事故应急池、各种 污水管道、污水收集沟等均做防渗

18、处理(2 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 2 毫米厚的 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 10 厘米/秒),可避免废水泄漏,将对地下水的影响减少到最低。0.3.3 污染防治措施(1 )废水治理措施全厂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各车间废水、生产区初期雨水、生产区道路冲洗废水、洗车及机修废水、化验分析废水及员工生活产生的污水。废旧线路板及边角料综合利用车间、重金属污泥湿法综合利用车间、工业危险 废液无害化处理车间、重金属污泥火法综合利用车间、含有色(贵)金属废弃物综 合利用车间、废弃包装物容器综合利用车间产生的废水经车间内部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生产或进入MVR蒸发器转化为水蒸汽外排,不进入地表水体。含铜蚀刻废液综合利

19、用车间废水经车间内部处理后由总排口外排至白诸河。其他车间生产废水(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车间、溶剂废液综合利用车间废水)、化 验分析废水、机修洗车废水、生产区道路冲洗废水、生产区初期雨水、生活污水排 入综合废水处理站,统一处理达标后出水 126.83 t/d ,与含铜蚀刻液综合利用车间单 独处理达标后的出水 74.92 t/d 一起,由项目总排口外排至白诸河。全厂总排水量为201.75 t/d。(2 )废气治理措施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6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废矿物油处理车间工艺废气、重金属污泥 湿法处理车间工艺废气、重金属污泥火法处理车间熔炼炉废气、蒸汽锅炉导热油炉 废气、溶剂废液综

20、合利用车间工艺废气、含有色(贵)金属废弃物及废弃包装物容器综 合利用车间酸浸工序产生废气以及食堂产生的油烟,另外还有各个车间产生的无组织废气。熔炼炉高温废气与回转干燥炉燃烧废气经过多管除尘+旋风除尘+布袋除尘+旋流式脱硫的处理后,经 35m 烟囱达标排放。各生产工艺产生的酸雾经过集气罩收集,进入到酸雾喷淋塔,经酸雾喷淋塔吸收处理后达标排放。厨房油烟废气将采用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引至楼顶达标排放。废矿物油处理车间、溶剂废液综合利用车间产生的有机废气引入重金属火法处理车间熔炼炉中进行处理。导热油炉、燃油锅炉燃用轻柴油尾气引至高空达标排放。(3 )噪声治理措施合理安排厂区平面布置,将噪声影响较大

21、的工序放在远离厂界的位置;在保证 空气流通的条件下,生产过程应尽可能保持厂房的隔声效果;还要选择低噪声的风 机,对柴油发动机、泵类、风机等进行隔声、吸声、消声和减震等降噪措施。在厂房周围通过布置合理的绿化来降低噪声。(4 )固废处置措施项目产生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项目对于危险废物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的 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对产生的危险废物交项目内部综合利用,或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处理。项目回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一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7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22、-2001)的有关规定妥善处置,外卖相关单位回收利用。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定期清运。(5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地下水重点污染防治区如各种污水管道、污水收集沟、污水池、原材料 仓库、危废临时贮存设施、废水处理站、初期雨水池、事故应急池等均做防渗处理 (采用 2 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 2 毫米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 10 厘 米/秒), 可避免废水泄漏,减少对地下水的影响。一般污染防治区则通过在抗渗钢 纤维混凝土面层中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其下铺砌砂石基层,原土夯实达到 防渗的目的。对于混凝土中间的伸缩缝、缩缝和与实体基础的缝隙,通过填充柔性材料、防渗填塞料达到防渗的目的。

23、(6 )加强厂区绿化、美化为了尽量避免或减轻本项目产生的环境污染影响,建设单位在对建设项目进行 绿化时,在不影响建设项目总体功能布局的前提下,应尽量在厂区四周及废水处理站、生产车间四周等处设置绿化带,这既可减轻污染影响,又可美化环境。0.3.4 综合评价结论本项目属于危险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是一项环保工程,该项目的建设可 以对危险废物进行有效的处理处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促进相关产业实 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改善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本项目的选址符合当地土地利用 规划和环保规划的要求、符合相关标准对选址的规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厂区布局较合理,选址符合相关规划要求。项目在运行期间

24、会产生一定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等污染。综合环境 影响预测结果,根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和要求,本项目须有效地进行污染排放控制和管理,积极落实本评价报告书中所提出的有关污染防治措施建议,强化环境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8管理和污染监测制度,保证污染防治设施长期稳定达标运行,杜绝事故排放,特别 是严格做好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工作,落实事故应急预案与环境风险防范措 施,确保危险废物不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则本项目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造成 明显影响,可维持区域环境质量。项目在建设规模、总平面布置、环境保护方面是可行的,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在达到本报告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后,该

25、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造成明显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该项目的建设可行。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91 总则1.1 评价目的通过对区域现状环境质量、 自然生态等的调查,在环境现状评价的基础上,对 拟建项目及区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分析、预测、评价,确定项目对区域大气、 水、声等环境影响的程度及范围,分析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同时,从环保角度提 出工程拟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并论证环保措施的可行性;评价清洁生产的途径和水 平,分析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并就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和选址的合理性作出结论, 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为项目顺利建设和运行提供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为建设单位环境管

26、理提供科学依据,达到保护好该区域环境的目的。1.2 评价原则(1 )环境因素分析原则随着本项目的开工建设与投入运行,必然对环境产生影响,受到影响的主要环 境因素有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和固体废物,因此,本报告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评价。(2 )“突出重点”原则以大气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分析为重点,力争做到评价工作 重点突出、内容具体、真实客观,最终得出的环评结论明确可信,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3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机 制,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走上良性循环轨道。因此,本评价要对项目

27、是否符合 经济发展总体要求、是否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求、是否符合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要求,能否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等进行评述。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101.3 编制依据1.3.1 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年 10 月 28 日);(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2 月修订);(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 年 3 月);(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年修订);(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 年 10 月);(

28、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 年修订);(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 8 月 28 日);(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 年 10 月);(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 年 8 月);(13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14 )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119号);(15 ) 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

29、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85 号);(16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2008 年 8 月 15日修订;(17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字2008第 1 号令);(18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19 ) 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 年修订);(20 )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国务院办公厅,2004 年 4 月 6 日);(21 )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护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 号);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11(22 ) 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

30、施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03128 号);(23 ) 关于印发 的通知环发2007201号;(24 )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 号);(25 )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 408 号),2004 年;(26 )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 5 号,1999 年);(27 )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3199 号);(28 ) 城市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 年 5 月);(29 )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建设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令20078 号)。1.3.2 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1 )

31、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4 年 7 月修订);(2 )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试行)(广东省环保局,粤环监20008 号);(3 )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粤府办199927 号);(4 )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粤府200271 号);(5 ) 关于认真贯彻广东省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的通知(粤环2002169 号);(6 ) 广东省实施规定,(1999 年);(7 )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 年 5 月);(8 )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4 年 7 月);(9 ) 广东省政府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

32、工作的通知(粤府199974 号);(10 ) 广东省治污保洁工程实施方案(2004 年);(11 )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25 号,2004 年 1 月);(12 ) 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许可实施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 135 号);(13 )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固体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粤环2006114 号);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12(14 ) 关于发布 的通知(粤环2008114 号);(15 ) 关于进一步明确固体废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粤环2008117 号);(16 )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办法(粤府令

33、第 134 号);(17 )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18 )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粤环200799 号);(19 ) 关于印发 的通知(粤环200888 号);(20 ) 关于印发 的通知(粤环200799 号);(21 ) 关于实行建设项目环保管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的通知(粤环200869 号);(22 ) 印发肇庆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肇府200786 号;(23 ) 肇庆市电镀、印染等重污染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方案(2009年 3 月);1.3.3 技术导则和规范(1 )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 总纲(HJ 2.

34、1-2011);(2 )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08);(3 )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93);(4 )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5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6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7 )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8 ) 关于印发 的通知(环发200458 号);(9 )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1.3.4 规划、区划类文件( 1 ) 广

35、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府函201129 号);(2 )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粤水资源200919 号);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13(3 )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 2020 年);(4 ) 广东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5 )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6 )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粤环201232号);(7 ) 广东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 年);(8 ) 肇庆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9 ) 肇庆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粤府函1999481 号;(10 ) 肇庆

36、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1 ) 肇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12 ) 肇庆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5;(13 ) 肇庆市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10-2020 年);(14 ) 肇庆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15 ) 广佛肇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2010 2020 年)。(16 )肇庆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 年)(送审稿)。1.3.5 项目基础资料及其他(1 ) 关于肇庆市新荣昌工业环保有限公司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粤环审200973 号);(2 ) 肇庆市新荣昌工业环保有

37、限公司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粤环境监测 KB 字2011第 16 号;(3 )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1.4 评价区域环境功能区及执行环境质量标准1.4.1 环境空气功能区及执行标准(1 )环境空气功能区根据肇庆市环境保护规划,肇庆市除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列 入大气环境一类功能区之外,其他地区均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因此,本区域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均执行环境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14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所列二级标准。(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O2、NO2、PM10、Cd、As、Hg、氟

38、化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二级标准,HCl 、H2SO4 、Pb、氨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36-79 )中居住 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TVOC 参照执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8 小时均值标准,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的推荐值 2.0 mg/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详见表 1.4- 1。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93 版本)的 8.1.2.5 款,“如无法获得 8.1.2.1 中 所述的监测资料,一次取样、日、月、季(或期)、年平均值可按 1、0.33、0.20、0.14、 0.12 的比例关系换算。

39、”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 3840-91)中 6.2.1 条,“标准浓度限值取 GB 3095 规定的二级标准任何 1 次浓度限值; 该标准未规定浓度限值的大气污染物,取 TJ36 规定的居住区 1 次最高容许浓度限值, 该标准只规定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大气污染物,一般可取其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 的 3 倍,但对于致癌物质,毒性可积累的物质,如苯、汞、铅等,则直接取其日平 均容许浓度限值” ,本报告中,参照上述规定,将 Pb 的环境质量标准 1 小时平均浓 度参照执行 TJ36-79 中日平均值 0.0007 mg/m , 镉、砷、汞的环境质量标准 1 小时平 均浓度

40、分别参照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的年平均限值: 0.005 ug/m 、0.006 ug/m 、0.05 ug/m , 其他指标按照“ 小时浓度标准限值=年均浓度限值8.3=季浓度限值7.1=月浓度限值5=日浓度限值3”进行换算分析。表 1.4-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注明除外)项 目取值时间浓度限值选用标准SO224 小时平均0.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1 小时平均0.50NO224 小时平均0.081 小时平均0.20PM1024 小时平均0.15镉年平均0.005 ug/m3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15砷年平均0.006 ug/m3汞年平均0.05 ug/m3氟化物24 小时平均0.0071 小时平均0.020非甲烷总烃1 小时平均2.0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详解中的推荐值TVOC8 小时平均0.6参照执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HCl1 次0.0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日平均0.015H2SO41 次0.30日平均0.1铅及其无机化合物(换算成 Pb)日平均0.0007氨1 次0.201.4.2 地表水环境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