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名言警句练习二(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名言警句练习二(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升初古诗文阅读一、古诗文阅读1.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遥看/瀑布/挂前/川B.白云/生处/有人/家C.门泊/东吴万/里船D.不知/细叶/谁/裁出2.“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写的是( ) A.桃花B.荷花C.迎春花D.梅花3.“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写的是诗人在( )看到的景色。 A.望湖楼B.黄鹤楼C.鹳雀楼D.岳阳楼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的是( ) A.四川峨眉山B.安徽黄山C.山东泰山D.江西庐山5.对泊船瓜洲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B.一个“绿”字既写出了颜色,又写出了动态的美。C.“京口”
2、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隔了几层山,还比较远,无法回头。D.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6.下列古诗词表述的节日依次是(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A.春节 中秋节 端午节 除夕B.元宵节 中秋节 清明节 春节C.元宵节 七夕 重阳节 春节D.元旦 七夕 重阳节 元宵节7.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
3、体的一项是( )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大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8.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中的“东”“西”都是名词用作状语,“朝东”、“向西”的意思。 (2)“家祭无忘告
4、乃翁”与“当春乃发生”中的“乃”意思相同。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是对汉朝防守边疆的大将李广的美称,诗中借来称英勇机智的统帅。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只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9.按要求填空。 (1)缩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描绘了_,表达了作者_之情。 (2)竹石二诗中,诗人咏诵了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_的高尚情操。其中“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现了劲竹_的品质。 (3)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诗的共同特点是表面上写物,实际上是在_。 10.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5、, 唯见长江天际流。【注】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尽:消失。(1)仔细阅读诗句,根据提示,把诗句意思补充完整。李白的老朋友_,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_烟花如海,他去往扬州。一叶_,消失在远方;只见浩浩荡荡的_,向天际奔流。(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一选。A扬州 B黄鹤楼 C烟花三月 D送别这是一首_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_;二句写送别的时间是_,孟浩然的去向是_;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11.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白梅诗中“不同桃李混
6、芳尘”中的“混”字,说明白梅具有什么品格? (2)墨梅一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12.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雨疏风骤”中的“疏”的意思是( ) A.稀疏B.密集C.疏远、生疏D.开通(2)“残酒”指的是( ) A.上次自己没有喝完的酒B.别人喝后剩下的酒C.质量低劣的酒D.还未消尽的醉意(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谁说的?说话者的语气是怎样的?( ) A.浓睡人 教训语气B.卷帘人 责备、焦虑的语气C.卷帘人 不耐烦的
7、语气D.浓睡人 责备、焦虑和惋惜的语气(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 ) A.初春B.暮春C.盛夏D.金秋13.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农妇与骛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宽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注】骛(wfi):野鸭子。盖:大概。(1)解释划线的字。于河边拾薪_ 妇就之_疑其受创也_ 妇奉之归_(2)翻译下列句子。熟视之,乃鹜也。_妇不忍市之。_(3)“旬日”是指( ) A.几天B.三十
8、天C.十天(4)这个故事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14.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蜀鄙之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日:“子何恃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予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1)解释划线的字。子何恃而往_贫者自南海还_(2)翻译句子。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3)谈一谈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一、古诗文阅读 1.【答案】D 【考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D“技止此耳”的
9、意思是:本领不过这样罢了。正确划分节奏应为:A:遥看/瀑布/挂前川;B:白云/生处/有人家;C:门泊/东吴/万里船;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理解,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作此题目,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的语感。2.【答案】D 【考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出自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反映了所画的梅花的风格,更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诗人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3.【答案】C 【考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
10、】【分析】“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是出王之涣登鹳雀楼。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诗人即兴写下了这首诗。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4.【答案】C 【考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这一首诗是望东岳泰山,也就是山东泰山。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5.【答案】C 【考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C:错。“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
11、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6.【答案】C 【考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意思是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唐)的七夕。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明王灿 客中九日通过写重阳节独自在异乡登高,表达了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12、。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元日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平时要做好积累。7.【答案】D 【考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思是: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与对应的语境不符。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思是: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与对应的语境不符。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思是:一夜之间,竟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这玉树琼枝,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却春风阵了,象是醉人的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与对应的语境不符。故答案为:D【
13、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8.【答案】(1)1(2)0(3)1(4)0 【考点】词义,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正确;错误;“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乃”是你,“当春乃发生”中的“乃”是“于是,就”的意思。正确;错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了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故答案为:正确;错误;正确;错误。【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词义、修辞、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9.【答案】(1)宋;杨万里;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天真可爱的儿童;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绝不随波逐流;刚毅(3)托物言志,借
14、物喻人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故答案为:宋;杨万里;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天真可爱的儿童;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绝不随波逐流;刚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10.【答案】(1)孟浩然;三月;孤帆;长江(2)D;B;C;A 【考点】诗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弄懂全诗大意,在此基础上
15、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故答案为:孟浩然;三月|孤帆;长江;D;B;C;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11.【答案】(1)具有不与桃李争高低,不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格。(2)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思想感情。(3)都是借梅花抒怀写志,表露自己的胸怀,展现自己的节操与抱负。 【考点】诗 【解析】【分析】第一个小题是炼字题,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本题型的答题思路为:解释该
16、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混芳尘”,是说把芳香与尘垢混同,即“和其光,同其尘”、“和光同尘,不能为皎皎之操。”相形之下,梅花则能迥异流俗,所以“清香”二字,只能属梅,而桃李无份。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诗歌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考查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是结合具体语境把二者做一对比进行分析。故答案
17、为:具有不与桃李争高低,不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格。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思想感情。都是借梅花抒怀写志,表露自己的胸怀,展现自己的节操与抱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妙处的能力。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此题考查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品味语言表达艺术。【附参考译文】白梅: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12.【答案】(1)A(2)D(3)D(4)B 【考点】词 【解析】
18、【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雨疏风骤”意思昨晚狂风大作,雨却稀疏。“疏”的意思是稀疏。浓睡不消残酒: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消尽。“残酒”指的是还未消尽的醉意。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浓睡人说的,结合上句可知要读出责备、焦虑和惋惜的语气。 根据诗词的内容“昨夜雨疏风骤”可知该季节为春季的末尾阶段,即暮春。故答案为:A;D;D;B。【点评】此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词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附参考译文】昨晚狂风大作,雨却稀疏,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消尽。我
19、询问起卷帘的侍女,窗外的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看,回道:“海棠花依然盛开。”我听后嗔叹道:“知道吗?这个季节应该是绿叶繁盛,红花稀疏。”13.【答案】(1)柴;走近;伤;捧起(2)仔细一看,原来是只野鸭。;农妇不忍心把鸭蛋卖了。(3)C(4)好心会有好报的。 【考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分析】这是对文言实词语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此题属于常识
20、性的知识,“旬日”是指十天。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故答案为:柴;走近;伤;捧起;仔细一看,原来是只野鸭。农妇不忍心把鸭蛋卖了。C;好心会有好报的。【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附参考译文】以前皖南有
21、一个农妇,在河边拾柴,隐隐约约听到了鸟的叫声,好像在哀鸣,仔细一看,原来是只野鸭。农妇走近它,看见它的两个翅膀上血迹斑斑,怀疑是受伤了。农妇捧着野鸭回家,给野鸭治疗了十天,其伤口慢慢痊愈。(野鸭)临行之时,频频点头,好像是在感谢。过了一个多月,有数十只野鸭来到了农妇的园中栖息,并且每天产很多的蛋。农妇不忍心把蛋拿去卖,就孵化了它们,孵出的小鸭成群。到了第二年,农妇家渐渐富裕起来了,大概是受伤的野鸭的报答。14.【答案】(1)凭借;从(2)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3)只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难事也能变易事。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立定志向、刻苦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考点】文言文阅读
22、【解析】【分析】这是对文言实词语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故答案为:凭借;从;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只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难事也能变易事。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立定志向、刻苦学习才能学有所成。【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附参考译文】蜀地偏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另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着什么去?”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就够了。”富和尚说:“我多年来想要雇一艘船南下,到现在还没去成,你凭借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露出了惭愧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