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减损技术规程(T-CAMA 99—2023).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52025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0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减损技术规程(T-CAMA 99—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减损技术规程(T-CAMA 99—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减损技术规程(T-CAMA 99—20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减损技术规程(T-CAMA 99—2023).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ICS 65.060.01 CCS B 90 团体标准 T/CAMA 992023 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减损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rice mechanized harvesting operations loss reduction technology 2023-11-02 发布 2023-12-01 实施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 发 布 T/CAMA 99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农业机

2、械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湖南省农业机械协会、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南农业大学、中联重科智能农机责任有限公司、潍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文、龚洵迪、王里想、许靖波、程胜男、刘大为、李明、王刚、卢灿炯、蔡维、唐海波、李铁辉、谢方平、季邦、周波、叶川、夏宁清、符志勇、刘超、李保忠、罗曜、李辉。T/CAMA 992023 1 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减损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中的作业前准备、收获作业、

3、减损调整、作业质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收割作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作业前准备 作业人员 4.1.1 驾驶人员应持有驾驶证,并熟练掌握保养、调整和排除故障的技能及有关安全知识。4.1.2 辅助人员应熟悉基本的作业要求和基本知识。作业机械 4.2.1 水稻自然高度大于 650 mm、小于 1200 mm,穗幅差不大于 250 mm,适合选用半喂入收割机。收获自然高度小于 650 mm、易脱粒品种(脱粒强度小于 100 g)、倒伏角大于 60时,建议选用全喂入收割机。收获难脱粒品种(脱粒强度大于 180 g)时

4、,建议选用半喂入收割机。4.2.2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检查、调整、保养收获机械,检查和调整行走系统、收割装置、脱粒装置、清选装置、润滑系统、输送装置、发动机、传动装置等,保证水稻收割机技术状态良好。作业条件 4.3.1 收割前应对田块的水稻种植品种、自然高度、穗幅差、成熟度、产量水平、茎杆和籽粒的含水率、倒伏程度等进行调查,提前制定好收获方式和路线。4.3.2 收割前应查明道路、过沟、过桥、田块土壤和泥脚深度情况,泥脚深度小于 15 cm 时可有效作业。收获期 4.4.1 根据水稻生长特征确定。水稻的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较为适宜收获,此时稻谷籽粒含水量 15%28%。水稻分段式割晒机作业一般

5、适宜在蜡熟期进行。4.4.2 根据稻穗外部形态确定。谷粒全部变硬,多数穗颖壳变黄,穗轴上干下黄,有 70%的枝粳已干枯,水稻黄化完熟率 95以上,说明谷粒已经充实饱满,此时应进行收获。在易发生自然灾害或复种指数较高的地区,为抢时间,可提前至九成熟时开始收获。4.4.3 根据生长时间确定。一般南方早籼稻适宜收获期为齐穗后 25 天30 天,中籼稻为齐穗后 30天35 天,晚籼稻为齐穗后 35 天40 天,中晚粳稻为齐穗后 40 天45 天;北方单季稻区齐穗后 45天50 天收获。T/CAMA 992023 2 5 收获作业 试收作业 试收作业行进长度以30 m左右为宜,根据作物、田块的条件确定适

6、合的作业速度,对照作业质量标准检测试收效果,并以此为依据相应调整风机进风口开度、振动筛筛片角度、脱粒间隙、拨禾轮位置、半喂入收割机的喂入深浅、全喂入收割机的割茬高度等位置及参数。调整后复试,直至达到质量标准为止。收获方式 5.2.1 在宽广田块收割时,按正常的收割程序,从田块中间进行收割或旋转收割。5.2.2 水稻倒伏角不大于 30,采用顺向收割方式。倒伏角不小于 65时,采用逆向收割方式。5.2.3 按收割机使用说明书给出的收获方式收割。作业路线 5.3.1 在收割机进入田间前,应手工收割 2 m4 m 的田角,以方便收割机进入。5.3.2 从手工作业的地方进入田间,由田埂边开始左向转弯(逆

7、时针方向)收割。5.3.3 在宽广田块收割时,当田块两端横向收割 34 次后,可直接转向进行双向收割。5.3.4 半喂入收割机作业时应尽量走直线,在作业转弯时,应先倒车 1 个车位及以上,再小幅度转向前进,反复两次转弯完成。作业速度 5.4.1 根据作物的产量、成熟度等其他因素,选择适当的割幅和收割速度,发动机转速保持在额定转速,避免造成作物脱粒、清选状况变坏或输送堵塞。5.4.2 半喂入收割机禁止高速挡收割。过熟收获 尽量降低留茬高度,一般在10 cm以内,但要防止切割器入土,并且严禁半喂入收割机收获,以减少切穗、漏穗。倒伏收获 5.6.1 全喂入收割机收割倒伏水稻时,应放慢作业速度,也可通

8、过安装“扶倒器”和“防倒伏弹齿”装置,尽量减少收获损失。在倒伏角为 4560时,拨禾轮位置前移、调整弹齿角度后倾。在倒伏角大于 60时,拨禾轮位置前移且转速调至最低(碰泥土),调整弹齿角度后倾。5.6.2 半喂入收割机收割倒伏水稻时必须选择倒伏档进行收割,尽量顺向收割,车速缓慢,放低割台,必要时可减少割幅。复验 收割一段时间后,检查作业效果,如有异常,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做相应调整。6 减损调整 割台损失调整 6.1.1 拨禾轮高度调整。一般直立和高杆大密度水稻,以弹齿杆拨在水稻高度的 2/3 处为宜。倒伏水稻,弹齿杆放至最低。稀矮水稻,弹齿杆尽可能下降,接近护刃器和喂入搅龙。6.1.2 拨禾轮

9、转速调整。高杆大密度水稻,拨禾轮圆周速度比收割机前进速度略低。水稻比较干燥时,可适当降低拨禾轮转速并抬高拨禾轮。6.1.3 拨禾轮位置调整。割刀割下穗头未进入搅龙,左右两侧同时向后调整拨禾轮。6.1.4 拨禾轮弹齿杆位置偏低。割刀未割前击打稻穗导致掉粒,调整弹齿杆拨在稻穗下处为宜。6.1.5 弹齿倾角调整。收获倒伏水稻时,秸秆未能扶起导致漏割,将弹齿倾角向后偏转。高杆大密度T/CAMA 992023 3 作物,略向前偏转。稀矮作物,向前偏转。6.1.6 割刀重合度调整。产生漏割现象,对中割刀与护刃器。6.1.7 未割边分禾器/尖检查。全喂入收割机检查未割边分禾器是否与切割器垂直或略向外倾斜,半

10、喂入收割机检查未割边分禾尖有否向内变形,两边分禾杆是否打开到位。6.1.8 半喂入收割机收易脱、低矮水稻时,应降低扶禾拨齿高度和速度,且适当放松扶禾链条弹簧张紧度。清选损失调整 6.2.1 风量调整。调整风机转速或风门开度,并结合筛片开度,以减少清选损失、提高清洁度。6.2.2 筛片开度调整。结合水稻生长情况和风速风量大小,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调整筛片开度。不同田间作业条件或不同水稻品种通过试割观察调整。6.2.3 喂入量偏大或清选负荷过大调整。全喂入收割机可适当降低作业速度或提高割茬,适当增加清选筛振动频率;半喂入收割机可将作物喂入深浅链调浅(拉出)一点。6.2.4 作物潮湿或筛面堵塞,应及

11、时清理筛面及抖动板的杂余物;检查传动皮带有否打滑,以确保清选筛振动频率达到使用说明书要求。夹带损失调整 6.3.1 凹板间隙过大或凹板变形间隙不一致,脱粒齿磨损过大引起损失调整。检查凹板是否受力变形、滚筒脱粒齿是否磨损,必要时进行修护或更换。6.3.2 发动机转速未达到额定转速或滚筒转速偏低调整。将发动机调整到额定转速或适当降低作业前进速度。6.3.3 传动带降速调整。按要求张紧传动皮带,检查皮带是否磨损,如磨损严重则更换皮带。6.3.4 喂入量偏大调整。全喂入收割机可适当降低作业速度或提高割茬,半喂入收割机将滚筒顶盖导草筋角度向“闭”的方向调节。6.3.5 作物潮湿调整。等作物干了(手摸稻穗

12、不湿手)再进行收割。6.3.6 喂入不均匀调整。调整割台搅龙与底板间隙,调整拨禾轮与喂入搅龙距离。破碎损失调整 6.4.1 脱粒部分的破碎。在保证脱粒干净及夹带损失不超标的条件下,滚筒转速越低越好,凹板间隙越大越好。既减少籽粒破碎又降低油耗。6.4.2 搅龙输送过程中的破碎。检查并调整杂余搅龙、净粮搅龙和卸粮搅龙的工作间隙,及时清理滞留在搅龙和壳体之间的杂物,保证籽粒运送顺畅。6.4.3 籽粒提升过程中的破碎。调整杂余升运器、净粮升运器,调整张紧机构,保证链条张紧度合适。7 作业质量 水稻机械化收割作业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之规定。表1 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标准 项目 指标 全喂入式 半喂入式 损失率 2.8%2.5%破损率 1.5%0.5%含杂率 2.0%1.0%茎秆切碎合格率 90%污染情况 收获作业后无油料泄漏造成的粮食和土地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