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七年级学力水平测试语文学科(120分钟 120分)说明:1.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用蓝、黑色墨水或蓝、黑色笔芯圆珠笔在试卷答题纸上答题。3.全卷120分中有5分为全卷的书写分,要求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卷面整洁。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8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分歧(q)诀别(ju)憔悴(qio)惩戒(chng)B. 酝酿(ning)狭隘(y)热忱(zhn)拈轻怕重(nin)C. 徘徊(hu)祷告(do)称职(chn)随声附和(he)D. 匍匐(p)虐待(n)模样(m)骇人听
2、闻(hi)【参考答案】D【点津】本题考查字音。A.惩戒(chng)chng;B.狭隘(y)i,热忱(zhn)chn;C.徘徊(hu) hui,随声附和(he)h;故选D。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花枝招展 晰晰沥沥 麻木不人 杞人忧天B. 疲惫不堪 见义思迁 咄咄逼人 披蓑带笠C. 神采奕奕 得意洋洋 小心翼翼 各得其所D. 翻来覆去 喜出望外 人声顶沸 油然而升【参考答案】C【点津】本题考查字形。A.晰晰沥沥淅淅沥沥,麻木不人麻木不仁;B见义思迁见异思迁,披蓑带笠披蓑戴笠;D.人声顶沸人声鼎沸,油然而升油然而生;故选C。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智能设备本
3、来应该是现代社会辅助学习的最佳工具,但在实践中却因使用得当与否而造成了学习障碍。B. 全国手机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大约6小时左右。C.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D. 如今体育运动不仅是增强体质的方式,还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参考答案】D【点津】本题考查病句。A.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把“得当与否”改成“不当”;B.语意重复,“大约”和“左右”重复,去掉一个;C.成分残缺,在“保护”后面添加“意识”;故选D。4. 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
4、和风细雨,也可以是;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提醒可以直对相知的亲友,也可以朝向;可以是简单的一个动作,也可以只是。总之,不管你是受到提醒还是提醒别人,你都是幸福的。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凶猛的雷霆霹雳 悄无声息的暗示 不停地絮絮叨叨A. B. C. D. 【参考答案】B【点津】综观文段,是赞美人生中各种“提醒”之音。结合关键词“可以是”“也可以是”可知,“也”在文中具有转折的意义,这是做好本题的关键。由题干可以看出,与“婉转的和风细雨”相反的是“凶猛的雷霆霹”;与“寥寥的片言只语”相反的是“不停地絮絮叨叨”;与“相知的友人”相反的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与“简单的一个动作”相反的是“悄无声
5、息的暗示”。故选B。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正确的是( )A. 从词性上看,清楚、宽阔是形容词;从感情色彩上看,虚荣、精致是褒义。B. 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称自己的父亲,“垂询”是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见教”用来称对方指教自己,“惠存”用来称别人保存自己的东西。C.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诫子书是他劝勉儿子的一封家书。D. 世说新语是宋朝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咏雪选自方正篇,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言语篇。【参考答案】C【点津】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有误,从感情色彩上看,“虚荣是贬义词,“精致” 是褒
6、义词。B.有误,“尊君” 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D.有误,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不是“宋朝刘义庆编写的”;咏雪选自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篇。故选C。6.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待事情,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应总是随声附和。B. 小外甥刚刚三岁就能流利地背出几十首古诗了,这实在是骇人听闻。C. 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的很多字、词的古今义大相径庭。D.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种有奇特功能的衣服。【参考答案】B【分析】【点津】A随声附和:形容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在此形容没有主见的人听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
7、使用正确;B骇人听闻:指事出怪诞,听起来令人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在此形容因小外甥刚三岁就能背出几十首古诗而吃惊,使用对象有误;C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在此形容古今义区别大,使用正确;D不可救药:原义是病很重,不能抢救治疗;后也比喻人或事情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多含贬义。在此形容愚蠢到无法改变的人,使用正确;故选B。7. 下列文段中,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袅袅的炊烟,在房屋的脊梁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旁飘荡,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那温暖的烟霞里,有母亲的呼唤,有奶奶的目光,也有父亲洪钟般的声
8、音。A. 排比B. 反问C. 设问D. 拟人【参考答案】C【分析】【点津】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常用修辞的特点,根据句子内容来分析。“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只要在乡村生活过就会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袅袅的炊烟,在房屋的脊梁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旁飘荡,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一句赋予炊烟以人的情态(踱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那温暖的烟霞里,有母亲的呼唤,有奶奶的目光,也有父亲洪钟般的声音”一句连用三个相同句式“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故选项中未使用到的修辞手法是设问,
9、选C。8. 按要求填空默写。(1)_,切问而近思。(论语十二章)(2)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3)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4)僵卧孤村不自哀,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句子是:_,_。(6)夜雨寄北一诗“_,_”体现了诗人李商隐对未来团聚情景的想象。(7)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9)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义,如曹操的观沧海中的“_,_”。【参考答案】 博学而笃志 便引诗情到碧霄 海日生残夜 尚思为国戍轮台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
10、躁则不能治性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枯藤老树昏鸦 岐王宅里寻常见 .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点津】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博、笃、霄、戍、淫、精、躁、藤、萧。综合性学习(共4分)9. 在学校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材料1 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共识,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丰富多彩,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的数量、质量、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材料2 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
11、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材料3 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000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1)阅读“材料1”,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2)结合“材料2”“材料3”,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让读者有阅读收获(提高阅读质量)。(2)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点津】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探究。(1)通读材料一,可以搜集到
12、“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可见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读者的阅读收获。(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各有优点,所以我们可以都采用;选择读书方法时结合自己的需求,决定改用数字阅读还是纸质阅读。据此理解作答。名著阅读(8分)10. 朝花夕拾曾又名_,讲述了鲁迅先生从_到_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本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_出自在这本书。【参考答案】 旧事重提 幼年 青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点津】本题考查名著常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
13、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11. 阅读下面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行者看罢回复道:“师父,那
14、去处便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蔼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观此景象,也似雷音,却又路道差池。我们到那厢,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唐僧道:“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你休误了我诚心,耽误了我来意。”行者道:“不是,不是!灵山之路我也走过几遍,那是这路途?”行者道:“不可进去,此处少吉多凶。若有祸患,你莫怪我。”三藏道:“就是无佛,也必有个佛像。我弟子心愿,遇佛拜佛,如何怪你?”即命八戒取袈裟,换僧帽,结束了衣冠,举步前进。请结合以上文段中的对话描写,分别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孙悟空:细心谨慎,善辨妖魔。唐僧:取经心诚,固执己见。【分析】【点津】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性格的分析。结合语段中
15、“师父,那去处便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蔼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观此景象,也似雷音,却又路道差池。我们到那厢,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不可进去,此处少吉多凶。若有祸患,你莫怪我”分析,悟空从禅光瑞蔼之中看出有些凶气,又认为路途不对,还提醒唐僧如果有祸患,不要怪自己,可知他善于观察、细心谨慎,善辨妖魔。结合文段中“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你休误了我诚心,耽误了我来意”“就是无佛,也必有个佛像。我弟子心愿,遇佛拜佛,如何怪你”分析,唐僧不听从他的劝告,并且表示他的心愿是“遇佛拜佛”,可知他是一个取经心诚,固执己见、听不进意见的人。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7分)一、(4分)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闻
16、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2. 本诗首句作者选取了_和_两个意象,渲染了凄凉哀愁的气氛。13. 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两句。【参考答案】12. 杨花 子规13.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成使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怀念之情。【12题点津】本题考查意象。意象是融入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是诗人借以表情达意的载体。回答本题,要找出诗中物象,并揣摩其作用。诗歌的第一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其中“杨花”即柳絮,有漂泊无定之感;“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诗人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听到这
17、个消息后的心情,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融情入景,渲染出无限伤感悲凉的氛围。【13题点津】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这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象征着纯洁、高尚,诗人在许多诗中把明月看作通人心的多情物,也只有明月才能同时照亮诗人和友人。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他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在诗人笔下,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他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
18、、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令人回味无穷。二、(12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4. 下面词语
19、中的加点字与“止有剩骨”中“止”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一狼得骨止B. 止增笑耳C. 望梅止渴D. 适可而止15. 解释加点词语。(1)缀行甚远_(2)顾野有麦场_(3)意将隧入_(4)顷刻两毙_16. 翻译句子。(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7. 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4. B15. 连接,紧跟 看,视 从通道 一会儿16. (1)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2)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17. 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打败。【14题点津】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止有剩骨”:只剩下骨头。止:
20、通“只”,仅仅、只是。A.停止;B.通“只”,仅仅、只是。C.阻止、止住;D.停止;故选B。【15题点津】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紧跟着(他)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2)句意:他看到田野中有个麦场。顾:看,视;(3)句意: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隧:从通道。(4)句意: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顷刻:一会儿。【16题点津】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
21、有:(1)径去:径直离开;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2)变诈:巧变诡诈;几何:能有多少。【17题点津】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寄寓的道理。面对意想不到的恶狼,屠夫首先是“惧”,于是采取迁就的策略,“投以骨”;他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于是屠夫放下担子,拿起刀,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进行防御,一只狼假装睡觉迷惑屠夫,另一只狼打算从后边攻击屠夫,屠夫抓住时机,勇敢反击,先砍杀前狼,后“自后断其股”杀掉第二只狼。告诉我们富有智慧的人类,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遇到像狼一样狡猾的坏人,不能心存幻想,怯懦退缩,我们要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点睛】参
22、考译文: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看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
23、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三、(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不老的额头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24、。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暖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时,母亲的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A.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当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时,我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
25、清醒,第一时间厘清生活的烦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拍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母亲是爱美的,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阻拦青春急切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她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母亲七十大寿那天,B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
26、,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18. 文章以“不老的额头”为标题,有什么作用?19. 朗读本文第段时,应该选用的朗读语气是( )A. 慷慨激昂B. 轻快愉悦C. 舒缓沉郁D. 以上都不对20. 结合文章内容,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的画线句子。21. 文章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来自那些不事渲染、本色呈现的细节。文中划线句A.B句中的细
27、节令人感动,请你选择其中一例分析。【参考答案】18. “额头”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条理清晰。“不老”写出了在“我”心里母亲永远是年轻的,既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永恒的爱,又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暗示文章主旨。19. C20. 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母亲额头上的皱纹比作年轮、秀木(树林),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的额头记录下了她对子女的疼爱,为家庭生活辛劳的付出,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或感恩之情)。21. 示例一:A句母亲在“我”生病的时候总能马上为我判断病情,而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悄悄”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母亲不想儿女为自己担忧,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示例二:B句,当我的
28、女儿说头晕时,母亲“又习惯性的贴”这一自然而然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永恒的爱。【18题点津】本题考查标题作用。“额头”多次在文中出现,如第段“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第段“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暖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第段“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第段“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第段“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第段“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
29、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由此可知,“额头”是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着全文,使文章条理清晰。根据第段“母亲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第段“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可知,在“我”的心里母亲是永远年轻的,母亲的额头写满永恒的爱,标题中的“不老”既指母亲在“我”心里是永远年轻的,也指母亲对子女永恒的爱,又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标题“不老的额头”与第段“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相照应,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永
30、恒的母爱。【19题点津】本题考查朗读语气。根据第段“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阻拦青春急切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可知,这是感慨岁月匆匆,皱纹爬上了母亲的额头,朗读时应该用沉郁的语气;根据第段“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她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可知,这里是表达“我”对母亲额头上的纹路的赞颂,朗读时应该用舒缓的语气;所以,在朗读第段时,应该选用舒缓沉郁的朗读语气;故选C。【20题点津】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赏析。根据“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
31、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可知将母亲比作树,皱纹比作年轮,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具体,联系第段“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可知,母亲额头的变化正是母亲对家庭的付出,是劳累辛苦的体现,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疼爱,而“我”能感受到这一切,表现了“我”对母亲的理解,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21题点津】本题考查阅读感受的表达。这是一道半开放性题,将自己阅读时最感动的部分写出,再阐述自己感动的理由即可。注意表述时要写出真实感受。事例一:A句“悄悄”指声音低微,不声不响。也表示“小声地、偷偷地”的意思。这一细节
32、可以看出母亲为儿女着想,不想儿女为自己担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伟大的爱。示例二:B句母亲“又习惯性的贴”这一自然而然的动作描写,说明母亲对于孩子的关注与疼惜已经在经年累月中变成一种习惯,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永恒、伟大的爱。四、(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父亲的车后座张风芹父亲节那天晚上,妹妹发过来一张图片,一个小女孩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妹妹说:“曾经,我们也这么小,父亲也这么年轻。”凝视那张图片,往日的时光如潮水一样涌过来,漫过心海。从有记忆开始,父亲就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那时候父亲在县城做木材生意。县城十天两个集,每逢集日,天还不明,父亲就蹬上那辆破自行车,颠簸在蜿蜒的乡间小
33、路上,一去就是一整天,将近半夜才能回家,一年四季,风雨无阻。那时候我们都太小,根本不懂得父亲的艰辛,我们期盼的是父亲自行车后座上带回来的东西。最喜欢夏天,父亲会给我们带回来各种水果,桃、李、杏、枣、香瓜、甜瓜年幼的我们只懂得填满我们贪吃的嘴,哪里知道那是父亲用省下的午饭钱给我们买的。那些水果是商贩散集后处理的,成堆廉价卖。就为能买到这些别人看不上的瓜果,父亲要在集市上忍饥挨饿一整天。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不只承载他的劳苦,更承载着我们的快乐与幸福。上小学的时候,我每个学期都会参加一次乡联校举办的抽考比赛,每次都是父亲用自行车带上我去考试。那一天的父亲显得特别精神,平日里下巴上密密麻麻的胡茬跑得无影
34、无踪,干裂、粗糙得像松树皮的双手洗得发白,他换上雪白的衬衫,蹬上一双崭新的千层底布鞋。父亲载着我一路颠簸,那条长长的土路,颠簸出我心里的感动,好几回我都忍不住靠着父亲的后背,父亲的后背真硬啊!那时,父亲正年轻。等到我去镇上读了中学,开始住校。父亲的破自行车也换成了崭新的大金鹿,那亮晃晃的自行车让我骄傲了好久。父亲去镇上的时候就会顺路绕到学校门口等我放学,崭新的自行车后座上带着给我的衣服被褥,或者草席蚊帐。等我放学后飞快地跑到父亲面前,父亲就会变戏法般从衣兜里掏出来一个大纸包,大纸包里常常是两个香喷喷的羊肉大包,或者两个撒满芝麻的吊炉烧饼。虽然我不忘把包子烧饼举给父亲一个,可是父亲却从来都不舍得
35、咬上一口。结婚后,我们住在县城的出租屋里,冷暖温饱依然让父亲牵肠挂肚。每年,麦子收了,父亲送来麦仁和白面,说是新麦子格外好吃;玉米长成了,送来成袋的嫩玉米,说孩子们都爱吃这口;树上新打下来的红枣,地里刚摘的毛豆,母亲腌的成鸭蛋,刚开封的西瓜酱豆。近四十里的土路,父亲蹬着那辆由新变旧的自行车,一样一样都给我们送到了跟前。我常常心疼不再年轻的父亲,忍不住埋怨他:“蹬车这么远,路又不好走,何必非要送来呢,等我们回去再吃也不迟啊!”父亲不生气,一边逗弄着孩子一边说:“我想来看看孩子了,这一点儿路算个啥!”我忍不住鼻子酸酸的,两眼含泪,坐在父亲车后座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我真想再回到小时候,坐在父亲
36、的自行车后座上,和父亲一起回家。父亲老了,蹬自行车费力了,就换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这次后座特别宽敞,可以带上母亲一起来城里看孩子。父亲高兴地对我们说:“你们放假的时候,我来接你们回家吧!这车后座像沙发一样舒服呢!”可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坐上那像沙发一样舒服的车后座,父亲就和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悄悄地离去了。留下那辆新崭崭的三轮车和那辆破自行车默默地停放在老院里。父亲,今夜有月,月明风清,梦里,驾上您的三轮车再来看看吧,我想您的车后座了。(选自特别文摘2020.05,有改动)22. 选文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23. 选文段,作者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父亲车后座有关的哪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7、小学时,_中学时,_结婚后,_24. 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5. “父亲的车后座”在选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22. 开篇点题,引起下文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之情;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3. 父亲用自行车带我去参加联考比赛; 父亲用自行车给我送去生活用品和美食; 父亲用自行车把家里的各季各色农产品送到城里我的家中。24. 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对“我”参加抽考比赛的重视,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25. “父亲的车后座”是全文的线索;体现(象征)浓浓的父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之情。22题点津】
38、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由第段“父亲节那天晚上,妹妹发过来一张图片,一个小女孩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可知,这里是开篇点题;作者在开篇妹妹发来一张“一个小女孩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的照片,引起了“我”的回忆,勾起对父亲的思念,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由第段“曾经,我们也这么小,父亲也这么年轻”,第段“凝视那张图片,往日的时光如潮水一样涌过来,漫过心海”引出下文要写关于“父亲的车后座”的那些点滴往事,还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曾经”“往日”两个词语充满了对父亲的思念,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作者要回忆哪些与“父亲的车后座”有关的感人至深的亲情往事呢,吊足读者的胃口,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3题点津】本
39、题考查概括事件。根据第段“上小学的时候,我每个学期都会参加一次乡联校举办的抽考比赛,每次都是父亲用自行车带上我去考试”可得:小学时,父亲骑自行车带“我”去考试。根据第段“父亲的破自行车也换成了崭新的大金鹿,那亮晃晃的自行车让我骄傲了好久。父亲去镇上的时候就会顺路绕到学校门口等我放学”可得:中学时,父亲骑着崭新的自行车绕到学校等“我”放学。根据第段“每年,麦子收了,父亲送来麦仁和白面,说是新麦子格外好吃;玉米长成了,送来成袋的嫩玉米,说孩子们都爱吃这口;树上新打下来的红枣,地里刚摘的毛豆,母亲腌的咸鸭蛋,刚开封的西瓜酱豆。近四十里的土路,父亲蹬着那辆由新变旧的自行车,一样一样都给我们送到了跟前”
40、可得:结婚后,父亲骑自行车给“我们”送家乡食物。【24题点津】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的理解。答题格式为:描写方法+效果+人物特征+作者情感。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分析画线句,由“胡茬跑得无影无踪”“洗得发白”“雪白的衬衫”“一双崭新的千层底布鞋”可知,这里是运用外貌描写,写出了父亲从头到脚都收拾得干净整齐,此时的父亲与平日大不相同,“显得特别精神”;“洗”“换”“蹬”则是运用动作描写,这里用一系列动词写出了父亲对“我”参加抽考比赛的认真与重视。联系本段首句“上小学的时候,我每个学期都会参加一次乡联校举办的抽考比赛,每次都是父亲用自行车带上我去考
41、试”可知,此时父亲是去送“我”参加考试,父亲的一反常态,表现了父亲对此事的重视。父亲每次考试都要送“我”去考试,表现了父亲对“我”的浓浓关爱之情。【25题点津】本题考查标题赏析。阅读全文,由第段“曾经,我们也这么小,父亲也这么年轻”、第段“从有记忆开始,父亲就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第段“等到我去镇上读了中学,开始住校。父亲的破自行车也换成了崭新的大金鹿,那亮晃晃的自行车让我骄了好久”和第段“父亲,今夜有月,月明风清,梦里,驾上您的三轮车再来看看吧,我想您的车后座了”可知,这是一篇作者回忆父亲的深情之作,而且作者回忆的往事都与父亲的车有关,“父亲的车后座”便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了作者儿时回忆中
42、的父亲的点点滴滴。再从行文的顺序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的车在变化,从“破旧的自行车”到“崭新的大金鹿”,父亲车后座所带的东西和经历的事件也在变化,如“给我们带回来各种水果”“带上我去考试”“带着给我的衣服被褥,或者草席蚊帐”但不变的是他对孩子们的爱,所以“父亲的车后座”是情感的载体,是父爱的象征,写出了父亲对我们的这份无私而又厚重的爱,也能在这一件件往事的记叙中表现出“我”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父亲车后座”在选文中多次出现,推动了情节发展;还有点明文章主旨的作用。第三部分 写作(40分)26. 因为有一位好妈妈,我们的日子甜如蜜糖;因为有一位好老师,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因为有一位好伙伴
43、,我们的生活幸福荡漾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参考答案】例文:因为有你父爱如山,呵护生命的火;父爱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父爱是灯,照亮前进的路;父爱是路,引领我的一生。悠悠漫长的成长道路,父爱不曾缺席!印象中的你,沉默寡言,惜字如金,句句简短朴实的语句却蕴含着深切的情感。失败时,一句“别灰心,好好努力,你一定会成功”便让我驱散失落的阴云,重拾信心;成功时,一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便让我认清自己,要谦虚好学,再登高峰;痛苦时,“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向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便让我赶走心中的伤
44、感,微笑面对未来;烦恼时,一句“放下烦恼,坦然面对。”便让我丢下繁琐的小事,身心轻松。你那简单朴实的话语,充满了对我的关心,充满了正能量。总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表现出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你那朴实的话语从不缺席。记忆中的你,是一个如大山的汉子,奔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不畏艰辛,不畏困苦。脏乱的工厂里留下你爬上爬下的身影。身上依稀可见的斑斑血迹还透着蓝紫色的淤青,让人看 了触目惊心。半夜,你被腰痛折磨得翻来覆去睡不着。你有腰间盘突出,可你从没有向我提起,任无情的岁月肆意的侵蚀着你憔悴不堪的容颜,你却仍独自承受,默默地付出着!你是一头永不知疲倦的老牛,在那坚实的土地上默默耕耘,无私付出!为
45、我在这陌生的世界中撑起一片爱的天空,一个爱的乐园!夏日,蚊虫成群,酷热难忍。我坐在台灯下奋笔疾书,你总是手夹一根烟,静静地陪伴在我身旁。我说让你早休息,你总是淡淡地说,天气太热,不困,陪你。可我分明看见你强睁开的双眼中写满倦意。冬日,寒风刺骨,在那个拐角总能看见你,在寒风中来回走来走去,不停搓手。我问,爸,在这干嘛?外面太冷,快回家。你总是说,在家无聊,出来走走。我心里明白,你在等我回家。我转身,背对你,泪已成河。你的默默等待给予了我无穷的力量,让我不断前进。我阅读父亲已有12个春秋,但读不懂你。现在我读懂了,但也许只读懂了父亲的一副剪影。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蓦然回首,成长路上,因为有你,我的一切更美好!【分析】【点津】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1.审题立意。以“因为有你”为题作文,关键确定两个词语,一个是“你”,一个是“因为”,“因为有你”带有默默支持、无私帮助的含义,这个题目可以转化为另一个意思:感谢一个为你的成长和安心生活而默默付出的一个人或者一种力量。“因为有你”包含了多重信息:结合提示语“因为有一位好妈妈,我们的日子甜如蜜糖;因为有一位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