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测试卷期末学情评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测试卷期末学情评估.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期末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jing()然不同的人和谐地相处;爱能融化像坚冰一样的隔膜(),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消除猜疑、j()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近年来,“古琴热”不断_,越来越多的人学起了古琴。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们不仅是在学一件乐器,更是在抒怀育情、_经典。深邃苍远、空灵飘逸的古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哲学意境和丰富_的文史底蕴,被历代文人尊崇为修身养性的“雅器”。曲为心声,琴曲熔铸着演奏者的人生阅历、审美观念、人格
2、追求,由此撞击人心,让听者产生_的共鸣。A升温继承厚重浓烈B升级继承凝练强烈C升级传承凝练浓烈D升温传承厚重强烈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的修复,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简直是天衣无缝。B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戛然而止,就有可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C他就取得了这么一点儿成就,却目空一切,未免像井底之蛙,徒惹人笑话。D一位向导带领大家观赏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美景。4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本学期,某中学开展了以“我与经典”为主题的读书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家普遍认为,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
3、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欣赏文学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表层含义,更要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体验阅读的快乐。 A第句 B第句C第句 D第句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夜幕中,黑森森的山峰错落而列,视野尽处,_;渐暗的余霞边,山的剪影如淡淡的水墨画,_;山坡西南出口方向,山势迅速开阔,峰峦连绵起伏,像一片黑色的波涛,_;月下的山坡和附近的山川上空月光旖旎,给人今月专为此处明的美感。磅礴在月光下一岭横天际接晚霞近山的轮廓则像浓墨涂出的一样A B C D6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8分)(1)从大道之行也中的“选贤与能,_”中,我们看到了儒家对理
4、想社会的向往;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_”中,我们体会到了杜甫对天下贫寒士人的冷暖的关心;从卜算子咏梅中的“_,_”中,我们理解了陆游坚持操守,至死不变的真心。(2)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我们看到了苏轼对人生的反省和对理想的坚守。请默写这首词的下阕:_,_。_,_。7名著阅读。(4分)【新课标新考向】随着时代的发展,选择性阅读变得日益重要。请你结合知识链接和傅雷家书的内容,谈谈阅读傅雷家书时可以使用的读书方法。知识链接1: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概括起来,大致有兴趣选择、问题选择、目的选择和方法选择四种情形
5、。知识链接2:精读的方法有批注法、思维导图法、书评法、摘记法等。8请你参加以“文明着装,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4分)(1)仔细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2分)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的调查统计表学生老师对“整洁”取向的认可度39%96%对“朴素”取向的认可度13%85%对“个性”取向的认可度94%16%对“品牌”取向的认可度82%37%在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方面,学生与老师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2)下面是学校领导在“关于学生着装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参会代表,请你将讲话要点转述给你们班同学。要求:转述前须有开场白;内容完整准确;要点突出。(2分)最近,有些
6、学生穿着奇装异服来上学,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作为一名中学生,着装应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相关要求。首先,要讲求文明礼仪。服装是无声的语言。一个人的着装体现着他的态度、修养、品格和气质。其次,要展示良好的校风校貌。个人着装是校园文化的名片,是学校形象的展现,是学校精神的载体。最后,要注意身份和场合。学校是你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和成就自我的地方。着装文明得体更有助于你们健康快乐成长。二、阅读探究(40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6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7、项是()(2分)A这首诗造意优美,构思巧妙,引导读者在平易中进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B这首诗抒写清晨游古寺的观感,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C颈联两句移情于物,与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D全诗的重心是“破山寺”,首联交代诗人行踪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10诗的尾联“此都寂”和“钟磬音”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4分)(二)2022永州改编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8、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节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释】器:用作动词,器重,重视。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枉驾:敬辞,请对方往访他人。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而伯乐不常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
9、马之千里者/将军宜枉驾顾之C才美不外见/徐庶见先主D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1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然/后有千里马B故/虽有名马C将军岂/愿见之乎D不/可屈致也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2)由是先主遂诣亮。1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甲】文虽为马说却意不在马,而是借说马来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B【乙】文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非凡才智以及他绝不逢迎的性格特点。C【甲】【乙】两文的表达都是以议论和抒情为主,说理深刻,论证有力,情感鲜明。D【甲】文讽刺了统治者摧残人才的现象,【乙】文则表现了刘备善
10、于纳谏和礼贤下士的品质。(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1分)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潘向黎上苍厚我,从初中开始,听父亲在日常生活中聊古诗,后来渐渐和他一起谈论,这样的好时光有二十多年。父女两人看法一致的很多,比如都特别推崇王维、李后主,特别佩服苏东坡;最大的差异是对杜甫的看法。父亲觉得老杜是诗圣,唐诗巅峰,毋庸置疑。而当年的我,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读中文系、满心是蔷薇色梦幻的少女,怎么会早早喜欢杜甫呢?父亲对此流露出轻微的面对“无知妇孺”的表情,但从不说服,更不以家长权威压服,而是自顾自享受他作为“杜粉”的快乐。父亲有时没来由就说起杜甫,用的是他表示极其赞叹时专用的“天下竟有这等事,你来评评
11、这个理”的语气:“你说说看,都已经一舞剑器动四方了,他居然还要天地为之久低昂。”我说:“嗯,是不错。”父亲没有介意我有些敷衍的态度,或者说他根本无视我这个唯一听众的反应,他右手平伸,食指和中指并拢,在空中用力地比划了几个“之”,也不知是在体会公孙氏舞剑的感觉还是杜甫挥毫的气势。然后,我的父亲摇头叹息了:“他居然还要天地为之久低昂!着实好!”我暗暗想:这就叫“心折”了吧。晚餐后,父亲常常独自在书房里喝酒,喝了酒,带着酒意在厅里踱步,有时候踱着步,就念起诗来了。最常听到的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他总是把“哭”念成“阔”的
12、音。有时候夜深了,我不得不打断他的“牵衣顿足拦道阔”,说:“妈妈睡了,你和杜甫都轻一点。”父亲是如此喜欢杜诗,于是,安葬他的时候,我和妹妹将那本他大学时代用省下来的伙食费买的、又黄又脆的杜甫诗选一页一页撕下来,仔仔细细地烧了给他。不过这时,我已经喜欢杜甫了。少年时不喜欢他,那是我涉世太浅,也是我与这位大诗人的缘分还没有到。改变来得非常彻底而轻捷。那是到了三十多岁,有一天我无意中重读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发现诗里不仅是杜甫,简直就是我自己,亲历了那五味杂陈的一幕二十年不见的老朋友蓦然相见,不免感慨:你说人这一辈子,怎么动不动就像参星和商星那样不得相见呢?今天再见可都不年轻喽,彼此都白了头发,老朋友
13、竟然死了一半。没想到二十年了,我们还能活着在这里见面,当年你还没结婚呢,如今都儿女成行了。见一面实在不容易,今晚就好好共饮吧,明天就要再分别,世事难料,命运如何,便两不相知了。这样的诗,杜甫只管如话家常一般写出来,我却有如冰炭置肠,倒海翻江。就在那个秋天的黄昏,读完这首诗,我流下了眼泪,我甚至没有觉得我心酸、感慨,眼泪就流下来了。奇怪,我从未为无数次击节的李白、王维流过眼泪,却在那一天,独自为杜甫流下了眼泪。原来,杜甫的诗不动声色地埋伏在中年里等我,等我风尘仆仆地进入中年,等我懂得人世的冷和暖。我在心里对父亲由衷地点头:你说得对,老杜“着实好”!那一瞬间,一定要用语言表达,大概只能是“心会”二
14、字。也许父亲会啼笑皆非吧?总是这样,父母对儿女多年施加影响却无效的一件事,时间不动声色、轻而易举就做到了。此刻的我,突然担心:父亲在世的时候,已经知道我也喜欢杜甫了吗?我品读古诗词的随笔集看诗不分明在三联书店出版,已经是2011年,父亲离开快五年了。赶紧去翻保存剪报的文件夹,看到了自己第一次赞美杜甫的短文,是2004年发表的,那么,父亲是知道了的知道在杜甫这个问题上,我也终于和他一致了。真是太好了。岁月匆匆,父亲离开已经十多年。童年时的唐诗书签也已不知去向。幸亏有这些真心喜欢的古诗词,依然陪着我。它们就像一颗颗和田玉籽料,在岁月的逝波中沉积下来,并且因为水流的冲刷而越发光洁莹润,令人爱不释手。
15、读好的中国古诗词,我一向看作是中国人的大福利,作为一个不能免于郁闷和忧虑、时常觉得活得辛苦的中国人,我觉得多读古诗是让自己“平民愤”、寻找心理平衡的一大妙法,在我们心情的起伏里、人生的转折处,古诗词可以帮忙。看诗不分明这个书名其实就来自我家两代人共读的乐府诗选,出自这两句:“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这两句诗多好啊芙蓉就是莲,隐于雾中,看不分明,“莲”又和“怜”同音双关,“怜”者,爱也。这是陷入感情的人患得患失的心情,用流行歌曲唱出来就是“你到底爱不爱我”,用微信表情表示,就是长草颜团子扯花瓣卜感情卦,这一瓣,“爱我”,再一瓣,“不爱我”。一代代的纠结不会完,幸亏花瓣也是扯不尽的,因为繁花一片
16、,永远开在杜甫的诗里“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有删改)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父亲看似自顾自享受作为“杜粉”的快乐,其实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作者。B晚餐后,父亲常常独自沉醉在吟诵杜甫诗歌的境界里,作者为之深受感动。C首段引起下文,概述作者自小跟父亲一起谈论古诗的往事,奠定了文章感情基调。D文章既深情追忆父亲,又写了人到中年的心境,饱含着人生路上的诸多感慨。16结合文段,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它们就像一颗颗和田玉籽料,在岁月的逝波中沉积下来,并且因为水流的冲刷而越发光洁莹润,令人爱不释手。17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引用杜甫诗句的妙
17、处。(3分)18作者对杜诗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其原因是什么?请联系你的学习生活谈谈启示。(3分)(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12分)材料一:世卫组织当地时间5日说,5月13日至6月2日,全球已有27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报告780例猴痘病例。世卫组织统计显示,英国报告207例猴痘病例,西班牙156例,加拿大58例。除欧洲和北美,阿根廷、澳大利亚、摩洛哥和阿联酋也报告了猴痘病例。(选自“中新网”2022年6月6日,有删改)材料二:“提及猴痘病毒,大部分人可能比较陌生。”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重要人兽共患病毒病跨种感染与传播机制”首席科学家谭文杰说,事实上,
18、它与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等同属正痘病毒属,这些病毒在抗原性、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等方面十分相似。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也与天花存在相似点。比如,感染者初期为全身性红斑或皮疹,随后发展为躯干部、脸部、手掌和脚掌的丘疹,丘疹再发展成为囊疤,形成脓疤并结痂,通常皮疹出现10天后结痂脱落。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谭文杰指出,在临床致病性及感染传播特性方面,它们并不相同,这意味猴痘成为天花那样的烈性传染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首先,从传播途径看,猴痘传播主要是人类被感染了猴痘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接触感染了猴痘病毒的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血液,人际传播则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属于有限人传人。而天花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19、,因此,猴痘在人际传播中的“效率”远低于天花。其次,虽然感染后的症状类似,但猴痘的症状明显轻于天花,部分猴痘感染者全身性红斑或皮疹并不明显,呈局部或自限性。(选自2022年5月23日健康报,有删减)材料三:我国目前尚无猴痘病例报告,也未在野生动物或入境检疫中检出猴痘病毒。美国2003年爆发猴痘疫情后,为防止疫情输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出通知,对来自疫区的人员进行严格检疫,对可疑猴痘病人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因此,猴痘由入境旅客携带的动物传入的可能性不大。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已建立多种可用于猴痘早期诊断的基因检测技术,能够快速实现对猴痘病毒的筛查。比如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20、检测技术,可在3小时内对痘病毒做出早期筛查诊断,结合新一代测序方法,不仅可在24小时内鉴别样品是否为猴痘病毒或其他痘病毒(如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等),而且可对猴痘病毒的来源与传播链进行分子溯源。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介绍称,既往研究显示天花疫苗接种对猴痘约有85%的保护效力。201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批准了第三代高减毒天花疫苗应用于成人天花及猴痘的预防。对于高感染风险人群或疫情输入地区人群,研判风险后可适时依需进行应急接种,“我国长期进行天花疫苗的应急储备,可随时提供上百万支天花疫苗应急接种”。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姜春来表示,目前公众对于猴痘疫情不必过于担心,普通人群减少聚
21、集,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触野生动物,不吃生肉,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选自2022年5月31日环球时报,有删改)19阅读材料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2分)20结合材料二,简要归纳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的相似点和不同点。(4分)21请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22根据材料三说说我国在防范猴痘病毒传播方面所做的预案有哪些。(4分)三、写作(50分)23幸而有你,我才有勇气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幸而有你,我才能在漫漫求学路上勇毅前行;幸而有你,满心欢喜,不畏风雨请以幸而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
22、不少于600。文中请不要出现个人真实信息。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探究部分的材料。 答案一、1. 迥m嫉zng2. D3. B点拨:“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不符合语境。4. C点拨:C项两面对一面,应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前面加上“是否”。5. D6. (1)讲信修睦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7. 示例:傅雷家书是书信汇编,独立成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家庭琐事、人生选择、艺术修养、教子之道等方面中选择一个进行阅读。同时,傅雷家书也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名著,饱含着一位知识渊博的父亲给孩子的深切关怀和人生指导
23、,我们可以采用批注法和摘记法来阅读。8. (1)示例:学生对“个性”“品牌”两项着装取向的认可度高,老师对这两项着装取向的认可度则较低;老师对“整洁”“朴素”两项着装取向的认可度高,学生对这两项着装取向的认可度则较低。(2)示例:同学们,我代表我们(咱们)班参加了学校的座谈会,校领导就同学们(大家)在学校时的着装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一要讲求文明礼仪,二要展示良好的校风校貌,三要注意身份和场合。二、(一)9. D10. 示例:不矛盾。这是以声衬静的手法,以钟磬的清音反衬古寺的幽静,表达诗人淡泊的情怀。(二)11. A点拨:A.都是表转折,相当于“却”;B.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代词,指诸葛亮
24、;C.同“现”,表现/拜见;D.名词用作动词,用马鞭驱赶/马鞭。故选A。12. B13. (1)吃一次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2)因此,刘备就亲自前往拜访诸葛亮。14. C点拨:【乙】文主要运用的是记叙和描写。(三)15. B点拨:作者有时也会打断父亲深夜吟诵杜甫诗句的行为,因此,“晚餐后,父亲常常独自沉醉在吟诵杜甫诗歌的境界里,作者为之深受感动”表述有误。16.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古诗词比作和田玉籽料,把时间比作水流,写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古诗词的魅力更加夺目的特点,表达了“我”对古诗词的赞美和喜爱之情。17. 内容上,借用诗句中繁花似锦的画面形容杜诗的内容丰富,能滋养、慰藉人们的心灵,
25、表达了作者对杜诗的热爱、赞美之情。结构上,呼应标题,使文章结构更严谨。艺术效果上,以杜甫诗句作结,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18. 情感变化:对于杜诗,作者经历了从不喜欢到喜欢,进而热爱、珍视的过程。原因:受父亲热爱杜诗的影响;人到中年,经历过人生的多种艰难,懂得了人世的冷和暖。启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父母的爱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我父母喜欢旅游,从小带我去各地游玩,欣赏自然风光,了解风土人情,因而我对地理特别感兴趣。(四)19. 5月13日至6月2日,多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报告多起猴痘病例。20. 相似点:它们同属正痘病毒属,在抗原性、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和典型临床表现等方面存在相似点。不同点:在临床致病性及感染传播特性方面不同。21. 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我国已建立多种可用于猴痘早期诊断的基因检测技术,能够快速实现对猴痘病毒的筛查。22. 对来自疫区的人员进行严格检疫;对可疑猴痘病人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建立多种可用于猴痘早期诊断的基因检测技术;长期进行天花疫苗的应急储备。三、23. 略。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