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检测卷(浙教版)02(全解全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检测卷(浙教版)02(全解全析).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2九年级科学.全解全析12345678910BABDADCCDB11121314151617181920CDAADBCDDC1.B【解析】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钠俗称及化学式分析。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生石灰为氧化钙俗称,B 名称、俗称、化学式不完全一致;2.A【解析】A.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 A 正确;B.滴加液体时,滴管要悬停在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深入试管内,故 B 错误;C.取用氯化钠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 C 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 D 错误。3.B【解
2、析】做功的两个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A.拉力竖直向上,而水桶在竖直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因此拉力不做功,故 A 错误;B.小李给板擦一个推力,板擦在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对板擦做功,故 B 正确;C.扣篮时,小沈对篮球施加向下的压力,篮球向下运动距离,因此对篮球做功,故 C 错误;D.小王对实心球有支持力,但是实心球并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因此对实心球不做功,故 D 错误。4.D【解析】根据铁丝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铁生锈后表面的铁锈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分析。A、铁丝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只一个瓶中铁丝生锈,则为甲,不符合题意;B、乙中缺少水
3、分,铁丝不生锈,通过对比甲瓶和乙瓶中的现象,可以说明铁生锈的一个条件是与水接触,不符合题意;C、丙中没有氧气,铁丝不生锈,通过对比甲瓶和丙瓶中的现象,可以说明防止铁生锈的一个方法是隔绝氧 气,不符合题意;D、丙中铁丝表面生锈,加入盐酸,铁锈先反应生成黄色溶液,过一段时间后才可观察到气泡产生,而甲乙中铁丝没有生锈,加入盐酸即产生气泡,实验后向甲、乙、丙瓶中分别注入一定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不相同,符合题意;5.A【解析】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错误;化合物包含氧化物,正确;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错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正确;酸碱反应包含于复分解反应中,错误;6 .D 【解
4、析】根据酸碱发生反应溶液p H 的变化情况分析,且由反应过程中溶液p H 判断溶液的成分及溶液的酸碱性。A、图中A点 p H 大于7,呈碱性,向图中A点所示溶液滴入酚猷;试液,溶 液 变 红,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p H 由大于7 减小,说明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不符合题意;C、C点溶液p H 小于7,说明酸过量,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不符合题意;D、由 A点 到 B点 的 p l l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符合题意;7 .C【解析】A.能够使酚酥试液变红的碱一定是可溶性的碱,而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不能使其变色,故 A错误;B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故
5、 B错误;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也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 C 正确;D.能够和铜离子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碱肯定是可溶性的碱,而不溶性的碱肯定不行,故 D错误。8 .C【解析】A、硫酸铜不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B、氯化钙不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C、丫是碳酸钾,Z是氢氧化钙,碳酸钾与盐酸、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符合题意;D、氯化钠与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9.D 【解析】首先根据归F s 比较做功的大小,再根据P=上比较功率的大小。压力相等,且 S ab=S c d,t根据公式归F s 可知,两个拉力所做的功相等,故 A错
6、误,D正确;Wab=Wc d,且 T ab T c d ,根据公式P=l 可知,P水上,故 B、C 错误。t10 .B 【解析】根据图像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和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发生反应,从而确定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分析。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由图像可知,Z和 X 能与酸反应,且 X 反应速率大于Z,说明X 的活动性大于Z且在氢前,丫和M不能与酸反应,说明丫和M的活动性顺序在氢后,再把丫加入到岷Ch 溶液中,能置换出M,说明丫的活动性大于M,所以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为X Z Y M 11.C【解析】原来杠杆是平衡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G大 X
7、L=G,I、XL2;两球以相同的速度同时远离支点,设远离支点。的距离为L,那么得到:左边:G 大 X(L+L)=G XL+G 大 XL ;右边:G 小 X(L2+L)=G 小 X L2+G 小 X L ;联立得到:G大 X(L i+L)G,j、X(L2+L);因此杠杆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12.D 【解析】(1)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而弹性势能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2)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A.小孩上升到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大,故 A正确,不合题意;B.小孩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
8、势能转化为动能,故 B正确,不合题意;C.小孩下落到最低点时蹦蹦床的弹性形变程度最大,因此它的弹性势能最大,故 C 正确,不合题意;D.小孩下落到最低点时,动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此时速度为0,即动能最小,故 D 错误,符合题意。13.A 【解析】A、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符合题意;B、N aCl固体混有少量泥沙,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不符合题意;C、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可通过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来验证,不符合题意;D、黄铜中锌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可用加盐酸鉴别黄铜和黄金,不符合题意;1 4.A 【解析】首先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出平衡关系式,
9、然后结合密度公式推导得出液体的密度与动力臂 0 B 的数学关系式,然后结合这个公式,不断改变变量,对秤的量程变化进行分析,并判断刻度值是否均匀。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 L=F zL 得到:(G 械+G 海体)X 0 A=GMX 0 B;(G +P wg V)X 0 A=GMX 0 B;其中G“、G桶、0 A 和 V都是常量,因此液体的密度与动力臂O B 成正比,因此刻度是均匀的,故 B错误;根据公式p .=XOB-二 之 可知,悬点0左移,那么0 A 减小,0 B 增大,会使液体的密度增大,从而增大量程,故 A正确;根据公式p 汽*=x OB-上可知,根据增大M质量,可以使液体密度增大,即增大量
10、程,故 C错误;根据公式m=PV可知,当液体的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液体的质量越大,因此注入空桶的液体体积相同,才能通过杠杆平衡条件得出液体质量的大小,从而判断液体密度的情况,故 D 错误。1 5.D【解析】A.物体B保持静止状态,它受到A施加的摩擦力与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f=F 及=3 N;因为测力计的拉力向左,所以摩擦力向右,故 A错误;B.滑轮移动的速度u =二 1%=0.2 m/s =0.1 m/s ,故 B错误;nC.绳子拉物体A的拉力为:FA=-F=-x I O N =5 N;2 2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PFFA V产5 N X 0.2 m/s=l W
11、,故 C错误;D.在物体A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 对它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二者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不变。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测力计的拉力始终平衡,因此谈话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还是3 N,故 D正确。1 6.B 【解析】A、铝的活动性大于铜,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会由蓝色变成无色,不符合题意;B、由铝与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2A1+3CU(N03)2=2A1(N03+3CU可知,每 5 4 份质量的铝反应从溶液中置换出19 2 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减少,符合题意;C、其反应微观的实质是铝原子失电子变成铝离子,铜离子得电子变成铜原子,即 2 Al+3 Cu-=2 A产+3 Cu ,不符合题意;D
12、、铝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得出铝的活动性比铜强,不符合题意;17.C【解析】A.推力做的有用功W t t=Gh=6 0 0 N X l m=6 0 0 J;总功T Y 总=Fs=3 0 0 N X 3 m=9 0 0 J;那么斜面的机械效率外=第=翳弓6 6.7%,故 A 错误;B.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使用斜面是为了省力,故 B 错误;C.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W额小,a-W#=9 0 0.1-6 0 0 1=3 0 0.1;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二=幽=10 0 加 故 c 正确;D.由于克服摩擦做功,因此木块的机械能不守恒,故 D 错误。故选C。18.D【解析】A.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
13、能会不断的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当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小球的机械能为零,故 A 错误:B.d”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弹力不断增大,弹性势能不断增大。由于小球的高度在不断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在不断减小。由于小球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所以动能先变大后变小,故 B 错误;C.&时刻时,弹簧的弹力最大,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而小球的机械能变为零,此时速度为零,故 C错误;D.t 2t 3 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弹力从最大值不断减小,肯定是小球上升的过程.开始时,弹力重力,合力向上,小球做加速运动;当弹力和重力相等时,加速停止,此时小球的速度最大;此后,弹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与运动方向相反,小球做减速运动,那么
14、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 D 正确。19.D【解析】根据HC0 0 H分解产生C0,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及C 0 的毒性分析。A、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会有二氧化碳生成,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尾气中有C 0,排入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利用气球可收集尾气,防止污染,不符合题意;C、氧化铜被还原后由黑色变成红色,不符合题意;D、该实验中不涉及置换反应,符合题意;2 0.C【解析】根据化合价相同时,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的金属等质量与酸反应时产生氢气质量越多分析。三种金属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相同,相对原子质量关系为镁 铁
15、 锌,则金属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质量镁 铁 锌,若金属过量,酸完全反应时则产生氢气质量相等,或者消耗酸多的镁和铁将酸完全消耗,与锌反应的酸有剩余,即产生氢气质量镁=铁锌,不可能出现镁产生氢气质量最多,而铁和锌质量相等的情况;2 1 .(每空 1 分)(1)a (2)b (3)d (4)c【解析】(1)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盐酸;(2)熟石灰为氢氧化钙俗称,常用降低土壤酸性;(3)食盐为氯化钠俗称,在日常生活中可用做调味剂;(4)纯碱为碳酸钠俗称,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2 2 .(每空2分)大 于;等于;大于【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2 位置在1 位置后,因此
16、会有更多的机械能损失,那么小球在1 位置时的机械能肯定大于2 位置时的机械能;(2)小球在1 位置和2 位置时质量相同,高度相同,所以它们的重力势能相同;(3)从位置1 到位置3,小球的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由于这个过程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 以 1位置时的动能大于3 位置时的动能。2 3 .(每空 2 分)(1)A l C Fe (2)A B【解析】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1)常温下的碳稳定性强,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或原子的运动速度增快,活动性增强,由于碳在高温下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但活泼金属形成的氧化物不与碳发生反应.如碳在高温下
17、,能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说明碳比铁的活动性要强些,但与氧化铝不反应,说明碳的活动性比铝要弱些。(2)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所以属于置换反应。锌较活泼,可与稀硫酸等发生置换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 n+H 2 s 0 4 Z n S 0 4+H 2 t ,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不属于置换反应,碳与氧化钙这组也不属于置换反应。2 4 .(每空2分)(1)Na OH 或其他可溶性碱(2)H C 1 +Na OH =Na C l +H20(3)不能,酸性和中性溶液都
18、能使酚酥呈无色【解析】(1)根据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儆变红分析;(2)根据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分析;(3)根据酸性和中性溶液都能使酚献呈无色分析。【解答】(1)“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往杯子中添加的无色的“水”后变红了,继续加“水”又无色了,说明是碱与酚瞅;、酸的反应,则“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或酚献溶液;(2)该过程是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HC 1 +Na OH=Na C l +H20 ;(3)因酸性和中性溶液都能使酚献呈无色,所以最终溶液呈无色,不能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25.(每空2分)(1)D (2)C a(OH)2(
19、3)不能,草木灰呈碱性,跟 NH;反应产生NHs,降低肥效【解析】(1)能增加水果类、谷物类的产量的化肥是磷肥,A为钾肥,B为复合肥,C为的屡肥,D为磷肥,故选D(2)土壤的p H 7 说明土壤呈酸性,可在土壤中施加氢氧化钙进行改良;(3)草木灰呈碱性,能与碳酸氢钱发生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所以不能混合使用;2 6.(每空 2 分)3;1.8;1.6【解析】(1)当物体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首先根据滑轮组的工作特点计算出A 物体受到向左的拉力,然后根据二力平衡列出关系式;当物体向左匀速运动时,利用同样的方法再次列出平衡关系式,二者联立计算出B的重力和A受到的摩擦力;(2)已知拉力和速度,根据P=
20、Fv 计算拉力的攻略;(3)首先根据滑轮组的工作特点计算出B 物体上升的高度,再根据W=Gh 计算出克服重力做的功。【解答】(1)当物体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A受到向左的拉力F _ =二 父=邑 秘;3 3此时A受到向左的摩擦力f,向右的拉力F,即:F=f+F尢;6 N=f+至二F ;3当物体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A受到向左的拉力F 左和摩擦力f,即:F 行f;f=氏二三;3联立解得:GB=8N,f=3 No(2)拉力 P 的功率:P=Fv=6 NX 0.3 m/s=l.8W;(3)A物体被水平向右匀速拉动的2秒内,它移动的距离为:s=v t=0.3 m/s X 2 s=0.6 m;则物体B上
21、升的高度为:h=l =0.2m;3 3则 B物体克服重力做功:W=Gh=8N X 0.2 m=1.6 J。2 7.(每空 2 分)(1)右(2)4(3)此时拉力力臂不是A到支点的距离,而是拉力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解析】(1)杠杆左端下沉,那么左端重,右端轻,因此平衡螺母应该向右端调节。(2)设杠杆上每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L=F z L z 得至I:n G X3L=6 G X2L;解得:n=4.(3)根据图片可知,上述实验数据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此时拉力力臂不是A到支点的距离,而是拉力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2 8.(每空2 分)(1)铁;锡纸表面
22、产生较多气泡(2)取一定量锡纸,用盐酸除去可能存在的氧化膜,取出后用蒸储水清洗并晾干,称得质量记为孙。将锡纸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饱和Z n S O,溶液浸没锡纸,充分反应后,取出锡纸用蒸储水清洗并晾干,再次称得锡纸总质量记为D 1“如果叱0 1 1 ,则锡纸中金属为铝;如果叱=1111,则锡纸中金属为锡。【解析】(1)【探究过程】步骤二:磁铁只能吸引铁、钻和银等金属,通常用能否被磁铁吸引判断是否有铁的存在;步骤三:锡纸表面的氧化膜与稀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气泡,当氧化膜完全反应后,里面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则会观察到有气泡生成。(2)【交流评价】先测出放入锡纸的质量,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测剩
23、余锡纸的质量。如果二者相同,那么锡纸中金属就是锡,否则就是铝。【解答】(1)步骤活动内容收集证据分析并得出结论步骤一查阅资料:金属锌在室温下很脆取锡纸反复折叠锡纸未破损锡纸中金属不是锌步骤二用磁铁靠近锡纸锡纸没有被磁铁吸引锡纸中金属不是铁步骤三取锡纸条放入浓度为20%的盐酸中除去可能存在的氧化膜。当观察到锡纸表面产生较多气泡的现象时,取出锡纸条并用蒸馆水清洗。将处理过的锡纸条放入试管中,加入饱和硫酸锌溶液,静置观察。中锡纸条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锡纸中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则锡纸中金属不是铝,而是锡(2)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为:取一定量锡纸,用盐酸除去可能存在的氧化膜,取出后用蒸储水清洗并晾干,称得
24、质量记为叫。将锡纸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饱和Zn S O 溶液浸没锡纸,充分反应后,取出锡纸用蒸储水清洗并晾干,再次称得锡纸总质量记为叱。如果叱n h,则锡纸中金属为铝;如果叱=m i,则锡纸中金属为锡。2 9 .(每空2分)(1)木块;被推动的距离(2);同一弹簧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大【解析】(1)根据图片,分析哪个因素不同,从而确定验证的猜想。弹簧被压缩后具有弹性势能,弹簧推动木块移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2)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哪个因素相同,根据控制变量法描述实验结论。【解答】(1)两个弹簧外形相同但材料不同,则探究的是弹性势能与材料的关系
25、,即验证猜想,实验中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体现的。(2)材料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弹簧,它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则:若 s S 2 ,说明:同一弹簧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大。3 0 .(每空2分)将白色不溶物加入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看到无水硫酸铜变蓝;碳 酸 根 离 子(或 CO t);与 A、B对照;Na OI l溶 液(或氢氧化钠溶液)【解析】根据氢氧化镁受热可分解产生氧化镁和水、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排除某离子对实验的影响要加入含有该离子且不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进行验证分析。【解答】【进行实验】取白色不溶物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
26、泡产生,可证明碳酸镁的存在,因碳酸镁和氢氧化镁都能分解生成氧化物,碳酸镁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所以可取白色不溶物放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看到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可证明氢氧化镁的存在;【进行实验】(1)由A产生气泡较快,B C 产生气泡缓慢可知,说明碳酸根离子促进了镁和水的反应;(2)C实验的作用是进行对照;(3)试管X需排除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应为氢氧化钠溶液;3 1.(1)W=P t=9 6 0 0 0 w X 3 s=2 8 8 0 0 0 J (2 分)(2)因为 P=F v 所以 f=F=-=9 6 0 0 0 w 4-3
27、 0 m/s=3 2 0 0 N(2 分)V【解析】(1)已知功率和时间根据公式W=p t 计算轿车发动机做的功;(2)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和牵引力相等,即 f=F;已知速度和功率根据公式F =计算V轿车受到的牵引力。3 2 .内管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开关打开时,氢气出,氢气在空气中遇到粉发生燃烧(1分)锌和稀硫酸反应不断产生氢气。(1分)没有氢气喷出,火焰灭(1分)开关关后,与稀硫酸仍续反应产生氢气,使内管的气压变大(1分)内管液面下降,使锌与硫酸分离,停止产生氢气(1分)【解析】内管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开关打开时,氢气出,氢气在空气中遇到粉发生燃烧:锌和稀硫酸反应不断产生氢
28、气;没有氢气喷出,火焰灭;开关关后,与稀硫酸仍续反应产生氢气,使内管的气压变大;内管液面下降,使锌与硫酸分离,停止产生氢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打火机的开关打开时,锌和稀硫酸反应不断产生氢气,由于内管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氢气从管中冲出,在空气中遇到伯发生燃烧,开关关掉后,锌与稀硫酸仍续反应产生氢气,使内管的气压变大,内管液面下降,使锌与硫酸分离,停止产生氢气。由于没有氢气喷出,所以打火机的火焰熄灭。3 3 .(1)不正确,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都能让无色酚儆变红色(2分)稀款酸的质疑值【解析】(1)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它的水溶液呈碱性。而氢氧化钠的溶液也呈碱性
29、,因此无论它是否变质,都能使酚酷试液变红色。(2)碳酸钠和氯化钢反应,生成了碳酸钢白色沉淀,溶液中肯定没有碳酸钠。如果加入酚醐试液仍然变红,那么说明肯定含有氢氧化钠,即部分变质。(3)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顺序分析即可。【解答】(1)我认为小柯的观点不正确,理由: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都能让无色酚配变红色。(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部分变质;(3)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这段时间内没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稀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当碳酸钠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的体积保持不变,如稀款酸的质量/g3 4.(1)引
30、流(1 分)(2)C 02(1 分)(3)Na O H、Na 2 c O 3、Na 2 s 0”(2分)(4)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丫Na 2 s O d+B a C b 二B a S O i I+2 Na C l2 3 3 1 1 74.6 6 克 X233 1174.66 J?-XX=2.3 4 克(1 分)Na2 C O.3+B a C 1 2=B a C O:I +2 Na C l1 9 7 1 1 77.8 8 克 X197 117刀8万 一 YY=4.6 8 克氯化钠的质量为2.3 4 克+4.6 8 克=7.0 2 克(1 分)【解析】(1)根据过
31、滤时玻璃棒作用是引流分析;(2)根据碳酸期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分析;(3)根据碳酸钢溶于酸,硫酸钢不溶于酸,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分析;(4)根据产生碳酸节贝和硫酸钢的质量代入方程式,利用方程式计算生成氯化钠分析。【解答】(1)过滤时玻璃棒作用是引流;(2)加入氯化钢产生能与硝酸反应且生成气体的固体甲,则甲中含有碳酸钢沉淀,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3)溶液X 加入氯化钢产生部分溶于硝酸的沉淀,则沉淀为碳酸钢和硫酸由贝,则 X中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加氯化钢所得溶液加无色酚S t呈红色,说明含氢氧化钠,故溶液X中溶质为N aO H、N aE O:,、N a2SO,;3 5.(1)解:m=p V=8 0
32、0 kg,G=mg=8 0 0 0 NV W=V 物=0.2 m3(1 分)F;?-P*V g=2 0 0 0 N (1 分)(2)解:F3=G-F ff=8 0 0 0 N-2 0 0 0 N=6 0 0 0 N (1 分)%n 产 k,s=3 hw a故 8 0%=6 0 0 0 N ,F t=2 50 0 N (1 分)(3)解:由上可知:动滑轮自重为2 50 0 N X 3-6 0 0 0 N=1 50 0 N出水后,F z=-(G 物+G G =2 X (1 50 0 N+8 0 0 0 N)=3 1 6 6.7 N (1 分)3 3n2=x 1 0 0%=2 L X 1 0 0%=
33、8 4.2%(1 分)留 f G(2)首先根据F 产 G-F 浮计算出绳子对动滑轮的拉力,然后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 办=美=+列出方程,从而计算出此时自由端的拉力艮。(3)当工件完全浸没水中时,根据G/n F F 3 计算出动滑轮的重力。当工件完全出水后,再根据滑轮组的工作特点F a=:(G 号+G&)计算出此时自由端的拉力最后根据公式生=第=言-计 算 出 滑 轮 组 的 机械效率。(4)当工件浸在水中时,它的机械效率3=r,根据二力平衡、阿基米德原理、速度公式,将这个表达式拆开,得到机械效率与时间t的关系式,从而判断机械效率随时间的变化是否均匀。【解答】(4)当工件完全浸在水中时,它上升的高
34、度h=s=vt;它排开水的体积减小V sw=Sh=Svot;它排开水的体积V f lrV-V s=V-Svot;它受到的浮力F 浮 力=P木 gV 挂=P (V-Sv 0 B 所以A O i B 为省力杠杆;3 7.(1)1 2.8 (1 分)(2)四(1 分)(3)解:取第四次反应后的数据,析出铜的质量1 6 g。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a。Fe+C u C l2=C u+FeC h5 6 6 4a 1 6 g=-a=1 4 g,(1 分)a 16g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x 1 0 0%9 3.3%(1 分)15g(4)解: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铜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氯化亚铁的
35、质量为z。Fe+C u C l2=C u+FeC l21 3 5 6 4x1 6 g-=-.x=3 3.7 5 g,(1 分)x 1652A g N 03+C u C l2=C u (N 03)2+2A g C lI1 3 5 28 73 3.7 5 g y所以由FeC b反应生成的A g C l 质量为1 4 3.5 g 7 1.7 5 g =7 1.7 5 g,2A g N 03+FeC l2=Fe(N 03)2+2A g C l I1 27 28 7z 7 1.7 5 g127 _ 287-71.755,z=3 1.7 5 g,(1 分)原混合溶液中FeC k 的质量分数为 二 三 X
36、1 0 0%1 5.9%(1 分)200g【解析】(1)分析前两组数据,计算出加入铁屑和析出铜的质量关系,然后对m的数值进行推算;(2)将第四列和第五列数据进行比较即可;(3)根据表格确定析出铜的质量,然后写出铁和氯化铜反应的方程式,利用比例关系计算出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然后根据 三 三 x 1 0 0%计算即可。铁胃的费量(4)写出铁和氯化铜反应的方程式,利用铜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氯化铜的质量;写出硝酸银和氯化铜反应的方程式,利用氯化铜的质量计算出生成沉淀氯化银的质量;用沉淀的总质量-这个氯化银的质量得到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写出氯化亚铁和硝酸银反应的方程式,利用氯化银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氯化亚铁的质量,最后计算氯化亚铁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解答】(1)根据第一和第二组数据可知,每加入3 g 铁屑,生成铜的质量为3.2g,那么第三次实验中生成铜的质量为:3.2g X=1 2.8 g。3g(2)第五次加入铁屑的质量为1 8 g 时,析出铜的质量与第四组实验中铜的质量相等,这说明第四组实验恰好完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