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西省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西省红色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拥挤不堪的马路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公司Inrix分析了这些手机保存的大量出行记录,认为仅在美国,每年司机浪费在交通上的时间就造成了超过3050亿美元的损失,或者说这给每位司机造成了近1500美元的损失。 人们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的理由是:由软件引导的汽车刹车反应更快,能安全地让更多的汽车以高速公路的正常速度更加紧密地在一起行驶。同时,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给驾驶人带来了
2、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闻,自动驾驶汽车的司机可以在汽车行驶时工作或休闲,眼睛不必一直盯着马路,可以在车上解决更多生活、工作事务,于是花较长时间驾驶到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不再是件麻烦事。人们也会更愿意在更遥远、更辽阔的地区建立居民点,就可以减少一些堵塞。 但就像大多数人质疑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否能有效确保驾驶的安全性?2019年,在罗得岛普罗维登斯进行的一次测试中,无人驾驶班车因为树叶而感到困惑。事实证明,“在预先设计的路线绘制时,树上还是光秃秃的。叶子和其他枝叶一旦出现,就会干扰帮助汽车导航的传感器。这么看来,安东尼当斯先生破除交通拥堵“别的方式”亟待解决最大的难点是确保驾驶安全。 1903年1月12日
3、,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汽车展览之一在麦迪逊广场花园开幕,一个世纪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莱昂哈特写道:“在乘坐半自动驾驶汽车的第四夫,我准备好跃入未来了。很多人的观点和戴维莱昂哈特的一致,无人驾驶汽车引发了人们对新技术会给个体和社会带来哪些效益的大胆猜测。 但直到今天,自动驾驶汽车仍是一种新鲜事物。在21世纪20年代初,即使最大胆的预测已经实现,真正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公路和街道上的负动驾驶汽车也不会超过100万辆。但在接下来的10年,无人驾驶汽车的数量注定会迅速增长。到2030年,全球的智能汽车、货车和公共汽车可能达到数千万辆。它们将与大约20亿(误差不超过几亿)辆由人类驾驶的轿车和货车一起在道路上
4、行驶。即使在那时,无人驾驶汽车在全球汽车总数中依然只占少数。 但是这场革命将像外科手术般精准,带着压倒性的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而来。就像赛博朋克小说家威廉吉布森那句名言说的那样:“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 我们注意到,变化首先发生在出租车行业。大多数市场分析师认为,工业化国家的所有出租车将于2030年实现自动化。从机场、度假村出发,蜂拥着经过我们最喜欢的市中心,无人驾驶出租车可以成为一代人眼中自动化的代名词,每年让数十亿名乘客逐渐依赖上无人驾驶的移动性。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到来能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对汽车的看法。如果你只需要点击和滑动屏幕就能控制计算机化的司机,搭乘机器人出租车出行非常便宜
5、,人们或许会选择不再拥有汽车。如果我们能一起做出改变,那么在运输同样数量的人出行时,未来所需的汽车数量将远低于当前私家车的数量。 不过,这一线希望可能无法实现。自动化也会让私家车变得更有用,软件将极大地减少车主的困难。仔细想想,自动化汽车不仅为你开车,还可以自动停车,自行开到车库进行加油和维修,支付车辆的保险费(当然是用你的钱)。我们完全有可能将愚蠢的汽车换成智能汽车,继续四处游走。 长远看来,我们将目睹两种世界的混合。到2040年,即使共享的无人驾驶汽车取得主导地位,新车销售额降低50%(这的确是一个巨大转变),每年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商也会快速地生产大约3000万辆无人驾驶汽车,最终一半车辆在
6、中国投入使用,1/4车辆在美国使用,其余分散在欧盟、日本和其他新兴市场。尽管汽车制造的业务会缩小,但使用汽车以及货车、滑板车等车辆的业务仍在拓展。目前全球汽车制造业价值2万亿美元,其仅剩的业务将被归入“个人交通服务这一规模更大的市场,预计到21世纪中期每年产值将达到7万亿10万亿美元,约等于当前整个欧盟的经济规模。 所以,无人驾驶的革命浪潮一开始是涓涓细流,不久后计算机的“接管”正促使传统汽车向一种新型交通工具自动驾驶汽车转型。我们的汽车已经能够自动驾驶、刹车和停车,技能水平令人惊讶,但这种半自动化只是将驾驶责任委托给机器的开始。随着自动驾驶装置开始投入应用,自动驾驶汽车很快将与我们的生活融为
7、一体,一开始是数千辆、数百万辆,到21世纪中期将可能达到数十亿辆。 或许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当我们熟睡时,自动驾驶汽车将运输垃圾、巡逻街道,或从事其他无趣、危险和肮脏的日常维护工作。当我们醒来时,它们会送来以往我们需要出门去商店购买的物品。当我们外出时,我们就像魔法师,只要低声念着“咒语就能召唤坐骑。 不管怎样,自动驾驶的精灵已经逃出瓶子,不会轻易回去了。 (摘编自安东尼汤森无人驾驶:从想象到现安,沈瑜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根据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公司Inrix的分析,拥挤不堪的马路使得每年每位美国司机产生近1500美元的经济损失。 B“安东
8、尼当斯先生破除交通拥堵别的方式”中的“别的方式,指的是通过自动驾驶汽车缓解交通拥堵 问题。 C计算机促使传统汽车向自动驾驶汽车转型,而自动驾驶汽车这种新型交通工具最终将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 D作者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是能够从想象走到现实的,它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而由人类驾驶的汽车将消失殆尽。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通过2019年在罗得岛普罗维登斯进行的测试,我们发现帮助汽车导航的传感器有时会受到规划外事物的影响。 B无人驾驶出租车将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对汽车的看法,因为工业化国家的所有出租车将在不久的未来实现自动化。 C自动化会让私家车更有用,人们也许会继续拥有
9、私家车,那么靠无人驾驶出租车减少汽车数量的希望可能会落空。 D未来全球汽车制造业的经济规模不容小觑,即使其汽车制造的业务会缩小,但使用车辆的相关业务仍在不断拓展。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自动驾驶汽车搭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确保车辆在繁忙的车流中能游刃有余地应对车辆插队、变道等各种情况。 B2023年8月25日上午,江苏徐州交控集团冠盛公司开展无人驾驶集群道路养护作业,在公路智能施工领域迈出扎实一步。 C自动驾驶技术要解决数据和地图问题,地图需要高清晰、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数据,包括道路的弯度、坡度、高度,数据量非常惊人。 D预计至2035
10、年自动驾驶汽车全球总销量将由2025年的23万辆上升至1180万辆,而无人驾驶的全自动化汽车将于2030年左右面世。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一句所指的具体内容。(4分) 答:_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分析自动驾驶汽车的前景?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 答:_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蓝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作为“表意派的中国戏曲是按照自己的表演观念来表现人物的诗化情感的。在中国戏曲中,演员通过技术性的外部标志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冲动。当然,演员在表演这种技术性的外部标志时也
11、会伴随着一定的感情活动,但这种感情活动是在高度的理智控制下进行的。例如,伐子都是一部表现男主人公子都内心冲突的戏。副帅子都出于嫉妒主帅颍考叔的心理,用袖箭射死考叔,夺取了帅位。在班师还朝的路上和庆功宴上,颍考叔的鬼魂紧紧缠绕子都,使子都惊恐万状。演员运用了精彩的“虎跳前扑”“鹞子翻身“窜桌而出”“乌龙绞柱“小翻抢背”“甩发“高空云里翻”“平板僵尸等高难度技巧来表现角色的精神状态。子都的恐惧状态虽然体现在演员的面部表情中,但更突出的表现却是演员的“抢背”“吊毛“僵尸”等技术手段。 在深切体验规定情境的基础上,演员要精心设计具有观赏性的技术动作,把生活体验与程式表现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戏曲演员才能
12、用程式动作揭示人物的内心感情。这种生活体验基础,上的程式表现是“表意派演剧方法的重要特征。诗化情感的程式表现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情感表现的假定性。第二,情感表现的技术性。也就是说,戏曲演员的情感表现是假、真、美的辩证统一,是生活情感与技术表现的辩证统一。在表演角色哭泣时,戏曲演员不是写实地摹拟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哭,而要把哭处理得富有艺术性,具有意象的美感。在表现“哭”时,戏曲演员的面部表情既要悲情外溢(真)又不能让眼泪流出眼眶(假),“喂呀的哭声和拭泪的动作还要保持优美的造型(美)。这种生活体验基础上的程式表现就是真、假、美的辩证统一。例如,京剧狮子楼中,武松闻知西门庆是主使潘金莲毒死武大的元
13、凶和奸夫,他怒气冲冲赶到狮子楼,决定上楼除奸报仇。为了突出武松愤怒的精神状态,盖叫天既没有采用生活化的上楼动作,也没有采用戏曲舞台上一般的上楼动作,而是用“骑马蹲裆式”侧身上楼,他的双腿先交叉后平移,随着强烈的音乐节奏从下场门一直移动到上场门。演员就是用这种程式动作表现了武松急切报仇的神态,既传情又富有美感。由于舞蹈化的身段和技术化的表情本身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此,戏曲演员的程式表现就具有了双重戏剧功能:既表现了角色的内心又展示了演员的表演技巧。这样一来,除表现人物的精神生活外,程式还具有了相对独立的审美功能。 (节选自冉常建表意主义戏剧:中国戏曲本质论,有删改) 材料二 西方戏剧舞台表演基本
14、上可以分为这样两大类型或范畴:体验和表现。体验和表现只是总结西方戏剧舞台表演的理论和概念,它并不适合中国戏曲的舞台表演实践。中国戏曲表演既不是体验,也不是表现,照中国传统戏谚的说法,它是一种“钻进去,跳出来的表演,如依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说法,则是一种“神形兼备”的表演。这里的“神,当然不是演员的体验,而是表演者自己的意念对角色的理解、认识、美学评价和处理,戏谚所谓“未曾动身先动神”。这里的“形,也不是表现派的那种“理想范本”,它不是体验后的产物或即兴表演的产物,而是建立在理解、认识角色基础上的产物,是无数的表演者经过无数的舞台实践,所沉淀、凝聚下来的程式动作。 中国戏曲表演中的外部动作不是体验
15、角色的即兴表演,而是一种程式的表演。如三岔口中的摸黑开打,两个人物你来我去,空手对双刀,单刀对单刀,单刀对空手,两人对拳,擒拿转椅子摸索等,其中的技巧组织、对打安排、节奏停顿、舞台画面等等,都具有非常高的技巧性和程式性,“台下一年,台上片刻,这无疑是演员在台下“千锤百炼”的结果,绝然不是在舞台上即时体验所产生的即兴动作。苏俄戏剧家古里叶夫说过一个非常典型的话剧表演戏例: 莫查洛夫在哈姆莱特里有一个出名的滚翻动作,而他是从来没有练过武功的。又譬如,人民演员盖德布罗夫在哈姆莱特里有一场惊人的比剑,可是等我和他聊起来,我才知道,他总共只上过两堂课,因此,斗剑的技术他是没有的。 两相对比,不能不说非常
16、具有妙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强调过数十次,演员在遇到“我在这儿做什么的问题时,应该同时产生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这样做”。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深入到剧中人物的复杂的心灵世界里去,抓住角色精神生活的全部底蕴。但对中国戏曲表演来说,演员的表演根本就不存在“我在这儿做什么的问题,而是“我怎么才能做好它”的问题。因为它本来就是既定的,早已设计好的。故而中国戏曲表演的最理想状态是将传统的程式动作,经过千锤百炼地苦练,与剧情、角色紧密结合,而西方戏剧表演的最理想状态,却是自我体验后的最理想即兴表演。 中国戏曲演员的外部动作必须是经过精心加工的程式动作。这种高度美化的程式动作,用歌舞的形式,富有诗意地表现艺术家对
17、生活的感受,并不追求在舞台上造成真实生活的幻觉,而是以引人注目的方式把戏曲的娱乐鲜明地呈示出来。换一个角度讲,西方戏剧体验派的表演是由内到外(内心的体验激发外部的表现);表现派的表演是由外到内(通过体验所产生的外部动作,作为理想范本,在舞台表演中再次激发舞台的体验),即所谓“无动于衷而声泪俱下,而中国戏曲的表演则是内外的结合和渗透,将“钻进去”所获得的领悟与“跳出来所寻找到的合适的外部动作(程式表演)高度融合,以“形”(有意味的外形)写“神(有美学评价的内形),“神形兼备”。 (节选自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表意派演剧方法
18、的特征,诗化情感的程式表现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情感表现的假定性;二是情感表现的技术性。 B. 在戏曲舞台上,中国戏曲演员处理假哭和假笑等技术性动作,既要考虑角色的真实情绪,又要兼顾面部和造型的优美可观。 C. 中国戏曲演员表演既不需要体验也不需要表现,他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神形兼备的民族化表演特点和表演体系。 D. 对于中国戏曲演员来说,因为程式动作本来就是既定的,所以表演的核心问题是“我怎么才能做好它”的问题。 2. 依据材料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作者都在探寻中华戏曲的美学精髓,都饱含文化自信,都反对套用西方戏剧理论来裁剪中国戏曲。 B. 京剧狮子楼
19、上楼除奸片段中,演员盖叫天采用“骑马蹲裆式的程式动作,主要是为了凸显中国戏曲的技术化和观赏性。 C. 中国戏曲的“形”,不是西方戏剧表现派的“理想范本,也不是西方戏剧体验派的即兴表演,而是永恒不变的程式动作。 D. 中国戏曲演员如果不刻苦训练,掌握唱念做打的程式动作等技术性外部标志,他就难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更不可能创造传情、精美的艺术境界。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证明材料二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 A. 苏俄戏剧家古里叶夫说:“假如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说中国或日本的古典剧是属于哪一种艺术的,大概多数人会说,这是表现的戏剧。” B. 川剧演员周慕莲认为在戏曲表演中“神是“内在,容是外
20、表。神贯于容,神不贯则容不动;神到容随,神贯而容动。 C. 曲学大师吴梅认为:“大抵剧之妙处,日真、日趣。真所以补风化,趣所以动观听。而其惟一之宗旨,则尤在于美之一字。” D. 苏俄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演员要与角色融为一体,“开始与角色同样地去感觉,用我们的行话来说,这就叫做体验角色。 4. 请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方法的异同。 5. 中国古代戏谚说“形似非神似,神似才为真;神形合一体,方是剧中人”,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劳模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21、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劳模精神以特定的时代内涵与形象表征回应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现实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这一时期的劳模选树也因此集中于工农业生产领域,并与组织劳动竞赛、完成生产任务紧密结合,王进喜、时传祥等工业领域劳模,焦裕禄、雷锋等先进模范代表,不断创造新的生产纪录,并最终凝练成具有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精神特质的劳模精神。 改革开放后,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迅速提升,劳动形态日益多元,人们对劳动内涵的认知变化直接扩展了劳动者的主体构成,凡是通过合法劳动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生产力发展者都被纳入劳动者范畴。劳模群
22、体也突破了物质生产领域,袁隆平、吴大观等科技工作者,姚明、刘翔等体育明星,不仅具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还以锐意进取、巧干实干的精神风貌继承并发展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劳模的精神品质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在此背景下,劳动内涵进一步更新和拓展,还需要创造性劳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大会评选出包括一线工人、企业技术人员、农民工、科教等专业技术人员、科级以下干部等多个群体,劳模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由“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等特定劳模群体凝塑的精神品质进一步丰富了劳模精神的
23、时代内涵,形成了以精益求精、创新创造为表征的新时代劳模精神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劳动内涵的认识逐渐深入,劳模精神的具体内涵也在新的历史主题下被赋予相应的时代元素,但其基本内涵与精神所指却始终如一。 (摘编自崔延强、孟亚男劳模精神的时代传承与当代高校劳动教育路径创新) 材料二: “5月是结婚旺季,各位小姐姐们一定要在最美的时节做最美丽的新娘” 4月16日,一场名为“星婚庆星耀眼的直播在进行,这次“带货”的两位主播均是劳模。在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镜头中的他们服务贴心、带货可靠,被网友们称为“劳模天团。 从80年代的“劳模服务”到如今的“劳模带货,在南京新百,老典型群星璀璨,唯一不变的是
24、劳模们在平凡岗位上守正笃实、锐意创新。 “劳模天团”的带头人正是202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吕雪瑾。 “我能成为劳模,都是向商场里的劳模师傅们学习的。吕雪瑾笑着传授经验。 南京新百善“出”劳模。1983年,陶佩芬被评为全国劳模。柜台里有300多种小商品,白天忙,业余时间到牙膏厂、肥皂厂和口腔医院向专业人士请教专业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陶佩芬成了洗化用品行家,就能准确地报出其品牌、产地、价格和特征。 陶佩芬时常将自己的服务秘诀讲述给同事听。在她的传帮带下,大批从业人员懂得了什么是“匠心。陶佩芬还组织编写新百劳模服务艺术手册,帮助青年员工找到通往劳模舞台的“钥匙”。 2018年7月,吕雪瑾省劳模
25、创新工作室成立,6位一线劳模共同探索新零售时代变化下的创新服务营销方式。经过一年的摸索 确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每一代劳模都有着自己的使命。 陶佩芬工作的20世纪80年代初,没人在意服务态度,她自己买东西时遭过“白眼。当上营业员后 迈入新时代,一批年轻劳模脱颖而出,劳模精神也被赋予更多内容,另一方面还要能把握时代脉搏。 吕雪瑾深知光靠之前的“两把刷子”在当下已行不通。她开始带着工作室的小伙伴们试水“直播带货。如今,“劳模带货”已发展成“全员直播,在劳模的垂范作用下 “我看到网上有人说劳模已经过时了,我不这么认为。”吕雪瑾说。 劳模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摘编自苏雁、王菲南京新百的“劳模天团)
26、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 A.集中在工农业生产领域选树劳模,有利于组织劳动竞赛,有利于形成积极生产、人人争当劳动模范的氛围。 B.随着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劳动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劳动者的外延也随之扩大。 C.劳模精神以两种方式来进行形象表征,要么以著名个体的名称,要么以具有代表性的地名来进行形象表征。 D.南京新百频频出现新劳模,主要是因为南京新百提供了有老字号信誉的平台,以及老一辈劳模的垂范指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_ A.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劳动形态日益多元,劳模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B.“工匠精神
27、”“女排精神等精神是中国人民面对不同挑战凝练出来的精神标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奋勇前行。 C.在新零售时代变化形势下对新型服务模式的探索,是南京新百的劳模们对“守正笃实、锐意创新”精神的践行与诠释。 D.南京新百的劳模们青蓝相接、薪火相传,在他们之间代代传接的财富不但有服务秘诀,更有永远不会过时的劳模精神。 (3)下列与人物通讯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 A.材料二以网友的赞美之词“劳模天团构成的标题,和“探界者”钟扬这一标题一样,都具有标题醒目、简洁的特征 B.材料二的开头叙写“星婚庆星耀眼直播的场景,与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开头一样都采用了“亲历者”的视角 C.和喜看稻菽千重浪中写
28、袁隆平“一边甩去手上泥巴一边对我说一样,材料二也用访谈中得到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如“吕雪瑾笑着传授经验”。 D.人物通讯虽时效性不及消息,但其注重多角度表现人物,使人物形象能更全面具体地展现 (4)陶佩芬的“匠心和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张秉贵的“一团火”的含义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说明。 (5)新中国成立至今,劳模精神分别以哪些具有时代内涵的精神品质回应了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请简要分析。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文为词是后人对辛弃疾的重要评价,相关研究已非常深入。学者
29、普遍注意到辛弃疾词具有熔铸经史、善发议论、融入散文章法句法等特点。不过据笔者管见,对辛词与四六文的关系似乎研究不多。 辛弃疾虽以词最为著名,但其实著述颇多,诸体兼备。只可惜其稼轩集早佚,文章留存有限。今所见者,散文有大名鼎鼎的美芹十论九议,骈文则有贺叶留守启新居上梁文等数篇。骈体文章,宋人通称为“四六”。宋代骈散分流,散体多用以著述,骈体多施于朝廷文书及士人交际日用。南宋时期,骈体书启的写作日益普遍,诸家文集多有留存。辛弃疾的四六文创作亦应不少,而且享有一定的时誉,一些篇章被纳入选本,一些名句亦为他人借鉴。今存四六虽不多,但章句文辞颇耐细品。如新居上梁文云:“青山屋上,古木千章;白水田头,新荷
30、十顷。亦将东阡西陌,混渔樵以交欢;稚子佳人,共团栾而一笑。想象新居落成后的优美风景和居处其中的悠然生活,骈对工稳,文气秀逸。 这篇新居上梁文既体现了辛弃疾以四六法为文的特点,还体现出辛弃疾化用前人成句的做法。文中有云:“望物外逍遥之趣,吾亦爱吾庐;语人间奔竞之流,卿自用卿法。”“吾亦爱吾庐是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句子,“卿自用卿法”乃世说新语中庾敳对王衍说过的话。二者放在一起,不但是天然佳对,而且鲜明展现出辛弃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奔竞的蔑视,算得上四六文中的俊句。此种化用前人成句的做法,正是辛弃疾词中的拿手好戏。其水调歌头(我亦卜居者)作于将迁新居不成之际,上片末尾直用孟郊借车中的“借车载家
31、具,家具少于车两句,下片末尾直用陶渊明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呼应将迁新居,化用自然,前后照应,呈现出与新居上梁文相似的艺术技巧。 直接移用诗句,只是辛词化用成句的一种,更为多见的,是其对散文成句的化用。最能突出展现这一点的是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集句是宋代兴盛的一种创作方式,将前人诸家诗句汇聚为一首新的作品,能够展现创作者的敏捷才思。不过前人集句多从诗词中取材,句式的选择较为容易,而辛弃疾此词专从儒家经典中集句,必然要面临剪裁转换的问题,因而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集句,更接近于四六中的化用成句。此词首三句云:“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进退存亡”来自易乾文言;“行藏用舍是对
32、论语述而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概括;“小人请学樊须稼更见剪裁工夫,论语子路载“樊迟请学稼”,待樊迟出,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孔子认为稼穑之事只是末端,不如礼义仁信重要。而辛弃疾不为朝廷所用,只能营建“稼轩”,自甘与“小人为伍,其实是一种自我调侃。辛弃疾特意强调此词专集经句,而主旨却在说归隐,在对立冲突中表达理想不能实现的无奈。从艺术技巧上说,与诗词集句颇为不同,而与宋四六化用成句同一机杼。 在化用成句之外,辛弃疾词还有着好用长句的特点。好用长句同样是宋四六特色之一。就体式而言,词与四六文显然不同,不过一些词调中会包含连续几个短句,辛弃疾常常将这样的短句贯通起来、形成长句。这一做法在长调
33、慢词中较为常见,水龙吟是其中一例。此调上下片第三句至第八句例作四字句,诸家多用独立短句,或稍加勾连,成为一组复句,意思上虽是一个整体,但小句也可以单独拎出。而辛弃疾常将小句打通,如“割肉怀归,先生自笑,又何廉也”“更想隆中,卧龙千尺,高吟才罢(水龙吟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兼简诸葛元亮,且督和词),无论从句意上看还是从语法上看,都不能轻易抽出其中的小句。传统的表现方式,更倚重物象的描摹与铺排,借以传达绵密的思绪。辛弃疾将其作为长句来处理,往其中注入了更明晰的逻辑线索与文章气势,因而更容易形成气脉贯通、纵横捭阖的格局。 在一些词中,辛弃疾甚至会顺势融入骈句。这类情况以沁园春最为典型。此调上下片第三句至
34、第六句,实由一个领字带出四个四字句,四句的安排,有前两句、后两句各自对仗者,也有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者。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者,与四六文最为接近。辛弃疾的沁园春以这种方式最多,有意用四六法加以安排,如形容山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前二句与后二句分别将山峰比喻为谢家子弟、司马相如,直接从词中抽出,便是上好的四六对句。 化用成句,好用长句,都参与着辛弃疾笔下的风云变幻。越是对宋四六的发展走向与行文风格有所了解,越能感受到辛词背后的四六笔意。对于兼善各体的创作者而言,一种文体的创作技巧,常常会或有意或无意地参与另一种文体的创作。这是创作技
35、巧在文体间的迁移,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能促成文体的发展革新。宋人常常破体为文或以文为诗,或以诗为词,又或以论为记、以赋为记等。这样的文学景观体现着宋代文学的集成性与丰富性。辛弃疾以四六法为词,正是此类文学景观中别具风采的一种。 (摘编自周剑之辛弃疾“以四六法为词浅论)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弃疾作词善于引经据典、发表议论、运用散文式章法句法,后人评价他的创作具有“以文为词”的特点。 B. 骈体文章在宋代通称“四六,与散体用途不同,骈体多用于朝廷文书及士人交际日用,如贺叶留守启。 C. 与前人化用诗词的集句方式不同,辛弃疾从儒家经典中剪裁转换来集句的方式
36、更复杂,创作的水平也更高。 D. 感受辛弃疾词作蕴含的四六笔意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会随着对宋四六的发展走向与行文风格的了解而加深。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 ) A. 辛弃疾的稼轩集早早地佚失,使得后代学者虽然知道他以词闻名、诸体兼备,但却少有对其词与四六文关系的研究。 B. 通过对水调歌头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辛弃疾直接移用前人成句来表意,但是化用自然,并未妨碍自我情感的表达。 C. 辛弃疾与孔子对“樊迟学稼”这件事的态度是相反的:孔子认为这是末端的小人之事,而辛弃疾却愿意与“小人为伍。 D. 宋代文学的集成性和丰富性体现在创作者打破了文体的界限,诗与文、诗与词、论与记、赋与记等
37、文体没有了明显区别。 3. 下列选项不符合“词中融入骈句”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A. “暂武林分阃,东南外翰,锦衣乡社,未满瓜时。(张先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 B. “向落花香里,澄波影外,笙歌迟日,罗绮芳尘。”(贺铸沁园春) C.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D.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4. 新居上梁文在论证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5. 请从辛弃疾词“好用长句的角度,结合材料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
38、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戏曲随着从元代杂剧到明代传奇的发展,以大团圆结尾的固定构成逐渐增多,尤其是进入明万历年间以后,以才子佳人恋爱为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并且形成了必定是才子科举合格得以与佳人团圆的固定模式。据伊维德考证,明代刊印的元代戏曲,大部分都对原戏进行了改编,其中最重要的改编之一,就是把结尾都改成了大团圆。 这种“俗套”的结尾模式在当时就曾受到许多精英文人的批判,戏曲家卓人月说:“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
39、团圆宴笑。似乎悲极得欢,而欢后更无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也!最早将戏曲艺术的团圆结局与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挂钩的,大概是王国维,他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精英知识分子,也普遍认为“团圆的迷信充分暴露出中国人不敢正视现实、直面矛盾,缺少悲剧意识的国民性弱点,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瞒和骗的文艺”。不过,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与其说是出于审美的目的,不如说是出于启蒙的目的。无论是启蒙文学还是革命文学,最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
40、的“不满主题,唯其不满,才有必要且有可能借助通俗文学形式唤醒民众,以激发其奋起改变其现状。而大团圆故事却被认为是粉饰现实、麻痹斗志的文学,这是有悖于启蒙目的和革命目的的,因此遭到精英知识分子的嘲讽和批判,这一点也不奇怪。 还有一个吊诡的现象,往往越是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越是嫌腻大团圆故事;越是贫苦的下层百姓,越是热衷大团圆故事。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越是理性的知识群体,越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越是感性的口头文学爱好者,越倾向于非现实的幻想故事。民间故事和乡村演剧都是幻想色彩浓郁的通俗文化形式,甚至有学者认为,民间故事是刻意与社会现实保持着陌生化的距离。弗洛伊德也说:“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如果它
41、们是真实的,就不能给人带来娱乐,在虚构的剧作中却能够带来娱乐。” 由此可见,精英知识分子的现实主义标准与民间文学非现实的幻想性之间,本身就是相互垂直的两套体系,当你用了这一套体系的标准去衡量另一套体系的时候,就只能得出“无价值的结论。越是太平时期,市民社会越发达,文化市场的力量越大,市场需求就越倾向于大团圆故事。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需要在平淡的生活中注入一些幻想的亮色,不仅需要故事,而且需要能满足他们美好愿景的好结局的故事。所以说,“对于戏曲中的大团圆,尽管鲁迅等新文艺人士深恶痛绝、屡加痛斥,却始终无法动摇其民间根基”。 问题是,我们在多年的文化学习中,逐渐习得了这些文化精英的启蒙判断,认定
42、了大团圆结局与所谓“民族心理之间的表里关系,普遍将大团圆故事模式误作中国特产,以为对大团圆的追求“反映了整个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和民族心理”。 (摘编自施爱东故事法则) 材料二 易卜生是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在易卜生之前,欧洲各国剧坛上流行的是浪漫主义佳构剧。佳构剧是为职业剧团在大剧场进行商业演出而编写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多为轻喜剧或闹剧。佳构剧最大的特点是善于编织情节,因而发展了戏剧的结构艺术,不足之处是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肤浅。佳构剧的人物是类型化的,为情节服务。而“有生命力的剧本和没有生命力的剧本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是人物支配着情节,而后者是情节支配着人物。 佳构剧反映了9世纪中
43、后期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掩盖了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道德危机。用戏剧揭露这些矛盾和危机,最成功的就是易卜生。在玩偶之家里,他写了娜拉个性意识的觉醒,撕破了蒙在家庭关系上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展示了中产阶级的冷酷和自私。也许易卜生笔下的人物还不如契诃夫、奥尼尔写得厚实丰满,但他们都是一些有个性的人,或为伸张个性而斗争的人。有个性才有价值。易卜生重新确立了个性在戏剧创作中的核心地位,为现实主义戏剧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础。 在审美上,易卜生一反佳构剧向壁虚构的创作方法,确立了从经验出发、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的审美方式。他认为,创作必须从观察和体验出发,写亲眼所见的、精神上经历过的东西。
44、“现代文学的秘密正在于这种经历过的经验。”从经验出发,使易卜生发现了佳构剧作家看不到或不愿正视的各种家庭和社会问题。他的作品大大激怒了欧美各国的中产阶级观众,各种诽谤、设骂、攻击、威胁接踵而至,有的说作家不道德,有的说作品不真实,艺术上一无是处,以至于英、美、法国的商业剧院长期不敢上演其中的某些作品。即使上演,也被篡改得一塌糊涂。玩偶之家“在德国演出时,易卜生被迫写了一个所谓大团圆的结尾,以免别人不经他同意就加以随意改写,这一结局便是娜拉既想离开丈夫又舍不得孩子,结果弄得心力交瘁,最后猛然倒在了地上,这种情形让人不由得想起1830年雨果欧那尼上演时,发生在法兰西大剧院的那场冲突。不过那次斗争的
45、双方是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这次却变成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摘编自董健等戏剧艺术十五讲)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处于贫富不同阶层的人们,往往对戏曲大团圆故事的态度不同,前者嫌腻,后者热衷。 B. 启蒙和革命文学要想借助通俗文学形式唤醒民众,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主题。 C. 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和否定,主要不是出于审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启蒙的目的。 D. 能够满足普通民众的文化市场需求和美好愿景,是大团圆故事的民间根基难撼的原因。 2. 下列文学主张,不属于批判“大团圆结局的一项是( ) A. 他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工的颠倒残酷,他只图说一个纸上的大快人心。这便是说谎的文学。(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刷的改良) B. 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统统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欺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底问题。(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C. 大团圆结局、悲剧之喜剧结局使本已走向寂灭之境的个体又重新回到生活之欲,这意味着重陷于“眩惑”的泥坑。(黄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D. 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