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基地大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6288205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基地大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江苏省基地大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基地大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基地大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苏省基地大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江苏省基地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多次在不同国际场合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从战略上阐明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行动,提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强调“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

2、独善其身”,主张“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倡导“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描绘了美好蓝图、指明了方向路径,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不仅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也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提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主张,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推动共建绿色“一带

3、一路”,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致力于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成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近年来,中国在参与和引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中,秉持“授人以渔理念,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在哈萨克斯坦,中国的节能改造项目让奇姆肯特炼油厂焕发新生;在尼泊尔南部的特莱平原,中国绿色化肥试验区促成小麦等农作物最高增产400%;在中非共和国、斐济、老挝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菌草

4、种植技术为当地创造了许多绿色就业机会从技术交流到项目开发,从人员培训到基础设施改善,中国以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的合作成果,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 (摘编自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材料二: 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治愈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三年。两年多来,证注销、船封存、网销毁、人上岸,换来的是逐步恢复的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长江江豚数量实现历史性回升

5、,胭脂鱼、长吻鮠、子陵吻虾虎鱼等珍稀濒危鱼种屡次现身,运用精密仪器首次监测到长江鲟等鱼种面对自然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万里长江焕发生机活力。 但自然恢复还是有局限性的,这也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人类留下了积极作为的广阔天地。塞罕坝机械林场曾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林场的建设者们用几代人的接续努力和执着坚守,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开创中国高寒地区栽植落叶松的成功先例,开辟中国使用机械成功栽植针叶树的先河,利用“深坑“大穴”“客土“覆膜”等技术实现石质阳坡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一系列种植技术创新,成就了今天这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人工生态修复的奇迹。实践充分证

6、明,对生态受损严重、依靠自身难以恢复的区域,要主动采取科学的人工修复措施,加快生态系统恢复进程。与此同时,生态保护修复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以提升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尝试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湿地修复模式,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改善区域水土环境;福建长汀采用封山育林、改良植被、发展绿色产业等措施,开展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绿水青山富了一方百姓各地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创新,找到适合的生态保护修复路径。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生态环境质量将不断提升,美丽中国将渐行渐近。

7、(摘编自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列举了中国举办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会议,表明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的政治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B. 材料一中,我国在参与和引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中,将好的方法辐射到其他国家,以实际行动践行“授人以渔的理念。 C. 材料二指出,运用自然恢复手段要“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这表明自然恢复并不是放任不管,而要权衡利弊,禁止某些行为。 D. 材料二认为,自然恢复有局限性,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追求生态效益,建设美丽中国。 2. 根据材料内容,下

8、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各个国家不可能独善其身,要组成命运共同体。 B. 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可能意味着个体利益会与之冲突,要处理好两者关系。 C. 非法养殖、非法捕捞等现象之所以猖獗,是有些人将经济效益作为其最大追求。 D. 有了一系列种植技术创新,就有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荒漠沙地改造的奇迹出现。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最后一段,列举事例论证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上作出的巨大贡献。 B. 材料一多处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原话,强化了文章观点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C. 材料二第一段,论证了自然生态系统有其自身发展

9、演化的客观规律的观点。 D. 材料二列举了大量事实,针对性很强,凸显了论证中事实胜于雄辩的力量。 4. 材料一第一段连用了“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三个短语,请简析其作用。 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生态文明建设”,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向界碑 王族 命令下来了。 命令很简单,让汽车连派几个人去一号达坂,用红漆把界碑上的“中国二字描红。一号达坂在多尔玛边防连,汽车连上喀喇昆仑山时会路过那里,任务便落在了汽车连头上。 车队很快上路,早上出发,一路迅疾,跑了一天,才到了多尔玛边防连。 进

10、入多尔玛院子后,排长田一禾抬头向上看了看,一号达坂的海拔5800多米,几乎与云朵挨在一起。边防连就在一号达坂下面,抬头能看见,但上去一趟却很难,大雪封山后就更上不去了,只有等到开春后积雪融化,在巡逻时才上去一趟。空气稀薄、缺氧、高原反应等,会在迈出第一步时,像石头一样压在战士们身上,像针扎一样让脑袋生疼,像被抽去筋骨一样让双腿发软。边防线在一号达坂上,必须上去巡逻。那里,除了边防军人几乎没有人上去。 战士们每次上去都议论,咱们如此艰难地爬上一号达坂,是为了什么?有的说,是为了到达,咱们到达就证明是坚守;有的说,是为了看一眼界碑上的“中国”二字,那两个字红灿灿的,好看。 田一禾很想去一趟一号达坂

11、,作为职业军人,只有上了一号达坂,对界碑敬一个军礼,才算是真正到了边关。虽然在喀喇昆仑山上苦,但并不能苦熬,必须在苦中见精神,苦中有作为,这就是喀喇昆仑山精神一天天忍,一月月熬,一年年扛。有一个说法,在喀喇昆仑山上的无人区,但凡出现人,那一定是军人。 “连长,还是我去一号达坂吧!这么多人,这么多车,需要你带队“你一个排长,操的是连长的心”肖凡有点不耐烦了。 是啊,他是排长,肖凡是连长,道理就这么简单。除非连长生病,否则他没有机会。 天很快就黑了下来。 多尔玛因为孤零零地处在一号达坂下面,加之四周没有村庄和走动的人,所以夜好像更厚重,像铁板一样紧紧夹着边防连,就连窗户上的灯光,也好像被压得发不出

12、光芒,一副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 其实,多尔玛的夜晚,与别处的夜晚并无二致,都是夜色将万物遮蔽,所有生灵都屏息歇息,以挨时间到天亮。 起风了,田一禾走到窗前,看见外面的树枝掠起一团幻影,过了一会儿风小了,树枝还在不停地摆动。因为风总是从一个方向吹,树枝便向另一个方向弯去,看上去像是整棵树都弯着腰,再也不会直起来。喀喇昆仑山上的人很苦,树也不例外,人苦了还可以倾诉,树却无言无语,把磨难熬成了无言。 在喀喇昆仑山上,很难让一棵树活下来,往往栽十棵也就活一两棵,而且一个冬天过后,第二年只剩下一根秃干。窗外的这棵树,不知费了多少工夫才活到现在,一天天被风吹打,一年年经历风雪,在春天生出绿色,让战士们欣喜

13、。 风不停,树亦无法停止摆动。人不能久看,看久了心里会难受。 在一号达坂上每走一步都缺氧、气喘、胸闷、头疼,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田一禾听说有一次,战士们走到离界碑100多米的地方,气喘吁吁一步一停,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到界碑跟前,到了界碑旁要说话,得慢慢转过身,一字一顿才能说一两句话。 外面的风又刮了起来,好像一个挣扎的人,在向着幽暗的地方挪动。 因为奔波了一天,战士们早早地睡了。田一禾也躺下睡觉,他与肖凡同屋。 半夜,田一禾梦见自己在阿里的狮泉河边,他本来想去看看河中有没有鱼,却离狮泉河越走越远,直至走到一片荒地上,才发现自己走反了方向。 他转身往回走,一场风刮了起来,而且越刮越大,而且还

14、夹杂着沙子,打在脸上一阵生疼。刮在阿里高原上的都是冷风,不一会儿就将田一禾冻得瑟瑟发抖。 狮泉河就在不远处,他看得清清楚楚,好像还看见了水里的鱼,但是他却在大风中迈不开步子。他想,不怕慢就怕停,慢慢走吧,哪怕狮泉河再远,迟早也能走到它跟前。 没走几步,就走不动了,只好停下来喘息。虽然在梦里,人仍然高原反应,做梦的人不知详情,只是难受。 过了一会儿,喘息渐缓,又往前走。 有一个人在前面健步如飞,大风奈何不了他,高原更不能让他慢下来。 田一禾对那人喊叫,风太大了,不能走这么快。喊完了自己笑自己,你想快还快不了呢,倒替别人操心。 很快,田一禾发现因为风太大,他喊出的话,像是被风中的大嘴一口吞了,那人

15、没有听见。 那人会不会是肖凡?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那人走得轻快如飞,田一禾心里的答案也随之起起伏伏。最后,好像风中的石头落了地,他断定那人是肖凡。他又想喊叫一声,却看见那人被风刮得飞起,像树叶一样漂过狮泉河,落到了对面的山洼里。“连长这次他喊出了声,肖凡却已经不见了。不见了是生还是死,他不敢往下想。 大风停了。一下子就停了,好像没有刮过一样。 田一禾急急往前走,他要赶回多尔玛边防连,告诉大家肖凡出事了。多尔玛离狮泉河很远,但梦是无序的世界,田一禾说到就到了。 奇怪的是,肖凡却在多尔玛,完好无损。梦中人半醒着,田一禾没有惊讶,他对肖凡说话,却听不清自己对肖凡说着什么。而肖凡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

16、摇头,好像对他的话有肯定,也有反对。田一禾纳闷,肖凡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唯一清楚的是,肖凡要一个人去一号达坂。他于是大声对肖凡说话,声音很大,但还是听不清自己在说什么。 他的声音钻入自己耳朵,刺出一阵疼痛,把自己折磨得醒了过来。一醒来,疼痛消失了。 肖凡真的病了。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命令下来了”自成一段,小说以此开头,既能突出军令如山,又能自然引出边防官兵执行命令的具体过程。 B. 界碑上“中国,“红灿灿的,好看”,这样的评价虽然朴素但感情丰富,可见官兵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C. “多尔玛的夜晚,与别处的夜晚并无二致,意在强调祖国的每一寸

17、土地都应该珍惜,绝不允许其他势力染指。 D. “肖凡真的病了”意味深长,田一禾能否去一号达坂执行任务也不十分明确,这给读者留下多维的思考空间。 7. 对小说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中的三个“像,都是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述高原反应的各种痛苦。 B. 句子既与前文的“早上出发”呼应,又引出了下文对多尔玛黑夜的具体描写。 C. 句子表达的心理,是人在特定环境中的反应,是忍受折磨看不到希望的难受。 D. 句子“听不清自己在说什么的内心感受,亦真亦幻,将战友情延伸到梦里。 8. 小说中有关梦境的情节,写出了边防战士的多重人生追求。请加以梳理概括。 9. 请结合小说,简要

18、分析作者是怎样塑造田一禾这一人物形象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恶心,人多不说喜也。虽然,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 独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审而是,固足矣。”一曰: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节选自韩非子说二) 材料二: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

19、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常一人

20、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选自吕氏春秋察传)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有闻A而传之B者曰C丁氏穿井D得一人E国人F道之G闻之H于宋君。

21、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恶,令人厌恶,“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的“恶”指奸恶小人,两者用法不同。 B. 信,真实,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烟涛微茫信难求中的“信”词义不同。 C. 审,指细察,与陶潜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中的“审”词义相同。 D. 无闻,指没有听到,与现在所说的“默默无闻的“无闻”,意思并不一样。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凭借他的学识告诉鲁哀公,“夔只有一只脚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夔一足”,是因为句读上的分歧,产生了对“足的理解偏差。 B. 齐桓公从鲍叔那里听说了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

22、听说了孙叔敖,这样的事例体现了“审”的价值,所以两国也就能在诸侯国中称霸。 C. 同样是关于“夔一足的传闻,材料一提供了孔子的两种说法,材料二只涉及孔子的第一种说法,但比材料一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D. 有人读历史记载,说“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指出“三豕应为“己亥”,他后来到了晋国还不忘询问真相,结果确实像他判断的那样。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然,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以其信也。 (2)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14. 对于不实的传闻,为什么会有人相信?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溪上

23、谣 林希逸 溪上行吟山里应,山边闲步溪间影。每应人语识山声,却向溪光见人性。 溪流自漱溪不喧,山鸟相呼山愈静。野鸡伏卵似养丹,睡鸭栖芦如入定。 人生何必学臞仙,我行自乐如散圣。无人独赋溪山谣,山能远和溪能听。 注养丹:道人养气炼丹。入定:佛教徒坐禅进入安静不动的禅定状态。臞仙:瘦仙。散圣:未被玉皇授职的仙人。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以声衬静,这声音不仅有自己吟唱之声,也有山鸟的鸣叫之音。 B.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写流淌的溪水,写出了溪水与诗人有心灵相通之处。 C. 七、八两句使用“养丹“入定”,以强调“静的获得在于苦苦修炼。 D. 诗人采用歌谣的形式写

24、“溪上”,人与景象融为一体,通俗易懂有趣味。 16.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谈到了变与不变的哲学思考,认为如果从变的角度看世间万物, 那么“_,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世间万物,那么“_”。 (2)在诗经邶风静女中,“_,_两句,是说约会的男子很喜爱静女送给他的礼物,感情直白而热烈。 (3)小刚在背诵古代诗歌时发现,诗人对秋天的月亮情有独钟,比如“ _, _”,给人一种特别的情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严重洪涝

25、灾害发生时,除了需要对积水险情进行及时处置,更重要的是 A 。在救助保障设备领域,无人化成为近年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如大型的无人救生艇、小型水上救生机器人等,各类智能无人设备能从容涉险,争分夺秒,在关键时刻挽救落水者生命。 无人救生艇通常采用电能作为驱动能源,能够通过遥控操作实现无人驾驶,具有操作智能、行驶稳定、救援高效,可以李代桃僵营救落水者。无人救生艇在多处细节的设计上都为落水者获救增加了可能性。其艇身两侧配置的带状软把手和救生绳,方便落水者抓握。能够支持 2 人登艇、4 人攀附。同时,其独特的喷泵结构动力强劲,不仅能够在流速高达 7 米/秒的急流中稳定行进,空载航速达到每小时 25 公里,

26、可以在短时间内到达落水者位置。其配备的大容量高性能锂电池,可以满足救援行动中长时间续航的需求。全艇重量仅为 55 公斤,小型车辆也可轻松将其携带,保证了机动灵活性。 无人救生艇上装备的摄像头在救援过程中可以进行远程视频监控、录像、拍照;其配备的双向对讲机还能够支持救援队员与被困人员进行语音对讲,使救援人员 B 。无人救生艇让救援风险降低的梦想成为现实。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

27、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而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扬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春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

28、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想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夏秋冬就是画、小说,短诗和雕塑。从语意上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1. 文学作品中的词句,有时看似无理却很有表现力。请据此分

29、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2. 语言文字运用和中画横线部分,都有“如”,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如大型的无人救生艇、小型水上救生机器人等 (2)如以乐器来对应四季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有时难免孤独。有人说,摆脱孤独的最佳途径是与正确的人交流;也有人说,学会从自然万物中获得趣味,就能战胜孤独;还有人说,能忍受孤独,有比孤独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就会觉得孤独是一笔财富孤独总能触发人对社会人生的思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

30、省基地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 文 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多次在不同国际场合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从战略上阐明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行动,提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强调“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主张“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31、支撑,倡导“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描绘了美好蓝图、指明了方向路径,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不仅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也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提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主张,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

32、、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致力于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成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近年来,中国在参与和引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中,秉持“授人以渔理念,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在哈萨克斯坦,中国的节能改造项目让奇姆肯特炼油厂焕发新生;在尼泊尔南部的特莱平原,中国绿色化肥试验区促成小麦等农作物最高增产400%;在中非共和国、斐济、老挝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菌草种植技术为当地创造了许多绿色就业机会从技术交流到项目开发,从

33、人员培训到基础设施改善,中国以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的合作成果,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 (摘编自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材料二: 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治愈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三年。两年多来,证注销、船封存、网销毁、人上岸,换来的是逐步恢复的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长江江豚数量实现历史性回升,胭脂鱼、长吻鮠、子陵吻虾虎鱼等珍稀濒危鱼种屡次现身,运用精

34、密仪器首次监测到长江鲟等鱼种面对自然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万里长江焕发生机活力。 但自然恢复还是有局限性的,这也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人类留下了积极作为的广阔天地。塞罕坝机械林场曾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林场的建设者们用几代人的接续努力和执着坚守,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开创中国高寒地区栽植落叶松的成功先例,开辟中国使用机械成功栽植针叶树的先河,利用“深坑“大穴”“客土“覆膜”等技术实现石质阳坡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一系列种植技术创新,成就了今天这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人工生态修复的奇迹。实践充分证明,对生态受损严重、依靠自身难以恢复的区域,要主动采取科学的

35、人工修复措施,加快生态系统恢复进程。与此同时,生态保护修复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以提升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尝试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湿地修复模式,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改善区域水土环境;福建长汀采用封山育林、改良植被、发展绿色产业等措施,开展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绿水青山富了一方百姓各地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创新,找到适合的生态保护修复路径。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生态环境质量将不断提升,美丽中国将渐行渐近。 (摘编自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 1. 下列对材料

36、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列举了中国举办的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会议,表明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的政治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B. 材料一中,我国在参与和引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中,将好的方法辐射到其他国家,以实际行动践行“授人以渔的理念。 C. 材料二指出,运用自然恢复手段要“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这表明自然恢复并不是放任不管,而要权衡利弊,禁止某些行为。 D. 材料二认为,自然恢复有局限性,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追求生态效益,建设美丽中国。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存在的问

37、题,各个国家不可能独善其身,要组成命运共同体。 B. 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可能意味着个体利益会与之冲突,要处理好两者关系。 C. 非法养殖、非法捕捞等现象之所以猖獗,是有些人将经济效益作为其最大追求。 D. 有了一系列种植技术创新,就有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荒漠沙地改造的奇迹出现。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最后一段,列举事例论证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上作出的巨大贡献。 B. 材料一多处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原话,强化了文章观点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C. 材料二第一段,论证了自然生态系统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的观点。 D. 材料二列举了大量事实,针对

38、性很强,凸显了论证中事实胜于雄辩的力量。 4. 材料一第一段连用了“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三个短语,请简析其作用。 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生态文明建设”,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 A 2. D 3. C 4. 连用三个“中国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后文具体阐述了“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三个词语起到了总领材料一内容的作用。 5. 材料一是论述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国际理念和具体做法,说明中国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材料二主要是论述恢复自然生态系统要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 【解析】 【1题

39、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表明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的政治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错,原文“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成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可见得到国际社会是因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成就”,而不是“践行多边主义的政治立场。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D.“有了一系列种植技术创新,就有了”错,原文“一系列种植技术创新,成就了今天这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人工生态修复的奇迹,可见“一系列种植技术创新”只是成就塞罕坝奇迹的一个方面,不能作为充要条件使用。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

40、论证了自然生态系统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的观点错,论证的是“治愈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词语含义及作用的能力。 由“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描绘了美好蓝图、指明了方向路径,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可知,连用三个“中国”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由“提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强调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

41、身,主张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倡导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不仅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也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致力于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近年来,中国在参与和引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中,秉持授人以渔理念,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可知,后文具体阐述了“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行动,因此这三个词语起到了总领文章内容的作用。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

42、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多次在不同国际场合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从战略上阐明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行动”“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不仅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也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成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近年来,中国在参与和引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中“中国以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的合作成果,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可见材料一是论述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

43、国际理念和具体做法,说明中国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材料二“治愈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但自然恢复还是有局限性的,这也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人类留下了积极作为的广阔天地“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生态环境质量将不断提升,美丽中国将渐行渐近”,可见材料二主要是论述恢复自然生态系统要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向界碑 王族 命令下来了

44、。 命令很简单,让汽车连派几个人去一号达坂,用红漆把界碑上的“中国二字描红。一号达坂在多尔玛边防连,汽车连上喀喇昆仑山时会路过那里,任务便落在了汽车连头上。 车队很快上路,早上出发,一路迅疾,跑了一天,才到了多尔玛边防连。 进入多尔玛院子后,排长田一禾抬头向上看了看,一号达坂的海拔5800多米,几乎与云朵挨在一起。边防连就在一号达坂下面,抬头能看见,但上去一趟却很难,大雪封山后就更上不去了,只有等到开春后积雪融化,在巡逻时才上去一趟。空气稀薄、缺氧、高原反应等,会在迈出第一步时,像石头一样压在战士们身上,像针扎一样让脑袋生疼,像被抽去筋骨一样让双腿发软。边防线在一号达坂上,必须上去巡逻。那里,除了边防军人几乎没有人上去。 战士们每次上去都议论,咱们如此艰难地爬上一号达坂,是为了什么?有的说,是为了到达,咱们到达就证明是坚守;有的说,是为了看一眼界碑上的“中国”二字,那两个字红灿灿的,好看。 田一禾很想去一趟一号达坂,作为职业军人,只有上了一号达坂,对界碑敬一个军礼,才算是真正到了边关。虽然在喀喇昆仑山上苦,但并不能苦熬,必须在苦中见精神,苦中有作为,这就是喀喇昆仑山精神一天天忍,一月月熬,一年年扛。有一个说法,在喀喇昆仑山上的无人区,但凡出现人,那一定是军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