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导学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导学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积累字词。过程与方法:赏析艺术,品味语言。想象意境,感情背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意,体会情感。【重难点】重点:掌握重点字词难点:学习本课文常知识,理解本诗的内容,把握作者情感。一、定向自学(5分钟) 1.背景: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诗人十分担忧,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2.作者
2、:李白(701762),字 ,号 。 朝人。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或称“大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3.(1)注音杨花( ) 啼( ) 夜郎( ) (2)写出词语意思杨花: 子规:夜郎: 二、合作研学(10分钟)1.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的写景有什么特色? 2.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 ,又是为什么? 3.“每一首诗中必定会有的那个人,就是诗人自己。”在这首诗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写诗人此时形象。 4. 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三、展示激学(10分钟)1、比一比:各组派代表叙述合作研学的问题。2、说一说:点组号和组内学生号,其他组学生可以纠错或补充。(等发言者发言完毕再纠错)四、精讲领学(10分钟)1.本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五、 反馈固学(3分钟)1、 通过丰富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是 , 。 2、 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 。 3、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