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4909020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2、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3、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重点: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难点: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感知诗歌,理解诗歌蕴含的感情。2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1写作背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

2、,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是李白的好朋友。开元27年,贬放岭南,天宝7年,再贬为龙标(今湖南洪江西)尉。李白在杨花落尽、杜鹃声声的时节,惊悉好友被贬湖南龙标,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诗人十分担忧,并深感不平和悲伤。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2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青年时曾漫游全国各地,后应诏入京,三年后离开,长期游历,安史之乱时,因参加王璘幕府,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晚年漂泊。李白思想教复杂,总有报国之志,但一生遭遇坎坷曲折。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

3、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最伟大的诗人。有李太白集。【学习过程】注释王昌龄:左迁:杨花:子规: 龙标:五溪:随风: 夜郎: 【整体感知】一、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诗歌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三、译文四、问题探究1、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2、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五、总结意象 杨花子规明月

4、、轻风抒情5、小结:全诗就事写景,借景抒情,特别是运用奇特的想象直抒胸臆,十分恰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关切与同情,从而使这首诗成为友情诗中的名篇。【基础达标】1.“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季节的一种_气氛。2.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3.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4.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拓展提升】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唐】李白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注释】

5、金乡:今属山东。韦八:诗人朋友。西京,即长安。天宝八载春天,诗人从兖州出发,东游齐鲁,在金乡遇友人韦八回长安,写下了这首送别诗。“狂风”:此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咸阳,地名,在长安附近,此处代指长安。【参考译文】友从长安来,就要回到长安去了。临别之际,我心潮起伏就如狂飙吹心,似乎西挂在咸阳树上。这种惜别之情又尽在不言中,此次分别不知何时才能相遇。朋友已远去,只见那山峰连绵烟雾迷蒙。【阅读训练】1.第四句中的“咸阳”借指长安。为什么不说“长安”而用“咸阳”来代替?2.对第三、四两句有人评价为“想落天外”。请作简析。3.第七句中“望”字重叠,显示诗人_。4.末句“连山起烟雾”以迷蒙之景表现诗人_.

6、【拓展链接】以月寄情的句子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参考答案【整体感知】四、问题探究1、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2、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里既有对老友

7、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基础达标】1.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2.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3.杨花、子规、明月、风4.示例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示例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示例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拓展提升】1.开头两句已连用了两个“长安”,后用“咸阳”是为避免词语的重复过多。2.人之心怎能离开躯体飘飞至千里之外的长安,挂在京都的树上呢?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自己身虽不能,而心则一路追随,一路相伴。3.送别友人西去时伫望之久和依恋之深。4.送别时的怅惘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