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96220211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枣阳一中高三年级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总计48分)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有历史必然性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2西周时期,通过封建,同姓(姬姓)子弟建立起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成为周王朝的所谓“伯父”或“叔父”之国,至于同姓诸候之间,则成为所谓“兄弟之国”。这表明西周分封制A本身具有高度的灵活性B与宗法制之间联系紧密C保障西周统治的长久性

2、D凝聚了族群间政治稳定3荀子王制中说:“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三节者当,则其馀莫不当矣;三节者不当,则其馀虽曲当,犹将无益也。”材料体现出荀子主张A仁政爱民需要礼贤下士B执政要以人为本C重视保护人民群众利益D兼爱是治国之本4韩非子说:上古之世一人民不胜窝普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日有巢氏。民食果皮蚌蛤,腥滕恶臭而伤害股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韩非子所讲的“圣人”A代表了远古时代的生产力水平 B凝聚了远古数代先民的智慧C仅是传说时代无稽可考的

3、传说 D体现了法家中央集权的思想5汉书记述: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是为无策。据此可知,秦筑长城A带来全方位的政权危机B解决来自边疆的威胁C保障了正常的农业生产D利于自身的社会稳定6秦代存在“故地”与“新地”的划分,并采取差别式管理。秦末关东大乱,“新地”皆复为王国,秦将章邯以东郡为根据地镇压起义。西汉初年,天下格局恢复东西对峙局面。汉文帝重新设置东郡,掌握了压制关东诸侯王国的地缘优势,从而保障了汉廷的政治安全。这说明A分封制的推行有一定的经济基础B郡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秦汉时的“新地”全部推行郡县制D秦汉时的“故

4、地”全部推行分封制7后世有学者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A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8云梦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记述了秦对官吏的各种要求,提出吏有五善:中(忠)信敬上、精(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龚(恭)敬多让。还提到:君鬼臣忠,父兹(慈)子孝,政之本也;宽以治之;毋使民惧。可见,秦的统治A兼采儒家

5、思想 B专任法家之术C杂糅阴阳学说 D奉行无为而治9元封五年,武帝置十三部刺史,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这六条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督察郡国守相。据此可知,汉代刺史制度A缘于王国问题日益严重 B反映中央体制调整C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体现刺史位卑权重10董仲舒认为,德为阳,刑为阴。“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助也。”他审理的案件传递着儒家“父子至亲”、“论心定罪”等基本主张。这反映了A汉代政治改革推行以德治国理念B儒家正统地位得到了确立和完善C董仲舒结合法家的思想改造儒学D汉代以儒家思想对法制进行改造11下图为中

6、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 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12据魏书裴植传记载,北魏官员裴植一家,父母双亲尚在人世而兄弟已经分家,而且子女的财产和父母严格分开。魏书对此评论说,“一门数灶,盖染江南之俗也”。据此可知A江南财产私有观念更强 B宗法制度开始崩溃C北方风俗深受南方影响 D门阀政治逐渐衰落13在吐鲁番出土的唐朝墓志中,开元以后的当地墓志开始改变高昌地区传统的书写方式,转而与中原趋同,出现了“大唐启运,泽被西州”等措辞。据旧唐书载,安禄山起兵范阳时,于阗王尉迟胜“自率兵五千赴难(帮助官

7、兵)”。上述现象表明A唐朝政府对外政策的开放和包容 B西域地区对唐朝的政治认同加强C中央政府开始对西域实施政治管理 D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融合发展14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 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C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15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薄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A士子应考投机

8、取巧 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16下表是公元196-289年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统计情况。表中曹魏时期寒素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期别朝代公元士族小姓寒素合计No.%No.%No.%1汉19621938291914.57456.51312曹魏2202396038.73824.55736.81553曹魏2402647447.15937.62415.31574西晋2652898446.26736.83117182A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 B社会动乱导致人口锐减C九品中正制弊端的显现 D地方操控了人才的选拔 二、材料分析题(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

9、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进入战国时代,随着古代的宗族土地所有制的崩溃,各国纷分进行田制改革.实现国家授田制。各国当时的授田标准基本上是“一夫百亩”。李悝所制定的“每夫扶五口,治田百亩”,孟子所倡导的“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和荀子所谓的“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等都印证了这一标准。这一百亩是国家制定征税数量的标准亩积,并非实授面积。不同地区的土地质量差别很大,都按每夫百亩授予是行不远的。授田制的目的是把农民束绰在土地上,课之以税。战国时代授田农民的经济负担主要有三项:票米之征、布常之征、力役之征,其饱的还有房屋税、桑蚕税、牲育税、关税、市税等等。授田制实际上是一次大规模地对国有土地

10、再分配的运动,土地一经授予,可以子孙传袭,以为世业。到战国末期,国家对土地只有行政管理权,农民上交国家的产品只具有赋税性质而不再具有地租性质.租税开始分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各国进行授田制改革的历史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战国时期的授田制改革。6分18阅读材料,回答向题。材料一在中国文化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革新的时代”“轴心的时代”。中华文化鲜明的人文主题在这一时期确立;以注重对认识对象的直觉体悟和整体把握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在这一时期集结;重伦理道德、重个人修养、重实用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在这一时期树立;士人集团在这一时期集结

11、;“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机制在这一时期形成。 摘编自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材料二战国时代,社会动乱,礼崩乐坏,宗族“礼法”逐渐松弛以至瓦解;政归大夫、政出家门,甚至“陪臣执国命”的事件层出不穷。这都从根本上改变了士的社会地位,士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他们成为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最早的、基本的成员。 摘编自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的成因(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的特征。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士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士人阶层崛起的原因。8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与门下省,原为君主用以限制相权而次第出现的,至南北朝

12、演变成联合的宰相机构。三省的长官,只要事实上为君主所倚重,都可以算是宰相。但是南朝之政多出于中书,北朝之政多出于门下。三省分工不够明确。隋代建立后,文常首先确立了内史(中书)省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三省分权制度。至唐初,三省六部的中央架构最终得以理顺定型。 摘编自俞鹿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材料二忽必烈继位后,在中央设中书省掌政事,为宰相机构,下辖六部,处理具体行政事务。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由太子担任,但事实上并不到任。元世祖时,不时以中书省宰臣挂上“行某处中书省事”的头街,代表中央出外,临时主持地方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事务,在灭南宋过程中,行省在江南逐渐地方化。为了镇压反

13、抗,尽快安定局势,行省必须集中权力,并保持设置的相对稳定。行省设置逐渐固定以后,元廷对行省官制统一进行改革,规定以后行省官员不再以中书省宰相之名系衔,而单称“某某行省平章”“某某行省右丞”之类,以区别于都省(即“中书省”)官员。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省制形成的历程及体现出的特征。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隋唐中书省相比,元代中书省的变化。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隋代和唐初中唐及晚唐北方水利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几乎全部恢复,并修建了一些新的灌区。最突出的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

14、。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从天宝十四年(755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兴修新的水利工程,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或废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人口急剧减少,幸存的一些水利工程灌溉能力也在下降南方水利太湖地区大规模修筑湖堤和海塘,用以抵挡海潮和湖水的泛滥和侵袭,以土塘为主的南北海塘系统已初步形成,南方的灌溉工具除戽斗、桔槔、辘轳等继续使用外,还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水车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墓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使用 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高三八月历史试题第6页,共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答案第2页,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