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6207373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 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2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说出自己理解了诗句意思后得到的体会。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常识,导入新课 1.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你们会不会背这几句古诗。 2.同学们,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吗 (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诗)我们把这种描写边疆地区军旅生活

2、和自然风光的诗,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著名的边塞诗出塞。(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3.引导学生读诗题,并思考:“塞”是什么意思 “出塞”是什么意思 出示: 思考: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4.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充分的预习会让你在课堂上学得更轻松,关于王昌龄,关于这首诗,你有哪些了解呢 (生答)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资料。(出示作者简介)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学习出塞。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出示,见教学目标 P6-P9。 出示会认字:塞、秦、征、将 预设:“塞”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将”在本诗中读jing,是将领的意思,在“将来、将

3、要”中读 jing。 2.学习写生字。 出示:塞、秦、征 书写指导“塞”横画较多,要写紧凑,不要漏写笔画;“秦”上大下小;“征”左窄右宽。 3.请大家根据以往学习古诗的经验,自由诵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4.生自由练习诵读。师巡视指导。 5.指名朗读,相机评议。如有必要,则老师示范。 6.师生合作诵读、全班齐读。 7.交流古诗大意。 预设:依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 8.指导朗读整首诗。 预设:出塞整首诗气势磅礴,朗读前两句时声音稍低,语调平缓,表达从古至今边战不断

4、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悲伤。后两句歌颂古代名将,语调可稍高亢,适当强调“飞将在”“不教胡马”,表达对边关巩固的期望。 三、再读古诗,感悟诗情 (一)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蕴含的情感。 1.我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现在我们来体会诗中的情感。读了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这样的画面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出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预设:宁静的夜晚,偏远的边关,清冷的月光,戍边的战士,这是一幅多么孤寂、萧瑟的画面啊!遥望明月,我想到了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凄冷的夜晚,戍边的战士们望着天空中那一轮明月,他们会想些什么 耳边传来悠扬的芦笛声,引得征

5、人直往家乡的方向望。他们又望到了什么 他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2.激情引读:回家是千百万征人萦绕心头的梦啊!却只能化为一句(引读:万里长征人未还) 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下他们的家人在做什么呢 3.想象说话:白发苍苍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_ 。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 。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 。 交流反馈。 教师小结:多么动情的呼唤,多么强烈的期盼,但他们盼来的却依然是“人未还”。 4.第一句诗从时间维度上说明边塞将士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镇守边关,确保国家平安。引导学生紧扣“秦时”“汉时”加以体会。 5.体会

6、诗人的情感。 一句“人未还”让我们体会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6.借助资料体会为什么“人未还” (二)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蕴含的情感。 出示: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思考: (1)读了这两句诗,你有什么体会 (飞将军真了不起) (2)“不教”是什么意思 诗人为什么要歌颂“飞将”呢 (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 (3)你能从这两句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爱国) 2.激情引读:这时他们除了有思乡的情怀,还有什么情怀 预设:誓死守卫祖国边疆的情怀,爱国的情怀 总结:这就是我们的战士,他们的

7、忠诚,感天地;他们的英勇,泣鬼神。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读出他们的豪情壮志。越是悲苦,就越是豪壮,这就是唐代边塞诗的特点悲壮,在悲壮中还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 四、回顾全诗,拓展延伸 1.长征未还,固然是千古共同的哀怨,但秦筑长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汉逐匈奴,单于内附。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现在,假设你们就是戍边的将士,你们驻守边关,思绪万千,有悲有壮,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悲壮情怀吧!(生齐读古诗) 2.和出塞一样有着悲壮情怀的边塞诗还有很多,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出示)请同学们课下也搜集一些有着悲壮情怀的边塞诗并读一读。 五、布置作

8、业,拓展延伸 1.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征人生活的同情,或者写一篇调查匈汉战争的文章。 2.完成本课的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两首诗。 2.西域沙漠,人烟稀少,这,就是唐朝的边塞重镇凉州。当地歌曲中夹杂有少数民族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许多诗人都喜欢为它填写新词咏唱。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 (1)注意:葡萄和琵琶的读音。 (2)学习生字。出示,见教学目

9、标P21-P23。 出示:词、催、醉、杰、亦、雄、项 书写指导“词、催、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词、催”左窄右宽;“醉”左右宽窄相当。 2.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出示: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3.汇报。 (1)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预设: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

10、能回 (3)质疑。 预设: 古诗为什么一开头就描写了宴会的场景 “欲饮琵琶马上催”一句中,“琵琶声”有着怎样的意义 后两句诗写了将士怎样的感情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一)学习凉州词。 1.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预设:“琵琶声”既是宴席上的欢快旋律,又是即将痛苦告别的前奏,将士们不惧怕战斗的来临,却不免惋惜这场豪饮的终止。这句诗中,一“欲”一“催”刻画了矛盾的情景和心情。 (1)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 (2)面对此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3)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过渡:凉州词短短四行,二十八个字,描写了守边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11、的情景。那盛大的场面让我们闻到了醉人的美酒,看到了将士们一醉方休、醉卧沙场的那份潇洒从容。全诗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抒发了戍边将士为国捐躯的悲壮与豪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把整首诗自己试着读一读。 2.配乐赛读、齐读。试着背诵。 (二)学习夏日绝句。 1.介绍作者,了解历史背景。 2.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意思。出示: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质疑:诗人用哪两个词来称赞项羽 (“人杰”“鬼雄”)从古至今,还有哪些人可以称得上是“人杰”“鬼雄” (生答)这两句应该怎样读 预设:“作人杰”“为鬼雄”读得重一些,

12、表达诗人的理想。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思考讨论:“项羽”是什么人 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 (教师适时用多媒体出示项羽资料) 典故: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天下。刘邦的主将韩信于垓下设下埋伏,项羽杀出重围,败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回江东重整旗鼓,东山再起。项羽羞愧难当,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终不肯渡江,遂拔剑自刎而死。 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他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而是不肯苟且偷生,这样的精神和气节无愧于七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

13、与项羽比起来,大敌当前,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呢 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多媒体播放一段相关的历史资料) (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 (4)诗人在赞颂项羽、思念项羽的同时,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与谴责、失去家园的悲痛、为国家担忧等。 3.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总结:一个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让我们再来朗读一遍古诗吧! 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做怎样的人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教师小结:做人要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

14、不会受他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先辈的敬仰,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回读这三首诗,读出既相同又不同的情感。(采用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和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最后熟读成诵。)出示,见教学目标P36。 2.出示本单元人文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学生结合本文的三首诗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简要拓展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一些英雄的资料,引导学生搜集歌颂英雄的诗歌、文章,为学习本单元后面三篇课文作准备。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搜集并读一读其他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 2.完成本课的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诵读是古诗教学的法宝,所以本课我设计了多种形式朗读,首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仔仔细细读上几遍,由读准生字开始,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然后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初步感知诗意,有感情地朗读;最后进行全班汇报,一边汇报一边理解诗意。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读懂了诗意,并且学到了倾听、感悟等学习方法。 2.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既升华了本课的人文主题,又和本单元的其他三篇课文一线串珠地联结起来,使看上去似乎无关的古诗、现代文,“一脉相连”“一气相通”。 不足之处: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以解词串句法作为讲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