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建设教育强国”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心得体会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建设教育强国”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心得体会版【15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建设教育强国”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心得体会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 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教育兴则国家 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 教育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学习了习 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最大的感受是建设教育强国,要充分发挥高校的 生力军作用,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建设教育强国,首先要推动教育本身的高质量发展,坚持把高质 量发展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
2、、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 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等目标任务,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1 .旗帜鲜明把稳“方向盘九建设教育强国,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要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立 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回归教育初心,让教育聚焦“育人育智、培 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 .以“内涵式”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立足区域优势,紧抓京 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的机遇,借力京津优势资源,聚集优质 智慧资源和创新要素为我所用。围绕学校高水平地方性师范类应用型 建设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开拓思路、拓宽渠道,围绕
3、大 学主要职能,聚焦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探索专业特色发展、加强教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例如,如何提升来华留学工作的教育层次和质 量;如何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推动国际化进程,为在华留学生创造一 个公平公正、诚信和谐、学位互认、学分转换的良好环境;如何改革 与完善专业课程设置,打造一支适应国际化教育交流的“双语型”师 资队伍;如何建立稳固的来华留学招生渠道等。我校有丰厚的教育资源,专业的国际汉语教育师资团队,十几年 国际文化交流的经验,一支敢打敢拼,敢打硬战的管理队伍。自2020 年以来,我校连续3年承办由中国侨联主办,省、市侨联协办的“亲 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线上夏令营。来自韩国、巴拿马、加拿大、英
4、 国、西班牙、印度尼西亚的400余名营员小朋友,学习汉语、聆听神 话故事、习武剪纸、欣赏国乐,经历一场传扬中华传统文化、见证祖 国飞跃发展的学习之旅。来华留学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检验着我校 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也扩大了我校的国际形象和声誉。二、抢抓机遇,拓宽渠道,中外合作办学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办学体制改革、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增强我国教育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发挥 了积极作用。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和 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申报 面临新机遇、新形势和新挑战。中外合作办学工程工作量之大,任务 量之
5、重,牵扯头绪之多是无法量化的。一方面要加强与外方合作者的 充分沟通,让外方理解和尊重我方教育发展需求和要求,并愿意为此 改变和创新;一方面要让外方理解和尊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证体系 的特点和要求,配合中外合作办学申报;还要增强质量保障的灵活性、 包容性,更好地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作用;更离不开学校党委坚强的 领导和各学院领导、专业教师的理解与配合。自2021年以来,我校 分别与意大利贝宁卡萨大学、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师范大学、特维 尔国立大学、维亚特卡国立大学、波兰玛利亚大学、克罗地亚里耶卡 大学、美国东北州立大学等优质高校开展广播电视编导、学前教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
6、动化、化学专业的合 作办学协议拟定和人才方案匹配工作,目前与俄罗斯维亚特卡国立大 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克罗地亚里耶卡大学的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专业合作办学进展较为顺利,有望在今年9月份及明年4月份 申报教育部。三、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传播好中国教育声音,弘扬中国教育优秀成果,吸取世界教育精华世界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民间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包括更广泛意义 的人文交流,是十分必要的。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不管国与国关 系如何变化,人民之间的交流不应该停止。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 亲在于心相通。这就要求我们去促进交流、唤起友谊。疫情持续3年
7、,我校没有停止教育合作交流的步伐。为了实现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我校分别与克罗地亚大使馆、 奥帕蒂亚市、克罗地亚、波黑相关高校频繁沟通,往来邮件达200多 封,最终于2021年9月1日与克罗地亚里耶卡大学、波黑班尼亚卢 卡大学在第三届中国一一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上作为唯 一一项重点教育合作项目完成云签约,并于当年11月4日顺利开启 了国际中文教学中心项目,目前正在推进第四期。国际中文教学中心先后推出的儒家文化系列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等,吸引了 近400名海外师生参与课程,加深了外国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象, 促进了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教育交流。相关新闻登上冀云客户端、
8、 COSTFOTO平台和日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中国教育植根本土、融通中外,立足 时代、面向未来。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育 强国思想,不折不扣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 落地见效,继续唱响与世界各国友好高校合作的主旋律,让中华文 化在海外“圈粉”,让中国故事在世界“走红”!学习2023年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 话精神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高瞻 远瞩、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要求明确,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一 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以高度的 政治自觉,积极投身教
9、育强国实践,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共同办好 教育强国事业。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重要民生,无论是入园、入学,还是升学、就业,都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等重大论述的深刻内涵、丰富意蕴和时代意义。把教 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试金石 和根本标准,在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成就基础上, 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有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形成政府主 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
10、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化区域 教育资源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教育差 距。二、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 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 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强调“坚持教育 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 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对强国崛起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对当今全球竞 争本质和未来发展关键的精准把握。教育是实现国强民富最 深刻、最持久和最磅礴的力量,强国崛起无一不体现出教育 兴国、科技立国、人才强国的基本逻
11、辑,无一不是把教育视 为国家的“战略投资”和持久繁荣的根基。我们要深刻领会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建成教育强国的强烈期盼和殷殷 嘱托,抓住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重大机遇,抓住 主题教育大调研的重要契机,抓好教育强国建设谋划设计工 作。三、坚持教育强国服务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
12、设相互支持配合,必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必须聚焦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学习建设教育强国第五次集体学习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日,中共 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建设教育强国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兴 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广大党员教师,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 记的号召,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新要求,时刻牢记初心使命, 厚植深厚教育情怀,在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谱好信念曲、奉献曲、奋 进曲,让教育强国奏响时代“最强
13、音”,全面助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走深走实。谱好“信念曲”,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强国奏响“最 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强不强,关键是看能否培养担当民 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员教师要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树立 远大理想抱负,在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中明理增信强志,从伟大的建党精神中获得启发、激发信 仰、增强信念,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 启迪润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带头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14、,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带头讲好中国故事,厚植爱 党爱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的铿锵誓言发出时代“最强音”,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 重任的“时代新人”“国之栋梁”。奏响“奉献曲”,让“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教育强国奏响“最 强音”。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是教育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 是教师必备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追求。有“燃灯校长”张桂梅、“百岁 教书匠”陈琳、“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扁担校长”张玉滚等一大批 躬耕讲坛、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人民教师,平凡的背后是大爱无疆 的教育情怀。党员教师要向“他们”学习看齐,致敬人民教育家,读 懂“
15、扎根教育”背后的“滚烫情怀”,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乐于奉 献、爱岗敬业、无怨无悔,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姿态教书育 人,积极践行“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一片丹心育桃李” 的豪壮誓言,争做新时代“四有三者”好教师,用知识传道授业解惑, 用真情与生对话交友,钾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 精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平凡中书写伟大,在奉献中诠释担当, 做学生筑梦成长的“引路人” “铺路人”。奏响“奋进曲”,让“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的教育强国奏响“最 强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 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党员教师要树牢教育新发展观念,瞄定“教 育
16、强国”主攻方向,盯紧教育发展“生命线”,以“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决心,昂扬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砥砺脚踏实地的“劳模精神”, 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强化“勇攀高峰”的科学家思维,乐 于在“自找苦吃”中锤炼育人本领,真正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二 要勇于革新、主动应变、积极求变,在办学思路、专业发展、教研课 改、评价体系等方面下足真功夫,破除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 抛弃急功近利,改变教育传统模式,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大 胆探索、与时俱进、迎难而上、追求卓越,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让“教 育大国”变“教育强国”,做强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攻坚者”“急先锋二学习“建设教育强国”专题研讨发言心得
17、体会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就建 设教育强国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再次对建设教育强国发出了动员令和集结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将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强调教育、 科技、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 将教育摆到突出重要的位置,在擘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依靠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 展依托于人才支撑,人才队伍建设依仗于教育先行,形成了明确清晰 的逻辑链条,教育肩负着关涉全局的历史使命,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战 略地位,同时也提出了到2035年实现建成
18、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 教育的目标。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分析我国教育面临的内外形 势,切实增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教育的历史论、 经济论、社会论、国际关系论出发,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 义,从经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战略高度,做到跳出教 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牢牢把握住要建设的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这一根本性质不动摇、牢牢扭住“培养 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放松,牢牢锁定 住高质量发展这条生命线,牢牢坚持住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任务, 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完善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按期高质量完成教 育强国
19、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强教必须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 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结合我校的教师队 伍建设,在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 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个问题上,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是抓根 本,涵养师德,锻造躬耕教坛的师资队伍。坚定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首要标准,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 设长效机制,坚持将审查、培训、考核关口前移,使用好日常监督和 年度考核两大保障,打造好先进典型培树和宣传氛围营造两个渠道, 引导全体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让有情怀的人讲情怀,形成全体教师争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表率的 良好氛围。二是
20、抓重点,尊师重教,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增强教育的认同和专业的尊重,是教师幸福感的源泉,让每一个 教师能够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学校发展间交叉重合的精准坐标,工 作有干劲儿,成绩有嘉奖,生活有奔头,人生有方向,做到出门有面 子,进门有位子是教师工作部的职责。从教师入职宣誓那一刻开始直 至为教师办理荣退仪式结束,我们要全过程、全方位关爱教师、服务 教师,建立健全教师申诉工作机制,关注教师日常工作压力和心理问 题,积极为他们个人发展和能力提升便利,让他们在师范学院受 到尊重,得到肯定,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 作中,投入到学校建设发展中。三是抓核心,控量提质,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引力
21、度。老虎吃 天,必要找准下口之处,提升素质永远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要义。 学校必须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建设规模 合理、结构科学的人才队伍,才能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聚集到建设沧 师的队伍中来。用好政策,帮助人才排忧解难,凝心聚力,专注工作, 鼓励他们多出成果,出高端成果;广开渠道,畅通人才引进的多种路 径。打破原有固化僵化思路,形成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新型引 才思路,进一步拓宽软引进深度广度。同时,加大鼓励校内教职工提 升能力水平政策力度,让内培与外引双引擎同时发力,实现师资队伍 的快速提升。四是抓改革,科学评价,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迈进。改革进 入深水区,人事制度改
22、革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国 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下,能否建好评价机制,用好指挥棒, 形成科学正确的评价导向,充分调动起教师队伍的积极性,需要人事 部门的智慧,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在职称评聘、人才引进、人 员考核等方面拿出新举措。学习遵循第五次集体学习讲话精神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 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 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
23、育强国,是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 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 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新征程中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意义重大而深 远。建设教育强国,要保证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 础。教育事关民生福祉,入园、入学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解决 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让人民群众 享受到更有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当前,群众关心的“有园上”“有 学上”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对“入好园”“入好学联好业”的愿 望更强了。同时,随
24、着城镇化发展、人口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群众对 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等贯穿全生命周期教育服务的期盼也 更强烈。面对这些新期盼、新特点、新挑战,须坚持系统观念,坚决 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把促 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用公平而 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 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65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59.6%O学改革创新、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提升学科层次水平,在推进“双一 流”建设过程中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建成特色。建设教育强国,还要做到以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25、高校既是国家 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科技第一生 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融汇点,要充分发挥高校生力军作用,建设形 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1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可用人才。紧紧围绕新时代新 征程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培养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学校、 家庭和社会相互促进的协同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因材施教,依 托现代产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深校企专业共建、合作育人, 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更多应用型创新人才。2 .持续加强科学研究,增强科研创新使命担当。坚持创新第一驱 动力理念。聚焦专业特色优势,充分发挥省、市科研平台,博士创新 团队引领
26、作用,加强教学科研创新,加大校企合作,打造产学研用高 地。鼓励教师深入思考“河北推动什么、需要什么、师院突破什 么”,主动对接地方,敢于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产出 更多高端科研创新成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3 .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教师学科特长,凝聚高校科技力量,发挥省级科技特派员功 能,主动对接京津冀产业,承接地方企业项目申报咨询,进行企业创 新能力提升培训L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同时,加大 已有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业、软件著作权等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与京津冀企业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将科研成果真正转 化为地方企业
27、发展的动力,在促进服务京津冀发展战略需求和建 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于教育强国建设,服务于中国式现代 化,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艰巨而持久的任务。为了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加大了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 2022年本科招生中,相关专业和学科的招生规模已经过半。高层次 人才培养规模快速扩大,2022年博士生的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55.6 万人,是2012年的2倍。我国还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 需求,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为国家创新发展培养了大批急 需的基础研究人才。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 划,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学累计建设288个基础学科
28、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共吸引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历史表明,教育是实现国强民富最深刻、最持久和最磅礴的力量, 强国崛起无一不体现出教育兴国、科技立国、人才强国的基本逻辑, 无一不是把教育视为国家的“战略投资”和持久繁荣的根基。要充分 认识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特别是数字技术加速演进背 景下,教育改革发展内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分析中国式现代化 对教育、科技、人才提出的迫切需求;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 发展格局,以及国家重大战略和科技、产业、经济布局对教育、科技、 人才提出的全新需求,激发建设教育强国的不竭动力。2023 ”建设教育强国”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教育是国之
29、大计、党之大计。我们学院将结合岗位职责,发挥专 业优势,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教育强国发表重要讲话 精神作为政治任务,抓住和用好习总书记来河北和*的历史性机遇, 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以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讲话,感悟 于三个全新提法:一说为高等教育的地位一一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 是高等教育;二说为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雄心一一 “大力推进留 学中国,品牌建设”;三说为教师的理想和信念一一“树立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二这些新论断和新主张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提供了指导和遵循。首先,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教育
30、是基点,而高等教育 是龙头。这就把高等教育摆在了一个最高的制高点上。作为一名高校 教师,我们要时常牢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 育才根本目标;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使命。高等教育“高等在 哪儿?工那就是需要各个高校认准定位、瞄准前沿;抓住区域协调战 略,依托优势学科,不断推进科研创新,使更多科研成果惠及于国、 惠及于民;持续增进课程思政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培养更多更好、堪 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其次,全面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我们不但要“走出去”,更 要引进来”。内培外引,吸引更多有志到中国学习、希望了解现时 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是一条很好的向世界推介中国教育理念、讲好中国 故事、传播
31、中国声音的渠道。我们外国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这个领域 发挥很大作用一一通过互联网交往e-friend (网友)、通过参加外事活 动联络外国acquaintance (泛交)、通过国际贸易洽谈结识partner (伙 伴)。让中国人不再以“出国留学”为傲,而让外国人以“留学中国” 为荣。最后,大力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四有”好老师需要不断 弘扬尊师重教风尚、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通过持续加强理论学 习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要通过持之以恒潜心教学培养教师的职业道 德、要通过连续不断地深入学生增强教师的人文情操。要让教师树立 起建设教育强国,“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博大胸怀,将 自己毕生的
32、精力全部贡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首当其冲、高校教师一马当先。我们要明确自己从教的初心使命,把党和国家的事业当成自己终 身奋斗的目标,为把我国早日建设成为教育强国而不懈努力!在建设教育强国第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学习心得交 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日,中共 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建设教育强国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兴 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广大党员教师,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 记的号召,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新要求,时刻牢记初心使命, 厚植深厚教育情怀,在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谱好信念曲、奉献曲、奋 进曲,让教育强国奏响时代“最强音”,全面助推中国式
33、教育现代化 走深走实。谱好“信念曲”,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强国奏响“最 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强不强,关键是看能否培养担当民 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员教师要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树立 远大理想抱负,在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中明理增信强志,从伟大的建党精神中获得启发、激发信 仰、增强信念,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 启迪润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带头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贯彻党的教育方
34、针,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带头讲好中国故事,厚植爱 党爱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的铿锵誓言发出时代“最强音”,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 重任的“时代新人”“国之栋梁奏响”“奉献曲”,让“甘为人梯、奖 掖后学”的教育强国奏响“最强音二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 是教育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教师必备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追求。有 “燃灯校长”张桂梅、“百岁教书匠”陈琳、“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扁担校长”张玉滚等一大批躬耕讲坛、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人民 教师,平凡的背后是大爱无疆的教育情怀。党员教师要向“他们”学 习看齐,致敬人民教育家,读懂“扎根教育”背后的“滚烫
35、情怀”, 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爱岗敬业、无怨无悔,以“春风化 雨,润物无声”的姿态教书育人,积极践行“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 粉笔写春秋、一片丹心育桃李”的豪壮誓言,争做新时代“四有三者” 好教师,用知识传道授业解惑,用真情与生对话交友,钾足“捧着一 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平凡中 书写伟大,在奉献中诠释担当,做学生筑梦成长的“引路人” “铺路 人”。奏响“奋进曲”,让“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的教育强国奏响“最 强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 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党员教师要树牢教育新发展观念,瞄定“教 育强国”主攻方向,盯紧
36、教育发展“生命线”,以“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决心,昂扬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砥砺脚踏实地的“劳模精神”, 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强化“勇攀高峰”的科学家思维,乐 于在“自找苦吃”中锤炼育人本领,真正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二 要勇于革新、主动应变、积极求变,在办学思路、专业发展、教研课 改、评价体系等方面下足真功夫,破除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 抛弃急功近利,改变教育传统模式,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大 胆探索、与时俱进、迎难而上、追求卓越,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让“教 育大国”变“教育强国”,做强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攻坚者”“急先锋二学习贯彻第五次集体学习讲话精神心得体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
37、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把“培养什 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方位塑造 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育好栋梁之才。坚持把铸牢思想基石作为育才的前提。学生犹如树木之幼苗,要 想健康向上、茁壮成长,首先必须“扎好根为此,要加强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革命文化、
38、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从中汲取精神养分,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进情感认同,厚植 爱国情怀。要用好“大思政课堂”,注重组织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让同学们深刻领悟党的一系列 创新理论的思想精髓,打牢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 根基。要自觉将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以革命先驱、 英模人物为榜样,从小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刻苦学好文化,提 高综合素养,长大后矢志不渝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育才的基础。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发展, 需要强有力的人才作支撑。培育时代新人,必须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 重中之重。要加
39、快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 革,着力破除影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 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加大教育基础设施 投入,强化师资力量配备,积极落实各项待遇保障,加强教师专业化、 能力化建设,不断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要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加大对落后地区、偏远乡村的政策倾斜力 度,尽最大限度缩小教育资源的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 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坚持把社会同向发力作为育才的关键。学生要想成为祖国建设的 栋梁之才,仅凭学好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动 努力为孩
40、子提供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 人,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如何做人,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培育高 尚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广大教育工作者 要牢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探索更好推动学生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方法,切实当好学生成长 的引路人。要加强学生实践锻炼,引导其从小敢担当、能吃苦、肯奋 4,磨炼出一种勇于顽强拼搏、敢于面对困难的坚定意志,长大后努力 成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学习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心 得体会2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 习
41、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 是建立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并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了做好 基础性研究工作的高要求高期望。基础研究关乎国本,是引领我国高 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中之重。新时代新征程中必 须要下好基础研究这步“先手棋”。我国基础研究起步晚,底子薄,靠着一代又一代人“十年磨一剑” 的接续奋斗为我们赢得了当下竞争的资本。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 仍存在投入力度不足、领军人才缺乏、关键知识技术积累不够等薄弱 环节。唯有从“源”头再出发,以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强“源”、 创“源”、开“源”,方能“利剑出鞘”“一往无前”。组织强“源”,在“党建
42、引领”中充分发挥组织对基础研究的根 本保障作用。基础研究“非商业性”的性质和“投入大、见效慢、风 险高”的特点决定了在其发展过程中,难以获得市场的“青睐二而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研究队伍,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在基础研究中 的“牵头人”“负责人”角色,既能为研究的“高度不确定性”“兜底”, 更能为我国基础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导,把握“四个面向”,聚焦重点 前沿领域,融合我国战略发展目标,强化基础研究成果的公共属性, 这不仅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 提振干事创业的信心、攻坚克难的决心、厚积薄发的恒心,为我国基 础性研究事业注入磅礴力量。人才创“源”,在“揭榜挂帅”中不断激发
43、人才对基础研究的创 新驱动作用。基础研究不是基础学科,必须要靠高水平人才“带跑”“领跑二而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绝非一朝 一夕之功,重大研究成果的获得也绝不是轻轻松松之举。只有为人才打造竞 相成长的“赛马场”、一流先进的“实验室”,营造包容自由的“生态 环境”、关爱激励的“班风学风”,方能激发人才活力充分涌流。同时, 要挖掘人才成长与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大力加强教育对基础研究的 “摇篮”作用。种好基础研究的“希望之种”,培养更多有情怀、有 能力、有眼光的青年人才“后备军”,在“科教融合” “家国情怀”中 稳稳筑牢基础研究的人才之基。开放扩“源”,在“合作共赢”中持续释放开放对基础研究的
44、外 部溢出效应。科技要进步,必然要与开放共享的国际赛道接轨。历史 经验也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只能使人夜郎自大,闭门造车只会使人停 滞不前。如今,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努力,我国基础研究的水 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但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被“卡脖子” 的事实仍在提醒我们基础研究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心理、自满心理。 要抓好大科技时代的发展机遇,坚持海外高素质人才、高水平技术、 高质量科研项目引进政策,借鉴先进经验和方法不断补充自身短板。 此外,也要主动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 重大科研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全体人民。精准施“策”,在“从0到I”中不懈探寻“社会
45、主义现代化强 国”的伟大道路。每项基础研究的成果均来之不易,是从无到有的革 命性突破,但事实证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及产业化程度远低于发 达国家。为更好地实现基础性研究技术再突破、成果再转化,实现研 究价值最大化,一方面要深化考核评价机制改革,从源头加强立项审 核,优先为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项目“搭路子”。加强项目资金的跟踪 评价,保障优质科研成果成功“孵化“,加速基础研究从实验室跃向 生产线。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基础性研究引领我国全面高质量发展, 以颠覆性技术变革促创新经济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高我国 在产全球业链中的话语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46、学习“建设教育强国”专题研讨发言心得体会6月5日,学校组织学习了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 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这次大会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 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 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 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基础越牢,上限越高,后劲越足。小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它 为每一个孩子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储备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和技能。学 校帮助孩子打的基础越宽越牢,孩子以后发展的上限就越高,后劲就 越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 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
47、课题。一个学校的发展理念、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都要围绕这一根 本问题来思考和建设,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学校发展体系。围绕这一 根本问题,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我认为要构建一个力+3+N”的学 校发展体系,助推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 即“让师生过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3就是开设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和谐、快乐、幸福的校园生活,打造一支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N就是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满足 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双减”落地见效,让教育回归本 真。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要面向未来,但更应 该面对当下,让所有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过一种幸
48、福完整的生活。因 此,我们学校把办学理念定位在“让师生过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就是想给孩子创设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塑造美好的人性,成就一 个完整的自己。教师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如果教师没有职业的 尊严和幸福,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幸福。教师的幸福在于专业的阅读, 专业的发展,用丰厚的理论指导教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在教学过 程中感受教育的愉悦和幸福,享受教育的诗意与智慧的快乐。一所幸福的学校,应该有孩子们喜欢的课程。学校的课程开设既 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又要兼顾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因此,要严格遵 循教育部有关课时的限制、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管理要求,开齐 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同时,要建设
49、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开发校 园各类环境、设施、硬件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内学习课程与学 习资源。我校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富有地方特色 设沿海经济强市过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守正 创新、勇担使命,坚定信心、久久为功,把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 人才强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为早日建 成教育强国不懈奋斗,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学习建设教育强国第五次集体学习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日,中共 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