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 地理含答案.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6182393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 地理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 地理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 地理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 地理含答案.pdf(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苏省高邮市江苏省高邮市 2023202320242024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地理试题(考试时间:(考试时间:7575 分钟,满分:分钟,满分:100100 分)分)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2323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共共 4646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项是符合题目要求)2023 年 2 月 6 日,土耳其发生两次 7.8 级地震,震源较浅。中国救援队于北京时间 2 月 7 日 23 时从北京起飞,当地时间 2 月 8 日 4 时 30 分抵达

2、土耳其阿达纳机场。下图示意该次地震震中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热带地区B.位于大陆东岸C.位于西半球D.地形以高原为主2.推测此次北京到阿达纳飞行中()A.最佳飞行方向为一直向西B.飞行时间长度约为 10 小时 20 分钟C.最佳飞行方向为先西北再西南D.救援队员始终看到地面万家灯火3.与此次地震震中附近板块边界类型相似的是()A.AB.BC.CD.D北京时间 2023 年 8 月 19 日,一位高邮(江苏省扬州市)市民在河边看到太阳刚刚露出拱肋(桥面上方弯曲的骨架),并立即拍了下来(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拍摄时间大概是该日()A

3、.4 时 35 分B.6 时 28 分C.13 时 12 分D.18 时 48 分5.拍摄时相机镜头朝向为()A.西南B.东南C.东北D.西北6.下面四幅图中,昼长情况(阴影表示夜)、影子轨迹等比较接近该地 3 个月后情况的是()A.B.C.D.地质构造线是指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辉绿岩为侵入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该区域地质构造线的主要延伸方向为()A.东南西北B.南北C.东西D.西南东北8.下列关于该区域地质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地质构造以向斜为主B.花岗岩体侵入晚于辉绿岩C.辉绿岩体侵入受断层限制D.E

4、地层可寻三叶虫化石下图为“某游客在青藏高原东南部某地拍摄的景观照”,图中谷底河流细小,两岸植被迥异,一侧草木葱绿,另一侧百花盛开,颇为神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照片中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下切B.冰川侵蚀C.断裂下陷D.河流侧蚀10.造成该谷两岸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海拔C.土壤D.坡向11.图示照片最有可能拍摄时间是()A.1 月B.4 月C.7 月D.10 月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又称为除霾搭,其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 60 米、直径达 10 米)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玻璃集热棚棚顶由镀膜玻璃组成,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铺鹅卵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符合

5、“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是()A.B.C.D.13.“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为()A.晴朗无风的白天B.晴朗无风的夜晚C.阴雨多风的白天D.阴雨多风的夜晚美国东北部地区 2021 年 1 月 31 日晚逐渐飘起雪花,2 月 1 日暴风雪愈演愈烈,纽约市的积雪厚度为43 厘米,大雪给地面铺上洁白的“厚毯子”。下图为“大气的热力作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此次降雪会使()A.的作用增强B.的作用减弱C.的作用减弱D.的作用增强15.这件“厚毯子”使气温普遍下降,主要原因是()积雪融化需要吸收热量,使得气温下降积雪覆盖地面,热量不能传递给大气雪面反射作用强,将太阳光反射回宇宙空间雪面

6、辐射要比地面辐射低A.B.C.D.根据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可以了解一地的天气特点。下图为“某年 12 月中旬某日东北亚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该日,图中可能经历降温、雨雪天气变化的地点是()A.甲B.丙C.乙D.丁17.该日,丁地出现阴雨天气,合理的解释是该地()A.距海近,空气湿润B.海拔低,多对流雨C.海洋吹来的偏南风D.为冬季风的迎风坡18.该日,与乙地相比,甲地()A.气压高B.降水多C.风力小D.风向相似茶树为灌木或小乔木,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阴,生长最适温度为 20-25。茶叶四季可采,但只有在特定时间段采摘的茶叶才最为珍贵,左图为“马拉

7、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该国 A 地多年平均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与 B 地相比,A 地()多地形雨雨季短年降水量大年降水量小雨季长A.B.C.D.20.A 地周围地区采摘茶叶的最佳时间是()A.1 月前后B.5 月前后C.9 月前后D.10 月前后下图为“我国东南地区某旅游景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中虚线表示观光索道,索道运行速度恒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图中清水溪流向是()A.自西南向东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北向东南D.自东南向西北22.在图示地区可以游览的景观是()A.湖光山色B.古镇街巷C.雪山连绵D.激流飞瀑23.据图分析和计算,下列关于索道

8、 MP 段和 PQ 段的叙述可能正确的是()A.PQ 段地势起伏相对较小B.PQ 段容易遭受山洪摧毁C.MP 段运行时间相对较短D.PQ 段运行时间相对较短二、综合题(本大题共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5454 分)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渭河的形成是区域地质、地势、岩性、洪流(降雨后沿沟谷及河道流动的暂时性线状流水)对沟谷的冲蚀和稳定的地下水补给共同作用的结果。材料二左图示意渭河流线,右图示意该区域地质构造。(1)与渭河平原南侧相比,指出北侧沉积物颗粒的大小,并分析原因。(2)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渭河的形成过程。(3)每年 910 月,渭河流域

9、受降水影响,会不同程度发生秋汛,分析秦岭对渭河秋汛的影响?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为北京时间 2022 年 1 月 30 日 20 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1)下图中,绘制 A、B 沿线锋面剖面示意图(要求:标注冷暖气团的名称及其运动方向)。(2)说出该日甲地的天气特点及成因。(3)预测北京未来几天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澳大利亚北部有一个自然环境独特的区域,该区域南部上层由坚硬的石英砂岩组成,下层为较软的页岩组成,故多陡峭崖壁景观。材料二下图为“该区域在澳大利亚的位置及该区域崖壁景观图”及“珀斯、墨尔本气候资料图”。(

10、1)从岩性角度,简析崖壁景观的成因。(2)比较珀斯和墨尔本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3)某研学小组计划从珀斯出发沿 A 线路开展一次研学旅行,则该研学小组沿途欣赏到的典型自然植被景观依次是?2023202320242024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地理试题(考试时间:(考试时间:7575 分钟,满分:分钟,满分:100100 分)分)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2323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共共 4646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项是符合题目要求)20

11、23 年 2 月 6 日,土耳其发生两次 7.8 级地震,震源较浅。中国救援队于北京时间 2 月 7 日 23 时从北京起飞,当地时间 2 月 8 日 4 时 30 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下图示意该次地震震中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热带地区B.位于大陆东岸C.位于西半球D.地形以高原为主2.推测此次北京到阿达纳飞行中()A.最佳飞行方向为一直向西B.飞行时间长度约为 10 小时 20 分钟C.最佳飞行方向为先西北再西南D.救援队员始终看到地面万家灯火3.与此次地震震中附近板块边界类型相似的是()A.AB.BC.CD.D【答案】1.D2.C

12、3.B【解析】【1 题详解】由图可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地处温带,A 错误;位于亚欧大陆西岸,B 错误;经度位于 30E 附近,位于东半球,C 错误;土耳其地形以高原为主,D 正确。故选 D。【2 题详解】北京、阿达纳两地位于北半球,阿达纳位于北京西侧,则最近航向为先向西北再西南,C 正确 A 错误;阿达纳位于东二区,当北京时间为 2 月 7 日 23 时,阿达纳时间为 23-6=17:00,当地时间 2 月 8 日 4 时 30 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则飞机飞行了 11h30min,B 错误;当北京时间为 2 月 7 日 23 时,135E 地方时为0 时,0 时经线自东向西以 15/h 的

13、速度向西移动,该飞机自北京出发向西飞行 11h30min,大部分行驶在深夜,不会始终看到地面万家灯火,D 错误。故选 C。【3 题详解】地震是地球板块挤压碰撞的结果,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板块消亡边界。图 A 为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A 错误。图 B 为亚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 正确。图 C 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C 错误。图 D 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 错误。故选 B。【点睛】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大圆指的是过地心的平面与地面的交线)北京时间 2023 年 8 月 19

14、日,一位高邮(江苏省扬州市)市民在河边看到太阳刚刚露出拱肋(桥面上方弯曲的骨架),并立即拍了下来(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拍摄时间大概是该日()A.4 时 35 分B.6 时 28 分C.13 时 12 分D.18 时 48 分5.拍摄时相机镜头朝向为()A.西南B.东南C.东北D.西北6.下面四幅图中,昼长情况(阴影表示夜)、影子轨迹等比较接近该地 3 个月后情况的是()A.B.C.D.【答案】4.B5.C6.D【解析】【4 题详解】由图可知,此时太阳刚露出地平线不久,即日出后不久。高邮的经度接近 120E(该线地方时是东八区区时,中国统一使用的北京时间),该日是 8 月 19 日,

15、昼长夜短,应在地方时 6 时前日出,太阳刚刚露出拱肋(桥面上方弯曲的骨架),说明是日出一小段时间拍的照片。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拍摄时间约是该日 6 时后,选项中最符合题意的 6 时 28 分,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5 题详解】该日是 8 月 19 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外,东北日出,西北日落。由上题分析可知,拍摄时是日出后不久,太阳应位于东北方向,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6 题详解】三个月后是 2023 年 11 月 19 日,太阳直射南半球。A 图表示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应是 6 月 22日,与题意不符,A 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高邮东南日出,

16、西南日落,正午太阳在正南,太阳视运动轨迹是东南正南西南,影子轨迹是西北正北东北,B 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区外,东南日出,西南日落,若是北半球温带,则正午太阳位于正南,C 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高邮昼短夜长,昏线呈西北东南走向,D 正确。故选 D。【点睛】未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地区,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赤道时,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越高,日出日落方位向南或向北偏转越大;当地纬度越高,日出日落方位向南或向北偏转越大。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常年从正南方照射而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常年

17、从正北方照射而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方位要根据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南北关系进行确定。地质构造线是指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辉绿岩为侵入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该区域地质构造线的主要延伸方向为()A.东南西北B.南北C.东西D.西南东北8.下列关于该区域地质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地质构造以向斜为主B.花岗岩体侵入晚于辉绿岩C.辉绿岩体侵入受断层限制D.E 地层可寻三叶虫化石【答案】7.A8.D【解析】【7 题详解】由题干可知,地质构造线指的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由图可知,图中以寒武

18、纪、志留纪、泥盆纪等岩层层面为主,结合图例中的指向标可知,其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是东南西北方向,故 A选项正确,BCD 选项错误。【8 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中心部分岩层形成于寒武纪,年代较老,两翼岩层依次形成于年代较新的志留纪和泥盆纪,说明区域地质构造以背斜为主,A 选项错误;由图可知,花岗岩没有侵入三叠纪岩层,即早于三叠纪岩层,辉绿岩侵入了三叠纪岩层。即辉绿岩晚于三叠纪岩层,说明花岗岩岩体侵入早于辉绿岩,故 B 选项错误;由图可知,断层切断了辉绿岩,即辉绿岩的形成要早于断层,故辉绿岩岩体侵入不受断层限制,故 C 选项错误;E 地层是寒武纪地层,属于古生代早期,可寻三叶虫化石,故 D 选项

19、正确。【点睛】从形态上看,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下图为“某游客在青藏高原东南部某地拍摄的景观照”,图中谷底河流细小,两岸植被迥异,一侧草木葱绿,另一侧百花盛开,颇为神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照片中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下切B.冰川侵蚀C.断裂下陷D.河流侧蚀10.造成该谷两岸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海拔C.土壤D.坡向11.图示照片最有可能拍摄时间是()A.1 月B.4 月C.7 月D.10 月【答案】9.B10.D11.C【解析】【9 题详解】图

20、中谷底河流细小,侵蚀能力弱,而谷地宽阔呈 U 形,说明谷地的主要成因不是流水下切和河流侧蚀,AD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多发育冰川,且图中远侧山脉有积雪冰川发育,谷地呈 U 形,符合冰川侵蚀形成的 U 形谷的地貌特征,B 正确;图中谷地两侧谷坡坡度较缓,说明其主要成因不是断裂下陷,C错误。故选 B。【10 题详解】谷地两岸的降水、海拔、土壤差异很小,不是造成两岸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ABC 错误;相较草木葱绿的一侧,百花盛开的一侧应热量条件较好,即位于阳坡,说明造成两岸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坡向,D 正确。故选 D。【11 题详解】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百花盛开的月份应是气温最高的 7

21、 月,其他月份气温较低,热量条件不足以满足百花盛开,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点睛】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岩石的破坏作用叫做冰川侵蚀作用。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冰川槽谷(U 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冰川堆积形成的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均匀,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如冰碛垄(堤)等,分布于冰川留存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又称为除霾搭,其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 60 米、直径达 10 米)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玻璃集热棚棚顶由镀膜玻璃组成,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铺鹅卵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符合“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是()A.B.C.D.13.“除霾塔”

22、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为()A.晴朗无风的白天B.晴朗无风的夜晚C.阴雨多风的白天D.阴雨多风的夜晚【答案】12.B13.B【解析】【12 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除霾塔利用玻璃集热棚吸收太阳辐射,地面铺鹅卵石升温快,使集热棚内形成热中心,大气受热后膨胀上升,AC 错误;周边地区气温相对集热棚内低,(含霾)气流从周边向集热棚内运动,形成热力环流,经过过滤后沿导流塔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降温,起到除霾的作用。B 正确,D 错误;故选 B。【13 题详解】在白天,集热棚和周边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相似,周边道路和建设物热容量小,升温快,此时集热棚与周边的温度相差不大,因此热力环流不强,除霾效率不高,AC 错误;

23、阴雨多风的夜晚,空气中的霾大多被沉降或扩散,空气质量较好,该除霾装置工作效率不高,D 错误;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降温快,集热棚内与周边地区的温差更大,有利于周边地区的气流流向集热棚内,此时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B 正确;故选B。【点睛】集热棚内地面上铺鹅卵石,鹅卵石热容量小,升温快,有利于集热棚内气温的升高,可以增强热岛效应,热力环流强度增加,促进周边气流流向集热棚内。美国东北部地区 2021 年 1 月 31 日晚逐渐飘起雪花,2 月 1 日暴风雪愈演愈烈,纽约市的积雪厚度为43 厘米,大雪给地面铺上洁白的“厚毯子”。下图为“大气的热力作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此次降雪会使()A.的作

24、用增强B.的作用减弱C.的作用减弱D.的作用增强15.这件“厚毯子”使气温普遍下降,主要原因是()积雪融化需要吸收热量,使得气温下降积雪覆盖地面,热量不能传递给大气雪面反射作用强,将太阳光反射回宇宙空间雪面辐射要比地面辐射低A.B.C.D.【答案】14.B15.C【解析】【14 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代表大气吸收太阳辐射,代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代表地面反射太阳辐射,代表大气逆辐射。此次降雪,跟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关系不大,A 错误,积雪覆盖地面,会使地面的反射率上升,增强地面反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弱,B 正确、C 错误。代表大气逆辐射也减弱,D 错误。故选 B。【15 题详解】这件厚毯子也就是积

25、雪。积雪融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热量,使得大气温度下降,正确;积雪虽然覆盖地面,但地面辐射仍然存在,热量能传递给大气,错误;积雪为白色,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就会下降,正确。对于雪外大气来说,雪面辐射就是地面辐射,相对雪下地面辐射而言,雪面辐射可能比地面辐射小,但不是气温普遍下降的主要原因,错误;故选 C。【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首先是穿过厚厚的大气的太阳短波辐射,大部分可以到达地表,少部分被大气反射、吸收、散失;地面吸热后成为热源,不断向外释放长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是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源,大气吸热后,释放长波辐射,回到近地面的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

26、用。根据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可以了解一地的天气特点。下图为“某年 12 月中旬某日东北亚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该日,图中可能经历降温、雨雪天气变化的地点是()A.甲B.丙C.乙D.丁17.该日,丁地出现阴雨天气,合理的解释是该地()A.距海近,空气湿润B.海拔低,多对流雨C.海洋吹来的偏南风D.为冬季风的迎风坡18.该日,与乙地相比,甲地()A.气压高B.降水多C.风力小D.风向相似【答案】16.B17.C18.D【解析】【16 题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经历降温、雨雪的天气变化一般为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特点。由图可知,甲位于高压东部,乙位于高压脊,丙位于低压

27、向外延伸的低压槽地带,这里利于形成冷锋系统,丁位于高压西北部。故丙最有可能经历冷锋系统过境,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17 题详解】由图可知,丁地位于岛屿,结合该日等压线分布可知,丁地面迎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偏南风带来较多水汽,形成阴雨天气,C 正确。冬季风迎风坡、距海近均不是该日所具备的独特的降水条件,AD 错误;对流雨一般发生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时间,B 错误;故选 C。【18 题详解】据图可知,甲地等气压介于 1012.5hpa-1015hpa 之间,乙地气压介于 1015hpa-1017.5hpa 之间,甲地气压偏低,A 错误;甲乙两地均受高压控制,降水均较少,B 错误;甲地等压

28、线密集风力较大,C 错误;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可判断甲地吹偏东风,乙地同样吹偏东风,两地风向相似,D 正确;故选 D。【点睛】确定槽线的位置在锋面气旋等压线弯曲最大的区域。锋面出现在低压槽,锋线与低压槽线重合。这是因为水平气流在低压槽中辐合,冷暖气团在此相遇。茶树为灌木或小乔木,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阴,生长最适温度为 20-25。茶叶四季可采,但只有在特定时间段采摘的茶叶才最为珍贵,左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该国 A 地多年平均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与 B 地相比,A 地()多地形雨雨季短年降水量大年降水量小雨季长A.B.C.D.20.A 地周围地区采摘茶叶

29、的最佳时间是()A.1 月前后B.5 月前后C.9 月前后D.10 月前后【答案】19.B20.D【解析】【19 题详解】马拉维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A 点纬度比 B 高,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更短,降水较少,雨季更短,正确;结合图中信息可知,B 点位于马拉维湖西侧,东南信风经过湖泊增湿,受地形抬升,本地区降水较多,因此 B 地降水量大,雨季较长,错误。综上所述,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20 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茶树为灌木或小乔木,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阴,生长最适温度为 20-25C。采摘最佳时间应该是满足茶树生长的最适宜条件时期,根据图中信

30、息和所学知识,大概在 10 月份前后。此时气温回升,气温在 20-25,且进入雨季,温暖湿润,利于茶树生长抽芽。此时雨季大量降水未来临,光照充足,营养物质累积量较多,茶叶品质好。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点睛】马拉维位于南纬 1015 度,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下图为“我国东南地区某旅游景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中虚线表示观光索道,索道运行速度恒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图中清水溪流向是()A.自西南向东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北向东南D.自东南向西北22.在图示地区可以游览的景观是()A.湖光山色B.古镇街巷C.雪山连绵D.激流飞瀑23.据图分析和计

31、算,下列关于索道 MP 段和 PQ 段的叙述可能正确的是()A.PQ 段地势起伏相对较小B.PQ 段容易遭受山洪摧毁C.MP 段运行时间相对较短D.PQ 段运行时间相对较短【答案】21.B22.A23.C【解析】【21 题详解】根据图中的指向标以及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图中清水溪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B 正确。故选 B。【22 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有湖泊有山脉,可以游览湖光山色,A 正确。图中没有体现有古镇街巷,B 错误。该地位于我国东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没有雪山连绵,C 错误。该地河流没有流经陡崖,没有瀑布,D 错误。故选 A。【23 题详解】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可知,P 为洼地,

32、Q 为山丘,MP 段高差小于 PQ 段高差,PQ 段地势起伏相对较大,A 错误;索道在空中,不容易遭受山洪摧毁,B 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 MP 段和 PQ 段水平距离差不多,但是 PQ 段地势起伏相对较大,索道长度较长,索道运行速度恒定,故 PQ 段运行时间相对较长,C正确,D 错误。故选 C。【点睛】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据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确定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二、综合题(本大题共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5454 分)分)24.阅读图

33、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渭河的形成是区域地质、地势、岩性、洪流(降雨后沿沟谷及河道流动的暂时性线状流水)对沟谷的冲蚀和稳定的地下水补给共同作用的结果。材料二左图示意渭河流线,右图示意该区域地质构造。(1)与渭河平原南侧相比,指出北侧沉积物颗粒的大小,并分析原因。(2)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渭河的形成过程。(3)每年 910 月,渭河流域受降水影响,会不同程度发生秋汛,分析秦岭对渭河秋汛的影响?【答案】(1)北侧颗粒物较小。北侧河流主要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颗粒小;河流流程长,落差小,流速慢,泥沙搬运能力弱,故沉积物颗粒小。(2)地壳运动形成断层,断层线处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搬运,形成

34、沟谷;沟谷内雨水汇集形成洪流,洪流不断下蚀;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沟谷,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从而发育成河流。(3)入秋后的 910 月,我国雨带从华北,东北南撤;在该过程中,遇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阻挡;雨带在秦岭以北徘徊形成雨季,带来渭河汛期。【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渭河流示意图及地质构造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汛期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小问 1 详解】注意对图示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北侧沉积物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地区,本身的黄土颗粒较小,同时,北侧河流长,河床比降较小,河

35、流的搬运能力较弱,沉积物颗粒较小;而南侧沉积物主要来自秦岭北侧山区,河流短小,比降大,河流的搬运能力强,沉积物颗粒较粗。【小问 2 详解】从内力的角度来说,渭河所在地区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形成断层,断层附近岩石破碎,为外力侵蚀搬运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外力的角度来说,区域属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洪流,而断层附近岩石破碎,易被流水等外力作用侵蚀、搬运,形成较深的沟谷,加剧流水下蚀,下蚀至地下含水层以后,可获得稳定的地下水补给,发育成为河流。所以渭河的形成是受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小问 3 详解】题干显示“渭河流域受降水影响”,秦岭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是对阻挡气流的运行,形成迎风坡(地形雨)和背风

36、坡(雨影区)。渭河秋汛,降水丰富,因此应考虑迎风坡,雨带南撤遇秦岭阻挡,雨带在秦岭以北徘徊,带来渭河秋汛。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为北京时间 2022 年 1 月 30 日 20 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1)下图中,绘制 A、B 沿线锋面剖面示意图(要求:标注冷暖气团的名称及其运动方向)。(2)说出该日甲地的天气特点及成因。(3)预测北京未来几天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答案】(1)(2)晴朗。甲地此时受高压(反气旋控制);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形成晴朗天气。(3)冷锋过境时:阴天、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气

37、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锋面及其天气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小问 1 详解】读图可知,A 地位于冷锋的锋后,B 地位于暖锋的锋前。两地都位于冷气团一侧。从图中可看出 A 地受冷锋控制,B 地受暖锋控制,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暖气团均在锋面以上,冷气团在锋面以下,冷锋的锋面比暖锋的锋面陡,且暖锋处冷气团有回旋。作图如下:【小问 2 详解】读图可知,甲地为高压中心,为亚洲高压。甲地此时是冬季,受高压(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形成晴朗干燥的天气。【小问

38、3 详解】读图可知,此时北京正处于冷锋的锋前,当冷锋过境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出现阴雨、刮风、降温天气,当冷锋过境后,被冷气团控制,气温继续下降,气压继续升高,天气转晴。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澳大利亚北部有一个自然环境独特的区域,该区域南部上层由坚硬的石英砂岩组成,下层为较软的页岩组成,故多陡峭崖壁景观。材料二下图为“该区域在澳大利亚的位置及该区域崖壁景观图”及“珀斯、墨尔本气候资料图”。(1)从岩性角度,简析崖壁景观的成因。(2)比较珀斯和墨尔本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3)某研学小组计划从珀斯出发沿 A 线路开展一次研学旅行,则该研学小组沿途欣赏到的典型自然植被

39、景观依次是?【答案】(1)崖壁上层为坚硬的石英砂岩,不易被侵蚀;崖壁下层为较软的页岩组成,易被侵蚀;下层岩石无法支撑上层岩石致垮塌,形成陡峭的崖壁。(2)珀斯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墨尔本全年降水较均匀,无明显季节变化。原因:珀斯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墨尔本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均匀,无明显季节变化。(3)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荒漠【解析】【分析】本题澳大利亚为背景材料,涉及到降水成因、陡崖成因及自然带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小问 1 详解】题意表明,崖

40、壁景观的成因应从岩性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崖壁上层为坚硬的石英砂岩,不易被侵蚀;崖壁下层为较软的页岩组成,易被侵蚀,因此下面先被侵蚀形成凹坡,随着凹坡扩大,上层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垮塌,从而形成陡峭的崖壁。【小问 2 详解】由图中的气候资料图可知,珀斯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的 6-8 月,年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墨尔本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均匀,无明显季节变化。原因:由图中珀斯的位置上可知,珀斯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受来自于海洋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墨尔本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来自于海洋上的西风带影响,年降水较均匀,无明显季节变化。【小问 3 详解】由珀斯沿 A 线以此经过地中海式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因此自然带以此经过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荒漠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