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商丘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6043198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河南省商丘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年河南省商丘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河南省商丘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河南省商丘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河南省商丘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 13.0分)1.(2021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下列现象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钢铁生锈 D.塑料降解2.(2021.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无关B.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D.用煤炉取暖时要注意通风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3.(2021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港珠澳大桥使用的吊绳所含的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来清

2、洗油污D.液化石油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4.(2020山东省 单元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5.(2021.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从组成角度分析,下列四种物质中有一种与另外三种明显不同,该物质是()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氧化钙 D.水6.(2021.浙江省台州市模拟题)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7.(2021.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生铁、天然气 B.金刚石、净化后的空气C.干冰、汽水 D.液氧、冰水混合物8.(2 0 2 1,江苏省常州

3、市 同步练习)投放废旧电池的垃圾收集箱上应贴有的标志是()必金属AlPtalB.C.有害垃圾 可燃垃圾Harmful wastp Cnmhustihl。9.(2 0 1 8 江苏省连云港市模拟题)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t 2 时 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C 后,溶解度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 B.当 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 0 t l法提纯AC.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D.t J C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 D.B AB 10.(2 0 2 1 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对下

4、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A.用明研净水是因为明研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B.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C.众人拾柴火焰高说明可燃物越多越易燃烧D.铁制品表面镀铭可防锈是由于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11.(2 0 2 1.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酸雨形成B.白色污染C.温室效应D.洪涝灾害12.(2 0 2 1 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下列物质能在p H =1 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 a N 03 N a C l、K N O3 (N H4)2S O4B.H 2 s o 4、H C I、N a 2 s。4、A

5、g N O3C.K M n O4,C u C l2,F e2(S O4)3,N a N O3D.K 2 s O 4、N a C k K 2 c O 3、N a O H13.(2 0 2 1 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X、丫、Z三种物质间的转化,其中X、Y、Z对应的物质不合理的是()第2页,共18页A.CuO、CU(N()3)2、CU(O H)2B.Mg、MgO MgCl2C.HCk BaC、NaClD.C 02 N a 2 c o 3、C a C O3二、填 空 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 1 3.0 分)1 4.(2 0 2 1 河南省商丘市 模拟题)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

6、最小粒子是 ;实验室中常 用 燃 料 的 化 学 式 为 o1 5.(2 0 2 1 .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动物肌肉,皮肤毛发的主要成分是 ;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题),8 7.元素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也)2,写出X与 丫 形 成 化 合 物 的 化 学 式 O1 6.(2 0 2 1 .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铝和铜常用于制导线,这是利用铝铜等金属性,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因为铝具有自我保护作用。方程式表示金属铝在空气中能自我保护的原因。1 7.(2 0 2 1.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从微观角度看,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的(填符号),所以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从组成上看

7、,它们的不同特点是。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稀硫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8.(2 0 2 1 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在A g N C)3、C u(N O 3)2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过滤的滤渣和滤液,若滤液呈现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化学式是: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种情况,5 0 克镁铁锌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的混合液蒸发后得到 9 8 克硫酸盐的固体,则反应中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克。三、推 断 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 3.0 分)1 9.(2 0 2 1 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如图是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B常温

8、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1)C物质的化学式为 ;(2)指出物质Z 的一种用途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 20.0分)20.(2021.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如图为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请将方框内生成物的微粒补画完整。(2)电解水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名称为。21.(2021.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如图为酸碱盐物质间的关系图示。(1)图中A 物质的类别为 ;(2)写出一个符合的化学方程式 。22.(2021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如图所示,用实验装置制取氧气并探究燃烧的条件。(1)写出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

9、)对 比“W”形威确管中a、b 处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3)若用C 装置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将 C 装置中导管补面完整。23.(2021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将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后所得的混合物过滤,向一定的滤液中第4 页,共18页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测得溶液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1)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化学式为 ;(3)写出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24.(2021.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验证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及实验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二(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10、式。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为请在图三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C A,C B A 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当 A 中含有少量B 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正确,因为A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较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 溶液变为饱和正确,因为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tJC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 B A 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o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11、升高而减少;A、将12。(:时 A、B、C 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JC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C A,C B A 错误;B、当 A 中含有少量B 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正确,因为A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较大;C、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 溶液变为饱和正确;D、tJC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 B A 正确。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结晶的方法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 0.【答案】B【知识点】分子、水的净化、金属的锈蚀及

12、其防护、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解:A.用明研净水是因为明帆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并不能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选项解释错误;B.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选项解释正确;C.众人拾柴火焰高,说明可燃物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而不是可燃物越多越易燃烧,选项解释错误;D.铁制品表面镀络可防锈是由于隔绝铁制品与氧气和水蒸气的接触,并不是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选项解释错误。故选:B。A.根据明研净化水的原理来分析;B.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C.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D.根据防锈的原理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

13、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1.【答案】C【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解析】解:A.酸雨是指pH a第16页,共18页【知识点】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及其pH【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该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NaOH+HQ=NaCl+%0。从微观角度分析,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的实质为:H+和0 H-结合生成水分子,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氯离子、氢离子和水分子,图三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分别是:H20,H+、OH如下图:图三(s)(2)由图二可知:图一烧杯中盛

14、放的原溶液是NaOH溶液,判定该反应发生的依据是:溶液的pH由大变小,由图示可知,c点的溶液呈酸性,向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红色。(3)a、b、c三点,在a点时,氢氧化钠还有剩余,此时生成了氯化钠,随着盐酸的继续加入,氯化钠质量继续加大,到b点时完全反应的、质量达到最大,随后由于无氢氧化钠,所以加入盐酸不再生成氯化钠,所以氯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了,则三点处对应溶液所含溶质NaCl的质量大小关系是c=b a。(4)由质量守恒守定律可知,生成CO2的质量为:30g+100g-123.4g=6.6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x,Na2cO3+2HC1=2NaCl+C02 T+H20106

15、44x 6.6g詈=就 解得:x=15.9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翳x 100%=53%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53%。故答案为:(l)NaOH+HCI=NaCl+H2。;H+和OFT结合生成水分子;图三(2)NaOH溶液;溶液的pH由大变小;红色;(3)c=b a;(4)53%。(1)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及微粒的变化分析回答:(2)根据溶液pH的变化和溶液酸碱性分析;(3)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分析氯化钠的量;(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反应的方程式可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及质量分数。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 8页,共1 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