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知识点(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数学知识点(7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初一数学知识点(7篇) 1、打好初中的根底。 数学的学习属于环环相扣,许多初中学习过的根底学问,到了高中还会大量使用,所以升入高中以后,葛艳波建议大家,假如初中数学根底太差,肯定要想方法再弥补一下,不然会成为后续数学学习的绊脚石。 2、学习肯定要有目标。 试想一下,一个学生学习数学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哪来的学习动力?有了学习目标就有了学习动力,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精神饱满、热忱洋溢,学生会身心安康。没有目标的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完全属于被动式学习,效果很差。尝试给自己制定一些目标,比方下次考试考多少名,大学要考什么大学,每天要完成详细哪些任务,目标越明确、越具体越好。 3、学习要主动,不能被
2、动式学习。 数学差生和优秀学生最大的差异,就是学习是主动还是被动。肯定积极主动去参加学习,而不是被教师、作业逼着去学习。 初一下册数学学问点总结北师大版 篇二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全部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
3、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肯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肯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
4、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依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安排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精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别的代数式,可采纳“整体代入”进展计算。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个一样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n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一样的幂叫做
5、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an=am+n。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aman。 5、开头底数不一样的幂的乘法,假如可以化成底数一样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则。 六、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一样的幂相乘。(am)n表示n个am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m)n=am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am)n=(an)m。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n=
6、anb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nbn=(ab)n。 八、三种“幂的运算法则”异同点 1、共同点: (1)法则中的底数不变,只对指数做运算。 (2)法则中的底数(不为零)和指数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单项式或多项式)。 (3)对于含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运算,法则仍旧成立。 2、不同点: (1)同底数幂相乘是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是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是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将结果相乘。 九、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man=am-n(a0)。 2、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aman(a0)。 十、零指数幂 1
7、、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0=1(a0)。 十一、负指数幂 1、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即: 注:在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幂、负指数幂中底数不为0。 十二、整式的乘法 (一)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1、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一样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2、系数相乘时,留意符号。 3、一样字母的幂相乘时,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4、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一起写在积里,作为积的因式。 5、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结果仍是单项式。 6、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对于三个或三个以
8、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 (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依据安排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a+b+c)=ma+mb+mc。 2、运算时留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3、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一样。 4、混合运算中,留意运算挨次,结果有同类项时要合并同类项,从而得到最简结果。 (三)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n)(a+b)=ma+mb+na+nb。 2、多项式与多项式相
9、乘,必需做到不重不漏。相乘时,要按肯定的挨次进展,即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在未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等于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 3、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它前面的符号,确定积中每一项的符号时应用“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4、运算结果中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5、对于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时,可以运用下面的公式简化运算:(x+a)(x+b)=x2+(a+b)x+ab。 十三、平方差公式 1、(a+b)(a-b)=a2-b2,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之差。 2、平方差公式中的a、b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3、平方差公式可以逆
10、用,即:a2-b2=(a+b)(a-b)。 4、平方差公式还能简化两数之积的运算,解这类题,首先看两个数能否转化成 (a+b)(a-b)的形式,然后看a2与b2是否简单计算。 初中数学必考学问点 篇三 1、数轴 (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数轴上的点:全部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 (3)用数轴比拟大小: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相反数 (1)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
11、反数。 (2)相反数的意义:把握相反数是成对消失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数轴上看,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 (3)多重符号的化简:与“+”个数无关,有奇数个“”号结果为负,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4)规律方法总结: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如a的相反数是a,m+n的相反数是(m+n),这时m+n是一个整体,在整体前面添负号时,要用小括号。 3、肯定值 1、概念: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肯定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肯定值相等; 肯定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肯定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没有肯定值等于负数的数。 有理数的肯定
12、值都是非负数。 2、假如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数a 肯定值要由字母a本身的取值来确定: 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肯定值是它本身a; 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肯定值是它的相反数a; 当a是零时,a的肯定值是零。 即|a|=a(a0)0(a=0)a(a0) 4、有理数大小比拟 1、有理数的大小比拟 比拟有理数的大小可以利用数轴,他们从左到有的挨次,即从大到小的挨次(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也可以利用数的性质比拟异号两数及0的大小,利用肯定值比拟两个负数的大小。 2、有理数大小比拟的法则: 正数都大于0; 负数都小于0; 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两个负数,肯定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13、规律方法有理数大小比拟的三种方法: (1)法则比拟: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拟大小,肯定值大的反而小。 (2)数轴比拟: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3)作差比拟: 若ab0,则ab; 若ab0,则ab; p= 若ab=0,则a=b. 5、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方法指引: 在进展减法运算时,首先弄清减数的符号; 将有理数转化为加法时,要同时转变两个符号:一是运算符号(减号变加号);二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减数变相反数); 留意:在有理数减法运算时,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能随便交换;由
14、于减法没有交换律。 减法法则不能与加法法则类比,0加任何数都不变,0减任何数应依法则进展计算。 6、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肯定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0。 (3)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打算,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4)方法指引 运用乘法法则,先确定符号,再把肯定值相乘。 多个因数相乘,看0因数和积的符号领先,这样做使运算既精确又简洁。 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有理数混合运算挨次: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终算加减;同
15、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挨次进展计算;假如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 2、进展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留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四种运算技巧: (1)转化法:一是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二是将乘方转化为乘法,三是在乘除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小数转化为分数进展约分计算。 (2)凑整法:在加减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和为零的两个数,分母一样的两个数,和为整数的两个数,乘积为整数的两个数分别结合为一组求解。 (3)分拆法:先将带分数分拆成一个整数与一个真分数的和的形式,然后进展计算。 (4)巧用运算律:在计算中奇妙运用加法运算律或乘法运算律往往使计算更简便。 8、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16、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形式: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 2、规律方法总结 科学记数法中a的要求和10的指数n的表示规律为关键,由于10的指数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按此规律,先数一下原数的整数位数,即可求出10的指数n。 记数法要求是大于10的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实质上肯定值大于10的负数同样可用此法表示,只是前面多一个负号。 9、代数式求值 (1)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2)代数式的求值: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直接代入、计算。
17、假如给出的代数式可以化简,要先化简再求值。 题型简洁总结以下三种: 已知条件不化简,所给代数式化简; 已知条件化简,所给代数式不化简; 已知条件和所给代数式都要化简。 10、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首先应找出图形哪些局部发生了变化,是根据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局部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探寻规律要仔细观看、认真思索,善用联想来解决这类问题。 11、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性质 性质1 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得等式; 性质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得等式。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利用等式的性质对方程进展变形,使方程的形式向x=a的形式转化。 应用
18、时要留意把握两关: 怎样变形; 依据哪一条,变形时只有做到步步有据,才能保证是正确的。 1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定义: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13、解一元一次方程 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针对方程的特点,敏捷应用,各种步骤都是为使方程渐渐向x=a形式转化。 2、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先观看方程的形式和特点,若有分母一般先去分母;若既有分母又有括号,且括号外的项在乘括号内各项后能消去分母,就先去括号。 3、在解类似于“ax+bx=c”的方程
19、时,将方程左边,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为一项即(a+b)x=c。 使方程渐渐转化为ax=b的最简形式表达化归思想。 将ax=b系数化为1时,要精确计算,一弄清求x时,方程两边除以的是a还是b,尤其a为分数时;二要精确推断符号,a、b同号x为正,a、b异号x为负。 1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类型 (1)探究规律型问题; (2)数字问题; (3)销售问题(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100%); (4)工程问题(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假如一件工作分几个阶段完成,那么各阶段的工作量的和=工作总量); (5)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6)等值变换问题; (7)和,
20、差,倍,分问题; (8)安排问题; (9)竞赛积分问题; (10)水流航行问题(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2、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思路 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全部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作答,即设、列、解、答。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五个步骤 (1)审:认真审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2)设:设未知数(x),依据实际状况,可设直接未知数(问什么设什么),也可设间接未知数。 (3)列:依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解方程,求得
21、未知数的值。 (5)答:检验未知数的值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完整地写出答句。 15、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 (1)对于此类问题一般方法是用纸按图的样子折叠后可以解决,或是在对绽开图理解的根底上直接想象。 (2)从实物动身,结合详细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绽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正方体的绽开图有11种状况,分析平面绽开图的各种状况后再仔细确定哪两个面的对面。 16、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写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AB. 射线:是直线的一局部,用一个小写字
22、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射线OA.留意: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端点的字母放在前边。 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局部,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线段AB(或线段BA)。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 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 17、两点间的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肯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留意强调最终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分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
23、不能说画距离。 18、角的概念 (1)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是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其中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2)角的表示方法:角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其中顶点字母要写在中间,唯有在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状况,才可用顶点处的一个字母来记这个角,否则分不清这个字母毕竟表示哪个角。角还可以用一个希腊字母(如,、)表示,或用阿拉伯数字(1,2)表示。 (3)平角、周角:角也可以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当始边与终边成一条直线时形成平角,当始 边与终边旋转重合时,形成周角。 (4)角的度量: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1度=
24、60分,即1=60,1分=60秒,即1=60。 19、角平分线的定义 从一个角的顶点动身,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AOB是AOC和BOC的和,记作:AOB=AOC+BOC.AOC是AOB和BOC的差,记作:AOC=AOBBOC。 若射线OC是AOB的三等分线,则AOB=3BOC或BOC=13AOB。 20、度分秒的运算 (1)度、分、秒的加减运算。 在进展度分秒的加减时,要将度与度,分与分,秒与秒相加减,分秒相加,逢60要进位,相减时,要借1化60。 (2)度、分、秒的乘除运算 乘法:度、分、秒分别相乘,结果逢60要进位。 除法:度、分、秒分别去除,把每一次的余数化
25、作下一级单位进一步去除。 21、由三视图推断几何体 (1)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外形,首先,应分别依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外形,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外形。 (2)由物体的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外形是有肯定难度的,可以从以下途径进展分析: 依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外形,以及几何体的长、宽、高; 从实线和虚线想象几何体看得见局部和看不见局部的轮廓线; 熟记一些简洁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对简单几何体的想象会有帮忙; 利用由三视图画几何体与有几何体画三视图的互逆过程,反复练习,不断总结方法。 初一下册数学学问点总结 篇四 1、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
26、积,叫做单项式。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4、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全部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余角:两个角的和为9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7、补角:两个角的和为18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8、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其中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就是对顶角。 9、同位角:在“三线八角”中,位置一样的角,就是同位角。 10、内错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位置错开的角,就是内错角。 11、同旁内角:在“三线八角”中,
27、夹在两直线内,在第三条直线同旁的角,就是同旁内角。 1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开头,到准确的那位止,全部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13、概率:一个大事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是这个大事发生的概率。 14、三角形:由不在同始终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1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16、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17、全等图形: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18、变量:变化的数量,就叫变量。 19、自变
28、量:在变化的量中主动发生变化的,变叫自变量。 20、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而被动发生变化的量,叫因变量。 21、轴对称图形:假如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局部能够相互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22、对称轴:轴对称图形中对折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初一数学根底学问点 篇五 1.三角形:由不在同始终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
29、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7.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8.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外形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共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1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顶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
30、点,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的延长线;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12.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13.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14.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5.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6.多边形的分类:分为凸多边形及凹多边形,凸多边形又可称为平面多边形,凹多边形又称空间多边形。多边形还可以分为正多边形和非正
31、多边形。正多边形各边相等且各内角相等。 17.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8.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局部完全掩盖,叫做用多边形掩盖平面。 初一数学综合学问点总结 篇六 实数 1 平方根 假如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rithmetic square root),2是根指数。 a的算术平方根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假如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square root) 。 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ext
32、raction of square root)。 2 立方根 假如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cube root)。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extraction of cube root)。 3 实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做无理数(irrational number)。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real number)。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相互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在同一平面两条数轴相互垂直原
33、点重合 三个规定: 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状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一样;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需一样。 象限的规定: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其次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在同一个平面上相互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点的坐标的性质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对于坐标系平面
34、内的任何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它的坐标。反过来,对于任何一个坐标,我们可以在坐标平面内确定它所表示的一个点。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C,过点C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的对应点a,b分别叫做点C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实数对(a,b)叫做点C的坐标。 一个点在不同的象限或坐标轴上,点的坐标不一样。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假如多项式有公因式就先提公因式,没有公因式的多项式就考虑运用公式法;若是四项或四项以上的多项式, 通常采纳分组分解法,最终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因此,可以概括为:“一提”、“二套”、“三分组”、“四十字”。 留意:因式分解肯定要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否则就是不
35、完全的因式分解,若题目没有明确指出在哪个范围内因式分解,应当是指在有理数范围内因式分解,因此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需是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信任上面对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学问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把握了吧,盼望同学们会考出好成绩。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变形叫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要素:结果必需是整式结果必需是积的形式结果是等式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m(a+b+c) 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公因式确定方法:系数是整数时取各项最大公约数。一样字母取最低次幂系数最大公约数与一样字母取最低次幂
36、的积就是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提取公因式步骤: 确定公因式。确定商式公因式与商式写成积的形式。 分解因式留意; 不准丢字母 不准丢常数项留意查项数 双重括号化成单括号 结果按数单字母单项式多项式挨次排列 一样因式写成幂的形式 首项负号放括号外 括号内同类项合并。 初一数学上册学问点 篇七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依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
37、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肯定值(absolute value),记作|a|。 一个正数的肯定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肯定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肯定值是0。两个负数,肯定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
38、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一样的符号,并把肯定值相加。 2、肯定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肯定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肯定值减去较小的肯定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肯定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肯定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m 求n个一样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
39、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全部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其次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
40、nown)。 解方程就是求出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争论(1)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第三章 图形熟悉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solid)。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 3.2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公理:两点的全部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拟与运算 假如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假如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初一数学学问点,能够帮忙到您,是差异网最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