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小学教育小学考试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小学教育小学考试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1 页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3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鹿老师组织了一个旅游团要到大森林里去游玩。你们想参加吗?师:去之前,要做个小测试,只有答对者才有资格参加,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口算我最棒:62=9 6=87=4 2=63=9 2=53=8 1=44=7 4=2对口令,说 8、9 的组成。学生甲:“1 和 8。”
2、学生乙:“组成 9。”学生甲:“9 可以分成 1 和 8。”学生乙:“2 和 6。”学生甲:“组成 8。”学生乙:“8 可以分成 2 和 6。”3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师: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那坐上我们的小火车,准备出发了。(放音乐:火车开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律动)出示挂图:美丽的大森林。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瞧,美丽的大森林到了,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们喜欢吗?师:今天小动物们要请喜欢数学的小朋友去他们中间玩,你们谁想去呀?(争先恐后地说想去)1、师:这么多同学喜欢数学呀,小动物们可是要请你们用数学知识帮他们解决问题呢,你们能行吗?(行)(1)出示小鹿图 观察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3、?那你能帮助小鹿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说图意。谁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呢?先请你们集中四人的力量分小组研究一下。研究完以后,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然后进行汇报和订正。小组汇报。算式是:9-3=6,还剩 6 只。(树根下有 6 只。)提问: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呢?引导回答:因为原来草地上有 9 只小鹿,跑了 3 只,求草地上还有几只就是求还剩几只。这 3 只小鹿是从 9 只里面跑掉的,所以用从 9 只里面去掉 3 只,就是剩下的 6 只。提问:你是怎样算出 9-3 等于 6 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2 页 A、因为 9 能分成 3 和 6。B、因为 3+6 等于 9,所以
4、9-3=6。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快就帮小鹿解决了问题,你们数学学得真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2、过渡:看着这幅画面,你还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出现三种情况:(1)一共有 8 个蘑菇,左边有 6 个,右边有几个?一共有 8 个蘑菇?树根下有 6 个,草地上有 几个?提问:谁能解决这个问题?8-6=2。提问:为什么用减法?引导回答:因为知道了一共有 8 个蘑菇,左边有 6 个蘑菇,从 8 个里面去掉左边的的 6 个,就是右边的 2 个,所以用减法。师引导:还有发现不同问题的吗?(2)一共有 8 个蘑菇,右边有 2 个,左边有几个?一共有 8 个蘑菇?草地上有 2 个,(树根下
5、有几 个?提问:谁能解决这个问题?8-2=6。提问:为什么用减法?引导回答:因为知道了一共有 8 个蘑菇,右边有 2 个蘑菇,从 8 个里面去掉右边的 2 个就是左边的 6 个,所以用减法。师引导:还有发现不同的问题的吗?(3)左边有 6 个蘑菇,右边有 2 个蘑菇,一共有几个蘑菇?草地上有 2 个,树根下有 6 个,一共有几个蘑菇?提问:你发现的的问题真好,小朋友们听清楚了吗?(拿去遮盖物)师:这个问题我们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商量着来解决,好吗?生汇报:我们采用的是加法,因为这个问题得求总数,我们只要把左边的 6 个和右边的 2 个合起来就行了,所以用加法。列的算式是:6+2=8。师小结:小朋
6、友们真棒,就看了一幅画面,你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数学问题,还想出了这么好的方法来解决,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3、接下来,我们再去河边看一看,好吗?反馈练习。(投影鹅图)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不告诉别人,自己把算式写在纸上。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师小结:大家帮助鹅解决了问题,它们非常感谢你们。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师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还想不想继续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解决问题呀?师:这次我们要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这里有四幅小动物图,给你十分钟时间,看明白图后,就直接写算式,咱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对又快?学生独立做题。集体订正。(指名直接说算式,集体判断,最后挑出一个题让学生说一说想法
7、。)对全做对的同学进行奖励。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是太聪明了,帮助森林里的小动物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它们非常感谢大家,还特意交给我许多智慧星,让我奖给小朋友们,你们高兴吗?(请表现好的同学上台领奖)这次旅游结束了,你们想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学生随意说。(教师相继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的教育。)让我们开启小火车回家吧。四、课堂总结 同一个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教学用具标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鹿老师组织了一个旅游团要到大森林里去游生甲和学生乙组成学生甲可以分成和学生乙和学生甲组成学生乙可以分成和
8、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师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那坐上我们的小火车准备出发了放音乐火车开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律动出示挂图美丽的大森林二自主探究解决玩你们谁想去呀争先恐后地说想去师这么多同学喜欢数学呀小动物们可是要请你们用数学知识帮他们解决问题呢你们能行吗行出示小鹿图观察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那你能帮助小鹿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说图意谁能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3 页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
9、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师:我们帮助小动物解决了不少问题,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学生随意说。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
10、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师小结:数学知识真重要呀,它能帮我们解决这么多实际问题,我们一定要学好它。最后老师还有一道作业留给大家回家去完成:你们在生活中遇到感兴趣的事物,就可以根据今天所学的方法把它编成一道数学题,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好吗?看谁编得又多又好。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
11、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 1978 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 9160 课时,语文是 2749 课时,恰好是 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
12、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五、板书设计 8、9 的加减法的应用 9-3=6 8-6=2 8-3=5 8-2=6 2+6=8 (小鹿图)(蘑菇图)(鹅图)同一个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教学用具标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鹿老师组织了一个旅游团要到大森林里去游生甲和学生乙组成学生甲可以分成和学生乙和学生甲组成学生乙可以分成和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师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那坐上我们的小火车准备出发了放音乐火车开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律动出示挂图美丽的大森林二自主探究解决玩你们谁想去呀争先恐后地说想去师这么多同学喜欢数学呀小动物们可是要请你们用数学知识帮他们解决问题呢你们能行吗行出示小鹿图观察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那你能帮助小鹿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说图意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