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八单元备课单元三小学教育小学学案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八单元备课单元三小学教育小学学案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 单元分析:1本单元的内容及作用。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2教材编写特点(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
2、,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比如,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所以,教材在这里让学生估、测、议,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另外,这一单元中经常出现的课堂、操场、校园等,都是学生熟悉的环境,很容易打开学生的话题。(2)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为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提供便利。本单元的内容是“测量”,无论是分开的“测”或“量”,还是连在一起的“测量”,都预示着强烈的活动性,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活动的教学不能称其为测量的教
3、学。基于这种考虑,教材的编排中安排了许多活动,可以说本单元的内容是以活动展开的,其目的就是为教师安排学生的活动提供便利。比如,毫米的认识中测量课本,分米的认识中的测量书桌,以及通过具体的活动感受1 千米等等。(3)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无论是长度单位毫米、分米还是千米,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教材在编排时考虑到了这一点,在许多内容的编排中,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学生熟悉的或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4)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生活中,在测量长度或质量时,有时往往不需要得到精确的结果,即使需要精确的结果,也要先做一个恰当的判断,
4、以确定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从这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长度和质量观念是合理估测的前提。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并力求将 1 毫米、1 分米、1 千米及 1 吨与生活中的事例建立联系,形成表象。比如,“1 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运动场的跑道通常 1 圈是 400 米,2 圈半正好 1 千米。”以及安排“在操场上量出 100 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远。10 个 100 米就是 1 千米。”等等。这些内容的安排为解决诸如“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 1 千米?”等问题奠定了基础。练习中,还安排了“先估计,再测量”的训练,以便逐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本单元基本
5、的教学模式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答质疑归纳反馈巩固提高 2、实践活动课:提出问题实践操作调查汇报统计归纳提高 四、课时安排:4 课时 课题:分米、毫米的认识 总课时:单元课时: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和实践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知道 1 分米=10厘米;1 厘米=10 毫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 1 分米、1 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培养估测能力。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
6、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具准备:1 分硬币、卷尺、直尺、自制 4 根金箍棒、测量表。学具准备:1 分硬币、卷尺、直尺、测量表、金箍棒测量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冬冬在做梦呢 看,他都梦到了什么?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一个新知识。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很快看出来的。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一说。通过梦中小朋友与孙悟空的对话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有关长度单位的问题。板书:分米 强调 1 分米=10 厘米 并板书 二、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投影出示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铁钉长 床长 大米宽 黄瓜长 让学生凭自己的眼力判断哪条线段最长,哪条线段最短,
7、再相互交流评议,最后用直尺量一量验证谁的判断正确。你想采用那种方法记住分米的长度(画一条 1 分米长的线段)。在米尺上数数 1 米有几分米 用手比划以下 1 分米大约有多长 三、认识毫米 1,请同学们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 2,师讲解在直尺上一个小格是一毫米。小组讨论:1 厘米是几毫米。1 厘米=10 毫米。3,生活中那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用毫米作单位 1)量一分硬币的厚度(大约 1 毫米)2)量银行卡和电话卡的厚度(大约一毫米)3)量 10 张纸的厚度(大约一毫米)四、练习 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会有一个比
8、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的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所以教材在这里让学生估测议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另外这一单元中经常出现的课堂操场校园等都是学生熟悉的环境很容易打开学生的话题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为教师组织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想想做做。1,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画出一分米大约有多长,1 毫米大约有多长。2,你能说出他们
9、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吗(橡皮,回形针的长度是多少毫米)3,拿出一块橡皮和一枝铅笔,在小组里先选定合适的长度单位,然后量量橡皮的厚度和铅笔的长度大约各是多少。4,举出一些物体,让学生说一说应该选定什么样的长度单位,并去实际测量。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说说各接近几分米。5,先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是几分米,再测量。2()2()2()2()评讲时让学生比划出这些物体的实际长度,以加深印象。6,三条线段哪条最长 先互相说一说,再量一量。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同位交流 六、作业 回家量一量家里的生活用品各是多长 课题:千米的认识 总课时:单元课时: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
10、、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 1 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 1千米(公里)1000 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 1 千米的方法。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 1 千米的长度,掌握 1 千米和 1 米的关系。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 1 千米的方法。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 1 毫米有多长吗?1 厘米、1 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
11、教室的长度呢?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 1000 米?(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 米?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 50 千米(km)、100 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12、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的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所以教材在这里让学生估测议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另外这一单元中经常出现的课堂操场校园等都是学生熟悉的环境很容易打开学生的话题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为教师组织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
13、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 50 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 1000米;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 200 米(结合本校实际)跑 5 圈是 1000 米。那么,1000 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 1 千米。师问:你们知道 1 千米和 1 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1 千米1000 米)3、估想。(1)师问:1 米有多长?50 米有多长?100 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 1 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 1 千米?(
14、小组讨论)(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 1 千米,或者是几千米?记忆进率。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1000。四、实践。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 1 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 1 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 1 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走一走”)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五、看书质疑,全课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你们有什么收获?2、齐背“手指游戏歌”,加
15、最后一句话“大哥二哥有秘密,这个秘密是 1000。”六、课外实践作业。查阅有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小资料,和同学们说一说。课题:实践活动 总课时:单元课时:授课日期: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学会估测。课外实践是一个实际测量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巩固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复习:1 分米=()厘米 1 厘米=()毫米 二、练习: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
16、仅是学生今后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的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所以教材在这里让学生估测议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另外这一单元中经常出现的课堂操场校园等都是学生熟悉的环境很容易打开学生的话题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为教师组织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练习 想一想 30 分米=()米,40 毫米=()厘米。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三、想想做做:1,先量量下面每个图形中各条边长是多少,再说说用毫米做单位是多少
17、毫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投影出示:手臂宽 8 厘米 一步长 60 厘米()毫米()分米 3。在里填上,或=。3 厘米3 分米 5 毫米4 厘米 10 分米1 米 1 米9 分米 7 毫米1 分米 10 厘米1 分米 4。先估计下面的线段各长几厘米,再量一量,看估计的对不对。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3,计算:1 米4 分秘=()分米 16 毫米+27 毫米=()毫米 3 千米2000 米=()米 400 米+600 米=()千米 4,思考题:学校门口的小树高 15 分米,比去年高了 20 厘米,去年这棵小树高多少厘米 小毅嫁到少年宫 3 千米,妈妈骑自行车带着他,每分钟走 20 米
18、,10 分钟能到吗 5,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一个实际测量的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只是一种思路,教师可让学生选择身边其他感兴趣的物体进行实际测量,巩固对长度单位的认识。课题:我学会了吗?总课时:单元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领悟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这些具体长度单位的应用。2、学会估计,准确应用长度单位。3、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感。教学重点:正确应用长度单位。教学准备:米尺、卷尺、直尺等。教学过程 1、复习长度单位。用手比一比 1 毫米、1 厘米、1 分米有多长。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19、。1 厘米=10 毫米 1分米=10 厘米 1千米(公里)=1000 米 2、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毫米、1 厘米、1 分米、1 千米。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的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
20、量的经历所以教材在这里让学生估测议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另外这一单元中经常出现的课堂操场校园等都是学生熟悉的环境很容易打开学生的话题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为教师组织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填空。我的小拇指宽度大约是()我的手腕一圈大约长()我家的餐桌高()椅子高()一步长()我能跳()远 我知道高速公路的限速是每小时()我家到学校大约有()4、拓展运用:1米()厘米 100 厘米()米 5 米()厘米 200 厘米()米 5、实践活动:量跳远的距离。教师出示 1 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 1 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量跳远的距离。(指导学生: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
21、在的点(终点)。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拉直,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6、小结。(1)你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量一量,说一说。(2)有关长度的知识你还知道什么?教学内容:奇妙的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在调查动物有关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不同方式获取信息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实践活动经验,在活动中,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世界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制定调查计划 分工调查 分析整理数据 小组交流 调查总结.谈自己的感受 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的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所以教材在这里让学生估测议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另外这一单元中经常出现的课堂操场校园等都是学生熟悉的环境很容易打开学生的话题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为教师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