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高二语文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学生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711495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高二语文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10课《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高二语文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课《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高二语文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高二语文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学生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0课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 .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正确认识作者对 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2 . 了解书序的特点。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 合的写作特点,体会行文的巧妙。背诵全文。3 .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4 .正确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 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5 .结合有关背景知识探究陶渊明理解作者辞官归 隐的原因与率性而为的个性。1 .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 积极情绪。2 .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3 .探究陶渊明归隐的原因。4 .理解作者热爱田

2、园生活的积极态 度,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 的人生追求。【作者简介】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朗月喻天怀王羲之生平:王羲之(303361, 一说321379),字逸少,琅周临沂(今山东)人,东晋着名书法家, 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军将军,世称“王右 军”。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成就: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 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品: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隐逸诗人之宗一一陶渊明生平:陶渊明,名潜,字渊明,自

3、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渭阳柴桑人。诗人、辞赋 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归隐田园。成就: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作品: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6.下列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 役:役使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棹:长桨C.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 *D.景翳翳以将入 景:日光7.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奚惆怅而独悲B.实迷途其未远C.僮仆欢迎D.悦亲戚之情话 8 .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9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农人告余以春及D.乐夫

4、天命复奚疑10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译文: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是“,”,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将世人大体分为“静者”和“躁者”两类,并形象地概括这两类人的生活内容的句子是“,;,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魏晋名士崇尚虚无这一思想倾向的两句是“,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1174题。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10/18集。此地有崇

5、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 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荡为妄作。后之视今

6、,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 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2 .下列与课文相关的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禊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临水洗濯以祓 除不祥。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B.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三个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 如“孟夏就是夏季的第一个月。C.岁在癸丑中的癸丑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古人常用“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 来表示年的次序。这种方法不能用来表示月和日的次序。D.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

7、便于 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段开头交代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事件,接着交代与会人物。“毕”“咸”二字尽显 名土贤才荟萃之盛况。8.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几句描写兰亭优雅的自然环境,山崇、岭峻,林茂、竹修,流 清、湍激;山溪如带,环绕兰亭。C.第1段最后叙述盛会上人们进行的具体活动,“畅叙幽情”四字概括了兰亭集诗歌的全 部内容,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D.第2段先描写集会之日的晴和天气,再写“仰” “俯”之所见,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 抒发了作者和与会之人的喜悦心情。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当其欣于所遇(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殛(shdng)为妄作,14 .兰亭集序中,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事态度,试简要概括。答:题组B能力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 幻化出的 o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桃花源”。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 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 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 地搞改革,结果却引来了各种麻烦。陶渊明因不

9、愿向督邮“折腰”,当天即辞官而去。从此,他就一直在乡下种地、读书、思考,终于在他57岁时 写成 的桃花源记。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地去寻找;他不是 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让人们在乱世中看到一束光。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 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1 .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的恰当词语。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把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B.人们从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中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10、C.不同的“桃花源”,反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D.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3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折腰”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蜀相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才干、德行的称颂及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B.吕洞宾为八仙之一,因为道教全真派奉其为纯阳祖师,故世称“吕祖”。C.读边城时,人们需要思考沈从文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表 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D.虽然是亲兄弟,周树人和周作人在“五四”退潮以后所走的路却大相径庭。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12/18每处不超过1

11、5个字。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思想家。沈德潜说诗“贵在理趣,o 他的诗不是从抽象的哲理出发,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 又将这哲理连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诸诗的形象和语言。, 又有诗人的情趣,隽永厚朴,耐人寻味。二阅读提升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鳗称。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郝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 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日:“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 东床坦腹食,独

12、若不闻。”鉴日:“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 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 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 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土,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 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 家,见渠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 重,皆此类也

13、。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 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时骡的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 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B.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使人耽之若是/未必

14、后之也C.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 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D.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 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说王羲之“尤善隶书”,这里的“隶书”是“汉字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 七种体式)之一,由篆书发展而来。8. “东床”就是女婿。对女婿称“东床”,源于晋代我国着名大书法家王羲之袒腹(也作坦 腹)东床的传说。C.王羲之,字逸少。古人幼时命名,一般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 称谓,对

15、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D.本文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和司马迁的史记、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 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都鉴相中,成为都家的乘龙快婿。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着名 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D.骤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

16、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 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遗恨。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译文:时骤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译文:5 .在王氏子弟中,都鉴为什么选择王羲之做自己的女婿?答:题组C培优拔尖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陶徵士诔(节选)颜延之14/18有晋徵士潺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旨达。 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愈见其默。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 *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初辞州府三命

17、,后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 织绚纬萧,以充粮粒之费。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殆所谓国爵屏贵, 家人忘贫者与?有诏征为着作郎,称疾不到。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于潺阳县之某里。近识悲悼,远士伤情,冥默福应,鸣呼淑贞。陶渊明传(节选)萧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潺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潺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鸵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 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

18、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节选)苏辙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 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灌而实腴。自曹、文h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 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电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

19、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注】田生致亲:田过,战国时期齐国人,他认为父母比君王更重要,给君王效力是为了获得俸禄来奉养自己的父母。毛子捧檄:庐江毛义,家贫,以孝称。官府征为守令,捧檄 而喜;及母死,去官归家,屡辞征召。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B.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C.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D.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

20、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檄,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用比较长的竹木简,来书写晓谕或呈报的文书。B.诏,先秦时代指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C.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多以登高、赏菊、插茱萸等活动作为庆祝方式。D.追和,根据古人所写某首诗或词的原韵或诗意写成的诗或词,被称为和诗。3.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徵土诔一段,概括了陶渊明做官的原因、辞官的理由及辞官之后的生活,字里行间 寄托了作者的悲悼之情。B.陶渊明传一段,记载陶渊明虽不懂音律,却保存有一张无弦琴,客观地反映出陶渊明

21、的附庸风雅。C.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一段,从苏轼给苏辙的信中可以看到,陶渊明在出仕和归隐之间 的矛盾、愧疚的复杂情感。D.三段文字出自三位不同时代的作者之手,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记述了陶渊明,但是共同表达 出对陶渊明的赞美之情。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2)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3)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5 .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陶渊明为人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游龙鸣山记(明)陶安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 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至元丙子二

22、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雾既久,风日 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16/18 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窗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 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峰,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 华表,松衫万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 僧舍雄丽,榜曰“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 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杆”,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 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

23、“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 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 沆港,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 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 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 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 诗成而归。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深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

24、,故 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衿疗风雪也。兰 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 使无想山得以着于世云。(选自陶学士文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章:大材。褰裳:撩起衣裳。沆灌:水深广的样子。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B.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C.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D.兰亭之会/乃或感慨

25、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 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B.兰亭之会既有徜徉美好时光的快然自足,又有时过境迁不免感慨横生的终期于尽。C.耆,指六十岁以上的年纪,耆艾,泛指老年人。古代指人上了年纪的词还有耄耋、古稀、 垂髯等。D.浴沂,语出论语:“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谓在沂水洗澡。后多用“浴沂喻一 种怡然处世的高尚情操。8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

26、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 引领下文。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 重要景点。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雪那样纯 正的快乐。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 得一游。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10 .这篇游记中,作者重点给我们展示了无想山三处的美景,请结合全文概括文中展示了哪三 处美景?18/18【探寻背景】兰亭盛会写序

27、文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 的兰亭集会。会上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序一篇。总述其事,是为兰亭集序。东晋时期,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致使士大夫人人自危,普遍崇尚老庄思想,追求清 静无为,感叹人生无常,在文章中常流露出消极情绪。而王羲之一反常情,在这篇文章中畅谈人 生的意义和价值,的确难能可贵。岂能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从29岁出仕,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于东晋义熙元年(405) 11月辞去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 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属吏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

28、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 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文体知识】序序,作为一种文体,分赠序和书序两种。赠序:文人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之辞。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 些观点,言辞恳切而意味深长。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书序:可以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也可以附在后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 过、写书目的等。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书序又有自序和他序之分。自序偏于说明着作宗旨、撰写经过、编写体例等,还可就书中的重点和难点,做简要的阐 述。自序有时也称前言。他序则常常要对作者、作品做介绍和评论,或对书中的观点做引申和 发挥。辞

29、辞,古代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 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 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 字句较长。一般四句一节,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 读。美文悦读02/18我想和你隐居江南我想隐居江南,有山有水,还有一树一树的梅。我想隐居江南,种满院的花,煮一壶新 茶,闻它的香,不喝。我想隐居江南,和一个年华正好的人相爱。然后,再一起将光阴虚度。我想晨起和你漫 步,盛几碗荷露,在小舟上品茗。茶只记得我们相聚,

30、忘记别离。我想和你听午后长廊的风,徐徐缓缓,像三千年前诗经里盛夏的莲。我想和你看月 亮,苍茫寥廓的银河,漫天的星子,一个是你,一个是我。我想隐居江南,和赏心悦目的你,于桌案书写。看铜炉的烟,吹去窗外,和庭前的云, 相约白头。我在江南,和你等一场烟雨,油纸伞下,有我们爱过也辜负过的时光。我在江南,只为 等你。烟雨中的黛瓦白墙,最具江南情态,仿佛锁住江南的灵,美得惊心亦伤神。我便是从 那烟雨长巷走出来的女子,带着江南的风景,江南的温润,江南的柔美。旧时居住在江南古老村落,聚散有序的马头墙,似画中景致。悠长的巷陌,光洁而湿润, 烟雾中,看不见人世悠悠风景。当年,我撑着油纸伞走出小巷,找寻尘世最美的归

31、宿,竟不知,被迫接受命运的迁徙。如今魂牵梦萦的,是那回不去的故地,看不到的,是那些无法捡拾的故景,还有遗忘在 悠悠山径的故人。有些人,把一生的故事,留在那个炊烟袅袅的村庄;有些人,携一身烟雨,走失在陌上 红尘。梦里的江南,还是那般模样,迷蒙美丽,湿润多情。何其有幸!今生得以守着这片温软山水,闲情度日。尽管丢失了村庄里一些古朴的细节,却寻得一 缕静谧的茶雾;也许失去了一些平凡简单的幸福,却拥有了人世最美的遇见。和喜爱的人隐 居江南,不求地老天荒,只争一朝一夕。在烟雨的旧窗下,煮一壶茶,安静饮,忘记岁月的 悲伤。无论彼此容颜如何老去,内心永远澄净安宁,清雅如梅。不管下一世在人间会不会相遇, 亦要珍

32、爱这一段虚度了亦辜负过的时光。愿今生可以将自己妥善安排,不再尘海飘零;愿河山静美,永不分离;愿执子之手,梦 老江南。【赏析 文章描写了一个适于隐居的地方江南,那里温润柔美,风景宜人。和喜爱的人隐 居江南,简单幸福,何其有幸!文章淡雅,宁静,悠远而芬芳。【基础知识】基础梳理夯基提能兰亭集序一、一词多义1 .修修禊事也(动词,做)茂林修竹(形容词,高高的)(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形容词,长)2 . (1)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形容词,一样)3 .之仰观宇宙之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知老之将至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

33、取消句子独立性)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到达)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助词,的)二、词类活用1 .名词活用作动词一觞一咏(喝酒) 2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群贤毕至(贤士)少长咸集(年龄大的小的) 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齐彭殛为妄作(把看作相等) 4 .副词活用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三、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 古义:它(曲水)的旁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04/182 .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自然界的万物。今义:种类。3 .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用以、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4 .夫人之相与 古义:夫,助词,引起下文。人,人们。今义: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5 .俯仰一世

34、 古义: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6 .或取诸怀抱 古义:心怀。今义:抱在怀里;胸前。7 .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归去来兮辞并序一、一词多义1 .就三径就荒(动词,接近)(2)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动词,登上)臣请就汤俊(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受、接受)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动词,就任)2 .策(1)策扶老以流憩(名词作动词,拄着)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名词,马鞭子)(3)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名词,策略)策之不以其道(马说)(动词,用马鞭驱赶)3 .绝请息交以绝游 (动词,断绝)非能水也,而绝

35、江河(劝学)(动词,横渡)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形容词,陡峭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形容词,与世隔绝的)二、古今异义1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古义:做官。今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理人情。2 .策扶老以流憩 古义:拐杖。今义:搀扶老人。3 .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4.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的样子。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三、词类活用1 .名词作动词或棹孤舟(戈I)2 .形容词作动词 善万物之得时(羡慕) 3 .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 (幼儿、儿童)4 .名词作状语当敛裳宵逝(连夜) 【重点01】把握主题兰亭集序06/18本文以淡雅自然的文字

36、,清幽秀美的描写,起伏跌宕的情思,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和会 中诸人的观感。从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作者对死生的看法和高旷的宇宙情怀,并 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归去来兮辞并序本文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 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厌恶鄙弃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 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 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重点02】问题探究1 .通读兰亭集序,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初步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明确】乐一痛一悲。2 .兰亭

37、集序中,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事态度,试简要概括。【明确】“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留在室内畅谈。”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3 .作者在归去来兮辞的小序中主要讲了哪些内容?明确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介绍了生活背景和自己的思想志趣,并说明了自己辞官回到 田园的原因。4 .依据归去来兮辞并序,说一说陶渊明为什么要辞去彭泽令?【明确】(1)交病、自役: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整天身心都感到痛苦像坐牢。(2)怅然:天天像 丢了魂似的。(3)愧:一天到晚心里都觉得惭愧,总觉得对不起自己。可见,这个人真的是本性 不适合做官

38、。他骨子里是道家思想的面向自然,面向田园。5 .依据归去来兮辞并序,总结陶渊明田园生活的主要特点。【明确】物质生活简朴,精神生活富足。每天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与邻帮扶, 与山水对话,乐在其中。6 .总结依据归去来兮辞并序全文,说说陶渊明在你心中的形象。【明确】陶渊明是一个精神至上主义者,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站在我们的对面我们要仰望且 时时怀念的人。【重点03】由表及里一一理解诗句的含意1 .兰亭集序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演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明确】作者认为不管人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 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

39、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 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2 .如何理解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话的含意?【明确】出则无心归则有意,这正是作者出仕和辞官情形的真实写照。出去做官是无心的,并 不是有意追求功名利禄。在这里,“无心”并不是作者的开脱之辞,而是实实在在地表现了作 者的反省和自责;辞官归田则是因为“倦飞”,因作者已经厌倦了官场的污浊和黑暗。作者触 景生情,又能将这种复杂的感情不露形迹地轻点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Q能力拓展1 .有人认为,王羲之的生死观“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殛为妄作”值得商榷,

40、因为他只看表象的生 与死、长寿与短寿,而没有看生命的质量,所以,他的观点不足取。你对此有何看法呢? 我的思考:参考示例:观点一:王羲之的说法有些片面。生命的价值不一定要用寿命的长短来衡量。同为 亡国之君,蜀后主刘禅在晋朝乐不思蜀,浑浑噩噩,虽然寿终正寝,却留下千古笑话。南唐后主 李煜却敢于表白思念故国之情,虽被宋太宗毒死,却留下了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佳句, 令人扼腕叹息。所以,王羲之的生死观是不对的。观点二:王羲之的生死观也有道理。我们讨论一个问题,不能离开时代背景。在王羲之生活的 年代,玄说盛行,虚无主义在士大夫阶层中很盛行,这种消极思想给整个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 面影响,王羲之的这篇序

41、是有的放矢、有感而发的。他强调乐比忧好、生比死好,恰好体现了 他对生命的热爱。实践飞跃2 .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中都体现了作者的“生死观”,从整体上看,二者的“生 死观”有同有异,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我的思考:参考示例:(1)同:二者较为相同的观点是生年有限、人生易逝。兰亭集序中“夫人之相与,08/18 俯仰一世”“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归去来兮辞 并 序中“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面对良辰美景,两文作者都感叹人生短暂,不及自然万物那样生命持久。异:两文生死观的不同正是对待生

42、年有限、人生易逝的态度。前者的态度是回避的、悲观 的,不敢正视死亡的必然性。王羲之认为人生无常、寿天由天、生命终归幻灭消失,因而为之 无限伤感。陶渊明的生死观虽然算不上是积极、乐观的,却也不是消极、悲观的,而是比较达 观、开朗的,亦即看得开、敢正视。羔分层提分题组A基础过关练一、文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借以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丝竹:借指音乐 C.夫人之相与与:交往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导致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列坐其次 D.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残为妄作4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5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