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教师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0课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 .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正确认识作者对 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2 . 了解书序的特点。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 合的写作特点,体会行文的巧妙。背诵全文。3 .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4 .正确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 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5 .结合有关背景知识探究陶渊明理解作者辞官归 隐的原因与率性而为的个性。1 .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 积极情绪。2 .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3 .探究陶渊明归隐的原因。4 .理解作者热爱田
2、园生活的积极态 度,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 的人生追求。魏知识精讲【作者简介】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朗月喻天怀王羲之生平: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琅坊临沂(今山东)人,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军将军,世称“王右 军”。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丝竹:借指音乐 C.夫人之相与与:交往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导致【答案】D【解析】致:意态,情趣。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列坐其次 D.快然自足,不知老
3、之将至 【答案】D【解析】A项,以为,古义:以作为。今义:认为。B项,所以,古义:表原因。今义:用于因果 句里表结果。C项,其次,古义:他们的旁边。今义:指示代词。D项,自足,古今同义:自己感到满 足。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殛为妄作【答案】B【解析】A项,“贤、少、长”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C项,“游、骋”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D项,“一、齐”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答案】借以纵目观赏,开畅胸
4、怀,可以尽情地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高兴啊。5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答案】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6 .下列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 役:役使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棹:长桨 C.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 D.景翳翳以将入 景:日光 【答案】B【解析】棹:划着。7.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奚惆怅而独悲B.实迷途其未远 C.僮仆欢迎D.悦亲戚之情话 【答案】D【解析】亲戚:古义是“包括父母兄弟等在内的亲属和外戚”。今义是“有婚姻关系的成员或 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其他的成员”。8 .从句式的角度分析
5、,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9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农人告余以春及D.乐夫天命复奚疑【答案】A【解析】A项,“为”表被动。B项,宾语前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宾语前置句。10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译文:【答案】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飞累了也知道回到巢中。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两 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是“,”,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将世人大体分为“静者”和“躁者”两类,并形象地概括这两类
6、 人的生活内容的句子是“,;,”。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魏晋名士崇尚虚无这一思想倾向的两句是“,【答案】(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2)舟遥遥以轻阚风飘飘而吹衣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 殛为妄作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11T4题。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 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 听之娱,信可
7、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 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 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 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 彭荡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 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2 .下列与课文相关的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禊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
8、魏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临水洗濯以祓 除不祥。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B.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三个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如“孟夏”就是夏季的第一个月。C.岁在癸丑中的“癸丑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古人常用“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 表示年的次序。这种方法不能用来表示月和日的次序。D. “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 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答案】C【解析】C. “这种方法不能用来表示月和日的次序”错,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 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故选Co12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段开头交代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事件,接着交代与会人物。“毕”“咸”二字尽显 名士贤才荟萃之盛况。8.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几句描写兰亭优雅的自然环境,山崇、岭峻,林茂、竹修,流清、 湍激;山溪如带,环绕兰亭。C.第1段最后叙述盛会上人们进行的具体活动,“畅叙幽情”四字概括了兰亭集诗歌的全 部内容,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D.第2段先描写集会之日的晴和天气,再写“仰” “俯”之所见,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 抒发了作者和与会之人的喜悦心情。【答案】C【解析】C项,“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不准确,应为“总括”。13 .把下列句
10、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当其欣于所遇(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演(shGng)为妄作,【答案】抬头纵观广阔的天地,低头观察繁多的自然界的万物。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欣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14 .兰亭集序中,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事态度,试简要概括。答:【答案】“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留在室内畅谈。”或因寄所托,放 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题组B能力提升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
11、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 化出的 o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桃花源”。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 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 立业?他一上任就 地搞改革,结果却引来了各种麻烦。陶渊明因不愿向督邮“折腰”,当天即辞官而去。从此,他就一直在乡下种地、读书、思考,终于在他57岁时写成 的桃花源记。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 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地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 给
12、出了人生智慧,让人们在乱世中看到一束光。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 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1 .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的恰当词语。【答案】空中楼阁大刀阔斧脍炙人口【解析】 空中楼阁:建在半空中的楼阁。比喻脱离现实的理论、不切实际的计划或虚幻的事 物。大刀阔斧:形容办事果断而有魄力。语境指陶渊明一到任就果断而有魄力地进行改革,故 应用“大刀阔斧”。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把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B.人们从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中折射出不同
13、的“桃花源”。 C.不同的“桃花源”,反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D.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答案】D【解析】 画线句“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主客体颠倒, 主语应是“不同的桃花源”,客体应是“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A、B两项 仍然存在主客体颠倒的语病。C项搭配不当,“反射”应改为“折射”。故选D。3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折腰”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蜀相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才干、德行的称颂及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B.吕洞宾为八仙之一,因为道教全真派奉其为纯阳祖师,故世称“吕祖”。C.读边城时,人们
14、需要思考沈从文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表 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D.虽然是亲兄弟,周树人和周作人在“五四”退潮以后所走的路却大相径庭。【答案】C【解析】 文中“折腰”的引号作用为标示强调内容。A项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B项标示特 定称谓。C项标示强调内容。D项标示特定称谓(带月、日的事件)。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思想家。沈德潜说诗“贵在理趣,o 他的诗不是从抽象的哲理出发,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 又将这哲理连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诸诗的形象和语言。, 又有诗人的情趣,
15、隽永厚朴,耐人寻味。【答案】(示例)陶诗便是最富于理趣的(或:陶渊明便是最看重理趣的)而是从具体的生 活出发 所以他的诗既有哲人的智慧(主语必须是“他的诗”)二阅读提升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鳗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郝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 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 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日:“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16、。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 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 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 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土,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 “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 渠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 类也。爸自称我书比钟筵当抗行比 张芝墓优当雁行也置与书后张茎临建
17、学书池丕尽黑使入耽 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时骡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 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 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 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B.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C.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18、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 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D.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 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答案】B【解析】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中,“池水尽黑”是完整的主谓句,前面应当断开,排 除A、C两项。“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是两个句子,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B。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说王羲之“尤善隶书”,这里的“隶书”是“汉字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 种体式)之一,由篆书发展而来。B. “东床”就是女婿。对女婿称“东床”,源于晋代我国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袒腹(也作坦
19、腹) 东床的传说。C.王羲之,字逸少。古人幼时命名,一般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 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D.本文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和司马迁的史记、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答案】D【解析】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而钦定的二十四史都是以史记为范本的纪传体史书,因此,资治通鉴不在二十四史之列。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 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郡鉴相中,成为那家的乘龙快婿。B.王羲
20、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 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D.骡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 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遗恨。【答案】D【解析】王述先前在会稽任职,后因母丧又回到郡里。并非“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译文:(2)时骤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译文:【答案】(1)王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
21、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2)当时骤骑将军王述少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5 .在王氏子弟中,鄱鉴为什么选择王羲之做自己的女婿?答:【答案】与其他子弟在信使面前的矜持不同,王羲之依然在床上坦腹而食,自然坦率,毫不 矫揉造作,鄱鉴之所以选中了王羲之,也正是看中了王羲之的这种品质。【参考译文】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 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书法,是古今以来的第一 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很被伯父王敦、王导看重。陈留(今 河南开
22、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 位少年英才。当时有一次,太尉郡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 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都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 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都鉴说:“这正 是我要选的佳婿! ”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那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王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 水秀,风景优美,名土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都以文章盖世, 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
23、王羲之曾和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并 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却未能得到,于是 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 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土,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土要买他的 鹅。道土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 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莱木 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 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
24、几天。他的书法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 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如同大雁排行 落在后面。”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 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当时骤骑将军王述少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 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回来守丧,王羲之接替了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 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以待。 这样过了几年,而王羲之竟然不去拜访他,王述深以为憾。题组C培优拔尖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第15题。陶徵土诔(节选)颜延之有晋徵土潺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旨达。在 .众不失其寡,处言愈见其默。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 官从好。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绚纬萧,以充粮粒之费。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 者与?有诏征为著作郎,称疾不到。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于潺阳县之某里。近识悲悼,远土伤情,冥默福应,鸣呼淑贞。陶渊明传(节选)萧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
26、,在潺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潺阳,日造渊明饮焉。 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 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节选)苏辙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日:“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痛而实 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
27、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 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 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 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龟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注】田生致亲:田过,战国时期齐国人,他认为父母比君王更重要,给君王效力是为了获得俸禄来奉养自己的父母。毛子捧檄:庐江毛义,家贫,以孝称。官府征为守令,捧檄而喜;及母死,去官归家,屡辞征召。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每往必酣/
28、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B.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成就: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 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品: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隐逸诗人之宗一一陶渊明生平:陶渊明,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沼阳柴桑人。诗人、辞赋家。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归隐田园。成就: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作品: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
29、明集。【探寻背景】兰亭盛会写序文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 的兰亭集会。会上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序一篇。总述其事,是为兰亭集序。东晋时期,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致使土大夫人人自危,普遍崇尚老庄思想,追求清 静无为,感叹人生无常,在文章中常流露出消极情绪。而王羲之一反常情,在这篇文章中畅谈人 生的意义和价值,的确难能可贵。岂能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从29岁出仕,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于东晋义熙元年(405)11月辞去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 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属吏要
30、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 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文体知识】序序,作为一种文体,分赠序和书序两种。赠序:文人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之辞。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 些观点,言辞恳切而意味深长。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书序:可以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也可以附在后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 过、写书目的等。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书序又有自序和他序之分。C.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D.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
3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酣修饰饮,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 排除A、C。弥日是整天的意思,修饰不得,不应该断开,排除D。句意: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 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故选B。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檄,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用比较长的竹木简,来书写晓谕或呈报的文书。B.诏,先秦时代指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C.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多以登高、赏菊、插茱萸等活动作为庆祝方式。D.追和,根据古人所写某首诗或词的原韵或诗意写成的诗或词,被称为和诗
32、。【答案】A【解析】A.“来书写晓谕或呈报的文书错误。檄,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 一。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比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以后用檄书写的文书 也称为檄。故选A。3.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徵士诔一段,概括了陶渊明做官的原因、辞官的理由及辞官之后的生活,字里行间 寄托了作者的悲悼之情。B.陶渊明传一段,记载陶渊明虽不懂音律,却保存有一张无弦琴,客观地反映出陶渊明 的附庸风雅。C.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一段,从苏轼给苏辙的信中可以看到,陶渊明在出仕和归隐之间 的矛盾、愧疚的复杂情感。D.三段文字出自三位不同时代的作者之手,他们从
33、不同的角度记述了陶渊明,但是共同表达 出对陶渊明的赞美之情。【答案】B【解析】B.“客观地反映出陶渊明的附庸风雅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 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分析,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并 不是为了反映陶渊明的附庸风雅。故选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2)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3)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答案】(1)这不是所谓拥有国家的爵位却摒除名利之心,以至于感染家人都忘却了贫寒吧?(2)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3)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解析】本题考查
34、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殆,大概、恐怕,此处意译为“不是;屏,排除,除去;“贵,名利之心;忘,忘 却;贫,贫寒;“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反问句。(2)“贵贱,高贵、低贱;造,拜访;”之,代词,他;“辄,连词,就;“设,设宴、招 待。(3) “然,连词,表转折,但是;”于表介词,对于;“好,喜欢、喜爱;“其,代词,他的;“岂独也哉,哪里呢。5.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陶渊明为人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案】孝顺父母;天真直率;文采斐然;性情刚烈,不合世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从文段一的两个典故可见陶渊明对父母的孝顺。文段二的结尾部分直接点出陶渊明的“天真直
35、 率。文段三中,苏轼从两个角度来评价陶渊明,一是将陶渊明的诗与多位诗人对比及其对其 诗的直接评价,可见其文采;二是认为陶渊明性情刚烈,和事物多有抵触,不能圆滑处世。参考译文:陶渊明,字元亮,也叫陶潜,字渊明,寻阳柴桑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 陶渊明少年时就有高雅的志趣,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超脱世俗的拘束,卓尔不群,率真任 情。曾经写作五柳先生传以自比,当时的人称这篇文章为实录。(陶渊明)父母年老,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请 解职归家。州郡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前去任职。(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竟得了羸疾 (慢性虚弱性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
36、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 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文教昌明的时代,为什么如此糟 践自己呢? ”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 和肉,他却挥手让檀道济离开。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做 邑令,用俸禄作为隐居生活的费用,可以吗? ”当政者听说后,任命他为彭泽县令。不带家眷 独自上任,送了一个仆人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度,难以自给自足。现在派给你 这个佣人,(让他)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陶渊明)下令让 吏员在官府的公田上种高粱,他说:“我常常能喝醉酒
37、就够了。”妻子和儿女们坚持要求种稻 谷,于是用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用五十亩种稻谷。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 陶渊明叹气说:“我岂能为五斗米的俸禄向乡里小儿弯腰鞠躬(丧失尊严)啊!”当天就解下 印绶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朝廷征召他为著作郎,他没有前去任职。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没有办到。陶渊 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栗里间邀请他。陶渊明有脚疾, 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竹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儿,王弘到了, 陶渊明也没有什么抵触。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在济阳和陶
38、渊明有交情。后来他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潺 阳,常常去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 都找不到他。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两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家,以便来了就 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的一天,(陶渊明)在房子边上的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把菊 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 每次酒后快意,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 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 守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熟了,陶渊明就取下头
39、上的葛巾滤酒,滤完,又把头巾戴在 头上。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陶渊明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 宰相,耻于自己作为后代又屈居人下,自从宋高祖的基业渐渐兴盛,他再也不愿意做官。元嘉 四年将要接受朝廷的征召,恰好去世了,当时年仅六十三岁,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二、阅读下面的文目文,完成610题。游龙鸣山记(明)陶安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 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雾既久,风日暄 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
40、阙,相距百步,绵亘 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窗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 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峰,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 衫万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 榜日“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 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杆”,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 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 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
41、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 港,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 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 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 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漂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 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雪也。兰亭之 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
42、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 山得以著于世云。(选自陶学士文集,文字略有改动)(注)章:大材。褰裳:撩起衣裳。沆港:水深广的样子。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B.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C.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D.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句意为:王曦之的兰亭集会,或许太感慨悲戚。此次 同
43、游的人心情和悦,吟咏作的诗,质量上乘可以欣赏,也是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为主谓判断句,“兰亭之会,主谓结构做主语部分,后面可以断开, 乃表达判断语气,与或联系紧密,应该在“乃前会后停顿。排除AC。“今同游者心平气易中同游者作“心平气易主语,今为时间状语,意思是此次同游的人心 情和悦。其后断开。发言为诗,主谓宾结构,意思是“吟咏作诗,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 Do故选Bo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 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8 .兰亭之会既有徜徉美好时光的
44、快然自足,又有时过境迁不免感慨横生的终期于尽。C.耆,指六十岁以上的年纪,耆艾,泛指老年人。古代指人上了年纪的词还有耄耋、古稀、 垂髯等。D.浴沂,语出论语:“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谓在沂水洗澡。后多用“浴沂喻一 种怡然处世的高尚情操。【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古代指人上了年纪的词还有耄耋、古 稀、垂髯等中“垂髯错误,垂髻指幼年。故选C。9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土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 引领下文。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
45、而成为龙鸣山的 重要景点。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雪那样纯 正的快乐。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 得一游。【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言文内容能力。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错误,巨石并不在潮音岩,原文为“其西绝顶, 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巨石在山的西边顶部。故选B。1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日“白云深处。(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答案】(1)高高的篁竹上冲云霄,繁密地生长在寺院内。寺院
46、长老出门迎客,邀请我们进 入后堂,堂上有各匾额,上面写着“白云深处四个字。(2)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1)“修,高高的;“干霄,上冲云霄;森,繁密;延,邀请。(2) “斯”代词,这次;“适”:恰逢;“信”,确实10.这篇游记中,作者重点给我们展示了无想山三处的美景,请结合全文概括文中展示了哪三 处美景?【答案】(1)是无想山山中的自然景观。(2)是无想寺的人文景观(3)是山巅的天池美景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根据原文内容加以概括即可。其一,是无想山山中的自然景观。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 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 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其二,是无想寺的人文景观。僧舍雄丽,榜日“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 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日“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 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 玉立。其三,是山巅的天池美景: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援萝, 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灌,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参考译文:游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