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单元内容概述】人文主题本单元为识字单元,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四篇识字 课,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谜识字等,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课文编排充满 传统文化色彩,富有童趣,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课文编排春夏秋冬是看图识字;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改编的韵语识字,将识字与生 活紧密结合;小青蛙是字族文识字,集中体现了形声字识字的特点;猜字谜的内容 和小青蛙有密切联系,教学时可以联系前面的内容开展学习,巩固识字效果。语文要素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 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
2、字。【单元核心目标】1 .在识字课文中,学习识字的方法,愿意主动识字。2 .能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 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单元任务群目标】任务群类型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 .认识54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字和2个笔画。2 .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3 .朗读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背诵姓氏 歌。4 .认识汉语拼音字母表,能有序地正确认读、熟记,能将大小写 字母对应。5.认识短语。(出示课件33)(1)教师引导:刚才我们认识了青草、红花、游鱼、飞鸟,那么请你观察图片说一 说,这些植物和动物都生活在哪里呢?
3、预设:青草生长在池水边,红花生长在山间,游鱼生活在池水里,飞鸟生活在大森林 里。板书: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教师引导:对了,跟我一起念一念这四个短语。“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 林”。学生跟读。(2)识记“池、入”。(出示课件34)学习“池”,教师引导:我们来看“池塘”的“池”。左边三点水, 与水有关。右边是个“也”。可以组什么词呢?(水池、池塘。)我们还知道有两个跟它长 得很像的双胞胎兄弟一一“他、地”。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含义来区分,“他”和人有 关系,所以是单人旁;“地”和土地有关系,所以是提土旁。学习“入”,教师引导:“入”这个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人”字很像,“人”是撇高
4、 捺低,“入”是撇低捺高。“入”可以组词为“飞入”“进入”。(3)结合图片,读短语说意思。(出示课件35)教师引导:“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这些短语是什么意思呢?咱们现在看 一看“池草青”,“池”指池塘,“草”指小草,“青”指的是青青的颜色,现在请你结合 图片来想一想,说一说这个短语的意思。预设:池塘边的小草青青的。教师引导:那“山花红”呢?预设:山花红一一山上的花朵红红的。教师引导:“鱼出水”的“鱼”指鱼儿,“出”是游出,“水”是水面。谁来根据图片 说说鱼出水的意思?预设:鱼出水鱼儿游出了水面。教师引导:那么“鸟入林”是什么意思呢?预设:鸟入林一一鸟儿飞入了树林。三、读指导,读出节
5、奏与韵律1 .一问一答,读好停顿。(出示课件36)师生配合,读一读,教师引导读出节奏:什么青? “池草青”。什么红? “山花红”。谁出水? “鱼出水”。谁入林? “鸟入林。”2 .回顾全文,伴着音乐,男女生合作读。(出示课件37)(设计意图:朗读韵文,可以使学生体会到韵律美、节奏美,充实词汇积累,增强学习 的趣味性。师生配合,男女生合作,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 生更加认真地完成朗读训练。)3 .(出示课件38)教师指导背诵,结合图片,填一填,背一背。( Xbi ( 疝茉(队工1 .(出示课件39)学写“风”,教师讲解:“风”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外边再里 边。横斜钩横
6、要平斜要缓,滑到下面往上勾。里面先斜撇,再写点,交叉在中心线上。可以 组词:微风、刮风、风雨。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2 .(出示课件40)学写“飞”,教师讲解:独体字,第一笔是主笔,横斜钩要圆润倾 斜,撇、点两笔像长在小鸟背上的翅膀要相接,但要防止连笔写。可以组词:飞鸟、飞行、 飞机。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3 .(出示课件41)学写“花”,教师讲解:上下结构,上边是草字头写得扁一些,两 个竖写短,略向里斜。下面是个“化”字,右下竖弯钩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可以组词:花 朵、鲜花、花草。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4 .(出示课件42)学写“入”,教师讲解:“入”在书写时要注意,
7、撇、捺要舒展, 撇低捺高,捺的起笔要微微往下压,与撇在较高的位置相碰。收笔要在一条水平线上。可以 组词:飞入、进入、出入。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设计意图:学生自己书写,加上教师适时的鼓励,让书写变得有趣,学习更有动力。 一年级的写字基础要打好,所以要重视生字的书写规则及书写习惯的培养。)五、拓展延伸,课堂演练1 .拓展延伸。(出示课件44)展示有关四季的美景及短语,让学生继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2 .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5、46)(设计意图:设计有趣的练习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设计】春夏秋冬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青草池草青红花山花红游鱼鱼出水飞鸟鸟
8、入林【教学反思】本课为看图识字,是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本学期的第一课。课文含 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文字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 点。本课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组与四季相关联的词语以及由这些词扩展的短语 组成,表现了四季最有代表性的季节特点。第二部分借鉴了传统文学的一些表达方式,呈现 的是两行意义相关联的词和短语,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美好画面。图文对照, 便于诵读,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词义,识记字形。在课文导入环节,我通过让孩子们回忆上学期的课文一一四季,引入了今天的新课 春夏秋冬,读好课题的同时,教孩子们学写了 “春”和“冬”这两个
9、生字。这样的 开端形式,让整堂课的识字写字任务更加顺畅。在认读生字的环节,学习“吹、落、降、飘”这些表示动作的字时,我除了让学生借助 肢体动作理解字义,还利用汉字的字理让学生理解记忆汉字。如“降”的本义是从高向低 走,其甲骨文就是左边一座山,沿着山是一串向下走的脚印。左边的山慢慢演变成了双耳 旁。这种汉字由来的知识融入,增强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另外,结合课文中折扇这一中国元素,我设计了 “给折扇挂吊坠”的小游戏,不仅增加 了学生的课堂活跃性,也展现了中国元素的美。在今后的识字课教学中,我不仅要继续提升学生的识字兴趣,还应在识字教学中挖 掘、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识字教学不再是机械地认字,注重赋
10、予其文化价值,使学生多方 面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2.姓氏歌【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学习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了解中国姓氏文化的多样性。语言运用:通过多种方式介绍自己的姓氏。思维能力:通过介绍姓氏的方式了解汉字的组合特点,增加识字兴趣。审美创造:探索百家姓的起源,开启寻根之旅。【课前解析】关注文章结构: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全文共两小节 第一小节的前四行采用一问一答的,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 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一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近姓氏“胡、吴” “徐、许”;第二小 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8个姓氏,以及4个复姓:
11、“诸葛、东方、上官、欧 阳”。本课渗透了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主要采用分解部件和偏旁称说两种常见的方式介绍姓 氏,同时体现了合体字的特点。课后练习中还扩充了用组词的方式介绍姓氏的方法。【教学目标】1 .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3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 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2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教学重点】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认读“姓、氏、李、张、古、胡、吴”等
12、7个生字、认识弓字旁1个新偏旁, 学写“姓、什、么 3个字。2 .熟读课文,学习用分解部件、偏旁称说、组词等介绍姓氏的方式。3 .了解单姓和复姓,感受中国传统姓氏文化。【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认识“姓、氏”,会写“姓”。1 .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认识图片上的四个人物吗?他们都姓什么呢?(出示课件3)预设学生回答:猪、孙、唐、沙。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在我们中国人的名字里,第一个字就是我们的姓 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姓氏歌。2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姓氏歌,学生齐读课题。(出示课件4)3 .教师相机指导认识“姓”“氏”。“姓”是后鼻音,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关系的种族称号,是一个家族
13、所有后代的共同 称号,“氏”是翘舌音,意思是姓的分支。4 .教师指导书写“姓”。(出示课件5).教师指导:“姓”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生”第一横笔起笔在横中线上,最后一横最 长。注意左右穿插。(播放生字视频,演示笔顺、组词)学生练写,读写“姓氏、姓名”。(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西游记中的人物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调动课堂气氛。另外课题中就有两个要求会认的汉字和一个会写的汉字,在导入课题时 就进行认读和书写指导,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 .初读课文(出示课件6)(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标一标课文小节。(2)学生自由读
14、课文,标注小节。(3)教师组织同学按小组接龙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朗读儿歌,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2 .学习字词(出示课件7)出示生字: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教师指名读生字,教师引导:“赵、周”的声母都是“zh,都是翘舌音,“孙”的声母是“s,是平舌音。教师请一位学生做小老师,进行领读,其他学生跟读,教师适时指导、纠正。(设计意图:请学生来做小老师,既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能锻炼学生的口头 表达能力。)三、熟读课文,介绍姓氏,认识生字。1 .(出示课件8)教师出示要求:课文介绍了哪些姓氏?圈出来读一读。预设:学生圈出出姓氏。教师适时指导:朗读姓氏的时候请同学注音他们
15、发音的不同,“胡、吴”的声母不同, “许、徐”的声调不同。2 .(出示课件9)教师出示要求:你发现这些姓氏有什么特点?预设:有的姓氏是1个字,有的形式是2个字。教师总结:对,像“李、张”这样一个字的姓氏,我们称它为单姓,像“诸葛、欧阳” 这样两个字的姓氏,我们称它为复姓。(出示课件10)教师:你知道哪些人是复姓吗?预设学生能够答出诸葛亮、司马光。教师指导:三国演义中智勇双全,草船借箭的人诸葛亮就是复姓“诸葛”;聪明机 智砸缸救人的孩子司马光就姓复姓“司马”。3 .(出示课件11)教师出示要求:读第一小节儿歌,想一想:这部分是怎样向他人介 绍姓氏的呢?学生读课文,思考后回答。预设:把自己的姓氏拆
16、分成两个字来介绍。(出示课件12)教师引导:把一个字分解成两个部件来介绍,就是“分解部件”的方 法,比如“李”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一个“木”,下面是一个“子”,我们在介绍 “李”这个姓的时候,一般就会说:“我姓李,木子李。”在介绍“张”这个姓的时候,一 般会说:“我姓张,弓长张。”教师相机介绍新偏旁“弓字旁”,并领读两个新字“李、张”。学生跟读字词:张口、张开。(出示课件13)教师引导:大家再看一看,“古月胡、天吴、言午许”这三个姓氏 是用什么方式来介绍的呢?预设:用分解部件的方式来介绍。教师请学生用“分解部件”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比如:文刀刘、门三闫、耳东陈。(出示课件14)教师引导:除
17、了用分解部件的方式,还有什么方式可以介绍自己的姓氏呢?大家来一看这个字一一“徐”,它和“言午许”的读音相似,如果不说清楚可能会被 听错,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字的偏旁说出来,这样就不会被听错了,徐一一双人徐。学生跟读:徐一一双人徐。教师出示要求:用“说偏旁”的方法介绍下面的姓氏吧!(课件出示“何” “黄”) 预设:学生回答一一“我姓何,单人何”“我姓黄,草头黄”。3.(出示课件15)教师引导:读过课文,介绍了姓氏,这些字你认识了吗?其实它们都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认识。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认一认吧!学生跟读,认识新字。(设计意图:在学习介绍姓氏的同时,让学生回顾“加一加”的学习方法,逐步能养成
18、自主识字的好习惯。)四、朗读、背诵指导,句式练习、学习生字“什、么”。1 .(出示课件16)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清断句,我们来拍手打节奏,把这首儿歌大 声读一读,前面四行男女生一问一答读,后两行我们全班齐读。男生:你姓什么?女生:我姓李。男生:什么李?女生:木子李。齐读:古月胡,天吴,双人徐,吉午许。(设计意图:本篇课文本身就是一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来一 问一答,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 .(出示课件17)教师引导: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请你照样子来做问 答游戏吧!学生朗读课后题中内容。教师继续引导:读完这段儿歌,请你想一想,除了分解部件、说偏旁,我们还
19、可以怎样 来介绍自己的姓氏呢?预设:学生回答还可以组词来介绍。3 .(出示课件18)教师引导:大家选择一种方法向同桌介绍自己的姓氏吧!学生按照老师出示的句式结构进行练习。3.(出示课件19)教师指导:同桌互相问答,填一填,看看谁能背诵儿歌的第一小节。nT xing shen me wd xing你姓什么?我姓 。shen me li什么李?to xing shen mexing他姓什么?他姓shen me zhang 什么?K?gu yud古月kou tian,口天shuang ren双人yan wu言午学生互相背诵、检查。老师点名检查课堂背诵情况,进行点评。5.(出示课件20)学写“什、么”
20、教师引导:有两个字在本课中出现了好几次,你发现了吗?对,就是“什么”这两个 字,我们来学习一下怎么把这两个字写漂亮。“什”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十”的横靠近单人旁的竖起笔,在横中线上右行,竖 靠竖中线右侧,收笔处比单人旁底端略低。组词有“什么、为什么”。学生书空练习并跟读词语:什么、为什么。“么”在书写时要注意(1)撇在竖中线上起笔,在横中线上收笔。(2) “4 ”的 折角不能太大,所以起笔的撇要倾斜一些,穿过中心,折笔处在左下格,略往上斜。学生书空练习并跟读词语:什么、怎么。(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姓氏,不但能巩固学生的学习,还 能锻炼生活实践能力。)五、课堂演练(出
21、示课件22)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拼一拼”的游戏。请你认真读一读, 拼一拼。(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检测学生本堂课对知识的掌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认读“赵、钱、孙、周、王、官”等6个生字、认识“走”“车” 2个新偏 旁,学写“双、国、王、方 4个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 .(出示课件23)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姓氏歌的第一小节,这 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板书:姓氏歌。教师引导:你还记得我们学习了哪些生字吗?我们来做一个生字小红花的游戏吧,看谁 得到的小红花最多!学生依次读出对应的生字,教师及时点评。2 .(出示课
22、件24)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介绍姓氏的几种方式,都有什么 呢?预设:学生回答出“分解部件”“说偏旁”“组词”教师引导:课文中哪些姓氏可以用“分解部件”的方式来介绍?预设:学生回答“李、张、胡、吴、许”。教师引导:课文中哪个姓氏可以用“说偏旁”的方式来介绍?预设:学生回答“徐”。教师引导:一些不能用“分解部件”和“说偏旁”的方式来介绍的姓氏,我们可以组词 来介绍,比如“我姓方,方正的方”。3 .(出示课件25)教师提出要求:现在请全班拍手读第一小节。(设计意图:第二课时开始,在短时间内采用三种形式帮助对第一课时进行回顾,为本 节课探索新知做铺垫。)二、互动课堂,学习生字。1 .(出示课件
23、26)教师引导:全班齐读第二小节,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姓氏有两个字的,有一个字的。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一个字的是单姓,两个字的是复姓。相机板书:单姓、复姓2 .(出示课件27)教师指导:请大家观察这几个单姓,你都认识了吗?5 .复习前后鼻音的读音。6 .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书写规则,在田字 格中正确书写。7 .朗读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发展型学习任务群1 .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2 .通过课文及诗歌的阅读学习,感受自然的美好、祖国的大好河山。3 .能认真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4 .能借助图片讲故事,讲出
24、故事的主要内容,做到声音响亮。拓展型学习任务群1 .推荐阅读:读读童谣和儿歌。2 .实践活动:(1)尝试自主阅读童谣和儿歌,并乐于展示阅读成果。(2)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单元任务群设计】阖里李景物第二关己加一加礴踪单姓、鳗妣3绍、领介绍、细册绍礴着的姓氏皆期4朝有趣的f转加一加、换一换晤方法涉的恃点,判脖谓螳甯W阊借助图T谢攵事1春夏秋冬讲解“赵”字:“赵”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它的偏旁是“走”,还有哪些字有偏旁 “走”呢?预设:起、赶讲解“钱”:“钱”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它的偏旁是“车”,这个偏旁的字大多数和 金属有关系,你还知道哪些有“车”的字?预设:铁、铜讲解“孙、王”:这
25、两个字谁有好方法来记一记?预设:学生回答用加一加的方法,孙是子+小,王是一+土。讲解“周”:作为一个姓氏,你觉得可以怎样来介绍“周”呢?预设:用组词的方法,“我姓周,周末的周”。教师引导:对我们除了用组词的方法来介绍姓氏,还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识记生字,比 如“周”可以组词为四周、周日、一周。学生齐读课件所出示的词语。3 .拓展积累。(出示课件29)教师引导:运用上节课学习的介绍姓氏的三种方法,介绍一下这八个 姓氏吧!(出示课件30)教师拓展百家姓,学生齐读。学生用所学的方式分别介绍八个姓氏,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出示课件31,点击超链接,出示课件32)教师引导,讲解“官”字:“官”是一个 会意字
26、。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外面表示房屋,里面的代表军队,表示驻军的兵营。本义是 临时驻扎的兵营。(点击返回课件31)教师引导:你还知道哪些复姓呢?我们一起来积累一下。教师领读,学生根据,了解更多的复姓。端木公孙慕容西门、百里南宫令狐司徒4 .朗读指导。(出示课件33)教师引导:现在让我们伴着音乐读一读,注意姓氏之间要停顿,单个复姓不要分开读。老师打拍子,学生齐读。5 .背诵课文。(出示课件34)教师引导:我们学完了姓氏歌一课,你会背了吗?让我们来做一个填空的游戏吧!okou tian口 天 ,yan wu告午I o、,w6ng、王,nl xing sh6n me wd xing 你姓件么?莪姓sh
27、6n me li什么李? ta xing s也n me (Q xing 他姓什么?他姓shdn me zhang什么张?gu yue古月shuOng r6n双人 .zhOng gu6 xing shi ydu hdn duO中国姓氏有很多,zhao赵、_zhOu周、_zha ge诸葛、教师请学生分别接龙填空并背诵,教师适时点评。(出示课件35)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说一说: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你可以参考老师的样子,做一张调查表,以此方便进行统计。一年级()班姓氏小调查人数最多的姓氏人数最少的姓氏笔画最多的姓氏笔画最少的姓氏I预设:学生根据班级情况完成课后题目。6 .(出示课件36)姓氏游戏,教师
28、引导:现在我们来翻卡片,说说谁的姓名里藏有这 个姓氏。1 .(出示课件37)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书写了三个生字,分别是“姓、 什、么,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四个生字的书写。教师讲解“双”:“双”字是左右结构,第二笔是点,第四笔是捺,注意第二个横撇穿 插到左下格。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预设:可以组词为“一双、双手”。教师范写:双。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2 .(出示课件38)教师讲解“国”:“双”字我们认识了,再来看看“国”字。 “国”是全包围结构,它的偏旁是国字框。书写顺序是先外后内再封口,注意方框要写得方 正,上下宽度要相等。玉的竖写在竖中线上,中间一横写在横中线上。教师提问:我们可
29、以组什么词呢?预设:国王、中国、全国。教师范写:国。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3 .(出示课件39)教师讲解“王”:“王”是独体字。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横写在横 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三横之间的距离要相等,最后一横最长。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预设:王子、大王、国王。教师范写:王。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5 .(出示课件40)教师讲解“方”:“方”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点写在竖中线 o横折钩要注意笔势的变化,起笔在中心点上,横要短,微微向右下方倾斜,钩要在竖中 线上收笔。最后一笔的撇要舒展。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预设:方正、四方、东方。教师范写:方。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设计意图:本环节采
30、用集中讲解、教师示范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 行了反复强调,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好基础。)四、拓展延伸,课堂演练1 .拓展延伸(出示课件41)播放歌曲百家姓,在音乐中感受中国姓氏文化的独特与魅力。2 .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2)教师讲解练习内容:这是六位同学的姓名卡,你想认识谁呢?请你选择一位同学向他 /她介绍自己的姓氏,并向你的同桌介绍新朋友的姓氏吧!预设:学生根据学习过的介绍姓氏的方法介绍其中一位同学。(出示课件43)教师引导: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学生练习。(设计意图:设计有趣的练习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31、单姓赵、钱、孙、李、周、吴、关B、王 r姓氏歌VI复姓诸葛、东方、上官、欧阳【教学反思】姓氏歌是部编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第二课,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整首儿歌 节奏感强,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课文将一些常用姓氏放置在 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在介绍姓氏的同时让学生完成识字的学习。小学低年级段,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对识字的一个要求就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 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姓氏歌时,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 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本篇韵文节奏轻快,有问有答,有分有合,读起来富有韵律美,因此我采用了拍手读儿 歌这一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
32、我和孩子们一起拍手,和他们合作互相问答 读,还让他们分组问答读,在一问一答中,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本 课的韵律与节奏。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完成了背诵任务,同时也让学生对姓氏产生了兴 趣。本课的一个学习任务是介绍姓氏,我在第一课时讲解练习了分解部件和称说偏旁的方 法,同时根据课后题目增加了组词法介绍姓氏。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通 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对学习生字有了很高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在课堂练习部分,我结合课文讲解并示范游戏规则以及玩法,同时出示姓氏字卡和本节 课所学识字姓氏的方法,以游戏问答的形
33、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在低年级段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步步深入,逐步提高 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3.小青蛙【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字族积累生字,体会汉字的有趣之处。语言运用:通过朗读儿歌,体会汉语的押韵之美。思维能力: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增加自主识字的能力。审美创造:热爱自然,爱护青蛙,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课前解析】小青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儿歌讲述了青 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课文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之中,将字与文融合 在一起,不断巩固青字族中各字的音形义,既有利于读文识字,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
34、展。本课中“清、情、请、晴、睛”都是有共同的母体字“青”做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 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构字规律,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教学目标】1 .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13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会写“青、清”等 7个生字。2 .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3 .正确朗读儿歌。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认读“清、晴、眼、睛”等4个生字、学写“青、清、气”等3个字。2 .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5、。【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会写“青”。1 .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根据我出示的内容,猜猜“我”是 谁?(出示课件3)预设学生回答:青蛙。教师:小青蛙是我们都认识的一种小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一一小青蛙。2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小青蛙,学生齐读课题。(出示课件4)3 .教师相机指导认识“青”。教师讲解:“青”是上下结构。书写时要把笔顺写正确,还要注意字的结构,上宽下 窄。第一横要写得略宽,第二横最短,第三横最长,注意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月字底第 一笔是竖。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预设:青山、青草。教师范写:青。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写。(设计意图:利用
36、做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讲解、 范写,学生练写,可以有效识记生字“青”。)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 .初读课文(出示课件5)(1)教师提出要求:听读课文,听清每个字的发音。(2)学生自由读课文。(3)教师组织同学按小组接龙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朗读儿歌,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2 .学习字词(出示课件6)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会认字在课文中 圈画出来,多读几遍。学生进行圈画,教师巡视进行指导。(出示课件7)教师出示生字:清晴眼睛保护害做事情请让病教师引导:“清、晴、睛、情、请、病”的韵母都是“ing”,都是后鼻音韵母。
37、教师请一位学生做小老师,进行领读,其他学生跟读,教师适时指导、纠正。3.(出示课件8)教师引导:把会认字放在课文里读一读。朗读儿歌时注意里面两个词 语的发音一一“眼睛”“事情”,它们的第二个字都是轻声,读的时候要又快又短。(设计意图:请学生来做小老师,既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能锻炼学生的口头 表达能力。)三、熟读课文,认识生字,学写生字。1 .(出示课件9)教师出示要求:现在大家都会朗读这首儿歌了,现在请你数一数,课 文有几句话?预设:学生找出三句话。教师适时指导:对了,这首儿歌一共三句话,一个句号代表一句话。2 .(出示课件10)教师出示要求:朗读第1句话,想一想小青蛙生长在哪里?它是
38、什么 样子的?预设:青蛙生活在河水里,它长着大眼睛。教师领读:对,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读,“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学生跟读。板书:河水清天气晴大眼睛(出示课件11)教师:现在请看“清”这个字,它是什么偏旁呢?预设学生回答:三点水。教师继续提问:三点水的字和什么有关系呢?学生回答:三点水的字和水有关。教师引导:对,所以“清”这个字是用来描写河水的。它还可以组词“清水、清早”, 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读。学生跟读词语。教师:认识了 “清”,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晴”这个字,它是什么偏旁呢?预设学生回答:日字旁。教师继续提问:日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系呢?学生回答:日字旁的字和太阳有关系。教师引导:对,所
39、以“晴”这个字是用来描写天气的。它还可以组词“晴天、晴朗”, 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读。学生跟读词语。(出示课件12)教师讲解:“小小青蛙大眼睛”中“眼睛”两个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是什么呢?预设:都有目字旁。教师讲解:对了,有目字旁的字都和眼睛有关系。大家和我一起读“小小青蛙大眼 睛”。学生跟读。3 .(出示课件13)教师引导:再读第1句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学生发现“清、晴、睛”都含有“青”字。教师引导:你们看,这三个字都有“青”,它们的发音都和“青”相似,带有后鼻音 ing,而不同的是它们的偏旁。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意思来区别这三个字,请大家跟我一起 读一读一一“清一一河水清清” “晴一
40、一天气晴” “睛一一大眼睛”。学生跟读。(出示课件14)教师引导:之前我们学过“加一加”的识字方法,除了加一加,我们 在学习新字的时候还可以“换一换”。这些都含有“青”的字,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大 家族,叫“青字族”。像“青字族” 一样的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形声字。左边为形旁, 表示字的意义;右边为声旁,表示字的读音。大家听懂了吗?预设:学生已理解。4 .(出示课件15)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你能分清“青字族” 了 没有。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进行生字认读并组词。(设计意图:圈字、认读,让学生在动笔中观察“清、晴、睛,一步步引导学生,让 学生主动发现它们读音上、字形上的相似和细微
41、区别之处,循序渐进地讲解形声字的特点, 并掌握新的识字方法)四、朗读指导,学写生字。1 .(出示课件16)教师引导:请大家拍手读第1句话,注意适当停顿,读出节奏感。学生拍手齐读。(设计意图:本篇课文本身就是一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来一 问一答,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 .教师引导:这一课我们要学写三个生字,分别是“清、晴、气”,跟老师一起来写一 写吧!(出示课件17)教师讲解:“清”是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三点水。写三点水时要注 意,三个笔画不在一条直线上,前两个点下俯,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青”写得窄,紧贴 竖中线。教师范写:清。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教师讲解:“清”
42、可以组词一一清水、清早。请跟我齐读。学生跟读。(出示课件18)教师讲解:“晴”是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日字旁。左窄右宽,注意 日字旁要写得瘦窄,长度比右边的“青”短。教师范写:晴。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教师讲解:我们可以组词一一晴天、晴朗。请跟我读。学生跟读。(出示课件19)教师讲解:“气”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横笔画之间的距离要紧 凑,横斜钩起笔紧贴横中线,横微斜。教师范写:气。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教师讲解:“气”可以组词一一天气、生气。请跟我读。学生跟读。(设计意图:本课的生字笔画较多,所以每个生字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在书写时 用组词的方式对形近字再次进行区分,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五、课
43、堂演练(出示课件20)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请 大家看图读字再组词。(设计意图:课件呈现的画面以本课主人公小青蛙为中心,以小青蛙生活的地方为背 景,并且在相应的位置出示生字,让学生结合图画来识记形近字。)第二课时【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课文扇形图画、文字内容等传统文化元素,感受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语言运用:图文对照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并能运用。思维能力:通过图文对照,理解词义。审美创造: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观察春天的事物变化,感受春天的美丽。【课前解析】关注文章结构:整个识字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一组与四季相关联的词语以及由 这些词扩展的短语组成,
44、表现了四季最有代表性的季节特点。第二部分借鉴了传统文学的一 些表达方式,呈现的是两行意义相关联的词和短语,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美好 画面。关注插图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本课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文 字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图文对照,便于诵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词义、 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教学目标】1 .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 横斜钩1个笔画。2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 季的美好。【教学重点】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借
45、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认读“霜、吹”等8个生字,学写“春、冬、雪” 3个字。2 .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3 .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学写“春、冬”(出示课件3)【教学目标】1 .能正确认读“保、护、害”等9个生字、认识“广” 1个新偏旁,学写“晴、情、 请、生” 4个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 .(出示课件21)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青蛙的第
46、一课时,这 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青蛙。板书:小青蛙。教师引导:你还记得我们学习的“青字族”吗?我们来做一个大转盘的游戏,看看你能 分清它们吗?学生依次读出对应的生字,教师及时点评。2 .(出示课件24)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什么呢?齐读第1句话,回忆课文 内容。预设:学生回答出我们知道了青蛙生活的地方和青蛙的样子。(设计意图:大转盘的游戏形式,能够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并让学生迅速回忆起第一 课时的内容,另外在游记模式的激励下,能更有兴趣学习新的知识。)二、互动课堂,学习生字。1.(出示课件25)教师引导:请大家朗读儿歌第2句,说一说:你喜欢小青蛙吗?为 什么?预设:喜欢小青蛙,因为青蛙能捉害虫、保护庄稼。(出示课件25)教师引导:青蛙能吃什么害虫呢?预设:学生说出一些害虫的名称。教师出示害虫的图片,进行引导:这些虫子都是对我们有害的,统称为“害虫”。“害”,害虫,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