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 彩墨画丨赣美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 彩墨画丨赣美版 .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彩墨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由彩墨画作品导入,引发学生对彩墨画的兴趣。在听取教师介绍、观看示范后初步了解彩墨画的材料和工具,掌握中国画颜料的特点和调色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了积彩发等彩墨画技法后通过联想的方法完成一幅彩墨画作品,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和鼓励,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描绘出彩墨作品。 教学目标1、了解彩墨画的材料、工具等基本知识,欣赏具有代表性的彩墨画作品,感受彩墨画独特的艺术特点。2、掌握中国画颜料的特性和调色方法,体验彩墨画的多种表现技法,学习创作一幅彩墨画作品。3、感受现代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喜爱之情,提升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彩墨画的材料
2、、工具的基本知识。难点:掌握中国画颜料的特性和调色方法,体验彩墨画的多种表现技法。课前准备搜集彩墨画素材,在PowerPoint平台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分配 3课时教学策略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欣赏发法、比较法、发现法、联想法。启发学生联想,经历创作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年纪较小,上学期已经学习了趣味水墨,对水墨画有一定了解。学习热情也非常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很棒!在本课的学习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地在宣纸上进行创作。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 欣赏彩墨画,了解彩墨画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了解林风眠及其艺术主张。3、 谈谈自己喜欢的彩墨画。4、
3、 课后搜集彩墨画相关资料。第二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反馈导入1、 绘画导入(彩墨西瓜)2、 复习前课知识3、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 观看示范2、 回忆彩墨大师:林风眠1、 观看简单的彩墨画创作过程。2、 复习前课,为新课学习激发兴趣大部分同学能反馈上节课内容。学习新知 一、彩墨画工具1、 彩墨画:在中国画里,以“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敷色、点彩,使画面较之水墨画在色彩上较为丰富、明快、鲜亮。2、 工具“文房四宝”和中国画颜料3、 中国画颜料的特点矿物质颜料(石色)、植物颜料(水色)的特点。1、回忆“文房四宝”,说说宣纸的特点。2、学习中国画颜料知识中国画的特点很大一部分来源
4、于工具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生宣的特点非常重要。 文房四宝是三年级上册趣味水墨内容,同学们大多能掌握,并能理解生宣的特点。 二、1、 教师示范调色方法2、 注意事项(水的加入、色彩搭配)3、 一笔二色的示范4、 多种表现技法的讲解(积彩法、拓印法、揉纸法、撒盐法、漂印法)1、 观察学习2、 思考想象通过直观学习了解中国画颜料的特点,了解对比色和相似色。了解水对色产生的作用。有部分同学提前了解了色彩知识,对对比色和相似色有一定了解。 三、巩固练习1、 学生单独练习调色。2、 展示有代表性的作品,学生、老师进行评价,巩固变化的方法。请同学谈谈喜欢哪一副,为什么喜欢,解决“色彩搭配”的问题。(相似色和对
5、比色)3、 学生继续练习完成彩墨作品。(教师适当指导学生,在本阶段,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较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作品。)1、 学生分组自由创作一幅彩墨作品,看谁的作品表现出墨点的趣味和新意,给人以独特的美感。1、动手练习,让学生真实体会对水、墨、色的控制和运用,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地在宣纸上进行创作。 在这个阶段要提醒学生注意卫生情况,小组合作时有一些争议,但学生都能自己解决。互评师评1、 展示作品,请同学介绍自己的画。2、 谈谈自己或同学的作品有什么不足之处?3、 教师给予综合评价,以鼓励为主,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4、欣赏彩墨画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1
6、、 请学生代表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自评。2、 请学生自己或同学的作品有什么不足之处通过对彩墨画技法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水墨的认识。通过完成绘画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与满足感,通过鼓励与建议促进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并长期保持这种兴趣!学生们对自己作品的介绍略显腼腆,在找不足的时段不太愿意找别人的不足,但能找到自己的缺点。教师以鼓励为主的评价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这种兴趣长效保持下去。结束语1、 水墨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绘画,也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结晶,我们要传承,更要发展。我们可以水墨画更缤纷,更绚丽。让色彩和水墨交融,让色和墨结合,用彩墨画出更璀璨的水墨世界。2、 7月1日建党节就要到,学校要组织一次绘画展出,下节课我们将试着围绕党的生日这一主题进行一次彩墨画创作,请大家搜集相关资料。3、 下课清理桌面。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索的精神,为下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