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桃花源记》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612744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桃花源记》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桃花源记》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桃花源记》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桃花源记》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桃花源记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课内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寰,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

2、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土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仿佛若有光仿佛:形容看不真切 B.欲穷其林穷:尽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全,都D.处处志之志:做记号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小大之狱 C.其中往来种作

3、 其真不知马也 D.不足为外人道也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先后叙述了发现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再访桃源的16.不要说,更不必说;告诉;派;到17.D 18. (1)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 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2)有时候自己缺衣少食时,也会得到村里人的照顾。19.悉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 一见冲,因陈无用,脩然而退。20.两人都洁身自好,不趋炎附势(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 污);但在乙文中刘麟之还表现出心系百姓的济世情怀。21. (1)老人(2)妻子和儿女(3)曾经(4)通“返”,返回22. (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村落间)能

4、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2)深山中竟然有人活动的踪迹,(他们两个人)对此感到很奇怪。23.豁然开朗24. 刘子骥是晋朝真实的历史人物,写他寻找桃花源,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表明桃花源可望不可即,为桃花源增添神秘色彩。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没有成功,暗示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5.既包含诗人身涉险境,又遇逆风惊浪,前途命运难以预卜之愁;也暗指了诗人仕途坎坷, 心中郁结的无限愁绪。26.繁多的样子;于是27.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 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这时山岭深邃、太阳 酷热,路上没有一个行人,迷茫地不知道该往哪里走。28.

5、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游九鲤湖日记表达了徐霞客对登临绝顶、领略奇特 风光的热切追求。过程。B.文章结尾写刘子骥“欣然规往”,由此可以看出,本文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C.选文叙写善用照应,如“得其船”照应“便舍船”“寻向所志照应”“处处志之”等。D.选文描绘的世外桃源寄托着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追求,在当时是无法实现 的。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面小题。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白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6、 人。复行教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 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7、。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缘: (2)规:3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4 .文中第段“皆叹惋”写出桃花源人听了渔人所说的世上情形而感受到了桃花源内外 巨大的差异,你认为可能有哪些差异?答出两点即可。阅读桃花源记,完成小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8、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5 .解释文中加点词:(1)鲜美:(2)要:6 .翻译下列句子:(1)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2)便扶向路

9、,处处志之。7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

10、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8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便要还家()(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10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 同社会”的形象体现。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 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的感慨。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

11、,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 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 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11 .选文和连接材料中的文段所写的农民生活是有共同之处的,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出共同点吗?你相信两文段所写生活的真实性吗?为什么?【链接材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日:“此公 欲来,能相容否?”对日: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 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 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

12、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 而从之。又戒日:“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二、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 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余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

13、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 今滁介江淮之间,民安于峡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 涵煦于百年之深也。(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释】滁:滁州。今:北宋。北宋结束了唐末到五代的战乱。乐生送死:百姓 活着时能快乐地生活,去世后能得到好的安葬。上:皇上。涵煦:滋润化育。12 .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仿佛若有光”中的“仿佛”是隐隐约约的意思,指洞里隐隐约约有点光亮。B. “屋舍俨然”中的“俨然

14、”是整齐的样子的意思,写出了房子的整齐。C. “悉如外人”中的“悉”是熟悉的意思,说明桃花源中人衣服和外面的人一样,让渔人 感到很熟悉。D.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中的“干戈”是兵器的意思,指五代经常发生战争。13 .请把【甲】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14 .【甲】文的语言具有言简义丰的特点,请结合具体句子分析。15 .两个文段都写到了百姓的生活,可这样生活的原因却不一样,甲文的原因是, 乙文的原因是。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后面小题【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

15、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南阳刘麟之,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于时苻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人名)将 尽轩谟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贬甚厚。麟之闻命,便升舟,悉受所饷,缘 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脩然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 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选自世说新语)【注】率:率直。尽讦谟(xiim6)之益: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腕(kuang);赐予。乞:这里指“赠送工 陈:陈

16、述。僚(xiao)然:洒脱、自由自在的样子。16 .解释下列加点词(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此中人语云(3)遣人船往迎(4)比至上明亦尽17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A.嶙之闻命村中闻有此人 B.悉如外人悉受所饷 C.缘溪行缘道以乞穷乏 D.征为长史不足为外人道也 18 .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19 .乙文中刘嶙之被征为长史,期间他做了哪些事?(用原文回答)20 .同为魏晋隐士,在乙文中刘麟之所表现的情怀与陶渊明的有何异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题。(甲)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

17、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18、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因, 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园中皆仙方灵药及诸 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 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 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注)困(qun):这里指似圆形谷

19、仓的巨石。斫:砍伐。2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1)黄发垂髯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尝采药至衡山(4)深入忘反2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23 .(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甲)文中的 一词相仿。24 .(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 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夜入瞿唐峡白居易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逆风惊浪起,拔稔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于能漱堆。注释元和十四年三月,贬谪四年后的白居易由江州赴忠州刺史任,经过三峡,因夜 入瞿塘峡而作

20、此诗。稔(ren):纤夫拉船用的竹纤。涌漱(yan yu)堆:在四川奉 节县东,瞿塘峡口中,此地狭窄水急,航路最为险恶。【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丙】六月初八日,出莆郡西门,西北行五里,登岭,四十里,至莒溪,过莒溪公馆,二里, 由石步过溪。又二里

21、一侧径西向坳北复有一磴。可转上山。时山深日酷,路绝人行, 迷不知所往。余意上跻必奇境,遂趋石磴道。芳叔与奴辈惮高陟,皆以为误,顷之, 境渐寒,彼益以为误,而余行益励。既而愈上愈高,杳无所极,烈日铢铢烁烁,余亦 自苦倦矣。数里,跻岭头,以为绝顶也;转而西,山之上高峰复有倍此者。循山屈曲行, 三里,平畴荡荡,正似武陵人误入桃花源,不复知在万峰顶上也。(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游九鲤湖日记,有删改) 【注释】坳:山间的平地。磴:石阶。跻:攀登。励:振奋。畴:田地。25 .白居易的诗“语浅而情深,言短而味长、“欲识愁多少”一句中的“愁”包含了哪两层 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6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落英

22、缤纷 *遂趋石磴道27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时山深日酷,路绝人行,迷不知所往。28 .联系下面两句话,简要分析游九鲤湖日记与桃花源记中作者抒发的情感有 何不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芳叔与奴辈惮高陟,皆以为误,顷之,境渐塞,彼益以为误,而余行益励。参考答案:1. (DAB B2. (1)沿着,顺着(2)打算,计划3. (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 声可以互相听到。(或“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J) (2)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或“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

23、,处处都做了记号。4.示例:桃花源外战乱频频,桃花源内安泰和谐;桃花源外生灵涂炭,桃花源内 怡然自乐;桃花源外苛捐杂税,桃花源内自给自足5. (1)新鲜美好(2)同“邀 邀请6. (1)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2)(渔人)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7.叹惋他们与世隔绝时间长; 叹惋外界变化大;叹惋外界战乱频繁;叹惋外界社会黑暗;叹惋外界人们生活痛苦。(答出 两点即可)8. 类 交错相通 同“邀”,邀请与人世隔绝的地方9. (1)这里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2)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10.B 11.第一

24、问: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定、自给自足的原始农耕生活。第二问:不真实。这样的 生活,只是表达了人民渴望过上平等、安宁、幸福的美好生活的愿望,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中 只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12. C 13.(桃花源人)见了渔人,竟十分惊讶,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 答了他们。14.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个看似简单的句子,意蕴却十 分丰厚。渔人在现实世界里的见闻遭遇不是作者要重点描述的,故而只说“一一为具言所闻: 后半句“皆叹惋,只三个字,从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渔人所说的世上情形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 比,差异多么巨大:一边是混乱不堪,一边是安静自然;一边是苛捐杂税,一边是怡然自乐; 一边是战乱频繁,一边是安泰谐和;种种对比,蕴含其间。愈读而感慨愈多,意味愈深。15.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躲避战乱、与世隔绝;皇上休养生息的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