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第1篇】大禹治水说课稿大禹治水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内的一篇课文,纵观第六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歌颂了主人公某一方面的精神品质。大禹治水这是一 个古代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老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把这样一个历史故事放在二年级教材中进行教学,我想不仅仅是让孩子了解大禹 其人、其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一心为公、无私 奉献的精神品质。由于生活在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多数生活条件优越,受到家长的宠爱, 较缺乏
2、“关心他人、关心社的理解,受到一次爱他人、爱人民生命财产的高尚道德品质教育。第四部分:积累与拓展:学生的个性、能力有差异,实实在在的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 都有进步,这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具体体现。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1写出像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这样的词,越多越好:千()万()千()万()千()万()千()万()千()万 ()2有兴趣的话,想办法找一找、问一问:你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为治理洪水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第2篇】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5课大禹 治水,下面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
3、法、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谈一谈大禹治水这篇课文的教学设想。一、教材分析大禹治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主体课文。这 一单元围绕“伟人”的第一篇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作为第一篇课文, 它承载着让学生感悟伟人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使学生理解何为奉献 的重任。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课文讲述了大禹 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 为百姓造福的故事。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 全文结构清晰,语言精练。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第一自然段讲治水 前洪水经常泛滥,百姓生活在苦难之中;第二自然段讲鲸治水九年没 有成功,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第三
4、自然段讲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文中“十三年、三次、一次、到处奔走”等词句集中体现了大禹的奉 献精神;第四自然段讲禹带领人们采用疏导的办法制服了洪水,百姓 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课文描述的治水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 比,更加凸显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选编本文,旨在 引领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的语言实践中,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 奉献的精神。课文配有1幅插图,画面宏阔,图中众多百姓在禹的带领下热火 朝天地开通河道,禹正在与有经验的老者察看地形。画面与课文第四 自然段内容对应,为学生领会课文、感受禹的形象提供了凭借。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本课具体要求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 学目标制定如
5、下:1 .初读课文,利用学过的方法独立自主的识字,读准字音,培养 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2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洪水的泛滥给百姓带来的 灾难,为深入理解大禹一心一意治水的奉献精神做好铺垫。体现语文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重为、难点:1 .识字方面:掌握15个字的读音,“洪”“灾”“难” 3个字的字 形。理解“淹没”等词的意思。2 .内容方面:抓住“淹没、倒塌、冲毁”等词语感悟洪水泛滥的 景象,为下节课体会大禹的奉献精神做好铺垫。3 .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由于本课特点需要学生认识的字词较多,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 为随文识字、读通顺课文。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天
6、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 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 计情境,设计游戏,分散识字难点,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 松,学得愉快。三、教法与学法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 .情景识字法:识字与写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而 集中识字对学生而言比较枯燥,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多种形象直 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识 字,这样学生易于接受。2 .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
7、学习、合作 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对待学生的学习上,我以学生的“学”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 生放开手脚,积极参与,大胆求索。本课我指导学生用如下方法进行 学习:1 .朗读感悟法:新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 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2 .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学习生字的方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生字的能力。四、教学过程为了创设一个扎实有效的课堂,使学生学有所获,我设计了以下 四个环节:1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多媒体)在教学开始时,我请孩子简单介
8、绍一下大禹,并且告诉孩子们大 禹名字的由来,激发学生情感,然后引导学生质疑课题提出:(1)大禹为什么治水? (2)大禹使怎么治水? (3)大禹治水的结果如何?3个问题。这样设置悬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文的欲望。2 .初渎课文,重点识字a.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让学 生在初读中了解课文大概内容。b.出示生词,多种形式练读,全班纠正字音,重点指导“二类字” 的字音。在听读中纠正字音,培养合作精神。在独立识字中产生成就 感。学生掌握了一些独立识字的方法,本着大纲中识字教学应认 写分流、多认少写、字不离词的原则,我在这个环节只对重点字词有 针对性地加以指导。c.分组朗
9、读词语,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第一组词语描述的是 洪水带给人们的恐惧与伤害,第二组词语告诉我们的是洪水退却后人 们生活的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因为有了大禹治水,人们才能从“痛 苦极了”走向“安居乐业”的生活。为下文学生理解大禹的人物品质 做铺垫。d.让我们和这些“朋友” 一起回到课文中再来默读课文。想想课 文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课堂中我设计的思考是:大禹为什么治 理洪水?如何治理洪水?结果如何?叶圣陶说“学语文要靠自己读书, 自己领悟”为此我创设这样的问题。引领学生回答问题了解全文。培 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3 .精读感悟,体会洪水泛滥。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播放洪水课 件,让学生体会洪水之大
10、。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泛滥”“淹没”“冲毁”“痛苦极了”等词来体会百姓的生活困苦,从而明确大禹治水的意义 与迫切。二年级的教学,应坚持直观形象的原则,要结合多媒体教学,要 结合少量词和句的理解,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对字的认识,在本 段教学中我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讲解了 “洪”“灾”“难”,以字理识 字,学生既识记了字形又了解了字义,从而感悟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4 .布置作业:我让学生阅读其他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拓展了学 生的视野。五、板书设计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整篇课文的眼睛,本节课我设计的板书做 到了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我以上的说课设计是基于以下理念进行的:1 .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
11、学习的主人。2 .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六、说反思上完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感悟:一、重视学生的朗读指导1 .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我将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分为两组让学 生读出不同的感受。第一组词语描述的是洪水带给人们的恐惧与伤害, 第二组词语告诉我们的是洪水退却后人们生活的变化。使学生初步感 受到因为有了大禹治水,人们才能从“痛苦极了”走向“安居乐业” 的生活。为下文学生理解大禹的人物品质做铺垫。2 .读出洪水的凶猛以及可恨。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 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 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 生在想象中
12、,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 达潜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情绪如何。 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透过读来释放自我的感情。 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 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透过读来表现起内心的感 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二、重视训练学生想象和说话能力在指导孩子理解洪水的凶猛可恨时,引导孩子说说看到图片上凶 猛的洪水,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播放洪水视频时,我让孩子说说假如 你是视频中的某一个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采取半扶半放的方法, 让孩子自由想象和表达。三、重视识字写字教学的指导新课
13、标要求教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 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为此,对本节课 的识字教学,我做了以下思考:1 .在教学生字“难”的时候,我让孩子自己观察它的结构以及书 写要点,然后进行范写。2 .在教学生字“洪”“灾”的时候,我采用了字源法,让孩子了解了两个字的演变和意义。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1 .要让学生充分的读,读的要有层次、有梯度。每次读应给给学生明确的任务。训练朗读要在扎实中层层递进。不能因为是公开课而 拘泥于流程,要把孩子的朗读训练到位。2 .在教学时,孩子的回答超出自己的预设,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机智地把孩子的答案一步步转化成
14、自己的预设,而不能直接否定孩子 的回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揣摩揣摩自己的课堂语言,力求精 炼而又具有引导性。以上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 计、反思这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 位评委老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第3篇】小学语文大禹治水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一、说教材内容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 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 事迹。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着力塑造了一个 不畏艰辛,顽强治水,一心为民的英雄形象。这一英雄形象不是平面 的、
15、脸谱化的,而是生动可感的,是在课文展现的几个场景中一步步 深化,逐步丰满立体起来的。洪水肆虐,百姓遭难,大禹决心治水, 初现英雄形象;治水过程异常艰辛,大禹不畏艰难,吃尽辛苦,英雄 的顽强意志使人震撼,人物形象丰满起来;为了治水,大禹三过家门 而不入,这种献身精神让人感动,进一步深化了人物形象;治水成功, 百姓讴歌,此时大禹的形象已经不再只是停留于纸上,而是立体的呈 现在学生眼前,根植于学生心中。同时本文还具有一定的情节,留有 许多空白点,这些都给了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和语言发展空间。基于以上对文本的认识,再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我为 本课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
16、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文10个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没倒),认识一个偏旁 (衣字旁)。过程与方法:1、抓住关键词语,反复品读,体会治水的艰辛,感受大禹的英雄形 象。2、创设整体情境,同时发展想象,在情境中明理悟情,提升语文素 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禹治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本课的教学重点我放在了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展开品读、 想象,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这一人物形象,领悟大禹制服洪 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本课我打算分三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识生字词,知道 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第二课时,精读课
17、文,创设情境,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体会大禹的 献身精神;会”的思想,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因而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生活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多数学生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这 就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根据教材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认识新偏旁“衣字旁”,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写好生字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献身精神。这一课,我分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读通、读好每一第三课时,复习巩固,指导背诵,指导
18、书写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下面我将重点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法学法以及教学内容。二、说教法学法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本课时,借助语言描绘、 多媒体再现、现场表演等多种方法创设“受命于危难艰辛治水一 一三过家门而不入感激英雄”等四个小情境,引导学生伴随着情 感从整体感知教材,理解词句,并把语言训练贯穿其中,充分调动儿 童学习的主动性,多维度、立体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儿童凭借进 入情境所产生的内心感受,受到道德品质、审美情感及意志的陶冶, 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充分地发展。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读中明理、悟情 课文二自然段中的“千辛 万苦、千山万水、挖通了九条大河
19、、劈开了九座大山”以及第三自然 段中的“13、三、一、十”等数量词深刻描绘出了大禹治水的艰辛, 教学时紧紧抓住这些词句,引导学生充分品读,同时展开想象,多渠 道、多方位的与文本积极对话,在对话中感受人物形象、升华情感。三、说教学思路1、迁情入境 初现英雄形象教学开始播放滔滔洪水席卷大地的场面。强大的视觉冲击定会让学生 有所感触,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接着问学生:看到这样的场面你 的心情如何?学生会动情地说心情很难受、悲伤等等,然后让学生带 着这样的心情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后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 了什么?文字结合画面带来的双重刺激更好地激发学生多角度的思 考、多方位的想象。进而使学生凭借想
20、象,深刻体会出洪水给老百姓 造成的伤害之大。这时老师适度地向课外延伸:是啊,洪水给老百姓 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有人去治理过洪水但都失败了,洪水反而越发 肆虐。难道老百姓就将永远生活在灾难中吗?这时大禹出现了,他决 心排除万难,治理洪水。在老师的语言渲染中,大禹这一英雄形象初 现了。学生也将自己对洪水的愤恨、百姓的同情转移到了对大禹的 上。,接着问学生:此时,你最想对大禹说些什么?这一问题的设计, 拉进了学生与本文主人公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将学生带进了治水的情 境之中。2、品读、想象 凸现英雄形象 紧接着第一小节的提问说:是啊,大禹下定决心要治理洪水,那么大 禹治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组织学生四人
21、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自然 段,读读想想画画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大禹治水的艰辛。词的概念 若能与生动、形象、真切的事物以及学生已有的表象、感受、经验建 立起联系,学生就能比较准确比较深刻的理解词的意义。所以当学生 找出关键词句之后,便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会遇 到什么困难?吃哪些苦呢?新课标指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 一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把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见闻结合起来, 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是对教材的一种拓展与延伸。学生可能会说“大 禹在深山老林里走路时,会被毒蛇咬伤,甚至会生命垂危;大禹在挖 河时一不小心就会被洪水冲走;夏天时会被晒得中了暑、冬天会被冻 得浑身发抖”等等。
22、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抽象的词语直观化、形 象化、情节化,深刻的体会出了治水的艰辛。这时再引导学生进行感 情朗读,读出治水的艰辛,大禹的顽强,进一步深化了英雄的形象。3、想象、表演深化英雄形象大禹为了治水,吃尽了千辛万苦,一干就是13年,这时出示第一句 话,引导学生按课文内容填空。然后问: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因为只有敢于质疑,才能有与文本 进一步产生对话的欲望,也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自觉自愿的心理渴 望。学生可能会问:大禹为什么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不进去看一看? 等等。同时让学生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 时,大禹的英雄形象也在学生们的心目
23、中进一步高大起来。在此基础 上,我小结到:是的,这么多年了,为了治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这时出示第二句话,填读。接着老师利用语言创设情境:有一天,大 禹的儿子忍不住了,跑去问娘,他会问些什么呢?面对儿子的提问, 娘会怎样回答他呢?让学生带着设定的问题分组进行表演。学生表演 虽然稚嫩,但是表演中有理解,有感悟,有想象,有拓展这就很 好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感悟。学生的表演结 束后老师趁势说到:大禹难道不想自己的妻儿吗?他多想回去看看呀! 可是为了治理洪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此时,你想替大禹对他的妻 子、儿子说些什么吗?这一环节的设计让人文性与思想性进一步整合, 有意识的将思
24、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当学生的被大禹的献身精神所打动时,紧接着问到:你此时最想对大 禹说些什么?这一问题的设计,使大禹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了 再一次的深化。4、升华情感完美英雄形象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出示洪水制服后的的画面, 问学生:这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一问题的设计与第 一自然段形成了对比。这种幸福美满的日子是谁带来的呢?(是大禹) 所以人民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引读最后一句话)学生也在思、说的教学过程中受到了崇高的人格 熏陶和感染。在这种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教材所 蕴涵的思想性:
25、此时你最想对大禹说些什么?学生的回答中有对大禹 的崇敬、佩服,有对大禹的感激、歌颂。此时,大禹的形象已经不再 只是停留于纸上,而是立体地呈现在了学生的眼前,根植在了学生的 心中。学生在此感悟中,语文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自然段,初步感知大禹是我国古代的英雄人物;第二课时:精读课文,读中感悟大禹治水的艰辛感 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献身精神。第三课时巩固复习生字词,背诵全文,交流课外查找的资 料。下面我重点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教学方法与理念:根据对教材的分析研究,我发现本课就有好几处想象的训练点。因此, 本课的教学我打算抓住文中一些关键词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让学生充分动口、
26、 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利用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然后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 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升华。本课在写作上很有特点。除了首尾段对比,突出重点之外,数量词的运用对突出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明显,第二课时的教学,我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标题入手,质疑问难,激发阅读兴趣首先老师黑板上用简笔画画一条小河,同时课件播放:小河潺潺的流 水声,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这是小河正唱着欢快的歌曲呢!小河有高兴的时候,也会有生 气的时候,当天气变化,连续不断地下大雨,河水暴涨就会形成了可怕的洪水,大家请看:(此时 课件播放洪水泛滥的画面)大家看
27、到的这个画面是1998年,特大洪水暴发的场景,看了这个画面,你想说什么呢?这样的设计,教师首先与学生进行轻松交谈,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运用多媒体创设 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更乐于投入新课的学习。题目是文章的 眼睛,隐含着文章的主旨。紧接下来板书课题大禹治水,介绍大禹的名字并解题,此处的“治 水”治的是洪水,也就是疏通水道,消除水患的意思。第二部分、读中想象,体会感情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 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我紧扣关 键词“千辛万苦”,让学生想象大禹在治水的时候,遇到了哪
28、些困难?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有的说:“大禹满头是汗,也顾不得擦。”有的说:“大禹遇到猛兽还要和猛兽作斗争。”老师适时 引导,“假如大禹在治水中渴了怎么办?饿了怎么办?累了又怎么力、? ”在孩子的想象中大禹的 形象逐渐饱满,在孩子的想象中孩子得到了真正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此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 大禹的看法。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亚里斯多德也曾指出:“想 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寻求 训练点,利用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其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
29、性。课文第三段大 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人肺腑,教材中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这是一个可以充分 利用和挖掘的空白点。我抓住这一 “空白”,鼓励学生大胆体验和想像感人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美好的情感等,然后把自己的理解与想像表达出来。这段内容的教学,主要抓住关键词语,来看一串数字:大禹在外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雨的儿子十 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样子。这里我先和学生一起算了一笔账,一年365天,13年,四千 多个日日夜夜中,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如果是你,当你一天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 当你一个星期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当
30、你一个月、一年见不到爸爸,你会怎么想? 禹的儿子十多年见不到父亲,他会怎么想?假如你是他的妻子或家人,你又会怎么想?如果你是他的邻居,13年 没见他回过家,你又会怎么想? ? ? 一连串的追问,典型场景的渲染,关键时候老师的引导,一 次次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成功地步入角色,走进文本,激发起表达的欲望,从而在积极的情感 体验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交流中内化语言,发展思维,升华了对人物的崇敬之情,达到入境、动 情、达理。第三部分、总结延伸激发感情课文第四小节写道:“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 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这段的教学,我抓住关键词“代 代相
31、传”。首先、我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中洪水被制服后一片山清水秀、轻舟漫游,反映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情景的插图,同时再次与压题画洪水泛滥图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 大禹的功劳。这时,启发学生说说,大家对大禹会说些什么感激的话呢?最后,老师总结:“像大 禹这样,一心为人民办好事,才是真正的英雄!大家永远不会忘记他!他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 从几千年前就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你愿意把这治水英雄 的故事传下去吗?回家把这个故事告诉给父母听,或者弟弟妹妹听。如此激情,大禹的顽强意志、 献身精神、高大形象就此已经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脑中。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三次想象都是有联系的。第一次是在大禹决心治水时,第二次是在大禹治水过程中,第三次是在大禹治水成功以后。三次想象一脉相承,不 仅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促使学生加深了对大禹这一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