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经线和纬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经线和纬线.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经线和纬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经线和纬线”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的内容,包括经纬线的概念、特点,经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特殊纬线及经线圈等知识点。由于概念和知识点多,难度较大,学生容易混淆,所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讲,先讲较简单的纬线,再讲难度较大的经线。 (二) “经线和纬线”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就初中地理学科而言,经纬线是学生学习地理的知识基础,它会渗透到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学习之中。 对于刚学地理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这节知识难度较大,突破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突破这个难点至关重要。 就这章而言,经纬线是学生认识地球仪的进一步细化
2、和深化,也是后面学习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球的运动、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等知识的基础。 (三)课标对“经线和纬线”的要求 课标要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初步认识,再加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所以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法与学法设计 (一)读图、填图法。 (二)演示法。 (三)比较法。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1通过读图,掌握地球仪上五条特殊纬线的名称、纬度,两条经线圈的名称、经度。 2、理解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经纬度的划分;了解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运用经纬度的排列规律判断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运
3、用经纬度的相关知识准确判断某点所在的半球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读图、析图掌握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2、通过读图、填图掌握五条特殊纬线的名称、纬度以及纬度带的划分。 五、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一)教学重点 1、经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2、五条特殊纬线和两条特殊经线圈。 (二)教学难点 1、运用经度的排列规律判断东经、西经。 2、运用经纬度的相关知识准确判断某点所在的半球。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同学们,到电影院里如何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二)探究新知 1纬线和纬度 (1)纬线的特点:用彩色纸条在地
4、球仪上贴出几条纬线,演示地球仪 引导学生说出纬线的形状、长度、指示的方向,归纳并板书纬线的特点。 (2)纬度的划分: 过渡:“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纬线?怎么来区别这些纬线呢?” 引导学生读图1.11,弄清纬度的划分及排列规律。 归纳、小结、板书。 教师画简图,让学生练习判断南北纬和填纬度。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填图突破重点。 (3)特殊的纬线圈 引导学生读图1.7,在图上找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标出它们的纬度。(教师进行记忆方法指导) 师生一起画简图,在简图上标出五条特殊纬线的名称和纬度。 (4)南北半球的划分 引导学生读图1.12,说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说出亚洲所在半球、河
5、北省所在半球。 2、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特点。让学生说出经线的形状、长度、指示方向,归纳并板书经线的特点。 (2)经度的划分 引导学生读图1.10,弄清经度的划分及排列规律。 归纳、小结、板书 利用黑板上的简图练习判断东经和西经、填出经度。 设计意图:通过变势练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东西半球的划分 讨论:“为什么要规定20度W、160度E为东西半 球的分界线。” 利用板图强调:“西经中小于20的在东半球,东经中大于160的在西半 球。”归纳为:“小小为东,大大为西。”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手段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三)小结、巩固 (四)练习、反馈 学生做学习检测中的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 经线和纬线 形状:圆圈 纬线的特点 长度: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北纬(N),从赤道向北递增(0-90N) 纬度 1、纬线 南纬(S),从赤道向南递增(0-90S) 五条特殊纬线形状:半圆圈 经线的特点 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南北 东经(E):向东递增(0以东-180以西) 2、经线 经度 西经(W):向西递增(0以西-180以东) 西经中小于20W的在东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