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和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7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课程代码11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 .在组距分组中,分组标志在每组中取的最大值称为A.上限B.下限C.组距D.全距2 .当商品的销售价格为p与商品的销售量为q时,帕氏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是EPoQo3 .统计某个时点,诸如某月、某季度、某年度的某个具体时间点的企业人力资源规模总量指标是A.动态对比统计B.人员增量统计C.时点规模统计D.时期规模统计4 .根据所从事社会工作的职业、等级、岗位及工期
2、等角度进展划分,可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的A.社会属性构造B.工作属性构造C.自然属性构造D.单位属性构造5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全部可能劳动时间是指A.制度劳动时间B.出勤时间C.日历时间D.非生产时间6 .以下正确计算制度内实际劳开工时的公式是A.制度内实际劳开工时=制度劳开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B.制度内实际劳开工时=制度劳开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C.制度内实际劳开工时=制度劳开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D,制度内实际劳开工时=制度劳开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7.用来
3、表示劳动效益的“逆指标是A.单位劳动时间所创造的劳动成果B.单位劳动成果所消耗的劳动时间C.单位劳动消耗量产生的实际收益D.单位实际收益所消耗的劳动量8 .说明企业人均新创造的价值增大,也说明工业企业每个生产者提供了多少新创造价值,更准确地反映 企业职工活劳动的生产成果,并且说明了企业增产和节约两方面的效果的指标是A.净产值劳动生产率B.增加值劳动生产率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D.劳动生产率的工作量9 .规定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完成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需消耗的劳动时间标准是 指A.工时定额B.工作定额C.产量定额D.劳动定额10 .在现场测定为根基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中,以工序为对象
4、进展现场观测,可以进一步掌握工人在加工 产品中作业等类时间的消耗情况,分析和研究各个工序工时消耗构成的方法属于A.原始记录统计B.工作日写实C.测时D.瞬间观察法11 .关于企业工资总额,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企业工资总额是企业一定时期内以货币或实物形式支付给全体员工的劳动报酬总额B.企业工资总额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员工从企业得到的全部收入C.企业工资总额反映了企业总产出中有多大比例分配给了劳动者D.企业工资总额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劳动者在企业获得的奖金、福利和报酬总额12 .以下不属于工资总额范畴的是A.发给员工的生产奖、劳动竞赛奖、节约奖、业务人员的业绩奖、科研人员的研发奖金及年终奖金等B.单
5、位职工集资入股或购置企业债券后发放给职工的股息红利、债券利息等C.根据法律法规和条例规定,职工因病假、事假、工伤、生育、婚丧假、探亲等原因未参加劳动,按计 时工资标准或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D.支付给员工的附加工资、保存工资及调整工资后补发的工资等13 .企业在招募录用职工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支出包括招聘成本、挑选成本、录用和安置成本等属于A.人力资源取得成本B.人力资源使用成本C.人力资源离职成本D.人力资源保障成本14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实际为本企业所使用劳动力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障费用属于A.教育经费B.劳动保护费用C.住房费用D.社会保险费用15 .对尚未就业的人员进展的获得就业能力的培训是指
6、A.转业培训B.技术工种上岗培训C.在岗培训D.就业前培训16 .职业技能培训的普及分析指标有A.职业培训机构学生的开展速度指标和在职职工培训率B.职业培训机构学生的开展速度指标和职业培训机构学生的增长速度指标C.职业培训机构的负担系数和培训用房建筑面积负担系数D.办学面和在职职工培训率17 .以下指标中不属于合理化建议活动分析的是A.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人数B.已实施合理化建议的经济效益C.职工技术协作活动的成果指标D.合理化建议采纳件数18 .将劳动争议分为集体争议和个人争议两组的依据是A.按劳动争议的原因分类B.按劳动争议方身份分类D.按劳动争议处理层次分类C.按劳动争议的严重程度分类1
7、9 .社会保障要实现的最高目标是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C.社会保险D.社会优抚20 .企业福利费用与工资的分配性质和方式的不同点在于A.前者是按劳动成果分配,后者是按需要分配21 前者按需要分配,后者是按劳动成果分配C.两者都是按劳动成果分配D.两者都是按需要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22 .根据标志是否可以直接用数量表示,标志分为A.品质标志B.可变标志C.数量标志D.不变标志E.质量标志23 .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指标体系包括A.学历构造B
8、.等级构造C.劳动积极性D.团队合作能力E.独立劳动能力24 .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与生产工人时间构成中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A.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时间构成中存在非生产时间B.生产工人时间构成中存在非生产时间C.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时间构成中存在停工被利用时间D.生产工人时间构成中存在停工被利用时间E.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时间构成中不存在非生产时间25 .企业劳动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A.利用指数体系进展评价B.利用综合性指标进展评价C.利用成效系数法进展评价D.利用打分法进展评价E.利用环境测评进展评价26 .常用的劳动定额类型有A.工时定额B.产量定额C.看管定额D.服务定额E.工作定额27
9、.企业工资总额的构成内容主要有A.计时工资B.计件工资C.奖金、津贴和补贴D.加班加点工资E.重大创造创造奖28 .以下属于人工成本的是A.职工技术培训费用B.员工的上下班交通补贴C.工作服费和招工费用D.人工费用的税收E.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费用29 .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培训能力负担的分析指标有A.职业培训机构的负担系数B.教员任课负担程度统计C.企业职工退学率D.培训用房建筑面积负担系数E.企业本期参加培训的人次数30 .以下指标中能表达企业工会福利活动统计的是A.工会图书馆室统计B.工会扶贫帮困工作统计C,组织职工休养活动统计D.工会组织公益活动统计E.企业劳动竞赛参加者情况31 .企业社
10、会保障统计着重研究的是A.企业职工救助统计B.企业社会保险统计C.企业职工优抚统计D.企业职工福利统计E.企业职工奖励统计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32 .以现场测定为根基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方法有哪几种(I工作日写实。主要对生产工人整个工作日中工时利用情况进展观测可以掌握实际用于作业以及完 成作业所必需工时消耗和不必要的工时损失和占用的时间及其在工作日中的比重。2分(2测时。以工序为对象进展现场观测,可以进一步掌握工人在加工产品中作业等类时间的消耗情况, 分析和研究各个工序工时消耗的构成,为统计汇总产品实耗工时提供根基数据。2分(3瞬间观察法。通过对现场操作者或机器设备进展随
11、机的瞬间观测,调查各项活动作业事项的发生 次数及发生率,可以对产品实耗工时进展统计推断,并能保证其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1分33 .简述企业工资总额统计的原则。(1职工工资属于劳动报酬性质。1分(2职工工资应按实发数核算。2分(3注意工资支付形式和经费来源。2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34 .论述简单总体总量指数多因素分析的原理。当简单总体的指标均分解为两个因素的爽积,其中一个为质量指标,另一个为数量指标。如果简单总体的 某个指标可分解为多个因素的乘积,其 基本原理与两因素的情形一样,同样是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固 定在基期,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所不同的是对这
12、多个因素的排序有严格的要求。2分 多因素分析的对象既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是平均指标。2分以三因素为例,不妨记这三个因素为a、 b、c。注意,这三个指标的排序规则是:a相对于b和c为质量指标;b相对于a为数量指标但相对于c为质量指标;c相对于a和b均为数量指标。则对此总量指标进展因素分析的指数体系为:(2分 相应地绝对数等式为:35 .论述按不同时间单位计算的劳动生产率的指标及内容。(I小时劳动生产率。指以小时为单位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反映每个工人在一个小时工作时间内的劳 动效率或者生产产品的能力。2分(2日劳动生产率。指以工日为单位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反映每个工人平均一个实际工作日生产产品 或完
13、成生产任务的能力。2分(3月劳动生产率。是以自然月为单位计算的劳动生产率。综合反映工作月生产工人或全部职工平均 能提供多少有用产品的能力。2分(4季劳动生产率指标。是在月劳动生产率根基上扩大报告期,从而说明劳动生产率在相应时期的水 平。无论是表示企业生产工人,还是表示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效率,都是可以采用的。2分(5年劳动生产率。指按年平均人数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它说明每个工人年生产能力,反映了一个年 度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2分五、计算题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一律准确到2位小数,此题10分36 .某企业2014年与2010年总人工成本及平均人数等资料如下表:2014 年2010 年总人工成本万元L
14、500320平均职工人数千人1000800平均人工成本X元/人50004000计算分析平均人工成本变动及平均职工人数变动对总人工成本变动的影响。解:设L为总人工成本,千为平均职工人数,x为平均人工成本总人工成本的变动情况如下:500320156. 25%; L。= 500 - 320 = 180万元分析:总人工成本指数提高了 56.25%,绝对数增加了 180万元。2分由于平均人工成本变动对人工成本指数的影响:Z 2 /0耳=5000000 - 4000000 = 100万元分析:由于平均人工成本指数提高了 25%,使人工成本绝对数增加了 1000000元。3分由于职工人数变动对人工成本指数的
15、影响:Z Z /芯=4000000 - 3200000 = 80万元分析:由于职工人数变动指数提高了 125%,使人工成本报告期比基期绝对数增加了 800000元。计算结果归纳,得出平衡式:156.25%=125%又125% 180万元=100万元+80万元(2分六、综合计算分析题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一律准确到2位小数,此题20分36.某企业2013年4月份30天有公假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8小时,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1000人,其它情况如下:计量单位:工日工程缺勤工日停工工日非生产工日加班加点工日停工被利用工日合计80040010003000300计量单位:工时工程合格品产量件非工人原
16、因造成的废品产量件基本定额工时基追加定额工时合计20000120090.5求:1该企业的日历工日数、公假工日数、制度工日数、出勤工日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全部实际工日数;2计算该企业工人与企业各种劳动定额完成情况并分析条件不正常和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对劳动定额 完成情况的影响。解:(I各种工作时间计算如下:日历工日数:1000X30=30000工日公假工日数=8 X 1000=8000工曰(2分制度工日数二日历工日数一公假工日数二30000-8000=22000工日(2分出勤工日数二制度工作时间-缺勤工作时间二22000-800=21200工曰(2分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二出勤工日-非生产工日
17、-停工工日+停工被利用工日=21200-1000-400+300=20100工日(2 分全部实际工日数二制度内实际工日+加班加点工日工20100+3000=23100工日(2分(2企业工人与企业各种劳动定额完成情况:yx(3 +)生产工人额定完成程度= J-!-x 100%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x 100%20000 x 9. 0184800x 100% =97. 40%企业劳动条件失常增耗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以企业全部工时消耗为根基的劳动定额综合完成程度企业与生产工人的劳动定额完成程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如下:劳动条件不正常和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对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影响:由于劳动条件不正常,
18、损失了 21400个定额工时,使企业劳动定额少完成11.58%;由于出勤率偏低,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缺勤工时合计为17600小时,按企业 劳动定额完成程度计算,总计约17600 X 97.40 % =17142工时,使企业劳动定额少完成了 97. 40%-88. 93%=8. 47%o 2 分2017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答案课程代码11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5: ABCAC610: DDAAC 1115: DBADD1620: DCCB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21. AC22. A
19、BCDE23. BDE24. ABCD25.ABCDE26. ABCD27. ABCDE28. ABD29. BCD30. BD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31 .(1工作日写实。主要对生产工人整个工作日中工时利用情况进展观测可以掌握实际用于作业以及完成作业所必需工时消耗和不必要的工时损失和占用的时间及其在工作日中的比重。2分(2测时。以工序为对象进展现场观测,可以进一步掌握工人在加工产品中作业等类时间的消耗情况, 分析和研究各个工序工时消耗的构成,为统计汇总产品实耗工时提供根基数据。2分(3瞬间观察法。通过对现场操作者或机器设备进展随机的瞬间观测,调查各项活动作业事项的发生
20、次数及发生率,可以对产品实耗工时进展统计推断,并能保证其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1分32 . (1职工工资属于劳动报酬性质。1分(2职工工资应按实发数核算。2分(3注意工资支付形式和经费来源。2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33 .当简单总体的指标均分解为两个因素的乘积,其中一个为质量指标,另一个为数量指标。如果简单总 体的某个指标可分解为多个因素的乘积,其 基本原理与两因素的情形一样,同样是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 素固定在基期,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所不同的是对这多个因素的排序有严格的要求。2 分多因素分析的对象既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是平均指标。2分以三因素为例,不
21、妨记这三个因素 为a、b、c。注意,这三个指标的排序规则是:a相对于b和c为质量指标;b相对于a为数量指标但相对 于c为质量指标;c相对于a和b均为数量指标。则对此总量指标进展因素分析的指数体系为:(2分相应地绝对数等式为:34 . (I J小时劳动生产率。指以小时为单位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反映每个工人在一个小时工作时间内的劳 动效率或者生产产品的能力。2分(2日劳动生产率。指以工日为单位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反映每个工人平均一个实际工作日生产产品 或完成生产任务的能力。2分(3月劳动生产率。是以自然月为单位计算的劳动生产率。综合反映工作月生产工人或全部职工平均 能提供多少有用产品的能力。2分(4季
22、劳动生产率指标。是在月劳动生产率根基上扩大报告期,从而说明劳动生产率在相应时期的水 平。无论是表示企业生产工人,还是表示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效率,都是可以采用的。2分(5年劳动生产率。指按年平均人数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它说明每个工人年生产能力,反映了一个年 度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2分五、计算题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一律准确到2位小数,此题10分35.解:设L为总人工成本,f为平均职工人数,x为平均人工成本总人工成本的变动情况如下:4 =%=156. 25%; A = 500 - 320 = 180万元L。 E 双丸320分析:总人工成本指数提高了 56.25%,绝对数增加了 180万元。2分由于平
23、均人工成本变动对人工成本指数的影响:Z 不 2 /。f = 5000000 4000000 = 100万元分析:由于平均人工成本指数提高了 25%,使人工成本绝对数增加了 1000000元。3分由于职工人数变动对人工成本指数的影响:Z /。 - E %芯=4000000 - 3200000 = 80万元分析:由于职工人数变动指数提高了 125%,使人工成本报告期比基期绝对数增加了 800000元。计算结果归纳,得出平衡式:156. 25%=125%又125%180万元=100万元+80万元(2分六、综合计算分析题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一律准确到2位小数,此题20分36.解:(I各种工作时间计算
24、如下:日历工日数nOOOX30=30000工日公假工日数=8 X 1000=8000工日(2分制度工日数二日历工日数一公假工日数=30000-8000=22000工日(2分出勤工日数二制度工作时间-缺勤工作时间二22000-800=21200工日(2分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二出勤工日-非生产工日-停工工日+停工被利用工日=21200-1000-400+300=20100工日(2 分全部实际工日数二制度内实际工日+加班加点工日二20100+3000=23100工日(2分(2企业工人与企业各种劳动定额完成情况:y电+)x(方 +0生产工人额定完成程度= J!一-x 100%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25、 04-x wo%20000 x 9. 0184800x 100% =97. 40%企业劳动条件失常增耗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以企业全部工时消耗为根基的劳动定额综合完成程度企业与生产工人的劳动定额完成程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如下:劳动条件不正常和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对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的影响:由于劳动条件不正常,损失了 21400个定额工时,使企业劳动定额少完成11.58%;由于出勤率偏低,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缺勤工时合计为17600小时,按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计算,总计约17600X97. 40%=17142工时,使企业劳动定额少完成了 97. 40%-88. 93%=8.47%。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