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教案大全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教案大全七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中考化学教案大全七篇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熟悉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展溶质质量分数的简洁计算。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查看商品的标签,熟悉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工具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试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对平常我们认为的“饱和溶液就是浓溶
2、液,不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的错误观点有了明确的熟悉。那么推断溶液的浓或稀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要争论的问题。(板书:溶液的质量分数) 二、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喜爱游泳吗? 生:喜爱。 师: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移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 (生纷纷谈论,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多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幅图片:(死海图片) 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移在水面上吗? 生:盐份多,浓度大。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试验,来详细说明为什么会消失这样的奇景。 【活动与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两杯糖水的浓度大小?如何区分两杯
3、食盐水的浓度大小? 生:通过品尝它们的甜味和咸味大小鉴别,更甜或更咸的为浓度大的糖水或盐水,反之浓度小。 师:但是在试验室,由于许多试剂有毒,根本不能通过品尝来推断浓度大小。那如何推断它们的浓度大小呢? 试验在三只试管中各参加10mL水,然后分别参加约0.5g、1.0g、1.5g固体硫酸铜。比拟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一样,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对于有色溶液,可以依据颜色来粗略地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师:对于食盐溶液的浓度大小,也可以通过以下试验推断。 【探究试验】鸡蛋在水中漂移 取一个烧杯,参加250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按
4、下面的步骤进展试验并照实填写下表。 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成是否一样,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溶液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与死海的漂移原理一样) 师:其实,表示溶液浓度大小的方法有许多,今日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呢?请同学们看教材第42-43页,找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生:溶质的质量分数=l00%。 师:同学们归纳得不错,这正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刚刚在试验中消失了多组数据,请你在表中任选12组数据来计算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争论: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克。有人说:“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
5、么? (1)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0克氯化钠正好到达饱和状态。 (2)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6.0克氯化钠。 我们从中可得到的信息就是:溶剂的质量为100克,溶质的质量为36克。 那么,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就为:36.0g/(100g+36.0g)100%=26.47%。 (3)错,它把溶液与溶剂混淆了。 师:其实,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应用是特别广泛的。同学们可以先尝试着做一做: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潮湿。用400克甘油溶解在100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板书讲解解答过程) 解:甘油的质量是400
6、克,水的质量是100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0g+100g=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80%。 答:所得甘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教师小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另一个等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假如我们能将这两个等式娴熟运用,那么只要知道了“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中的任何两个,我们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 师:下面同学们再做这样一个练习: 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江同学收集到如下标签: 请你利用标签中的数据设计一个简洁的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题目,设计好后与同桌交换练习。完成后交由同桌批改。 (学生进展设计并交
7、换完成) 课后小结 师(在教室巡回指导后):刚刚我看到同学们设计的题目以及同桌相互的批改后,发觉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超出了我的预期,看来,同学们这节课还是挺有收获的。现在我们好好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学问? (生思索、回忆) 师(布置练习):生活中你们都见到过哪些溶液,请你们找到溶液标签、记录的内容并计算其中各种溶质的含量。 中考化学教案大全(篇2)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爱护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复原出来的方法。 (2)会依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响物或生成物进展有关计算。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
8、简洁方法。 (4)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熟悉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爱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试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猎取信息。 (2)运用比拟、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猎取的信息进展加工。 (3)能主动与他人进展沟通与争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加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奇怪心和探究欲。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加社会决策的意识。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惜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铁的冶炼。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
9、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3)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4)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工具 试验用具:Fe2O3、石灰水、贮有CO的贮气瓶、磁铁、铁架台、酒精喷灯、酒精灯、试管、直玻璃管、橡胶塞、导管、火柴。 教学过程 引言 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由于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有限的,故我们需对其进展合理的利用和有效的爱护。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爱护 一、金属资源概况 讲解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
10、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矿物形式存在。含有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工业上就是从矿石中来提炼金属的。 请学生观看课本图816、817、818等有关金属资源的图片。或展现矿石样本或放录像 过渡不同种类的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一样。它们在地壳中呈怎样的分布趋势呢? 请大家看课本P15“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的资料。 问人类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属有哪些? 答铁、铝、铜等。 追问这是否和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有肯定的关系呢? 生确定有!由于铝、铁在地壳中的含量是全部金属中最多的。 怀疑铜的百分含量远小于铁和铝,为什么也普遍使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呢? 可让学生
11、争论、各抒己见 总结这主要与铜的性质和铜的提炼本钱有关。 追问那么,自然界含铁、铝、铜的矿石主要有哪些呢?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生含铁的矿石主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含铝的矿石主要是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铜的矿石主要是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和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 承接我国的金属矿物分布怎么样? 引导学生看课本有关内容 答案:矿物种类齐全,矿物储量丰富,其中钨、钼、钛、锑等储量居世界前列,铜、铝、锰等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补充虽说我国矿物种类比拟齐全、矿物储量比拟丰富,但由于多种因素
12、的影响,我国主 要矿产品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我国经济高速进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增长很快,主要矿产资源短缺的态势日益明显。假如地质勘探无重大突破,21世纪初,我国矿产资源将消失全面紧缺的局面。 过渡现在,人类每年都要向地壳和海洋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以提取数以吨计的金属。其中,提取量的是铁。把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做金属的冶炼。炼铁的过程称之为铁的冶炼。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铁的冶炼的学问。 二、铁的冶炼 介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头生产和使用铁器,从公元1世纪起,铁便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 引导学生观看图819(我国古代炼铁图) 讲解钢的主要成分就是铁。钢和铁有着特别广泛和重
13、要的应用,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工业进展的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钢铁工业得到了飞速的进展。1949年,我国的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1996年,我国的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居世界前茅。 引导学生观看图820(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和图821(为纪念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 介绍我国辽宁鞍山、湖北大冶、四川攀枝花等地都有大型铁矿。 过渡铁矿石是怎样炼成铁的呢?现以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e2O3为例,来学习讨论如何实现铁的冶炼。 启发比拟Fe2O3与Fe的组成差异,设想用什么方法或试剂去完成铁的冶炼。 学生争论Fe2O3与Fe在组成上只相差一种元素,
14、即氧元素。要使Fe2O3变为铁关键是使Fe2O3失去“O”。可能的方案有: 1.加热使Fe2O3发生分解反响。 2.找寻一种物质使其主动夺去Fe2O3中的“O”。 引导学生对以上方案评价方案1要使Fe2O3分解,需较高的温度;又由于铁在高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要使Fe2O3分解胜利,还须在非空气气氛中进展,这样本钱太高。方案2比拟切实可行。但选用什么样的物质才能使Fe2O3失去“O”呢? 教师引导我们可以从以前接触过的一些物质中,查找适合这种条件的物质。请大家回忆、思索并争论。 学生争论 结论Mg、H2、C、CO等都符合条件。 教师总结事实上,这些物质都可把Fe2O3中的“O”夺走。但考虑
15、到经济效益等缘由,我们一般选用C或CO。 师请大家写出以CO和Fe2O3为反响物冶铁的化学方程式。 冶炼原理 学生板书Fe2O3+3CO3CO2+2Fe 教师引导请大家利用自己的才智,设计一个模拟铁的冶炼过程的化学试验,并能验证其生成产物。 学生争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金属冶炼的一般条件、生成物的证明、尾气的处理等角度进展考虑。如依据阅历学生可推断出金属冶炼的一般条件是高温;依据以前所学学问学生可想象到用澄清石灰水验证CO2;用磁铁验证铁的生成;CO有毒,尾气应处理等。 演示试验83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的试验 留意: (1)试验前应先通CO把装置内空气排洁净,然后再加热;反响完成后,须待试管内物质冷
16、却后再停顿通CO。 (2)反响完毕后,把得到的黑色粉末倒在白纸上观看,并试验它能不能被磁铁吸起,以推断反响中是否生成了铁。 总结上述试验是试验室模拟铁的冶炼过程,工业上铁的冶炼原理虽与上述试验一样,但其规模、条件、装置与此差异很大。 介绍把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工业上炼铁时,把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参加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响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复原出来。 可投影展现如下列图的炼铁高炉构造。另,若有条件,能播放工业生产中冶炼铁的录像,或参观钢铁厂 过渡在冶铁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含有杂质,故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就不行能不考虑杂质问题。 三、有关杂质
17、问题的计算 投影例题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分析此题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汁算,但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洁物质之间的数量比,而不表示不纯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故计算时须先进展换算。假如题目给出或要求算出不纯物质的质量,必需先换算成纯洁物质的质量,或先计算出纯洁物质质量再换算成不纯物质的质量。 师请大家依据以上分析,解答此题。 学生活动 投影给出正确解法如下: 解:1000t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80%=800t。 课堂练习习题4 对练习中消失的错误进展分析和订正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展计算时,要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中考
18、化学教案大全(篇3) 金属材料教案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详细事例,熟悉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进展的亲密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打算了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资源、回收等; (3)熟悉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看、试验等方法猎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拟、分析、归纳等方法对猎取的信息进展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育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奇怪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
19、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物质的变化。 教学工具 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 教学过程 学习情景 展现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飞机、坦克、轮船等)。 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感想如
20、: 1.想到金属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亲密。 2.感到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们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东西依据什么选用金属。 新课引入通过大家刚刚的发言,可以看出大家对金属材料的重要性有了肯定的熟悉,而且也对它们很感兴趣,固然也有许多疑问。本单元我们就来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中考化学教案大全(篇4) 教学目标 1.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自制酸碱指示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状况。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酸碱指示剂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50-5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问
21、题: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石蕊和酚酞。石蕊试液是紫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酚酞溶液呈无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2.下面同学们能通过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来验证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并把观看到的现象填在下表里。 (1)同学们两人一组,相互之间说一说自己的试验方案。教师随时订正。 (2)填完下表后,同学们说一下被检验的各种物质是酸还是碱。 3.酸溶于水叫酸溶液,所以酸肯定呈酸(填“酸”或“碱”)性;碱溶于水叫碱溶液,所以碱肯定呈碱(填“酸”或“碱”)性。所以都可以用指示剂来检验它们的酸碱性。 【小组争
22、论】 1.试总结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酸性溶液和酸溶液有什么关系?碱性溶液和碱溶液有什么关系? 3.用指示剂验证NaCl、Na2CO3、NH4Cl这三种盐的酸碱性,通过这几个试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师点拨】 1.酸溶液的溶质肯定是酸;酸性溶液的溶质不肯定是酸,还有可能是盐,如氯化铵、硫酸锌等。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碱溶液的溶质肯定是碱;碱性溶液的溶质不肯定是碱,还有可能是盐,如碳酸钠等。碱性溶液包含碱溶液。 2.盐溶液有可能呈酸性,也有可能呈碱性,还可能呈中性。 【跟踪练习】 1.把氢氧化钠、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的颜色变化依次是(C
23、) A.紫色 蓝色 红色 B.蓝色 红色 无色 C.蓝色 红色 紫色 D.红色 蓝色 紫色 2.对某无色溶液进展以下试验,依据试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B) A.滴入紫色石蕊试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呈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参加Mg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D.参加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学习指导二:自制酸碱指示剂 【自主练习】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许多,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体验一下并填写下表: (1)取几种同学们预备的植物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参加酒精浸泡;
24、 (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3)试验指示剂1-2种在下述4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小组争论】 1.在第一步中,为什么要参加酒精?此过程是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消失“万紫千红”的花? 【当堂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局部。 中考化学教案大全(篇5) 教材分析 本章是正式系统学习化学的第一章,带着学生进入化学课堂、走进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精彩而神奇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了解化学课的学习内容、熟悉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根本哲学观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奇怪心和学_。通过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的活动,体验科学探
25、究的重要性,熟悉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培育学生合作与沟通的习惯和力量。 学情分析本章是化学启蒙教育的第一章,带着学生走进化学课堂,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让学生熟悉化学课学习的内容,熟悉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根本的哲学观点,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奇怪心和学_。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 1、了解化学课学习的内容,玻璃仪器的洗涤,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 2、了解药品的取用方法和加热操作,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推断,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一些生活简洁变化的分析,熟悉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 2、通过对化学
26、试验的根本操作及安全学问的学习,培育学生良好的试验习惯; 3、通过对铜加热变黑试验的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向往和疑问,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熟悉到化学是现代社会不行缺少的一门重要科学。 教学措施通过试验及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熟悉到化学是现代会不行缺少的一门重要科学。 中考化学教案大全(篇6) 材及学情分 析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中有空气的一些常识,通知对已有学问的回忆和试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进一步的观看中,体会化学试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课时教学目 标学问目标: 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学习能说出
27、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能初步辩别纯洁物、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展学习或理解有关概念。 2.通过空气成分的试验、分析试验过程等方法,能自主得出试验结果,能更深刻地理解有关学习内容。为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打根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讨论空气组成的试验过程,树立敬重客观事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空气污染与爱护的学习,熟悉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增加环境爱护意识,熟悉到爱护环境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重点: 1.空气的组成。 2.空气中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 3.空气的作用。 4.纯洁物与混合物的概念 难点难点: 1.
28、讨论空气组成的试验过程及原理。 2.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教法学法2 指导试验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预备 教学过程提要 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观看和描述试验现象 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描述观看到的现象,并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缘由。 1、介绍仪器和药品名称教师边演示,边叙述试验过程,动作要慢 2、熟记试验中观看到的现象并推想同此得到的结论。 教学过程 1、通过阅读P33页的图,体会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联系 2、学生阅读,看图、分析这几种气体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联系 3、能表达出氮气、几种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中考化学教案大全(篇7) 初中化学教案:氧气
29、的性质和用途 【学问要点】 一.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 氧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无色 气体 无味 大于空气密度 不易溶于水 液氧、固态氧都是蓝色的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拟活泼, 在肯定条件下能与很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响,例如与碳、硫、磷、镁、铁、石蜡等都能反响。在氧化反响中供应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的氧化剂。另外氧气能助燃,但不行燃。 一些物质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比拟: 反响物 发生反响 反响现象 生成物 文字表达式 的条件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木炭跟氧气 点燃 持续红热,无烟,无焰 猛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气体 二氧化
30、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硫磺跟氧气 点燃 持续燃烧放热,有模糊可见的淡蓝色火焰,无烟 发出光明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二 氧化硫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红磷跟氧气 点燃 黄色火焰,伴 随放热和大量白烟 猛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白烟易溶于水 五氧化二磷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铁跟氧气 点燃 灼成红热,离火后变冷 引燃后,能持续猛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熔化后溅落 四氧化三铁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蜡烛(主要是石蜡跟氧气) 点燃 黄白色光亮火焰,火焰分层,放出热量,稍有黑烟。 火焰非常光明,分层,放出热量
31、,瓶壁有雾珠,还有无色气体生成,能使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水和二氧化 碳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3 . 分析氧气与木炭、硫磺、红磷、铁等物质的化学反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由两种物质起反响而生成另一种物质。这类反响叫做化合反响。 化合反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响。是化学反响的根本类型之一。特点:“多”变“一”。 形式:A+B=AB 4. 分析氧气与木炭、硫磺 、红磷、铁、石蜡等物质的化学反响,其共同特点是都是物质 跟氧气发生的反响,这些反响称氧化反响。 氧化反响: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响叫做氧化反响。留意这里的氧包括氧气,但又不只限于氧气。 另留意:氧化反响与化合反 应没有必定的联系,即化合反响不肯定是氧化反响,而氧化反响也不肯定是化 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