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21《山居秋暝》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091971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21《山居秋暝》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21《山居秋暝》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21《山居秋暝》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21《山居秋暝》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五年级上册语文21山居秋暝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语文山居秋暝教学设计【教材解读】本课有两首古诗和一首词,它们都对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有 山雨过后的山居秋景,有夜半难眠的客船夜景,有行军营帐的边塞雪 景,这些风景都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山居秋瞑是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初秋薄喜、雨后初晴的山中 图景。诗的大意是: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 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 石头上游潺流过。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 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调谢,可“我”还 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首联上句中的娜字,既点出

2、了新近 下雨之意,又表现出下雨后清新如洗的感觉;下句的“晚来秋”, 呼应了诗题,表现出山居秋暝独有的特色。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明 月高照、清泉流淌的图画,两句一静一动,描绘出山间傍晚的美好 景色。颈联描写人的活动,由“竹喧”而知浣女归来,由“莲动”可 见渔舟顺流而下,用洗衣女子的欢歌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场 景,衬托出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尾联两句,由写景转为抒情:由于山 间景物如此清新美好,令人流连忘返,所以诗人流露出长久隐居于此 地的心愿,即使春去花落,也不会为之改变。三首古诗词均配有插图。第一幅插图上有远山、流水、竹林、三 两人家,描绘了一一幅山居秋暝图。第二幅图中,诗人独坐江边渔船 上

3、,枫树的枝叶静静飘落。第三幅图,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大雪漫 天飞舞,军旗随风飘动,无数顶帐篷透出昏黄的灯光。三幅插图,均 营造了和诗词相对应的意境,便于引导学生借助插图理解诗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暝、浣”等2个生字,会写“孙”字。2 .进一步学习诵读和欣赏诗歌的方法。过程与方法:L培养鉴赏古诗时展开想象,再造诗歌意境的能力。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2 .体悟诗人热爱纯朴、宁静、自然的山村生活的情感。3 .能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 绘的景象,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

4、重点】分析意象,品味意境,领会诗歌主旨。【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 的景象。【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2.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引出课题1 .中国堪称诗歌的国度,而唐朝则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人 群星璀璨,作品浩如烟海。孩子们,你们知道“诗仙”是谁吗?那“诗 圣”是谁呢? “诗佛”又是谁呢?(王维)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维的一首写景诗一一山居秋暝, 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二、读诗句,读出韵律(一)解诗题1 .猜猜“暝”是什么意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这个时间 段是一天的什么时候?

5、(傍晚)2 .“秋暝”是什么意思?(秋天的傍晚)【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理解“暝”字的意思,掌握通 过注释理解古诗词这一方法,为之后的古诗词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 .居”意思是住,居住。(拓展:山居、村居、家居、客居、旅居。还有一种人住在不想 让别人知道的地方叫一一隐居,“山居秋暝”的“居”就有隐居的意思。)4 .谁来连起来说一说诗题的意思?(两人说)(诗人在山中居所看到的秋天傍晚时的景色。)【设计意图】每首诗的题目是诗的眼睛,在理解古诗词内容之前, 先理解题目的意思及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这样能为理解古诗内容做 铺垫。(二)初读古诗,体会韵律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的脚步,去欣赏山

6、中的美景吧!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1)提出要求:自由朗读两遍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朗读,你觉得他读准确了吗?(3)齐读。2 .朗读古诗,读出节奏。过渡: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要读出古诗的节奏。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1) 你读出了古诗的节奏,五言律诗一般按二三划分或二一二 划分。过渡:今天,老师再给大家教两种诵读古诗的方法。(2) “停连法”(声音是停的,但气息还要连着。)(读的时候,停顿处的声音是停的,但气息还要连着,稍微延长, 留有想象的空间。比如:读“空山”时稍微延长,想象空山是怎样的? 天气是怎样的?明月是怎样的?)师引读

7、: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3) “平长仄短法”每句后半句最后一个字是一一秋、流、舟、留,你们发现这些 字有什么特点?(预设:押韵;都是平声。读的时候声音延长)平声:一声和二声师引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每句前半句最后一个字是一一后、照、女、歇,你们发现这些 字的读音都是几声?(“歇”在古音中是四声,所以这几个字都是三 声或四声,所以都是仄声,读仄声的时候声音轻而短。)仄声:三声和四声师引读:老师读第一句,学生读第二句。师引读: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学生齐读【设计意图】通过诵读法来传输教学信息,使学生由“画”入“诗”, 知“情”而出,实现形象思维和审美能力的迁移,焕发学生的主体创 造激

8、情,这一环节给学生教了两种读古诗的方法一一“停连记忆法” 和“平长仄短法”,体会古诗意境美的前提是能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合韵味美,为学生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奠定基础。三、抓景物,理解诗意过渡:孩子们,你们读出了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美。1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秋天暮色下的很多景物和人物,请用 笔在诗中圈起来。(相机板书:空山、新雨、天气、明月、松、清泉、石、竹、浣 女、莲、渔舟、春芳、王孙)师引读:齐读景物和人物2 .小组合作,交流诗意(1)这一个个景物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现在,让我们走 进这优美的水墨画中,如果你就是诗人,用你准备用你的画笔先画什 么?(空山)空山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9、天气怎么样?(2) 一场新雨过后,空气清新,诗人陶醉在这样的美景当中, 久久不愿离去,不知不觉天黑了,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一一生 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3)四人小组合作,借助插图和注释,想象每一幅图描绘的景 象都是怎样的?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山来。(4)小组汇报四幅画面谁能用语言描绘出这两幅画面?一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 流过。你的描绘,正如苏轼对王维诗的评价一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苏轼也曾这样评价王维的画一一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我们来 观察课本中的这幅插图,你觉得画中又隐藏着怎样的一句诗呢

10、?一一 生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你能用 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山来。浣女:洗衣物的女子。归浣女(倒装)浣女归:浣女洗衣归来。 渔舟:顺流而下,回家的渔夫。下渔舟(倒装)渔舟下诗意: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 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溜而下。3.在秋天暮色之下,一切都是那么宁静一一生读: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在这份宁静之中,也藏着一份热闹一一生读:竹喧归浣女,莲动 下渔舟。四、想画面,动静交融1 .读到这里,你发现这些景物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引导学生聚 焦景物,发现景物的不同之处:明月、松林、清泉、溪石是静态的景 物:竹林、浣女、莲叶、渔舟是动态的景

11、物)2 .明明展现的是宁静的山林景色,为什么还要写林间浣女之声、 渔舟摇动莲叶的姿态呢?这不是打破了这份宁静、幽雅之美了吗?如 果把这份热闹的景象删去,是不是能让这幅画面显得更宁静呢?(删 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3 .学生自由读删去后的诗句,同桌交流想法。4 .互动讨论,教师点拨:缺少了这些动态的景物,山林虽然显得 宁静,但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没有一点点生机。有了浣女、渔 舟的热闹,不仅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还让我们感受到画面 中有动有静、有景有人,给这份恬静蕴含着一种勃勃生机。(板书: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5 .我们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种动静结合的写作方 法,使

12、景物写的更生动形象,充满生机。6 .再读故事,读出动态美和静态美。【设计意图】诗是抒写心灵的艺术,诗歌鉴赏重在使学生体会到 韵味独具、匠心独运的“诗中有画”的意境。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 点,通过男女生分组想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 力,同时用语言文字将美好的画面描述出来,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 动态描写。五、悟诗情,诵读积累1 .孩子们,这座空山有着清新的空气,清幽的坏境,清纯的人们, 你觉得它美不美?那你想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吗?为什么?在这种环 境中,我们可以放下些什么?(烦恼、作业、辅导班)2 .除了你想住在这里,谁还想住在这里呢?(王维)哪一句诗表 达了诗人这样的想法?(随意

13、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芳:春天的芳草。歇:尽。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诗意: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 此地。3 .出示: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不可久留”,但王 维却想要留在这座“空山”中,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孩子们先默读一 则王维的资料。4 .补充诗人创作背景资料,了解诗人的心境30岁考中状元,出任太乐丞,后因伶人舞黄师受累,被贬官。 35岁时,张九龄任丞相。被提拔为右拾遗,后调任监察御史。奉旨 到边关慰问将士,写下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40 多岁时,在终南山修建了辆川别业。55岁时,安史之乱爆发,被叛军俘虏,出任伪职。战乱平定后,

14、被下狱问罪。在他被俘时写下凝碧池:“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 日再朝天?秋槐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表达亡国之痛,又 因他弟弟的救助,才获得赦免。”(生默读)5 .读完资料,你觉得王维为什么愿意长久居于此地呢?在这种诗 画一样的环境当中,他放下了什么?(远离官场喧嚣 阿谀奉承 心 官场中的勾心斗角 伴君如伴虎的官职)【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补充王维的生平事迹,让学生进一步 体会诗人心境,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6 .在这诗画一样的环境中,他的心变得怎么样了?7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远离喧嚣、归隐田园,寄情山水,在这 样的环境中,它的心变得像月一样明亮了,像泉一样清澈了,像莲一 样出淤泥而不

15、染,纯洁了,变得像浣女、渔民一样自由、安闲、淳朴 了,一个字一一闲。)8 .现在,让我们带着诗人的这种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再齐读古诗。9 .借助板书,背诵古诗(孩子们,你们会背了吗?我们来试一试, 不会的背的孩子可以看书)10 .欣赏并学唱古诗诗不仅可以读出来,还可以唱出来,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让我们 一起欣赏这如诗如画的美景。11 .总结什么是音律 就是相隔1000多年,诗人在诗中所写的优美的画面, 向往的生活,表达的心迹,在1000多年以后,我们也能与诗人心心 相印,产生情感共鸣,这就是经典。阅读经典,让我们的心闲起来, 阅读经典,让我们的心静起来,王维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山叫空山,这 座山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六、学唱诗,课外延伸1 .学唱这首歌,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2 .搜集王维的其它写景诗,体会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 境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