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盐山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95023497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盐山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届盐山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盐山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盐山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届盐山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一、 填空题。 (20 分)1海豚在水里的游动速度每秒可达28米,这个速度可以写成(_),读作(_)。2与a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分别是_和_3在( )里填上“”“”或等于“”。(1)46050(_)46500(2)18538(_)18539(3)25040(_)12580(4)3600495000(_)36040900(5)380万(_)3800001(6)二亿五千万(_)4900000004同学们为学校图书馆捐书,四(1)班35人捐了63本,四(2)班40人捐了87本这两个班平均每人捐(_)本5要使20025167先算加减法,最后算除法,

2、需要添上两个小括号,按这样的要求,添上小括号后的算式是_。6已知三角形的一条边长6厘米,另一条边长3厘米,第三条边一定大于(_)厘米且小于(_)厘米788125812511,运用的运算定律是(_);88125812580125,运用的运算定律是(_)。8在 里面填数,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_);(2)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_)9的积是(_)位数;要使得的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_)。10在里填上“”、“”或“=”。2.312.13 3.051.033.0525毫米2.5厘米 36.78-5.7236.78+5.72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3、。 每题 2 分, 共 10 分)11一个三角形的边长都是整厘米数,其中两条边分别长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最长是( ),最短是( )。A3厘米、13厘米B4厘米、12厘米C12厘米、4厘米D13厘米、3厘米12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则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13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再向左移动3位,这个小数( )。A扩大了10倍B扩大了100倍C缩小到原来的D缩小到原来的14三角形两边分别是和,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BC15小路和小明在跑道上赛跑,两人从同一地点同向出发,小路每秒跑5米,小明每秒跑4米。50秒

4、后,小路到达终点,此时小明距离终点还有( )米。A30B40C50D60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1650.201读作五十点二百零一。(_)17抗击疫情期间,淘气所在学校全体师生给武汉捐款,平均每人捐9元。淘气一定捐了9元。(_)18图形平移时,只是位置改变,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_)19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判断对错)20小青坐电梯从一楼到十二楼,电梯的运动是平移运动。_。四、 计算题。 (28 分)21直接写出得数13.48 = 5.64= 234.7= 102.3=7.54= 2.340= 10040= 3

5、.55=0.60.23= 0.340.45= 0.060.7= 0.051.6=22用竖式计算100-33.9= 0.281.5= 1.44+1.8= 1.20.31=五、 作图题。 (8 分)23从点画出平行四边形两条不同的高。六、 解决问题。 (每题 4 分, 共 24 分)24列式计算(1)75加上25与4 的积,再除以5,商是多少? (2)142减去16 的差除以6,商是多少?25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车上已经装了每袋75千克的大米40袋,还能装每袋25千克的面粉多少袋?(列综合算式解答)26工程队铺一条600米长的水管,第一周铺了5天,平均每天铺64米。第二周计划每天铺70米,剩下

6、的水管还要几天才能铺完?(先整理数据,再解答)27列式计算2460减去52与26的积,得多少?28先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再量一量。高( )厘米29甲、乙两辆汽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15小时后两车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 (20 分)1、28米/秒 二十八米每秒 【分析】依据速度的书写方法:把行驶的路程写在左边,单位时间写在右边,中间用“/”隔开即可解答。【详解】海豚在水里的速度可达每秒28米,可以写成28米/秒,读作二十八米每秒。【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速度的书写方法掌握情况。2、a1 a+1 【详解】

7、因为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则与a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为:a1,a+1;据此解答即可3、 【分析】第1、3题,计算出两边的结果再比较;第2题,两个式子的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大的这个式子的积就大;第4题,左边是十位数,右边是八位数,位数多的这个数比较大;第5题,380万380000,再按照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第6题,先将左边的数写出,两边都是九位数,先比较首位数字,首位数字大的数就大。【详解】(1)4605023000,4650023000,所以4605046500。(2)3839,所以1853818539。(3)2504010000,1258010000,所以2504012580。(4)十

8、位数大于八位数,所以360049500036040900。(5)380万3800000,所以380万3800001。(6)二亿五千万写作250000000,都是九位数,且亿位数字2小于4,所以二亿五千万490000000。故答案为:;【点睛】多位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若位数相同,先比较首位数字,首位数字大的数就大,首位数字相同时,再比较下一位,下一位大的这个数就大,若下一位数字相同,继续再比较下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关系。4、2【解析】略5、(20025)(167)【分析】整数四则运算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若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若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计

9、算乘除再计算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详解】要使20025167先算加减法,最后算除法,需要添上两个小括号,按这样的要求,添上小括号后的算式是(20025)(167)。故答案为:(20025)(167)。【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数的混合运算,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算式进行组合,要注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数。6、3 9 【详解】略7、乘法交换律 乘法分配律 【分析】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详解】88125811125812

10、511,运用的运算定律是乘法交换律;88125(880)125812580125,运用的运算定律是乘法分配律。故答案为: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点睛】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中非常重要的定律,需熟练掌握,达到能认会用的地步。8、90.97 30.97 【解析】略9、四 3 【分析】要判断的积是几位数,先计算出它们的积,再数出积的数位即可;要使得的积是五位数,百位上的数乘里面的数,必须进位,那么里面可以填39,最小填3;由此解答。【详解】8140所以的积是四位数;要使得的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根据积的情况来判断因数的情况,主要依据是否进位来

11、判断,还要明白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10、,【解析】略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11、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征,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其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它的第三边最长是12厘米,最短是4厘米;由此解答。【详解】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其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因此它的第三边最长是12厘米,最短是4厘米。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解答关键是根据“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解决问题。12

12、、C【分析】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则该三角形中较大的那个内角的度数是180290。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详解】180290则三角形中较大的那个内角的度数是90,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C。【点睛】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C【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再向左移动3位,实际相当于小数点向左移动了1位,即这个数缩小了10倍;进而选择即可。【详解】由分析知: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再向左移动3位,这个小数缩小了

13、10倍,缩小到原来的;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14、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即可求出第三边的范围,据此即可判断。【详解】5914(cm)954(cm)所以:4cm第三边14cm因此只有12cm在这个范围内。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特性,明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C【分析】先用小路每秒跑的米数乘上50,计算出跑道的总长,再用

14、小明每秒跑的米数乘上50,计算出小明此时跑的米数,用跑道的总长减去小明跑的米数,就是小明距离终点的距离。【详解】55045025020050(米)此时小明距离终点50米。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计算出小明和小路跑的米数。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16、【解析】略17、【分析】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平均每人捐9元,则淘气捐款钱数可能等于9元,可能大于9元,也可能小于9元;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淘气所在学校全体师生给武汉捐款,平均每人捐9元。则淘气不一定捐

15、了9元。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含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18、【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的过程,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详解】图形平移时,只是位置改变,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故答案为:【点睛】一个图形无论怎样平移,形状、大小都不会改变,只是位置变化。1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据此解答解: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或者添上,

16、小数的大小不变此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20、【分析】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运动叫做平移,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得:小青坐电梯从一楼到十二楼,电梯的运动是平移运动。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现象在生活中的实际实例,数学联系生活,要学以致用。四、 计算题。 (28 分)21、5.4 9.6 27.7 7.730 0 2.5 0.7 0.37 0.79 0.042 0.08【详解】略22、66.1; 0.42;3.24;0.372 【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小数乘法时,一定要数出小数的

17、位数,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在前面用“0”补足积中小数的末尾有0时,竖式中可以画掉【详解】100-33.9=66.10.281.5=0.42 1.44+1.8=3.24 1.20.31=0.372 五、 作图题。 (8 分)23、见详解。【分析】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习惯上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时都从一个顶点出发作一边的垂线。【详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作平行四边形的高,高一般用虚线来表示,要标出垂足。六、 解决问题。 (每题 4 分, 共 24 分)24、1;2【解析】试题分析:(1)先用25乘上

18、4求出积,再用75加上求出的积,得到和,作为被除数,除数是4,由此列式;(2)先用142减去16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6即可解:(1)(75+254)5,=(75+100)5,=1755,=1;答:商是1(2)(14216)6,=1266,=2;答:商是2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或方程计算25、80袋【分析】先统一单位,5吨510005000千克,根据乘法的意义算出已经装了的千克数,再用车的载重减去已经装了的千克数算出还能装的千克数,然后根据除法的意义算出还能装的千克数里有多少个25千克,就能装多少袋。【详解】(510007540)

19、25(50003000)2520002580(袋)答:还能装每袋25千克的面粉80袋。【点睛】此题考查了质量单位的换算及整数乘法、减法、除法的意义,算出还能装的千克数是解题的关键。26、(600564)704(天)答:剩下的水管还要4天才能铺完。【解析】先求出剩下要铺的水管的长度,再除以计划每天铺的米数,即可得到答案。27、1108【解析】略28、;1.5【分析】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再用直尺量出高的长度。【详解】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画图如下所示:量出高的长度为1.5厘米。故答案为:1.5。【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高的定义。29、2100千米【分析】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15小时后相遇,所以15小时甲车行驶的距离15小时乙车行驶的距离A、B两地间的距离,据此解题。【详解】7515651515(7565)151402100(千米)答:A、B两地相距2100千米。【点睛】本题属于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关键是掌握路程与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小学数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