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

上传人:c****3 文档编号:94907609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一单元 位置 教学内容:教材第 27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 55 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二、新授 1、教学例 1(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2、小结例 1:(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 个)(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3、练习(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4、教学例 2(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

3、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2)依照例 1 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 课题: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 89 页的例 1、例 2 以及练习二的第 1、2 题。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4、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一、复习 1.出示复习题。(1)列式计算 5 个 12 是多少?9个 11 是多少?8 个 6 是多少?(2)计算:4646 46 1515 15 用乘法可以怎样表示?2.引出课题。520 520 520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二、新授 1、利用 520 520 520 教学分数乘法。(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

5、各是多少?(都是520)(2)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520 3)2、出示例 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 11 份,其中的 2 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211,那么“人跑 3 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 个211 是多少?(列式:211 3=)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6、分母不变。4、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 2 题。5、教学例 2 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全班有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述二新授教学例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按了几个数据个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练习教师念出班上

7、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的准确位置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出示38 6,学生独立计算。(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三、练习 56 12=425 100=9718=45 35 =1816 =2034=13 0=58 16=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课题: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 10、11 页的内容以及练习二的 310 题。教学目标: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

8、,使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教学过程:一、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314 4 520 7 713 26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新课 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9、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全班有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述二新授教学例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按了几个数据个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练习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的准确位置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教学例 3(1)

10、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14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15 14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 1 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第二步再涂出 14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15 的14,由此得出15 14 这个乘法算式表示“15 的14 是多少?”(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15 14 120,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15 14=154 120 (4)提出问题:34 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2、相关练习:练习二第 5 题。3、小结一个数乘分

11、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A、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B、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4、教学例 4 出示例题:蜂鸟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鸟,也是唯一能倒飞的鸟。蜂鸟每分钟可飞行103km,32分钟飞行多少千米?(1)读题,理解提意。提问:通过蜂鸟每分钟可飞行103km 这个条件,要求几分钟飞行多少千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如果不到 1 分钟,求32分钟飞行多少千米,也是用乘法计算吗?学生互相交流,得出结论。板书:10332(2)计算 提问:怎样计算更简便?明确: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强调书写形式。小结:约分时,分子和分母一定要约到最简,再分别

12、相乘得到最后的积。(3)学生尝试练习。提问:照这样的速度,5 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全班有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述二新授教学例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按了几个数据个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练

13、习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的准确位置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追问: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小结:因为整数都可以看作分母是 1 的分数,所以分数乘分数的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三、课堂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题。2、完成练习二的 57、9 题。3、完成以下练习。(1)14 25=56 34=712 314 =23 910=29 310=54 18=411 114=59 34=(2)、甲乙两地相距 420 千米,一辆汽车行驶了全程的 57,行驶了多少千米?(3)、一个果园占地 20 公顷,其中的 25 种苹果树,14 种梨

14、树,苹果树和梨树各种了多少公顷?四、作业:练习二的 3、4、8、10 题。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课题: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 14 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 1、2 题。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2、哪些运算属于第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第一级运算?(乘、除

15、法属于第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第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全班有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述二新授教学例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按了几个数据个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

16、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练习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的准确位置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1)36215 (2)5673 (3)15(3427)二、新授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 b)c=a(b c)乘法分配律:(a b)c=acbc(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 0.36101 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

17、自己的个人意见。(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利用例 5 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4、教学例 6(1)出示:35 16 5,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2)出示:(110 14)4,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适用乘法分配律,因为110 4 和14 4 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

18、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三、课堂练习 1、完成第 14 页的“做一做”和练习三的第 2 题。2、完成下列各题。(34 58)32 (59 59)14 54 18 16 (59 29)310 12(14 13)四、作业:练习三的第 1 题。教学反思: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全班有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述二新授教学例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

19、其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按了几个数据个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练习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的准确位置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课题: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 17 页的内容及练习四的第 2、3、7、8 题。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20、,发展学生思维。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教学过程:一、复习、列式计算。()20 的520 是多少?(2)6 的37 是多少?2、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二、新授 1、教学例 1: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 2500 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这句话该如何来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

21、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 2500 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 的25 是多少)(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250025 1000(平方米)三、练习:完成练习四的第 2、3、7、8 题。四、作业:练习四的 1、4、5、6、9 题。教学反思: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全班有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述二新授教学例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

22、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按了几个数据个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练习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的准确位置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二课时 课题: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 20 页的内容及练习五的第 2、4、5、7、8、10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

23、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59。(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23。(3)一条路,已修了89。2、口头列式:(1)32 的25 是多少?(2)120 页的815 是多少?(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 80 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78,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二、新授 1、教学例 2: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 80 分贝的汽笛噪音,绿化隔离带可减少原来的18,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2)让学生说

24、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然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3)线段图表示完整以后,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解法一:808018 801070(分贝)(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解法二:80(118)80 70(分贝)(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3、教学例 3:青少年每分钟心跳为 75 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那婴儿每分

25、钟心跳多少次?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全班有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述二新授教学例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按了几个数据个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练习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的准确位置生活中还

26、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表示什么意思?(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 2 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解法一:757545 7560135(次)解法二:75(145)75 135(次)三、练习 1、完成相应的“做一做”。2、完成练习五的第 2、4、5、7、8、10 题。四、作业:练习五的 1、3、6、9 题。教学反思:3、倒数的认识

27、 教学内容:教材第 24 页的内容及练习六的习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 1、口算:(1)16 6 140 40 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全班有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同

28、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述二新授教学例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按了几个数据个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练习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的准确位置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2)13 3 180 80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新授 1、教学倒数的意义。(1)学生看

29、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4)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1)写出49 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子、分母的位置颠倒就行了。(2)写出 6 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 1 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6 16 3、教学特例,深入理解(1)1 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 111,根据“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 1 的倒数是 1。)(2)

30、0 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 0 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 1,所以 0 没有倒数)4、巩固练习:课本 24 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2)汇报时有意识地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求倒数的方法。三、练习 1、练习六第 2 题:同桌互说倒数。2、说出下列数的倒数 13 14 25 56 712 314 35 718 23 910 425 16 114 3、练习六的第 3 题。四、作业:练习六的第 1、4 题。教学反思: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全班有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

31、同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述二新授教学例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按了几个数据个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练习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的准确位置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 第一课时 课题: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 28、29 页的内容及练习八的第 13 题。

32、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复习 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3056,3065)二、新授 1、教学例

33、 1:有 3 盒糖,每盒糖重 100 克,3 盒糖有多重?(1)出示例 1 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1003300(克)(2)学生把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A、3 盒水果糖重 300 克,每盒有多重?3003100(克)B、300 克水果糖,每盒 100 克,可以装几盒?3001003(盒)(3)将 100 克化成110 千克,300 克化成310 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110 3 310(千克)310 3 110(千克)310 110 3(盒)(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

34、,求另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2、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3、教学例 2(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小组讨论操作,如何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 2 份,并通过操作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得出:将一张纸的45 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这张纸的25。45 2(3)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对照不同的折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全班有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述二新授教学例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

35、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按了几个数据个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练习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的准确位置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A、45 2425 25 ,每份就是 2 个。B、45 245 12 25,每份就是45 的12 。(4)如果把这张纸的45 平均分成 3 份呢?让学生从上面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计算,通过操作对比,让学生发现第二

36、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更广。4、引导学生观察45 2 和45 3 两个算式,概括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上这个整数的倒数。三、练习:练习八的第 13 题。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 30、31 页的内容及练习八的第 49 题。教学目标:1、学生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抽象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利用法则

37、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 列式,说清数量关系 小明 2 小时走了 6 km,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速度路程时间)二、新授 1、默读例 3,理解题意,列出算式:223 56 512 2、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1)223 如何计算?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进行理解。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全班有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述二新授教学例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吗学

38、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按了几个数据个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练习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的准确位置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2)先画一条线段表示 1 小时走的路程,怎么样表示23 小时走了 2 km这个条件?(将线段平均分成 3 份,其中 2 份表示的就是23 小时走的路程)(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已知23 小时走了 2 km,要求 1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根据学生

39、的回答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并板书出过程。先求13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 2 的12,算式:212,再求 3 个13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算式:212 3(5)综合整个计算过程:223 212 3232 2、小结出计算法则:从上面这个推算过程,我们发现整数除以分数等于用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3、计算56 512,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1)学生根据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自己独立尝试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56 512 56 125 2(km)(2)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结果是否正确。4、总结计算法则:无论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除以分数,都可以转化成乘法来计算,也就是说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

40、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三、练习 1、完成第 31 页的“做一做”。2、练习八的 4、6、8、9 题。四、作业:练习八的第 5、7 题。教学反思: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全班有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述二新授教学例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按了几个数据个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

41、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练习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的准确位置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三课时 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 34 页的内容及练习九的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42、。教学过程:一、复习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1)428+639175 (2)1.8+1.5 430.4(3)3.2(1.6+0.7)2.5(4)7+(5.78 3.12)(41.2 39)二、新授 1、教学例 4(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

43、解题思路。(2)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 8m,每朵花用23 m 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让他们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2、巩固练习:P34“做一做”(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教学例 5 15(23+15)15 15【(23+15)15】先让学生自己做,然后抽同学

44、板演,再全班集体订正。三、练习 1、完成第 34 页的“做一做”。2、完成练习九的第 14 题。四、作业:练习九的第 59 题。教学反思: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全班有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述二新授教学例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按了几个数据个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

45、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练习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的准确位置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课题:用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 37、38 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的第 13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

46、习 1、出示复习题: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 35 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2、让学生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3、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45 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二、新授 1、教学例 1 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45 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3)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

47、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列方程来解决问题)(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45 体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45 小明的体重)2、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715,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启发学生确定单位“1”。(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解法进行计算,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

48、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全班有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述二新授教学例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按了几个数据个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练习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的准确位置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49、出示线段图)爸爸的体重715 小明的体重 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千克。715 35 35715 75 算术解:35 715 75(千克)三、练习 1、完成 38 页的“做一做”。2、完成练习十的 13 题。四、作业:练习十的第5、10 题。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课题: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 39 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的第49 题。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探索能力及

50、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 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 千克,吃了35,还剩多少千克?1、指定一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他学生画出线段图。表示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全班有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述二新授教学例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教学写法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