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论语今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后感论语今读.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此间必有名世者。1自尧舜禹之后五百年,商汤出世,伊 尹相之;再五百年,天降文武周公,其助上帝,宠之四方;前周三百年而亡,然道统不绝, 传于孔丘,仲尼厄而做春秋,开儒家大学之道。孔子气度恢弘,欲正人心、息邪说、距 波行、放淫辞、以承三圣2。他秉持浩然正气,以大手笔改造先代的思想,顺仁性一路, 由仁入心,以心论性,开出仁性之论,作成先秦思想史上不可撼动的高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主要贡献在于道德。道德的核心是价值判断,它的系词是应 该与不应该。那末它就应该是一个比较性与选择性的东西。西方哲学把人性二分,一 半感性,一半理性;感性为恶,理性为善;人一半野兽一半天使。这种人
2、性的二分法把感性 与理性作为二元对立来处理。但这种方法放在中国哲学特别是孟学领域,显然是不恰当的。 如我所说,道德是一个选择性的东西,那末不同层面的人性应当是不同价值取向的代表,他 们之间是地位上并列与层次上高低的关系。在阅读论语相关文献的时候,读者可以清晰 地发现,孔子虽然时常心性并谈,但实质上,不同的语境下,孔子所言的人性是有不同涵义 的。孔子的心性之学有三个不同层面,三者缺一不可,共同组成心性之学的结构。大体上可 以将其分为命性、假智、神性三层。1-1,命性就这个层面而言,许多相关方面的解读将其归结为人的生理需求与生理本能,并将其命 名为“欲性。但我认为这显然是受了西方哲学感性范畴的影响
3、,是不恰当的。原因有 两点。第一,欲字意指想要,指的是一种内在的需求和意愿。这种需求和意愿往往能够 内化为一种主体进行追求境界提升的动力。在孔子哲学中,欲的范围是很大的,暂且也 将它分为三层。孔子自身对这方面的表述不多,但后来的孟子对它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因此 我在查阅了一些孟子相关的文献后,做出如下区分。第一层就是口体之欲,即人的生理欲望,譬如食欲、色域、财欲皆是如此。我将这一层 欲望称为生之欲。在孟子书中,欲字有时就指这个意思。如养心莫善于寡欲3。 峥了这一层好单的欲,孟子同是出了此外两种欲。第二层:大欲。孟子梁惠王上 中记录了一段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日: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语。
4、日: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邑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 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王岂为是哉?日:否,吾不为是也。日: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4齐宣王的大欲”得到了孟子的认可,并且被认为是孟子以“仁政为核心的外王 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固然,第二层次的欲并不仅限于此。人在生理本能之外,依然存在着许 许多多的欲望。孟子说:人之患莫大于好为人师。好为人师这种欲就属于这一类。我 将之称为智欲。它是由人的生理本能之外的智力引起的。这种欲的种类繁多,其对道德 的影响也不一而足。但应当说,这一层面的欲,给孟子的外王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5、 如果人彻底摒弃了这一层次的欲望,那末天下就真的尽归于杨朱。第三层次的欲就是孔子所 说:吾欲仁,斯人至矣。这一层次的欲是最高的欲,是人对道德的渴求,直接关乎人在价 值判断中的取向。孔子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种情况的实质就是人对道德的欲 不够强烈。这一层次的欲,我称之为仁欲。依据对欲的分类,我认为欲是贯通人性三个 层次的东西,是人进行实践的根本动力。它本身无善无恶,关键在于对它的引导。放任生理 欲望,必然导致道德欲望不足,伤害到的本心,此是为恶。清心寡欲,凸显道德需求,则良 心彰显,此又是大善。如果简单地将欲等同于生理欲望,归于第一层,无疑是对孟子哲 学的一种误解。第二,孔子在多次谈话中早
6、已给定了第一层次的名称:命。这里的命又要细分两种。 第一种就西野欠望。孔子断言: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后来的告子持不同观点, 将生理本能当做人性,而与告子同时代的孟子予以反驳,认为人性应当是异于禽兽的几 希。而生理本能,孟子遵从孔子,将之称为命:考虑到孔子哲学中命”的涵义不仅限 于此,我姑且将之称为生命。生命之外的第二种命,我认为是天命。孟子的天命 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孔子的影响,体现在他在公孙丑下的一段话中:五百年必有王 者兴。此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此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5这里,孟子把乱世的平治
7、 归于天命。孟子没有直接给出天命的概念,但他引用过一段诗经里的话,我认为是对天命的 注解:唯日其助上帝,宠之四方。从这里看,天命主要包含两个内容。第一是上天安排给 圣人的任务(其助上帝),第二则是由这个任务所带来的时机、荣誉、权利等等(宠之四方)。 以上两种命虽然看来内涵分殊,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时孟子所说:求之有道,得 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6无论是生命还是天命,都是那个在外 者”,个人的追求并没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与孔子道德体系中的性是相对的。善性”是反求诸己”而得到的,是自身所内在的,并且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综合以上两点,我认为将人性的第一层定义为命性是比较
8、恰当的。在这个层次人 是被动的,是没有能力去承担道德责任的。因为它不仅需要求于外,而且得与不得,也不是 自身决定的。严格来说,这个性并非孟子性善论之性。如前文所说,孔子所 说之善性是人区别于禽兽的几希。然而在命性”层次人与禽兽是难以区别的。但 是由于它是人性的基础,并且对道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故而依然要花大量笔墨进行阐述。12智性人性的第二层是智性。孔子哲学中对智性大书特书。在孔子那里,智性”概念的主要 内容融方面:安思。学弥勺道彳融体用亍为。学的又搀礼。礼彩HE 的人的德性,是社会的运行图示。是下合人心,上达天道的。于是在孔子哲学中,对礼 的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他说:不学礼,无以立。”
9、与学相对的是思。学”是外向性的,思则是内向域勺。学是通过认知能 力对外在的礼进行认知。思则是运用核心的判断力对所学所得进行判断。思是将 道德活动向内心结晶的能力,促进内心善”的生长。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T是认知,一t是判断 能力。只学不思”,则对获得的认知没有判断,不知善恶真假,于是则迷惑。同样, 只思不学,在进行判断时,缺乏相应的判断标准,就会疑惑。学而思”之后,就达到了 知。知在古文中的普遍的意思有三个:知道、掌握、 管理。我认为,这三者与才的三个意思一样,是逐一发展而来的。通过学,人最初 达到的境界是知道礼”的内容,然后是把握礼的实质,最后亲身实践,参预到礼 的管
10、理中来。这就达到了孔子说的“克己复礼日仁。到了这一步,就可以说:吾知道矣!固然,智性并没有达到西方哲学逻辑思维、理性反思的水平。在儒家哲学这里,智性虽 然代表了认知能力,但它只是我前文所说,是道德领域的认知能力,是服务于道德的。所以 孔子所说的学与思只是对礼。通过学IL,达于知道。而知道就是仁 的重要方面。智性就是这样一个通过外学的路子达到内圣的途径。L3、神性人性第三层我将其称之为神性,一方面因其是先天自明的道德之善,另一方面因其 实人之主宰。智性是认知,神性是直觉。按照智性上升到神性的进路中,通过“学礼 然后知道,从而丰富心的判断标准。然后由判断力进行判断某种行为是不是合于礼 合于道的,是
11、不是道德的。这是后天判断。神性另有先天的判断标准,这些不需要认知, 就可以直接做出判断。这个判断依靠的是直觉,它是生而有之,先天自明的。孟子举例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吾不知爱其亲者; 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7孩提之童尚处于对社会缺乏认知的年龄,但依然具备了仁 义之心,这就充分说明了仁义是先天而有。关于生而有之的“仁性,孟子进行了三方面的 说明。第一,神性人人固有。既然神性是先天有之的,那末就应该是所有人都具备的, 与后天穷达贫富贤愚智不肖无关。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天下也:天 下人都具备的德性,就是仁义。孟子认为,人人具有为善之
12、性和为善之能,道德面前人人平 等。他通过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这一假设来点出人的本心。在这种极端心理场景下,人的 本心天然的发生作用,便皆产生怵惕恻隐之心。这与后天的认知无关,与生理本能也无 关。彻底是一种先天的善性。这种善性是人人固有的。因此孟子都认为在为善之性上,人与 人都是平等的。后世妄图调和孟荀而提出的“性具善恶、性三品”等各种说法无疑在这一 点上比起孟子是巨大的退步。第二,存养善性,人之良能。既然人先天的善性是平等的,那末为什么人会浮现道德品 质的高的不同呢?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道德境界的高低并非因为人先天的善恶之性不同,而在于后天对善性的存养不同。德性
13、高尚的人, 只是因为能够不丧失本心而已。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9尧舜率性而为 善,汤武自身居仁由义而达善。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只是因为后天对善性的发用,而不是因为 天生就是圣人的。那末为什么有人能存养,有人不能呢?人与人后天存养善性的能力是不是 有差距呢?孟子的回答是否定的。而在存养善性的能力方面,在与弟子的多次的对话中,孔 子都说过一段很著名的话,被认为是他的| 仁”的思想在政治领域的集中体现。他把心 就是善性的依据,并且认为持有恒心就是重在强调对善性的存养上。从普通比较浅显的 意义上看,孔子认为能严守道德的惟独士人。但事实上,这句话的意思并非士人天生比普 通 人具备更高的存养善性
14、的能力。这个士人在在子这里并非一个阶层,而是一个道德群体 的代 称,是指一种高尚的境界。能很久保持善心的人群被称为士人。所以,并非有一个特 殊群体 天生比别的人存养善性的能力高。在存善之能上,人与人也是平等的。综合以上两点,我们可 以认为,在孔子的道德体系中,人与人不管是为善之性还是存善之能,都是平等的。这一点, 按照钱穆宾四先生的说法,我姑且称之为孔子之平等义。第三,道德心之自律和自由。孔子认为,既然在为善之性和存善之能两方面人与人都是 平等的,那末,人是否为善,就全在在我意愿上了。在这种情况下,人如果不为善,就不 再是外部因素的作用,而纯粹自我甘愿堕落了。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 谓之自弃也。孔子哲学中是没有恶的概念的。恶作为善的对立面,没有一个独立的来源, 它只是良心的放失。因此王充认为,不为善就是恶。人先天就具有善性和存善之能,殊不知 存养,放其良心,这是主动的为恶。孔子痛恨这种人。他认为对待这种人应该:自暴者不 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反之,人之为善,也是彻底自我意愿主导的。而且由 于善性的实存,人一旦为善,就一发不可收拾,犹水之就下也!这就如康德所言的绝对命 令。道德心之自由、自律正在此处。牟宗三先生认为孟子思想中的心具有自我立法性,这点与康德哲学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