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优秀7篇_1.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459524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优秀7篇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优秀7篇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优秀7篇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优秀7篇_1.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优秀7篇苏州园林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又得到美的享受,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稗益。 学情分析: 首先,这是初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等,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其次,

2、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课文、分析品味语言、鉴赏美的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激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增强学习信心,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要素,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结构、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本文特点,探究美,初步学写说明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激发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整体特点和本文的结构、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

3、点: 初步鉴赏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3、问答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说明文有关知识(幻灯片展示)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教师板书课题 二、欣赏苏州园林: 幻灯片展示苏州园林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学生谈感受: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叶圣

4、陶先生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儿童文学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四、指导阅读,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幻灯片展示: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了解说明的结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幻灯片展示问题: (1)作者是在开始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 明确: “标本”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务必使游览

5、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本文的结构、顺序怎样? 明确: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五、合作探究画意美: 1教师提问引入: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句子,并说说它美在哪里学生活动:(1)自读课文39段,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 (3)师生互相补充 多媒体展示精心制作的相关图片 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大处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第二部分(39)分类具花草树木的映衬美 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细处门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师:可见

6、,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强调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由此,我们可以在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方面获得什么启示呢? 小结:在作者笔下,苏州园林变成一幅幅大小错落,千姿百态的图画,游览者置身其中,如在图画中读来令人美不胜收 六、了解说明方法: 要想把事物说明得好,还要讲究方法 1、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如: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摹状貌等 七、品味语言: 表现美的事物,需要美的语言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生动,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说明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的句子(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八、本课小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

7、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我们要借鉴作者说 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如果同学们想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的话,还是让我们有机会去苏州园林中徜徉吧 九、布置作业: 小作文我们的校园 提示:先抓住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的共同点,先概述,后分说字数为150字左右 板书设计:苏州园林 叶圣陶 (1)标本(3、4、5、6、7)局部(大) (2)完美的图画(10)不止这些 (8、9、10)细部(小) 总说分说总说 概括具体(逻辑顺序) 教

8、学反思: 本课内容丰富,牵涉面广,要讲的东西很多,一般安排二课时为适宜,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 ,我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处理教材非常重要,关键在取舍要结合学科性质、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特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特别要突出重点教学,不能面面俱到 2、要想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内容安排要紧凑,教学推进要快,设计问题要科学、合理,难易适度 3、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信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努力营造课堂教学气氛;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

9、烂文化的感情。 2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教学设想 1安排两教时。 2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语言特色应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 3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如看苏州园林的照片、放映幻灯片或看有关电视专涵片等,与课文学习相配合,更便于学生理解 4预习要求。 (l)朗读课文,圈出生字,画出词语,标注段的序号。 (2)看预习提示,查字典,给加点字词注音,读课本上的解释 (3)鼓励学生提出有关课文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正音、正字,解释词语;通读课文;了解作者构思和文章结构;辨析文

10、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 今天我们学习介绍江南第宅园林的名篇苏州园林。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正音、正字,解释词语。 根据预习提示,给加点字词注音。 同学注音、朗读,教师提示读准字音和正确掌握汉语拼音规则。 补充两个多音字;对称chen、相间jian 解释词语:(出

11、示投影几个重点词语的解释) 同学解释、教师重点提示的词语 标本、布局、映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等,强调要把词放在句中来解释。 (三)朗读课 要求。掌握字的读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思考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探求作者的思路) (四)从写作构思入手,分析文章结构(可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导入,也可由教师提出) 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问: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

12、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 文章开头:结合重点词“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全文的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总体)。 问: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征,写了几层内容? 第一,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 第二,苏州园林共同点具体在四个“讲究”。 第三,再一次强调共同点什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 第四,用游览者的话证实作者的评价突出本文是从欣赏者的角度写的。 问: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

13、的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详细说明。 问: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是细部介绍属非重点,故写得简略。 问:读第10段,想本文结尾有何特点? 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总观全文的结构脉络(投影显示) 总说(完美的图画)分说(第2段) 大处讲究:布局(3段) 配合(4段)映衬(5段)层次(6段) 细部注意:每个角落(第7段)门窗图案(第8段)色彩(第9段) 课上做练习一,填写结构图表。 思考: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是怎样的?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

14、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 提示: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段中也有体现。以第4段为例作分析。 问:为了能说明事物特征,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作者要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试找出第3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运用作比较、打比喻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园林是美术画,讲求自然之趣。 (六)布置作业 1复习字、词,会写、会注音、会解释。 2笔答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本文的语言;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生字词。(二)结合讲评检查课后练习二的作业完成情况,归纳本文的说明方法。由同学举例说明。 1作比较。如第

15、5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点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又如第9段,与北京园林的色彩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的特点。 2举例子。如第2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描摹。如第5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三)重点分析本文语言的多样性。 提示:本文语言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 1多种表达

16、方式的运用 2句子的多样性:描述性和概括性的句子 3用词的精练、准确和周密 4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逐项分析时,先由同学举例、分析,再由教师补充,归纳。举例时尽量照顾课文的先后顺序。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问: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以第5段为例说明。同学发言,归纳。 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问: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 如第7段中的描写,第1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

17、了画龙点睛的评价。 问:前面看到本文有不少具体描述的句子,其实文中也有不少概括说明的句子。 如第2段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第5、6、7、8段的第一句都起到了概括苏州园林特点的作用。 问:请同学们找找本文运用词语的特点。 (l)准 结合练习三,辨析:玩赏、鉴赏、欣赏、观赏玩赏:有品味、赏玩之意;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观赏:指观看欣赏。此处的“鉴赏”一词最恰当。 (2)周密 请说出以下各句加点词的作用。(投影显示)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

18、分是对称的。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精 请读第7段,说说段中“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用得为什么好? 恰当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 问:能找出本文中使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吗? 排比:第2段;设问:第3段;比喻:第3段等。 教师:有人说本文具有散文特色。是因为作者通过说明描绘,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正如题目所写,使人有种“眷恋”之情。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吗? 如第4、5、7、8、9段的结尾及全文的结尾,都是有景有情的。 小结:本文语言准确、精练又生动、优美,表现力很强,从而看出说明文的语言并不是枯燥的,是可以

19、充满情趣的。 (四)总结全文: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再现了它的美丽画面,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五)配乐朗读课文(边出画面配合),进一步体会本文的两个学习重点,从而获得知识和美感。 (六)布置作业: 1笔答课后练习五、六、七 余映潮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材内容分析 苏州园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本文没有采取一般按照空间位置、游览路线介绍名胜古迹或其他处所的结构方法,而是以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形式,抓住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细微,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写得严谨有序,条理分明,是一篇典范的事物说明文,也是初

20、中说明文的起始课。因此如何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读写说明文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这篇文章语言浅显典雅,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教师组织、引导、适当点拨,同时让学生通过读、说,培养语感、美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事物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还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目标: 1积累“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蔷薇、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领会我国江南园林的建筑风貌。 3理解课文的总分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4了解说明

21、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二)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三)情感目标: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22、,并理解其作用。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农村中学七年级学生,见识较狭窄,孤陋寡闻; (2)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对说明文相关的文体知识似懂非懂。; (3)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依据课文行文思路及内容要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2研讨式。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动研讨解决,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感性认识即可。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资源准备:教学PPT、多媒体、示范朗读VCD 六、教学过程

23、一、导入新课 1、师播放多媒体,创设情景,导入谈话 2、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自由谈感受 3、直观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苏州园林图片或影片) 二、结合课下解释,了解作者及作品 1、师利用课件补充介绍作者 2、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阅读文下解释,了解作者 3、了解作者及写作缘由(课本、教学PPT)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VCD,多媒体、检查学生预习、自读效果 2、学生注音、朗读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3、扫除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朗读VCD、多媒体课件) 四、研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把握课文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或文眼;提出问题;必要的点拨

24、指导 2、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探究,求同析异 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教学PPT) 五、课堂小结 1、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本课的知识点 2、生整理本课的知识点 3、复习巩固,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教学PPT) 六、拓展运用 设计练习仿写片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流程图 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确定教学策略: 情景创设,导入新课信息资源提供,了解作者整体感知(字词、课文内容、行文思路)自主学习,质疑问难协作探究拓展迁移总结评价 七、教学评价设计 1、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讨论、课堂发言等给予及时的评价、引导和总结;

25、课堂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综合性总结; 2、本课主要评价学生达到课标要求的程度。第一课时侧重于字词和文章结构、说明顺序的评价,第二课时侧重于说明语言的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生的及时反馈进行评价,课后主要通过完成一些有意义的任务进行评价。 八、帮助与总结 1、辅以多媒体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达到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目的。 2、通过自主、协作、探究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掌握如何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对学习说明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苏州园林教案 篇四 知识目标:积累词语和优美语句;提取中心句,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了学习本文层次分明的写法;运用合适的说明

26、方法介绍事物。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学习提取关键词和关键句,学习概括内容;揣摩文中生动精妙的语句;能够运用桥党的顺序和方法解说事物。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俗话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还有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所以闻名天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苏州园林。苏州园林如何有这样的魅力?今天我们相约苏州园林,去欣赏他的风采魅力。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解释1了解作品和作者。 2、快速默读课文,批注课文重点信息。作者评价,苏州园林特征,园林景貌等抢答 3、交流:读完课文你对苏州园

27、林有怎样的印象? 4、引出中心句 二、再读课文,分析思路 1、苏州园林追求的是“完美的图画”,作者为我们描述了几幅这样的图画?请简要概括。 2、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画?你发现这幅图画美在哪里?小组交流,讨论美点 3、这些图画分别于文中哪些句子相对应?你觉得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合作讨论。 先总后分,先中心句后支撑句,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4、为了将苏州园林的特征向不大熟悉它的人们介绍的通俗易懂,作者运用了一些方法。看看下面语句主要运用什么方法说明的?举个典型例句。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美点寻踪 1、你喜欢文中哪些语句和词语,说说你喜欢的原因。自由表态 2、齐读2、4、5段,感受语言的趣味美。 二、

28、回顾课文,再度审美 1、体会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情感。 2、交流:你喜欢我们的校园吗?你发现我们的校园花草布局之美吗?请你就校园一角运用恰当的方法和顺序给不熟悉他的人介绍一下。 三、总结课文,陶冶情趣 美丽的苏州园林我们热爱你,美丽的祖国我们热爱你,远我们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去领略美好的江山,真爱美丽的山河,守卫美好的家园,感受人民的智慧。愿你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板书:完美的图画-亭台轩榭自然之趣 假山池沼艺术配合 花草树木着眼画意近景远景层次多深 余映潮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这篇文章语言浅显典雅,以先总

29、说、后分说的结构形式,抓住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细微,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写得严谨有序,条理分明,是一篇典范的事物说明文。本单元的重点就是对说明文的学习,因此如何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读写说明文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应当组织、引导、点拨学生理解掌握本文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读、说,培养语感、美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事物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还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本单元是说明文的集中学习,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一些说明文的学习技巧,但由于从本单元才开始学习

30、说明文,对说明文的阅读技巧还不是很熟练掌握,所以对说明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方法的理解及对课文的欣赏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说明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对我国园林艺术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

31、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创设情景,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PPT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学习生字词,播放PPT,让学生在文中将其标注出来,并记忆。 3、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MP3,听示范朗读。听完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4、课文研读,播放教学PPT,PPT内容为: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感知课文的总分结构。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

32、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自由谈感受PPT图片展示。 自主学习教师利用课件补充介绍作者,有效指导学生的预习,落实好学生对生字、词语的掌握,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学生利用课文中的解释和课前导读,结合教师补充的资料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听完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将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 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MP3,听示范朗读,播放PPT。 合作探究请大家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文眼,将整篇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可以互相讨论。相互讨论或自己独立完成,向教师

33、汇报结果。 播放教学PPT 当堂训练教师根据本节课学系内容对学生进行巩固训练。然后当堂反馈。 学生独立完成播放教学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活动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让学生学到事物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还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苏州

34、园林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培养学生在占有一定材料的基础上(或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的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 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分析: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苏州园林中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合称四大名园,作者为什么没有提到,却把苏州所有的园林都写到了? 分析:苏州园林蜚声中外,作者对苏州园林的个性特色略而不提,而是异中求同,经过比较归纳,准确地抓住了各个园林建筑的共同点,并用精练的语言加以说明,这就避免了

35、用很多文字写个别园林,而给读者以鲜明的整体感。文章的结构层次安排也很巧妙:一是没有按常见的空间顺序,而是采用了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先作概括说明,明确说明中心;二是围绕中心作具体说明,其间又以从大到小从主到次为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这样,读者不仅领略到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美,也获得了具体感受。 归纳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分析: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是: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明晰,表达充分、严密。这是一篇典范性说明文,构思缜密,脉络清楚。说明准确,叙述生动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是什么?有什么写作意图? 分析:“我觉得苏州

36、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开头写总的印象,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写得很有特色。 (二)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正音正字,补充解词。 正音正字:镂lu,从钅,娄声,不读l,嶂zhng不读zhng。 补充解词: (

37、)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标本:本意是经过整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供观摩、研究之用;文中借来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的价值()败笔: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画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图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待点。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峦,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文中指假山堆叠的形状。 ()俯仰生姿:有的向下,有的向上,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珠光宝气:珍珠与美玉发出的光辉。 ()闲适:闲静舒适。 ()明艳照眼:鲜明艳丽,使人眼明目亮。 (三)范读课文、引导分段。 文章可分三段。第一段(自然

38、段)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第二段(自然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处处入画。第三段(自然段)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结束全文。 (四)讲析第一段(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自然段,提问: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答问,明确:总印象为: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印象由一二句中两个“到过”而来。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错过苏州园林。 词义辨析。 ()“其他地方”指哪些地方(指苏州以外) ()标本、标志、标准。这里有“范本”之意;标志,记

39、号;标准,规范、衡量事物的准则。 ()鉴赏、观赏、欣赏。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观赏指观看欣赏;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文中选用“鉴赏”一词,明确要求我们对苏州园林不只是观看,玩赏,还要作分析、评价。 学习第自然段。 ()齐读第自然段。 ()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作者在遣词上有什么匠心?学生答问,明确: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处处入画”(学生划出书中相应文字),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四个“讲究”构成排比,暗示了下文(自然段)具体说明内容。“一切”既总结上文四个“讲究”,又为下文(自然段)的小处埋下伏笔。 “亭台

40、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讨论第一段两自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结构关系。明确:第一段的两节为因果关系。正因为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才使它具有“标本”的价值。这里的因果说明,既赞美了苏州园林,又颂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

41、的智慧。 第一段是总的说明,明确说明中心;第二段是分别说明。先总后分便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明确说明文的朗读要求,略加点拨。 ()指名朗读第一段。 (五)讲析第二段。 提问:第二段可分几层?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学生答问,明确:第二段可分两层。第一层(自然段)从四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二层(自然段)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第一段与第二段是总分关系。 讲析第一层(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一层。 ()指导分析第自然段。 指名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即“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 提问:这一自然段写

42、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指导分析第自然段。 指明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指导学习第自然段。 指名概括段意。明确:说

43、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富有画意。 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提问:这段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明确: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也适当穿插了描写和议论。如二、三句即是描写,后面的“古老”“盘曲磷峋”“满眼的珠光宝气”等也是描写性的。这些描写具体清楚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自然之趣,富有画意。“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这是议论,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

44、映衬符合中国的绘画艺术美。 说明文的描写,着眼于说明特征,并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点染起辅助说明的作用;说明文中的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齐读第自然段 ()学习第自然段。 指名朗读并概括段意:说明苏州园林层次多、景致深的特点。 分析:第自然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文中的两个“更”字与“多了”、“深了”紧密呼应。 指导分析第二层(自然段)。 齐读第二层。 提问:这一层说明了哪些具体内容?与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否吻合?学生答问。明确:上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的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第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第自然段说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第自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